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瓦爾,G.de

[拼音]:Luoyang Beiweimu

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的北魏墓葬。分佈在河南省洛陽市以北至邙山一帶。由於早年屢遭盜掘破壞,許多重要文物已流失至歐美、日本等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洛陽北魏墓進行了調查清理,較重要的發現有孝昌二年(526)江陽王元乂墓和建義元年(528)常山王元邵墓。

墓葬形制和壁畫

洛陽北魏墓多是帶長斜坡墓道的單室磚墓。元乂、元邵等墓屬較大型的墓葬。這類墓常有高大的封土。元乂墓封土殘存高約20米,直徑達35米。墓室皆磚築,平面近方形,四壁多微向外弧凸,墓門前有磚築券頂甬道。元邵墓在甬道與墓道間還有帶一個天井的過道。元乂墓的墓室,南北長7.5米,東西寬7米,高約9.5米。穹窿頂。墓壁繪有壁畫,四壁繪四神,下部有人物和馬匹。墓頂繪出橫貫南北的天河,天河東西佈滿星宿,有的用連線連成星座,總數約300顆左右。圖中北斗柄直指北方,參宿位於正南,表現的季節為正月或七月。這是依據實際星圖所繪製的天象壁畫,對研究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有參考價值。

隨葬品

由於墓葬多遭盜掘,所以隨葬品多已不存,但推測原來有青瓷和陶質器皿以及數量眾多的陶俑群。以元邵墓為例,收集到的陶俑達100餘件。俑群主要由出行儀仗和家內僕侍兩部分組成。前者以牛車和鞍馬為中心,前有騎俑、鼓吹俑,旁有文武侍俑,後隨馱物的駝、驢。一些文武侍俑是半模製成,背面平直以貼粘於壁面上。後者包括持物操作的婢僕和演奏樂器的伎樂。有一些虯狀鬚髮或高鼻深目形象的陶俑,可能模擬當時南海和西北的一些民族的形象。此外,還有形體較高大的鎮墓俑和鎮墓獸。洛陽北魏墓中出土的陶俑,多面相清秀,塑工精細,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有的墓還出土有雕刻精美的石棺,棺上刻有孝子故事。1977年在上窯村出土的畫像石棺,全長2.24米,棺身及底座四周刻有乘龍昇仙、四神、神獸等畫像和紋飾,是精美的藝術品。墓中多出土有墓誌,1949年以前出土的墓誌資料,多收錄於《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一書中。

參考書目

洛陽博物館:洛陽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4期。

洛陽博物館:河南洛陽北魏元乂墓調查,《文物》1974年12期。

洛陽博物館:洛陽北魏畫像石棺,《考古》198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