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爾,M.T.

[拼音]:Pan’en

[英文]:Thomas Paine (1737~1809)

北美獨立戰爭時期的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1737年1月29日生於英國諾福克郡塞特福德鎮。幼年在普通學校學習。輟學後當過裁縫、英語教師和稅務員。

1773年,潘恩由於參加稅務官員要求增加工資的運動被解僱。他在運動中起草的《稅務官員的情況》是他的第一本政論性小冊子。1774年,潘恩在倫敦結識B.富蘭克林,同年11月30日,潘恩經富蘭克林的推薦,到美國費城擔任《賓夕法尼亞雜誌》主編。在此期間,發表了一系列詩歌和文章,其中一篇以《美洲的非洲奴隸制》為題的文章痛斥了奴隸貿易。

1776年1月,潘恩的代表作《常識》問世。《常識》通俗易懂,充滿革命激情,深受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歡迎。幾個月內銷量超過50萬份。《常識》猛烈抨擊了英國政府對待殖民地的暴政和君主專制政體。堅決主張共和制和北美殖民地獨立。在獨立宣言發表以前,《常識》成為獨立戰爭的唯一的重要思想武器,其民主主義思想在《獨立宣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獨立戰爭爆發後,潘恩離開雜誌編輯部到N.格林將軍的司令部工作。在行軍途中,潘恩撰寫了13篇以《美國危機》為題的論文,鼓舞士氣。

1787年4月,潘恩重返歐洲,定居英國,研究獨拱橋。同時和英國的改革派保持聯絡,是改革派團體憲法通訊社的名譽會員。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以後,潘恩熱情支援革命,並於1791年發表《人權論》反駁E.伯克對法國革命的攻擊。這本書著重表述了天賦人權的思想,尖銳地批評了君主制度和等級特權,論證了被壓迫者有權使用暴力反對專制統治的觀點。

《人權論》問世後遭到英國政府的嚴厲追究並列為禁書,潘恩受到通緝。9月離英赴法。在法國他傾向吉倫特派,曾在1793年1月14日國民公會會議上投票反對處死國王,主張將國王流放美國。美國大使G.莫里斯不承認潘恩的美國公民身份。1793年12月雅各賓派將他投入監獄,1794年底才由美國門羅政府保釋出獄。在獄中,發表《理性時代》(第1部分)。1796年發表該書的第2部分。1797年發表《土地公平》。

1802年9月,潘恩返回美國。1809年6月8日在紐約逝世。遺體安葬在紐約州的新羅奇裡農莊。1819年,英國人W.柯伯特曾將潘恩的骸骨運往英國,但隨後遺失,久尋不獲。1952年5月18日,在紐約大學的費蒙大廳裡安放了潘恩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