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出版社

[拼音]:Luoma meishu

[英文]:Roman art

公元前509~公元476年羅馬帝國的美術,是歐洲古典美術的組成部分。它上承希臘美術成就,發揚埃特魯斯坎美術的傳統,融會歐洲、北非、西亞美術的地方因素,創造了巨量的美術作品,將古典美術遍播西方世界,第1次完成了西方美術的彙集和統一,對後世影響很大。

歷史概況

羅馬發源於臺伯河上的一些拉丁村落,相傳在前753年,羅慕路斯建立羅馬城。前7~前6世紀末,羅馬人處於埃特魯斯坎國王的統治之下。埃特魯斯坎人不僅把社會體制、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傳給羅馬人,而且還把他們從希臘城邦學到的東西傳給羅馬,希臘字母被埃特魯斯坎人吸收創造之後,成了拉丁字母的原型。羅馬起初崇拜的三位一體的神,是埃特魯斯坎人從小亞細亞帶來的宗教信仰。羅馬人把埃特魯斯坎的歷史看成自己的歷史,稱埃特魯斯坎統治時代為王政時代。前509年,羅馬人廢除了埃特魯斯坎王,建立了貴族共和政體。經過內部貴族與平民的不斷鬥爭和調整,羅馬國力日益強大,擊敗了埃特魯斯坎人。前396年開始同室操戈,吞併拉丁同盟的鄰邦,前 290年完全控制了義大利中部,這裡曾經是希臘殖民城邦的領地。不久又奪得義大利南部,同腓尼基人進行了3次布匿戰爭。經過3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將巴爾幹半島、西亞廣大地區統一在中央集權之下。征討四方,給國家帶來奴隸和財富、科技和文化,也帶來了複雜的社會矛盾。貴族和平民的矛盾加劇,奴隸起義震撼全國,軍隊驕縱,民意渙散,共和政體發生動搖。經歷前1世紀中葉的內亂,帝國應運而生。屋大維於前27年稱“奧古斯都”(受尊敬的人),開始了帝國的歷史。在此期間,羅馬文化達到頂峰,同時帝國內部開始孕育著自我滅亡的因素。基督教的建立和傳播,並未被政府鎮壓消退,反而滲透到帝國上層。終於在313年被君士坦丁大帝接受為國教。北部的蠻族作為僱傭軍,逐步取得軍隊支配權,變成羅馬人不可扼制的力量。東西羅馬395年分裂後,東羅馬帝國演進了自身的發展史(拜占庭帝國),西羅馬成為蠻族的目標。羅馬皇帝成為蠻族的傀儡,476年徹底崩潰。

羅馬美術的早期作品很難與埃特魯斯坎美術區分開來。廢除埃特魯斯坎王,建立共和政體後,羅馬人在首府山建立朱位元神廟時(公元前509),僱傭埃特魯斯坎匠師,延用埃特魯斯坎建築和雕刻的風格。

羅馬共和時期對美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市政設施和宗教廟堂的建設,擴大了公寓和娛樂場所,征戰頻繁,促進了架橋修路的技術。征戰的結果使各地的文化傳統隨著戰利品和俘虜源源流入羅馬,特別是希臘和地中海東岸的精製的神像、華麗的首飾、奢侈的日用品以至建築構件等成了羅馬人的嗜愛品。高度文明陶冶出來的藝術風尚使慓悍的羅馬人大為傾倒,不同風格的美術品創作,逐步在羅馬的需要和羅馬人的趣味之下平衡、統一、世俗化,羅馬美術漸次形成。

羅馬帝國從始創到公元2世紀末,是羅馬文化的黃金時代,也是羅馬美術的發展高峰。昇平時代羅馬人沉浸在娛樂享受之中,宮殿別墅,絢麗輝煌;肖像豐碑,處處可見;廣場拓寬,神廟加大,劇場、鬥獸場增多;還有奢華的浴室、豐富的圖書館、寬敞的巴西利卡(會堂),把羅馬城裝點成人間天堂。外省的城市紛紛仿效羅馬的樣式,羅馬城又把各地的藝術家收羅在一起,創造新的風格。繪畫裝飾著房屋,雕刻點綴在花園中和浴堂裡,統治者利用美術來宣傳公正、 勇敢、忠誠、 寬容的精神,塑造莊嚴的神像和理想化的皇帝像來匡正頹唐的世風,建造凱旋門、紀念柱、祭壇來喚起羅馬人的進取之心。美術在享受和教育兩種功能上都長足發展,二者相輔相成,再加上皇帝愛好藝術而把自己的趣味攙雜其中,羅馬帝國早期的美術廣泛、豐富,成就較高。

羅馬帝國末期隨著帝國經濟和政治的衰弱,美術開始呈現頹敗的症狀。北方蠻族的不斷騷擾,內部各種矛盾的激化,羅馬坐吃山空,國勢日趨衰落。已經蛻化了的統治集團開始在精神領域裡尋求解脫。斯多葛主義、基督教和東方神祕主義日益風行。作為享受的美術受到排斥,得不到財力的保證。在帝國末期希臘語的東羅馬,發展了一種新的藝術趣味(見拜占庭美術);這個時期還出現了一些新的藝術需要,基督教的藝術開始出現,歐洲藝術進入了中世紀美術的時期。

建築

羅馬建築包括羅馬城的建築和帝國版圖內其他各地的建築。羅馬建築開始於埃特魯斯坎的傳統。共和時期初由於同意大利中、南部的希臘殖民城邦接觸,開始模仿希臘建築。公元前3世紀,羅馬全面征服了地中海地區,到處掠奪既有的建築成果,把雅典和奧林匹亞的神廟柱頭搬回羅馬城。同時他們役使希臘工匠,按照希臘柱式建造羅馬的會堂、法院、神廟和其他建築。到了公元前1世紀,羅馬把廣大佔領地區的建築樣式和技巧綜合用在羅馬建築上,並組織各種工匠建造具有新功能的巨大工程。羅馬建築超越了希臘的規範,達到了古典建築的第2個高峰(第1個高峰是希臘古典階段,前5~前4世紀)。羅馬各行省的建築雖具地方特色,但其意向是模仿首都羅馬的風格。只是到了帝國末期,羅馬失去了中心地位,各地才自成體系。

羅馬建築的發展得力於優良的材料和卓越的技術。羅馬附近的火山灰堆積的岩層,提供了用之不盡的混凝土用料。混凝土便於塑造複雜的結構和不規則的平面和立面,不受用石塊砌築時必須遵守的構成規律的限制。混凝土表面可貼上磚石和其他材料,增加了裝飾的可能性。羅馬人善於運用拱券技術,它雖然不是羅馬人的創造,但是他們繼承而且大大發展了這種技術,使之更為完善和精美。

羅馬在建築上不僅留下許多遺蹟,而且留下許多關於建築的著作。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在文藝復興時代還被奉為經典。這本書是以希臘建築原則為基礎寫成的,反映了奧古斯都時代的建築觀念。又如弗朗蒂努斯論水道這一類的專著,至今還有不少傳世。

羅馬建築根據其主導功能可分為6類:

(1)紀念性建築,如凱旋門、紀念碑、紀念柱等;

(2)公共建築,如會堂、劇場、鬥獸場、圖書館等;

(3)宗教建築,如神廟、祭殿等;

(4)道路工事建築,如橋樑、道路、城堡、城牆等;

(5)市政建築,如城市結構,廣場、市場、法院、施政廳、排水系統、供水道等;

(6)宮宅建築,如宮殿別墅、公寓私宅等。

紀念性建築主要用來歌功頌德,有時附帶有其他用途。有些其他用途的建築(如奧古斯都的和平祭壇,圖拉真廣場上的圖書館)也是為炫耀功德而建。紀念柱、凱旋門等是比較純粹的紀念性建築。

最早的紀念柱起於何時已不可考。羅馬廣場上矗立的艦船紀念柱,立於前260年,為紀念杜伊利烏斯打敗腓尼基艦隊而建,現存的是帝國時期的複製品,柱身上鐫刻著錨,對稱嵌著6個艦首。圖拉真紀念柱最負盛名。奧瑞略紀念柱的結構類似圖拉真紀念柱,後來柱頂的皇帝像被換上了米開朗琪羅雕刻的朱庇特像。柱身螺旋盤繞的浮雕飾帶紀錄了奧瑞略對北方日耳曼人的征服。

凱旋門是從城門發展而來,但已經不起門的作用,常立於市中心廣場,下有大道通過,類似中國的牌樓。前2世紀的法比亞努門利用拱券,並以希臘柱式作裝飾,已開始強調其紀念性。帝國開始後為標榜武功,興起造凱旋門之風。蘇薩城的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奧古斯都與哥特人締結盟約。提圖斯凱旋門建於公元81年,紀念11年前對耶路撒冷的攻陷,門道里的浮雕一塊刻著出征,一塊刻著征服耶路撒冷歸來。整個凱旋門外形呈正方,用白色大理石貼面,兩邊的門腳採用混合柱式裝飾(奧古斯都時代以前用科林斯柱式裝飾),風格簡潔、勻稱、嚴整。204年建造的塞維魯凱旋門上,大量採用東方的裝飾母題,但由於紋樣過分堆砌,反而不協調。君士坦丁凱旋門建於312年,規模巨集大,裝飾華麗,雖然整體比例較好,區域性卻顯得過於繁瑣。

公共建築是羅馬共和制的產物,帝國初期廣為發展,主要是為了公眾活動和娛樂而建造。

會堂又稱巴西利卡,長方形,正面有一個柱廊。留傳至今的最早的會堂始建於前34年,公元14年按原設計重建,稱為埃米利亞會堂。福圖柰廣場會堂與愷撒廣場的阿根塔里亞會堂結構類似。前者的頂端加了一個半圓後廳,這種結構後來發展成為基督教堂。

圖書館是羅馬人顯示自己文明的地方。圖拉真圖書館分對稱的兩個部分,一藏希臘文圖書,另一藏拉丁文圖書。讀書對於羅馬人來說是一種享受,常常在浴堂裡附設圖書館。

羅馬人對洗澡有特殊的嗜好,浴堂造得極其講究。浴堂中有涼室、溫室、暖室、游泳池,附設健身房、會議廳、圖書館和其他服務設施。浴堂同時也是談政治、做買賣的場所。由於建築的多種功能,共和時期的浴堂根據各個房間不同的功能建造,整體結構並不對稱。帝國時期的浴堂把輔助性設施安置在地下室中,整體結構對稱安排。羅馬城有大浴堂11個,小浴堂800多個。卡拉卡拉皇帝於 212年開始建造舉世聞名的卡拉卡拉浴堂,216年完工。浴堂左右對稱,外面是規整的花園,園子周圍還有俱樂部、講演廳、交誼廳等建築,總起來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劇場和鬥獸場是羅馬貴族獲得感官享受的場所,也體現了城市的財富和勢力。龐培城的圓劇場是共和末期的建築,形制上很像兩個半圓的希臘劇場合在一起。但它不建於山坡,而是用拱券將觀眾席架起,總共有1500個座位。帝國時期的劇場、鬥獸場更多,建於前14年的馬爾塞魯斯劇場為半圓形,舞臺結構非常完整,臺後砌成高樓,供演員化妝、休息。由於劇場不依山坡,外面就有一圈高牆,牆上用希臘柱式作了裝飾,分為兩層。下層為多利亞柱式,上層為愛奧尼亞柱式,略向裡收,增加牆面的穩定感。法國南部的奧蘭傑斯劇場也是半圓形結構,反映了帝國屬地效法羅馬的風尚。最為著名的鬥獸場是羅馬大圓鬥獸場,呈橢圓形,長軸為188米,短軸為156米,四周層疊60排座位,分為5區,每區有通道導向出口,一次可容納5~8萬觀眾,看臺用拱券支撐,除了80個承重牆外,其餘的空間闢為休息室。中心表演場,長軸86米,短軸54米,臺板下有地道,角鬥士和野獸預先關在地道里。大圓鬥獸場的外牆高48.5米,牆面裝飾分為4層,下3層運用柱式,分別為多利亞柱式(下)、愛奧尼亞柱式(中)和科林斯柱式(上)。柱與柱之間用圓拱連線80個券廊,最下層作為出口。大斗獸場是羅馬帝國時期建築的輝煌成就。

羅馬人的宗教建築傳統源遠流長。最早的羅馬神廟沿用埃特魯斯坎神廟的形制,高臺基、三開間,前有柱廊。共和時期,羅馬以埃特魯斯坎的宗教建築樣式為基礎,並開始吸收希臘神廟的建築因素。雖然羅馬幾乎全盤接受了希臘的神,但羅馬人從來不把神廟作為政治和生活活動的中心,羅馬神廟常被會堂、法院、市場擠到邊上。當然,重要的神廟還是坐落在廣場的頂端,所以正立面結構獲得很大的發展。神廟的柱式是希臘的,整體結構還帶著埃特魯斯坎的傳統,龐培廣場的朱庇特神廟就是典型的例子。另外,羅馬人結合各征服地區的建築樣式,另創了一些神廟新形制。特拉亞努斯的小神廟平面是圓形的,立柱是優美的科林斯柱式,像個精緻的涼亭。

帝國時期宗教建築大為增多。奧古斯都就興建神廟83個。新建神廟雖然供奉羅馬的神,而這些神卻是希臘神的翻版。帝國初期借神廟弘揚王權的尊嚴,所以神廟形式富有創造性,注意建築本身的特點和效果,帝國後期則依賴神廟獲取精神的慰藉,於是注重神廟的內涵和實際功能;由於國力衰弱,無力支援龐大的工程,有時利用舊的建築改造成神廟。

萬神殿是供奉諸神和祭祀英烈的地方。萬神殿代表著帝國時期神廟建築的最高成就,125年哈德良大帝在阿格利帕建立的舊址上重建。平面為圓形,頂用穹窿結構,頂端高度與穹窿跨度都是43.2米。頂端中央開有直徑為8.9米的天窗,是整個建築唯一的採光口。萬神殿的外部比較沉悶、單調,但正立面由於門柱的華麗而產生了豐富的變化。萬神殿在建築技術方面一直是後世學習的楷模。

廣場是公民集會、進行商業和其他公共活動的地方。共和時期的廣場受希臘化時期廣場格局的影響,如龐培的市民廣場,東邊是市場,南邊是會堂、市政廳,西邊是法院,正北是朱庇特神廟,背倚維蘇威山。羅馬的羅慕路斯廣場結構類似龐培市民廣場。帝國時期的廣場一般並不是出於市政需要,而是帝王建廣場以張揚、炫耀自己。帝國時期的廣場中央常有紀念柱或雕像,四面配置著富麗的柱廊。愷撒廣場建於公元前46年,是共和時期樣式向帝國時期樣式過渡性作品,廣場呈長方形,兩側有柱腳,盡頭為維涅爾神廟,體積龐大,柱簷很深,廟前矗立著愷撒的騎馬青銅像。公元前 2年建造的奧古斯都廣場四周有圍牆,構成了廣場的封閉體系。內部與愷撒廣場相似,盡頭的戰神廟築在高臺上,象徵著奧古斯都的強大。羅馬最壯觀的廣場是圖拉真廣場,它以一個凱旋門作為正門,裡面用各色大理石鋪地,廣場長280米,寬190米。中心立著圖拉真騎馬鍍金青銅像;另一端是一個縱向的會堂,會堂後的天井中聳立著圖拉真紀念柱。兩側為圖書館。穿過柱腳,後面還有一層院子,正中建造著圖拉真祭廟。整個廣場建築鱗次櫛比,開合有致。公元2世紀末,在其他地方還出現了圓形廣場。

以居宅為主體的官宅建築是最早、最普遍的建築型別,但也是既可考究又可享用的建築型別,羅馬最初的這類建築是建在臺伯河畔山丘上的茅棚,後來埃特魯斯坎人逐步發展出明堂式住宅,羅馬人接受了這種樣式。明堂是一個長方形的大廳,屋頂中央開一個口,下面有個方池。明堂是火塘、祭壇和蓄水池所在地,家庭起居的中心,明堂後面對稱排列3間房屋,中屋寬敞。共和時期後期富豪奴隸主的窮奢極欲也在住宅上體現,明堂式建築更加華麗。 如龐培城的潘薩府邸(前8世紀末)佔了整整一個街區,房裡裝飾著華麗的壁畫。還有些根據自然地勢建築的住宅、別墅,充分借取周圍的景色,造成富於變化的透視關係。

帝國時期,帝王的居住、理政之所──宮殿出現了。宮殿沒有定規,常常由許多廳堂、柱廊、院落組成。裝飾得豪華壯麗。羅馬城巴拉丁山上有典型的宮殿。皇帝在各地還設有行宮,其規模有時超過在羅馬的宮殿,如皇帝哈德良建於蒂沃裡的行宮、西西里島上的馬克西米連皇帝的行宮等。

雕刻

羅馬雕刻是在埃特魯斯坎和希臘的直接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羅馬早先似乎沒有自己的雕刻家,在共和時期早期,羅馬聘請維愛城的埃特魯斯坎工匠為他們塑制朱庇特神像,安放在首府山的神廟裡。隨著擴張活動,羅馬人把希臘以及其他地區的雕刻作為戰利品運回羅馬,把各個民族、特別是希臘的雕刻家召到羅馬,為他們複製和創作雕刻品。共和時期後,很多希臘雕刻原作失傳,只有羅馬仿製品傳世。羅馬人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把各種不同風格的雕刻調和起來,出現了現實性很強的肖像雕刻和敘事性雕刻。共和末期和帝國初期,複製希臘雕刻的風尚有增無已,拿不勒斯人帕西泰勒始創專門複製希臘雕刻的作坊,羅馬的富人都買來裝飾花園、廳房、浴室。在被征服的雅典,有一個新阿提克派專以仿製公元前4~前5世紀希臘作品為主,這些活動滿足和促進了羅馬人對希臘藝術的興趣。羅馬人做肖像的傳統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具有強烈個性特徵的石像,代替了過去的蠟像。特別是帝王的雕像,不僅有個性刻畫,又有理想化的處理,使雕像變成羅馬英雄主義和進取精神的象徵,以此糾正一味沉溺於希臘雕刻的頹唐的世風。哈德良大帝酷愛希臘藝術,在他的統治下,帝國到處立起希臘風格的雕像。正是在哈德良時代,土葬逐步流行,石棺出現,石棺上雕刻著浮雕人物和植物紋樣,作為一種新的雕刻形制。2世紀後石棺刻滿圖案,題材複雜;到了3世紀,石棺幾已成為雕刻潮流主要的體現者。

羅馬的肖像雕刻是羅馬人根據自己的需要發展起來的。在寫實處理、情緒表現、細節的誇張強調等方面有許多創造,而且形象豐富,成就頗高。羅馬人有翻制死者面模的風俗,把面模做成蠟像,放在家中的祭堂裡,舉行宗教儀式和重要慶典時,把像請出由家人捧奉著參加這些活動。蠟像面模的風俗最早流行於地中海東岸,可能是埃特魯斯坎人傳給了羅馬人。後期埃特魯斯坎的墓葬中的陶製肖像,富有個性特徵和瞬間表情。這種傳統一直沿用在羅馬肖像雕刻中。同時希臘的雕像傳統不斷衝擊著羅馬肖像雕刻,致使在造型時刻意修飾,進而將動作和神態規範化(特別在帝國時期的皇帝像上)。但是羅馬肖像中的自然主義傾向一直未被希臘風格所抹殺。

奧古斯都時代是肖像雕刻的繁盛時代。帝王雕像非常精美,如奧古斯都雕像(梵蒂岡博物館),帶有奧古斯都本人面貌,但整個神態姿勢被塑成一尊神。奧古斯都手執權杖指揮千軍萬馬征服四方,胸甲上飾滿寓意性浮雕。腳邊的小愛神,對比出皇帝的高大莊嚴。這種神化的皇帝像同場面恢巨集的浮雕一起構成所謂奧古斯都風格。奧古斯都的金銀全身像據說有80尊。原來的皇帝死後,新繼位者常常把這些金銀重新鑄造自己的像。公元1世紀以後,藝術手段更加豐富,不僅帝王像,貴族和普通人的雕像也都充滿活力,表情細膩,如《高發的貴婦像》(羅馬古堡博物館)。奧瑞略執政時期(161~181),羅馬雕像發展出新的風格,注重內心的刻畫,被稱作“情緒雕像”。奧瑞略騎馬像(羅馬首府山),其臉部表現出內省和沉思,帶有憂鬱的傷感。這個像曾被基督徒誤認為是君士坦丁大帝的像而加以愛護。在文藝復興時期,作為古典楷模為許多大雕刻家效仿。《青年頭像》(德累斯頓博物館)和《敘利亞女人像》等普通人的雕像也反映了不同的情緒。3世紀羅馬人更加熱衷於為自己塑像。卡拉卡拉皇帝的多座胸像,反映他少年到壯年的面貌。到君士坦丁時期,肖像帶有許多東方神祕的氣氛。如羅馬城的君士坦丁像(現在只剩頭像),表現的並不是這位皇帝的赫赫武功和寬巨集大度(他承認了基督教),而刻畫了一個眼神飄邈、情緒超脫的神僕。羅馬皇帝一般從登基之日起就開始為自己造像。根據雕像的內容可以判斷製作年代。但是一些帝王死後雕像則被修改成後來的皇帝像,因此像上的簽名和題字常常不一定可靠;有些帝王和英雄人像卻是後世才刻的,如亞歷山大、漢尼拔和蘇拉的像。

羅馬神像雕刻早期是每個家庭的家神偶像。城市也有保護神,如朱庇特就是羅馬城的保護神,米諾是婦女保護神。前5世紀,曾聘請埃特魯斯坎人制作朱庇特像(沒有流傳下來)。後來羅馬接受希臘神話,羅馬神同希臘神相融合,朱庇特代替宙斯成為主神。共和時期羅馬的神像很豐富,常常把希臘的神羅馬化,帶上了較濃的軍事色彩和自然樸質的手法。羅馬的智慧女神像,攜矛披甲,著羅馬長袍,戴羅馬頭盔。戰神馬爾斯像是羅馬最受尊崇的神,也被雕成手持長槍,身著戎裝的形象。

羅馬時期的浮雕廣泛用於建築裝飾上,住宅、宮殿、會堂等都飾有浮雕圖案(棕櫚葉、莨菪葉、花、果實)和人物故事。器具也用浮雕作裝飾(如棺、座椅)。鑄幣上的浮雕不僅表現帝王像,而且還記錄著名建築、雕刻等等。羅馬浮雕的最高成就,是紀念性建築上的敘事性浮雕或象徵神話浮雕,它們是羅馬好勝喜功、講求實際的時代精神的體現。奧古斯都遠征西班牙、高盧勝利後而建的和平祭壇,其正面和兩側,都裝飾著浮雕,側面的阿拉,巴希斯浮雕人物作3層安排,微妙地處理了近透視。人物的表情寫實,細節比較繁雜,是奧古斯都樣式的典型。提圖斯凱旋門門道內的2塊浮雕,一塊表現提圖斯駕車衝擊,另一塊表現掠奪耶路撒冷後的凱旋。整個浮雕充滿了連綿的運動感。紀功柱、石棺等浮雕因形制和用途而有獨到的處理方法。

羅馬雕刻的材料有大理石、雲母石、玄武岩、斑岩、烏木、象牙、青銅、貴金屬、金銀合金、琥珀和陶土等。

繪畫及其他

羅馬繪畫主要是在希臘化時期的繪畫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早在前8~前7世紀,羅馬的繪畫還是土生的原始繪畫,但無實物傳世。後來與埃特魯斯坎繪畫合流,帶有義大利原始繪畫和小亞細亞繪畫風格融合的因素。公元前4世紀希臘的雅典風格在羅馬出現,這是一種線描。3世紀以後,隨著羅馬的擴張,敘述戰功的凱旋畫流行,墓室壁畫、宮殿住宅的裝飾壁畫也大為發展,造型手法逐步完善,以龐培城為代表(見龐培壁畫)。奧古斯都時代出現新阿克提風格,在繪畫上也有體現。活躍於羅馬的畫家多為希臘人。在海克拉努姆出土的大理石片線描《尼奧貝兒女遭殺》就是雅典人亞歷山大的作品。後來的繪畫裝飾性較前更強。

羅馬繪畫製作者是工匠,雖然文獻上記載了許多畫家的名字,但是能從繪畫遺蹟找到簽名的僅有路西烏斯、納爾西蘇斯等少數幾人,作品也非一流。羅馬繪畫雖有不同的風格和手法,總的成就是在微妙的心理刻畫、寫實的造型技術和熟練的光影效果上。其他地區繪畫受首都羅馬風尚的影響,但也與地方風格相結合。操希臘語的東部羅馬,秉承和發展了東方繪畫傳統的裝飾性、平面性和神祕色彩的風格,成為後來拜占庭繪畫的基礎之一。

羅馬鑲嵌畫傳統來自埃特魯斯坎,以地面裝飾為主,後來受希臘影響,也用作牆面裝飾,風格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有的作品可能出自希臘工匠之手,有些作品是模仿希臘舊作。鑲嵌畫的唯一目的就是裝飾,並且多用於住宅、宮殿,所以其題材為競技、狩獵、農耕、宴樂的場面。鑲嵌畫的發展基本類似於繪畫,帝國時期鑲嵌風格逐步脫離希臘影響。公元 1世紀時出現以黑白為主的幾何形圖案,2世紀重用五彩,色彩繽紛。這時東西風格開始分野。3世紀各地方風格更為明顯,帶有強烈的裝飾趣味。在東部,後來的鑲嵌幾乎取代繪畫成為建築的主要裝飾。鑲嵌畫的代表作品有《伊蘇斯之戰》(採用前4世紀的風格,可能是模仿希臘原作)、龐培城表現戲劇場面的鑲嵌畫、西西里島的馬克西米連皇帝行宮儲存著的地面裝飾《非洲狩獵》和牆面裝飾《女競技者》等。

羅馬的工藝美術主要體現在金工、玻璃和陶瓷方面。羅馬金工技術和裝飾風格繼承希臘傳統,裝飾神話場景、狩獵活動。青銅器上鐫刻線勾人物,近似希臘瓶畫,但細節更加寫實。羅馬人的金工才能還表現在首飾、傢俱、奩盒、餐具、瓶罐、神龕、小神像上。

羅馬的玻璃工藝始興於公元前1世紀,製造中心在敘利亞和亞歷山德里亞。淨化玻璃的方法已經發現。器物多為手製,形狀自由。各地的玻璃製造根據不同的需要,設計不同的樣式,所制多為日用品。

羅馬的陶瓷一般都是仿古,甚少新的創意。

參考書目

嚴摩罕譯:《希臘羅馬美術》,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