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
[拼音]:shouqiu
[英文]:handball
綜合籃球和足球的特點而發展起來的一種用手打球,以球攻入對方球門得分的球類運動。手球運動分 7人制和11人制兩種,目前世界各國開展的大部分是 7人制手球。 7人制手球比賽,雙方各上場7人,其中1人為守門員。雙方相互攻守,力爭將球射入對方球門;每射入1球算得 1分。18歲或18歲以上的男女隊比賽時間為60分鐘,分上、下兩個半時,中間休息10分鐘。以得分多的隊為優勝。
手球比賽對抗激烈,攻守轉換快速突然,經常出現反擊快攻。守門員或後衛將球快速傳給急速奔跑的前鋒,僅2~3秒鐘即可完成一次進攻而射門得分。比賽中不能請求暫停;可以隨時換人(在本方換人區先下後上),不必通知裁判員。規則還規定,隊員持球不能超過 3秒鐘。這些規定都促使手球運動在快速中進行。手球比賽中需要在各種距離運用各種方式射門,出球要隱蔽、突然、有力,有時還要做難度很大的各種倒地和魚躍射門。因此,需要有良好的投擲力量以及身體的協調性和靈巧性,這也是手球運動的顯著特點。手球運動由奔跑、跳躍和投擲等動作通過戰術組合而成,能促進身心健康及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手球運動場地裝置簡單、技術容易掌握,適宜在廣大群眾中開展。
手球運動在20世紀初,作為遊戲流行於歐洲。1917年德國柏林體育教員M.海澤爾為女孩子設計了和現代手球相似的集體遊戲。兩年後,柏林另一體育教員K.舍倫茨又進一步把它改進成為男、女咸宜的運動,其比賽規則也開始被一些國家採納。1926年由德國發起首次舉行了11人制國際手球比賽。1936年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11人制手球被列為正式比賽專案。1938年在德國分別舉辦了首屆世界11人制和7人制手球錦標賽,到1966年止,共舉行了 7屆世界11人制手球錦標賽,以後只進行7人制手球比賽,到1978年止,共舉行了9屆。自1972年第20屆奧運會開始, 7人制男子手球列為正式比賽專案。手球在歐洲開展比較普及,技術水平較高,歷屆世界手球錦標賽冠軍皆為歐洲國家所得。女子手球運動開展較晚,1949~1960年共舉行了 3屆世界女子11人制手球錦標賽。世界女子 7人制手球錦標賽於1957年在南斯拉夫首次舉行。到1978年舉行了 7屆比賽。從1976年起,女子 7人制手球也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專案。目前,手球的重大國際比賽除奧運會比賽外,還有世界手球錦標賽、世界大學生手球比賽、世界中學生手球比賽、世界青年手球比賽以及洲際比賽。
中國在1949年以前,手球僅在一些大專院校體育系、科作為介紹性學習專案出現過。 1956 年北京體育學院開始了教學試點,繼而在上海體育學院和解放軍體育學院也開展了手球教學訓練活動。1960年以前,中國開展的是11人制手球,共舉行了4屆全國性的比賽。在1959年第1屆全國運動會上,參加比賽的男女隊共有30多個。後來也改為推行7人制手球運動,許多省、市、自治區和人民解放軍都通過組織比賽來推動手球運動的開展。1964~1965年先後在安徽省合肥市和遼寧省瀋陽市舉行了兩屆全國7人制手球錦標賽。1965年,中國邀請日本手球隊來華訪問;1966年,中國隊回訪日本,均取得了8勝1負的成績。自1974年開始,每年都舉辦全國性的手球比賽(見表)。在第3、第4屆全國運動會上,手球也是競賽專案之一。 1977年,由科威特、伊朗等國家發起成立了亞洲手球聯合會,中國男子手球隊在第1、第2屆亞洲男子手球錦標賽中取得了第3名和第2名的成績。(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