最大似然法

[拼音]:kuangqu zongti sheji

[英文]:mine area general layout

礦區建設和生產的技術決策。礦區是包括若干礦井或露天礦的區域,有完整的生產工藝、地面運輸、電力供應、通訊排程、生產管理及生活服務等設施。影響礦區開發的自然因素有:礦床賦存的形態和空間分佈、資源儲量、礦石質量和礦石可選性、地質構造的複雜程度、水文地質條件、礦巖的穩定性、礦區地形地物以及氣象條件等。影響礦區開發的地區技術經濟因素有:水、電、交通運輸、材料、裝置供應以及勞動力來源等。

根據礦區開發規劃,經批准的地質勘探報告、計劃任務書以及落實的外部條件,編制礦區總體設計,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後,即作為指導礦區建設和開採的檔案。礦區總體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

礦區建設規模

礦區均衡生產期間內的設計年生產能力。它應根據技術上可能、經濟上合理,滿足國家需要的原則,合理確定。礦區建設規模應與礦區可採儲量和設計服務年限相協調。中國的現行規定見表。

礦區開發方式

根據地形地貌和礦體賦存條件、剝採比大小、經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採用露天開採或地下開採,按照有利於礦山(包括煤礦)開拓、工業場地佈置及企業管理等因素,統籌規劃併合理劃分各個礦山的開採範圍。設計年生產能力(在煤礦中稱井型)對基本建設投資和生產技術經濟效果有重要影響,應根據儲量、地形地物、地質和開採條件,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等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礦區開發順序

資源勘探清楚,施工和生產條件簡 單,礦石品位高或煤質好,水源、電源和運輸易於解決,投資少,見效快的礦山應優先開發,儘快發揮建設的經濟效益。

礦石或煤的洗選與加工

建設選礦廠或洗煤廠,富集有用成分,降低和除去雜質,以提高礦石或煤的質量,滿足不同使用者(冶煉廠、焦化廠等)的不同要求。

礦區地面運輸

地面運輸方式根據運輸量、運輸距離、地形、服務年限、裝置供應以及外部運輸條件等因素合理選定。礦區內部要有完善的公路系統。

礦區供電

一般由較近的發電廠或變電站供電,也可建設自備電廠,供電電壓普遍採用35kV或110kV,視供電距離和負荷大小,由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如受條件限制,供電電壓也可選取10kV。供電線路須設雙迴路,或設單迴路和備用柴油發電站,保證安全供電。礦區主要變電站應儘可能建設在負荷中心。向礦區各使用者供電的電壓,根據距離遠近和負荷大小可用6kV或35kV。

礦區通訊

須設定行政管理、生產排程、通訊系統。還須設定電力排程總機與電源站同各變電所相通,專作電力排程用。如鐵路專用線由礦務局自行經營,還應設定鐵路運輸排程專用通訊站。

礦區輔助機構和附屬企業

輔助機構指保證礦區正常生產,進行裝置檢修、配件製造和器材供應的單位,主要有機電修配廠、總材料庫、總火藥庫、礦山救護隊、汽車隊等,規模大小按礦區建設規模而定。附屬企業有水泥廠、磚瓦灰石廠、農場、其他綜合利用生產企業等。附屬企業的設定與規模視資源條件和產品需要而定。

礦區給水和排水

生活用水要符合《生活用水水質標準》。供水系統根據條件採用集中或分散方式。工業用水儘量採用處理後的迴圈水和礦井排出水。地面排水可分散自流排出場地,或在低窪處設泵排出。排出的水必須符合環境保護規定。

礦區總平面佈置

統一規劃礦區內礦山或煤礦井、選礦廠或洗煤廠、輔助機構和附屬企業、管理、文教、醫療設施、居住區的佈置。場地選擇應充分利用荒山坡地,力求不佔或少佔良田,不拆遷或少拆遷村莊,不壓或少壓礦產資源,不受洪水和內澇威脅,避開滑坡和岩溶等工程地質條件不良的地段。

選礦廠或選煤廠宜佈置在靠近產量集中、交通方便的礦山或礦井,尾礦庫和矸石迭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321985.html' target='_blank' >巖鬆柙誄е犯澆墓倒鵲卮笄芾砘掛私ㄔ誑笄脅炕蚪煌ǚ獎愕牡胤劍⒖拷桓鮒饕笊交蠣嚎蟆?笄ㄖ笠狄瞬賈迷誑拷笄行摹>幼∏喙ぷ韉氐悴灰斯叮⑸柚帽匾納釕桃搗竦恪?笄皆焊菘蟆⒊Р季鄭稚⒔ㄉ瑁⒃謔實鋇氐憬⒐婺=洗蟆⑸璞竿晟頻鬧行囊皆骸?笄柚醒А⑿⊙Ш橢骯ぜ際跖嘌抵行摹Ⅻ/p>

綜合開採和綜合利用

對開採範圍內有開採價值的其他共生有用礦物,應統籌規劃,研究綜合開採方案及其合理性。對採出的礦石及其副產品進行綜合利用。要在更高一級機構規劃礦冶聯合企業、礦肥聯合企業、煤焦化聯合企業、煤電聯合企業、煤化聯合企業,以充分發揮礦區的開發效果。

環境保護

主要內容包括:按國家規定的三廢排放標準處理排出的廢氣、廢水;減少噪聲;妥善處理尾礦和矸石;做好防塵工作;把露天廢坑及礦井地面坍陷坑充填成平地;覆土造田或集水養魚;廣植草木,綠化荒山等。

技術經濟分析

編制礦區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分析、論證、對比礦區的建設投資和開發順序、建設安排、投資效果等的合理性,以達到擇優開發的目的。內容包括:編制礦區各企業的勞動配備、在籍人數、勞動生產率、礦區各企業的井巷工程量、土建工程量、主要裝置需要量及鋼、木、水泥消耗量;估算礦區建設的總投資及各單項工程的投資,對每項投資,要按投資結構算出所佔的百分比;估算礦區建設投資逐年使用額、投資開始回收和全部回收的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