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魔法滿分作文

大自然的魔法滿分作文

  篇一:大自然的魔法

  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師,當他輕輕一點魔法棒,就會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他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表演著魔術,為我們營造著可愛的生存空間。

  山川之壯美,鳥魚之悠悠,世上芸芸眾生,各有他們可愛的個性。親近自然,你時時可以感受到她的恩澤。春天的溫暖和紅紫,夏天的炎熱和濃綠,秋天的涼爽與蒼褐,冬天的嚴寒與潔白,都會使人的心境起伏波動,泛起陣陣漣漪。

  早晨,開啟窗戶,晨風拂過竹梢,露珠晶瑩剔透,真美呀!伸出手,似乎抓到了霧,涼涼的,感覺好舒服。閉上眼,深呼吸,似乎聞到了大自然的氣息,沁人心脾。

  假日走進山中,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環抱左右,登上黃花山的頂峰,望眼看去,那一座座山印入眼簾,是那樣的小,山高我為峰,眼前的景象是賞心悅目。這時想到詩人所說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心中番有所悟,這也是自然的啟示吧!

  漫步海邊,看看一望無際的海,吹著和煦的海風,似乎心中的煩惱便一瞬間煙消雲散了。天空和大海相映,在天空下,人們盡情地衝浪,這時大海泛起了層層大浪,發出“巨大”的響聲。海鷗從海上飛過,似乎留下了痕跡,這一切是這麼的美好,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自然是我們的無形的守護神,她傾其所有,為我們所用,是如此的慷慨大方,然而我們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嗎?不,我們應該懂得,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賜,所以我們要珍惜、要愛護、要感恩。

  感恩自然,你或許可以為自然插上綠蔭,多一份新綠,少一分荒蕪;或許可以回收垃圾,不要讓汙移的垃圾侵蝕我們美好的家園;或許可以撰寫一篇自然賦,吸引更多的人熱愛自然,感受自然,暢遊在自然那天無私的給予之中。學會感恩自然,珍惜大自然的產物,其實就是感悟生命的真諦。

  徘徊於自然的腳步聲中,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即使卑微如小草,也自有小草的芬芳,即使渺小如水滴,也會全身折射陽光。讓我們滿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重新看待自然吧!

  篇二:自然之印

  大自然是善良的母親,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題記

  本是清澈見地的流水中卻看不見“桃花流水鱖魚肥”的佳境;本是柳絮飄飄的時令卻看不見“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景觀;本是驚濤澎湃的滾滾黃河水卻看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瑰卷。當三十年前“讓高山低頭,讓大海讓路”的“豪言壯語”在地球上愈演愈烈之時,四川一場8級地震掠走了十多萬人鮮活的生命。

  大自然發怒了!

  一直以來,自然給予我們很多:木材,礦產,珍珠,鑽石,空氣,水……人們無節制地開掘她,傷害她:砍樹,獵殺,投毒,排汙……

  自然發怒了!

  肆虐的沙塵暴徘徊在北京街頭;瘋狂的龍捲風襲擊著美國;濃厚的大霧籠罩著倫敦;兇猛的海嘯吞噬著印尼……這一切,都使人噤若寒蟬;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開啟潘多拉魔盒的危險。

  地球曾有過“藍天如水,紅葉如魚”的絢麗畫面,也有過“天蒼蒼,野茫茫”的樸實風光,我們不曾珍惜過。我痴痴地望著天空,想起那一首詩:“平靜而美麗的星空,如蘭色的綴珠綢緞,被誰牽掛著,而那些珍珠,搖搖欲墜,閃爍生輝。”守著那一捧“溫柔地可以使大地開花”的藍天,貪婪的我想用壁壘圍住它,靜靜地,由我一個人來守護它。

  管子曾經說過:“天覆萬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天不失其常,則寒暑得其時,日月星辰得其序。”人類的命運的咽喉,勒在自己手中。

  我曾有過美好的憧憬,自然擁有“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桃花”的春景;擁有“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的夏花;擁有“清夢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的一簾秋夢;擁有“琥珀珠黏行處雪,棕櫚帚掃臥來雲”的冬天。

  自然給我們的印記是美麗的,也是殘酷的,只有一句話,惜它吧,自然,每一縷陽光,每一處幽寂,每一根松針……

  篇三:走近自然

  陸地,海洋,天空,三者皆兄弟。是啊,它們是兄弟,是姐妹,也是人類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朋友。走近大自然便走近了自由,讀懂了人生。我常常喜歡獨自走尋找自由。

  暑假,我來到家鄉沐川的川西竹海,雖說是家鄉,但我也沒去過幾次。走路進去還要一公里左右,就走路,這樣才能讀懂它。終於走到了第一個景點,瀟飛虹洞。先坐在外面亭子裡休息,伴著淙淙的流水,一陣風吹過,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風吹過我的髮梢,風是甜的。感謝風給我帶來涼爽,我心中有一種甜甜的感受。再往裡走,飛流直下的瀑布,被瀑布沖刷的'光滑的龜石,正翹首盼望。我壓抑不住內心的喜悅衝向泥濘的小灘,河灘上留下我的一串腳印。撫摸清澈的湖水,感受它清涼,我要感謝它。是它給予了我快樂,也讓我內心多了一份與大自然交流的喜悅之情。走在後面的山澗中,山上的泉水一滴一滴的滴著,地上有一個小水窪,讓我明白了水滴石穿的道理。

  出了瀟飛虹洞,來到竹海深處,據媽媽說,竹海有竹子數不勝數,品種也很多,一年四季都是綠的。可是我去一看,撲入眼簾的數不勝數枯黃的竹子,一些竹子還倒在了路中。“這是怎麼了?你們怎麼倒了?”我疑惑不解。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拄著柺杖喃喃自語:“就是這雪呀,可惜了這麼多竹子。”我明白了,這些竹子是被今年冬天的大雪凍死的。

  感謝它吧。然後,然後呢?還是感謝,它讓我看到了殘缺的美,雖然它沒有竹海原來的美麗壯觀,但它讓我明白我們需要發現美的眼睛,走近大自然,我們就遠離了世界,同時,也讓我們走近了世界,我們看到了世界上的殘缺,讀懂了世界。同時,也讓我們學會感謝,學會感恩,因為走近大自然,它教會我們試著對大自然微笑,慢慢讀懂它們的沉默,它們的張揚,它們的美……也許它們有時用語言無法表達,但就讓我們走近它們,走近大自然,讀懂大自然……

  篇四:走進自然

  自然就像一本書,它包含了許多的知識和無窮的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研究。

  走進自然,你會看到許多綠色,為大地穿上一件綠衣,它們是草。草雖然很不起眼,但是它頑強的生命力讓我震撼。它弱小而平凡,任何地方都能夠瞧見它們的蹤跡。無論人們怎樣踐踏,無論遇到什麼風險,它總是毫不畏懼。即使是秋天,草已枯黃,可一到春天,它們又會破土而出,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走進自然,我理解了自然。

  走進自然,你會聞到一股香氣,你知道這香氣是誰的傑作?對,它們源於它們的製造者——花兒。花兒五顏六色,給大地的綠衣裳繡上了一朵朵小花。要是沒有它們,那大地豈不是會變得很單調嗎?它們總是默默地開放自己,默默地凋謝自己。在不遠處,我看見一些清潔工人正在打掃衛生。他們默默無聞,為人類做出貢獻。我想,他們所具有的品格,不正是野花們的品格嗎?他們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它們凋謝後,又回到大地,回報大地對它們的滋潤,這讓我又想起龔自珍的一句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走進自然,我瞭解了自然。

  走進自然,你會聽到潺潺地流水聲。是的,這是小溪的傑作。它們有目的的奔流著,不分晝夜。它們堅持不懈,奔向大海的懷抱。每一個石頭,每一堆泥沙,都能阻止它們的前進。但是它們不怕,一直向前,最終能到達目的地。我們中學生,不正是要學習它們那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嗎?古話說得好:“千淘萬路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走進自然,我讀懂了自然。

  走進自然,親近自然,讓我們一起去探索自然吧!

  篇五:自然之音

  考場上,只有考生的筆在試卷上沙沙作響;窗外,知了叫得正歡,為寒窗九年的莘莘學子鼓氣。是呀,自然之音,常常最真最美最動人,給人以最深的啟發……

  春雨說

  如牛毛,如銀針,春雨啊,輕輕地灑,灑在乾裂的土地上,土地溼潤得紅了臉;灑在飢渴的莊稼上,莊稼盡情地吮吸。春雨喚醒了小草,喚醒了嫩芽,給予它們真摯的呵護,無微不至的關照,細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

  春雨說:“我是大地的母親,我有義務照顧我的孩子們!”春雨啊,不正是那無盡的母愛嗎?

  夏陽說

  金黃、燦爛,夏陽高掛天空。萬丈陽光揮灑大地。照在花草上,花草們含羞地垂下了頭;照在水面上,水分子高興地升上了天。夏陽,活潑而燦爛,散發著動人的光彩。

  夏陽說:“我是青春的代表!”是啊,我們青少年不也應該有夏陽那活潑的性格,熱情的生活態度,不也應散發出最動人的光彩嗎?

  秋葉說

  “簌簌”、“簌簌”,聽,這是秋葉落下的聲音。我從中聽到的不是秋葉那短暫的人生,不是秋葉哀怨的呻吟,而是,“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精神。

  秋葉說:“願我成為下一代的養料!”是啊,秋葉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你身上淋漓盡致地展現著。

  冬枝說

  殘冬,樹木的葉子掉光了,一棵樹的殘枝在寒風只呻吟。它的枝伸向遠方,它似乎在等待著什麼?是的,它正等待著春風的到來,它正準備孕育下一代葉、花、果。

  冬枝說:“希望用我的愛,能換來葉繁枝茂。”冬枝,令我肅然起敬,也使我明白了父親那期盼的眼神。

  春夏秋冬,大自然在此中迴圈。自然並非能說話。但我用我的情,聽到了自然之音。自然之音,深深啟發著我。

  篇六:感悟自然

  自然是哲學的。

  初春,一切都籠罩在雨霧中,彷彿只有“蒼翠欲滴”才配得上眼前的這片景色。“綠意正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是地面上那片倔強的小草最好的寫意。這片剛冒新芽的小草兒,像一個個保衛邊疆的戰士,展現出一派“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即使是路人一再踩踏,它們也會堅強地挺起來。這堅強不屈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正是自然哲學最好的命題。

  自然是文學的。

  仲夏,田野上展現出一片沁人心脾的綠,知了是大自然的詩人,不知疲倦地歌頌著大自然;樹林是大自然的作家,伸展著繁茂的枝葉描寫著大自然。不需要激昂的文字和冗長的章節。夏日裡的大自然總有著詩一般的韻律。

  自然是美學的。

  深秋,落葉覆蓋了城市角落裡那最後一片即將成為高樓的樹林。準備著過冬的昆蟲在離別之際,違者片綠韻演唱著最後一個曲子。這不是流動的音符,也算不上是優美的節拍。但這天籟之音,卻能給我們帶來最深的感動,最刻骨銘心的美麗。

  自然是藝術的。

  冬天,最美的雪花從天空悠悠散落,為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覆蓋了喧鬧,覆蓋了嘈雜。只有靜靜地欣賞它的藝術感。這種藝術感讓我們遠離城市束縛的氣息,讓心靈暢快而自由地遠行。

  自然是自然的。

  自然的春、夏、秋、冬都有著不同的美。但無論是哲學的美,文學的美,美學的美還是藝術的美,這美的精髓卻都只是自然。

  現代生活的嘈雜,覆蓋了自然的天籟之音;虛擬世界那迷人的色彩,讓我們忘記了自然界最美麗的綠色。這些嘈雜的聲音和複雜的色彩,讓我們的心靈遠離大自然。為了心靈的釋放,何不去聆聽這屬於自然的聲音?何不去找回那一份感悟自然的心境?

  自然,需要用心靈感悟。

  自然,需要用生命聆聽。

  篇七:感受自然

  自然是優美的畫面,有種心爽的感覺,風雨雷電、日月星辰、河流湖泊、山林田野等一切都是自然,大自然是人類的依靠,在它的身上有無邊無限的奧妙。大自然是神奇的,當你頭腦複雜時,自然會送你一陣清風,吹散你心中的情緒,洗淨你的心靈;當你感到很冷漠的時候,自然會交給您一位忠誠的朋友;當你感到自卑時,自然會交給您美麗的彩虹,讓你點燃五彩繽紛的希望和創造無限的未來。

  許多人都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是萬物復甦、生長希望的季節,野花它們競相開放,比豔鬥美,所有的景物都生機勃勃,那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清澈小河,讓人有一種悠揚風采的感覺,我愛春天那溫馨之香的風,我愛春天那綿綿細雨的天。

  夏天是烈日炎炎的,誰都不想一人獨自坐在家裡。那時,人們希望有一棵參天大樹來撐住烈日的強光,當你有煩惱時,那些清風會讓你有重新的希望,我愛夏天的河。

  秋天是紅色的也是金色的,一看那金色的田野,那沉甸甸的果實,讓人有一種收穫的感覺,那飄來的香氣讓人回味無窮。看那邊的楓樹的紅葉,讓人的心裡充滿熱情,看那河底美麗可愛的小魚,看高飛的鳥兒和慢爬的小蟲,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一切都是有種生活的樂趣,一切都是有鍾憧憬嚮往美好的生活。

  冬天一下子來了,那大地又變了個面目,一切都是那麼寂靜,那鳥兒的鳴聲,那蟬兒的叫聲,那溫暖的小河,那可愛美麗的花都不見了,然而這一切怕,因為那棵松樹,梅花等都堅持存在。

  什麼是自然,什麼不是自然,所有的一切是自然,自然界是巨大的,可以這麼說自然是無限的。源頭深,水就流淌不息,水流而魚生長,是自然之理,根深而樹木生長,樹木生長而結果實,也是自然之理,學習也正如自然,水聚得多成江河,可流淌不息,是魚兒的依靠,樹根扎得越深,生長出來的果實也就越可口,是樹葉們的依靠,我們應該一點一點地積累知識,讓我們心中的樹根扎得更深。

  篇八:遊戲自然

  青青的葉兒颯颯響,水波粼粼嘩嘩流,樹上不時有麻雀飛來飛去,地上總有幾隻小蟲爬過,這是外婆家的小河,我的遊戲天地。

  我是個愛瘋玩的孩子,家中從來不是我的施展地。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總有人告訴我要乖順。在那神聖的遊戲天地,我就是自己,擺脫一切拘束,自由自在地度過每分每秒。

  在這,我最愛水。夏天的驕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小河就成了我的避暑樂園。我和弟弟們“撲通”跳下水,盡情的撥水。打水仗是我們百玩不厭的,要是誰被泥巴糊了臉,或是誰被弄了個四腳朝天,或是弄得落湯雞似的,就會飛出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嬉鬧聲不斷,笑聲不斷。有一次,我們有意外收穫:我隨意潛入水裡,卻發現一隻蛙和一大堆河螺在被我們攪渾的水中不知所措,我連忙抄起網子,使他們全軍覆沒,無一倖免。

  溼淋淋的進屋換衣服,又開始了“二次掃蕩”。外婆家養的動物不像其他人家,不養默默無聞的黃牛,不養全身肥膘的豬,不養天生吃素的馬和羊,但花了大量的精力為雞、鴨、兔們建造溫暖的窩。我們掃蕩的目標就是他們。曾做“雞兔同籠”把小兔崽和老母雞放在一起,曾把還沒吃飯的鴨子趕下河。我們也經常為動物們獻上美味佳餚,這得天獨厚的條件讓我們眼花繚亂。河中的魚、蝦、螺、蚌是鴨兒的美食,河畔的野草小蟲受到雞兔的青睞,我充當廚師,不但做菜,還和動物們“打成一片”。

  這裡的遊戲專案多得數不清,總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同於鋼筋水泥的單調,不同於網路的虛幻,不同於都市的喧囂……這裡的遊戲無比純樸,無比開放,沒有門票,沒有規則,可以放飛想象,自由自在。也許在大人眼裡是傻淘,但我認為這是發揮自我,展現自我,還自己一個原本的我。

  在我心中,外婆家的小河是最神聖的自然遊樂園!

  篇九:閱讀

  看窗前瀟瀟風雨,參悟人生,留意夕陽殘紅,獨品霜花雪月的蒼涼;

  看雨中柳枝搖曳,孤獨,留意雨絲的纏綿,獨品大漠駝鈴的雋永;

  看草原上空藍天白雲,感悟生命,留意自然的超俗,獨品草原馬嘶的超脫。

  閱讀自然,收穫的是一種心情,一份感悟。

  閱讀自然,是一種直接的心情體驗。只有自然的“風霜重重惡”,才能成就菊花的“性與凡草殊”、“風霜奈其何”的豪氣;只有字人的“隆冬到來時”,才能成就“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的風格。即便是“怒髮衝冠”,那也是在“瀟瀟雨歇”後由恨而生;縱然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那也要先觸景爾後方能生情。

  閱讀自然,就是在收穫心情。不正是因為“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的瑰麗月夜,才有了那“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的惜別之情嗎?不正是因為“朝辭白帝彩雲間”的絢爛美景,才喲了那“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憧憬嗎?不正是因為那“似花還似非花”,才有了那“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的傷春惜花之愁嗎?

  閱讀自然,人與景往往融為一體,自然總是教會我們很多。比如,看著那大海,心中不禁想到“大海擁有博大的胸懷,故能積涓涓細流而形成浩瀚之勢;人若能博採眾長,頂能擁有無窮智慧。”仰望著天空的時候,不免想到雨果的話“望著天空久了,你便能看到上帝。”注視著花朵是墜落,又不禁嘆道“花開花落,是一個生命的輪迴。永恆凝結美好,逝去的一切只能留給回憶。”

  古人有云:“師法自然。”的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只要你真心投入地去閱讀,品位,它便會用那不加雕琢的美景教會你許多。在繁雜的生活中抽出些須零碎時間時間,去欣賞,去閱讀,去感悟,於靈魂,於內心,也已是莫大的享受與收穫。

  閱讀自然,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心情;閱讀自然,收穫一份利於自己的感悟。

  篇十:自然之聲

  我聽過雨的垂淚,在百花掩映的深處;聽過雷的掙扎,在寂緲深邃的夜空;聽過風的絕望,在大樹擺動的腰肢。

  如果你看過雨飄過雲端的美麗,聽過鳥兒此起彼伏的天籟,那聲聲傳情的歡悅,你會無法自拔的愛上自然,愛它那勃勃的生機,愛它那美妙的歌喉,愛它蘊含的奧秘。因為,我就是被大自然所征服、所俘虜的人。

  我喜愛自然,喜愛自然中的一切。喜愛自然中的小鳥,喜愛它在清晨嫋嫋山林間的小小身影,在棵棵綠樹上的聲聲啼囀,在藍藍天空下的細細鳴叫,在茵茵草地中的覓覓尋食。

  我也向往自然,嚮往有一天變成自然中的一棵樹、一片葉。聽風的傾訴,看雨的喜怒,知曉鳥兒的歡悅,感受我腳下土地的肥沃,哪怕只能享受風對我的溫柔,只能體會鳥兒在我肩膀上跳動的快樂,也應該是幸福的吧!陽光疏疏落落地透過葉間的空隙,射下絲絲縷縷的溫暖,不知名的小鳥在野草叢中起起落落,風輕輕扶住楊柳柔軟的身段,隨它起舞,一滴露水無聲地滑落,一縷陽光的折射下,讓它變得很亮、很亮。、

  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創造了多少奇妙的樂曲,潺潺流動的小溪在青山綠水間譜寫著它的動聽,“汩汩、汩汩”像在突兀的岩石間發出嗚咽,在廣闊遼遠的大地上回蕩,悠悠地飄然傳開,沒有一絲雜質。山光盪漾又使鳥兒歡悅,一隻百靈放啼,曲調猶如鳳凰鳴叫般美好;鴻雁叫聲淒厲,似有不甘;來去自由的樑上燕子,發出委婉的歌唱;也不知是哪隻山間鳥,歌如低泣,宛若神吟。這一切是那麼美好,那麼令人著迷!

  大自然擁有無窮的魅力,它像一位催眠師,在無形中將我的魂勾了去,註定我為他沉迷;又像一位充滿誘惑的魔法師,變幻著無數攝人心魄的魔法,使人不由自主的走向它,愛上它。

  篇十一:自然的警示

  一個月來,已有好幾股颱風形成,造成災害,然後消失。從“格美”到“碧利斯”,再到現在的“桑美”,這是大自然對我們的侵略,還是,它在報復我們。

  “桑美”是中國40年來遇到的最強烈的颱風,中心風力達17級。它首先侵襲了浙江溫州的蒼南縣。接到預警,政府及時地轉移了76萬群眾,然而,“桑美”似乎對人類的團結無動於衷,它肆虐著。房屋被它吹倒,大樹攔腰截斷,海浪咆哮,大雨傾盆。

  目前,“桑美”已造成81人死亡,11人失蹤,200多人受傷。全縣46%交通停阻,94%居民停電。直接經濟損失112億元。而這些只是小小的警示。

  昨天,我們敬畏自然:今天,我們探索自然:明天,我們征服自然。那後天呢?

  04年的印尼大海嘯給毫無準備的人們敲響了警鐘:你可以防住敵人的炮火,但你無法抵擋自然的風浪,因為你是自然養育的,大自然有能力養育你,就有能力摧毀你。

  美國有龍捲風,日本有地震,中國有颱風,東南亞有海嘯。那歐洲呢,歐洲沒危險嗎?不,全球氣溫升高,冰川水熔化,最先遭殃的就是歐洲。非洲呢?非洲的荒漠化過於嚴重,而且傳染疾病肆虐。而自然災害不常光顧的中東卻因人類的一點私慾和小矛盾正在“打架”。當然我不是說人類要團結起來與自然抗爭,我們不能也沒必要這樣做。人是鬥不過自然的,因為人屬於自然,且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種生物而已。就像“桑美”來了,我們只能迴避,而我們所謂的與之“戰鬥”,只不過是多救些人,減少些損失罷了。

  面對大自然一次次“報復”,我們是否該做點什麼,當然,我不是說一定要所有工業停產,禁止所有化石燃料燃燒或禁止砍伐樹木。比如,全世界46%的二氧化碳是美國排放的,他是否該做點什麼;中東地區總為石油和生化武器發生戰爭,他們是否該做些什麼;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發展了,但那時建立在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上的,我門是否該做些什麼。

  如果再不採取措施,那麼,人類一手創造的文明必將一手毀於人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