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田(1906~1968)

[拼音]:Alabo zhexueshi

[英文]:history of Arabian philosophy

阿拉伯文的 “哲學” 一詞為falsafah,是希臘文嗞ιλoσo嗞 奾α的訛譯。阿拉伯文也稱哲學為嶉I lmu嶈lHikmah即智慧之學。阿拉伯哲學有著較悠久的歷史,尤其在中世紀,它根據當時社會鬥爭的需要和生活的實踐,繼承了古希臘羅馬哲學,融合了波斯、拜占庭、印度等古代文明,並吸收了阿拉伯哈里發國家境內各民族的文化,在阿拉伯伊斯蘭社會的特定環境中獨立地發展起來,成為世界哲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阿拉伯哲學的發展

古代阿拉伯半島的居民主要是遊牧部落的貝都因人,在一些綠洲或城鎮,也住著一些居民。公元前數世紀,在半島的北部和南部已出現了一些酋長國。當時畜牧業、農業和手工業已達到一定的水平,商業也有所發展。遊牧的貝都因人和城鎮的居民大都信奉多神,實行自然崇拜和偶像崇拜,魔法和巫術很盛行。公元 6世紀的詩歌、諺語和故事,尤其是在塔法拉(約543~569)和祖海爾(約530~627)等人的作品中,已有哲學思想的萌芽。7世紀中葉出現的《古蘭經》某些經文中,反映了古阿拉伯人對自然界和社會的觀點:經文中有關 “不信者” 反對死者復活的論述,關於以“光陰”(“時間”)為世界本質的“光陰派”的觀點,表明了古代阿拉伯人具有的素樸的唯物主義思想。

7世紀初,穆罕默德(約570~632)在阿拉伯半島創立伊斯蘭教。穆罕默德的繼任者們率領穆斯林軍先後攻佔拜占庭帝國的大片屬地(埃及、北非、敘利亞等),繼而消滅波斯的薩珊王朝(226~651),奪取了伊拉克和波斯本土。後來建立的倭馬亞王朝(661~750,定都大馬士革)又把勢力擴大到印度、北非的西部地區和西班牙,形成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哈里發帝國,逐漸完成了封建化的過程。7世紀末,一些伊斯蘭教教徒對倭馬亞王朝統治者的奢侈腐化和世俗傾向不滿,他們以守貧、苦行和禁慾進行消極的抗議,逐漸形成了蘇非派。該派的思想十分龐雜,除以《古蘭經》和“聖訓”(即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為根據外,還受到新柏拉圖學派和波斯、印度等東方古老思想的影響。該派的思想以神祕主義為特徵,尤其在 8世紀中葉以後,宣傳神祕的愛、泛神論和神智論思想,要求奉行內心修煉、沉思入迷,以達到與真主合一。

750年,阿布·阿巴斯(約721~754)推翻倭馬亞王朝,建立了阿巴斯王朝(750~1258)。在這個時期內,農業、手工業、商業和交通運輸業等都有進一步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文化、科學也活躍起來,特別是天文學、數學、物理學、醫學等學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阿巴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成為中世紀阿拉伯東方的科學文化中心。在阿拉伯的西方,儘管在穆斯林統治下的西班牙已於阿巴斯王朝建立之際分離出去,但在宗教和文化方面仍然與阿拉伯東方有著密切的聯絡。10世紀時,科爾多瓦也發展成為阿拉伯西方的科學文化中心。

在哈里發帝國內,伊斯蘭教作為官方意識形態一直居於統治地位。《古蘭經》和 “聖訓” 是必須遵奉的神聖經典和社會生活準則,當時社會的一切意識形態都囊括在神學之內。在穆罕默德死後,伊斯蘭教內部圍繞爭奪繼承權問題,分裂為遜尼派和十葉派。前者承認艾卜·伯克爾(573~634)、歐麥爾(584~644)、奧斯曼(577~656)和阿里(約600~661)為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而後者只承認阿里為合法繼承人。遜尼派受到歷代哈里發的支援,影響很廣。8世紀時,雖然宗教神學在意識形態領域仍居統治地位,但哲學已開始從宗教神學中獨立出來。不少教義學家、經注學家和學者為伊斯蘭教的教義作出了種種煩瑣的哲學論證,形成了伊斯蘭經院哲學。

8世紀初出現的穆爾太齊賴派,是阿拉伯中世紀最早的神學-哲學派別。在這以前,伊斯蘭教教義學家(又稱“穆臺凱里姆”)從教義出發,討論了有關真主的本質及其屬性、真主與世界的關係、人類有否意志自由等問題,這種討論被稱為“凱拉姆”。其中一部分人堅持真主是絕對的獨一,除本體外不具有任何屬性,這種人被稱為穆爾太齊賴派。該派從倭馬亞王朝後期開始地位漸高,阿巴斯王朝馬門哈里發在位時(813~833)勢力鼎盛,後被哈里發穆塔瓦吉勒(847~861在位)宣佈為非法。12世紀左右,該派的活動基本消失。他們是早期伊斯蘭教反對宿命論神學的蓋德里葉派思想的繼承者,具有唯理主義傾向。他們提倡運用理智,自由討論伊斯蘭教信條,反對宿命論的前定說,主張人有意志自由,是阿拉伯中世紀哲學的先聲。該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瓦綏勒·本·阿塔(699~749)、伊本·俄拜德(699~761)、伊本·胡載裡(753~850)、奈薩姆(?~845)、查希茲(?~869)和穆阿邁爾(?~約840)等。

10世紀時,從穆爾太齊賴派中分化出來的艾什爾裡(873~935)建立了新凱拉姆。他調和理性與信仰,以理性論證正統派的信條,堅持天啟是根本,否認世界的永恆性,強調真主的全能,認為世間事物無任何因果聯絡,皆為真主創造。11世紀後,艾什爾裡學說的追隨者們形成艾什爾裡派,該派的新凱拉姆得到統治者的支援,被奉為正統的官方信條,成為反對穆爾太齊賴派,尊崇正統教義的伊斯蘭經院哲學以後,穆臺凱里姆也就成為該派的專稱(見穆臺凱里姆派)。該派主要代表人物還有巴基拉尼(?~1013)、巴格達迪(?~1037或1038)、楚瓦依尼(?~1085)、薩哈拉斯塔尼(?~1153)等。安薩里繼承了該派學說,並引進蘇非派神祕主義思想,從而形成伊斯蘭教正統派神學 -哲學的最終形式。

12世紀後,蘇非派思想有了進一步發展。該派形成許多教團,活動遍及整個伊斯蘭世界。13世紀初,伊本·阿拉比創立了所謂“一元論”的學說,把客觀事物和人的自由意志都看成是真主的本質和屬性的表現,從而把神祕主義發展為有系統的泛神論思想。蘇非派思想至今在伊斯蘭世界仍有很大的影響。

阿拉伯帝國征服的廣大地區,如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等,曾經受過希臘文化的影響。亞歷山大、安提阿、哈蘭、埃德薩等城市還都是希臘文化學術的中心。從 4世紀起,使用古敘利亞語的基督教徒開始將一些希臘著作譯為阿拉米語。哈里發帝國早期對異教持寬容態度,直到7世紀末,希臘語和波斯語仍然是帝國的官方語言。異教的醫師、教師常常被聘請到宮廷任職,學者允許繼續從事學術活動。由於經濟的發展和繁榮,阿巴斯王朝興盛時期的哈里發們一直注意介紹和翻譯外國的科學和哲學著作,特別是希臘的醫學、天文學和物理學等著作。9世紀初,在馬門哈里發的贊助下,阿拉伯學者對希臘的科學、哲學著作進行了有組織的、大規模的翻譯和註釋。10世紀時,托勒密的《天文大全》,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伽侖和希波格拉底的物理學、醫學著作,柏拉圖的《國家篇》、《蒂邁歐篇》、《智者篇》,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範疇篇》、《解釋篇》、《前分析篇》、《後分析篇》等都已被譯為阿拉伯文或被註釋。與此同時,波菲利的《亞里士多德範疇篇導論》、闡述新柏拉圖主義流溢說的主要哲學著作《亞里士多德神學》和《原因篇》,也被譯為阿拉伯文。但是,這些古希臘的哲學著作往往經過了新柏拉圖派的註釋、調和和歪曲。除了翻譯希臘羅馬的著作外,波斯的著作也由皈依伊斯蘭教的瑣羅亞斯德教徒譯成阿拉伯文。另外,還翻譯了一些古印度的著作,如闡述天文學的《成就論》。上述種種阿拉伯文譯本的出現,把阿拉伯的自然科學與哲學的研究推向了高潮,同時阿拉伯的哲學和伊斯蘭教的神學 -哲學也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

9~12世紀,在傳播希臘哲學和波斯哲學思想的過程中,在阿拉伯伊斯蘭教徒統治下的廣大地區出現了為數眾多的哲學家。這些哲學家較多地接受古希臘羅馬哲學和各種東方傳統思想的影響,尤其推崇亞里士多德,並註釋其哲學或科學著作。他們根據社會鬥爭和生活實踐的需要,用從亞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圖主義那裡獲得的精神營養,對《古蘭經》及伊斯蘭教的教義進行種種解釋,同伊斯蘭教正統派經院哲學進行鬥爭。這些哲學家構成了中世紀阿拉伯哲學的主體,西方學者一般稱之為阿拉伯亞里士多德學派或胡卡瑪派,他們對穆斯林世界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些哲學家以巴格達和西班牙的科爾多瓦為中心,分成東、西方兩支,代表人物有鏗迭、法拉比、伊本·西那、伊本·巴哲、伊本·圖斐利和伊本·路西德等。他們多為自然科學家或醫生,重視經驗知識,強調理性作用,對自然哲學問題和邏輯有濃厚的興趣,並具有強烈的世俗傾向。但在當時條件下,他們是在新柏拉圖主義的曲解下接受亞里士多德學說的。他們仍未完全擺脫伊斯蘭神學的束縛,一般都承認真主作為最初實體和始因的存在,認為世界萬物是由真主通過理性、靈魂等一系列精神的實體流溢而出,但又主張世界萬物是客觀存在的,其間有著因果的關係,真主對世間的關係是通過媒介物間接地起作用。他們在一些具體哲學問題上,盡力排除神學,並或多或少得出了泛神論或唯物論的結論。例如,鏗迭提出的關於科學認識的學說;法拉比關於邏輯學的提法;伊本·西那關於邏輯學和解決共相問題的主張;伊本·赫勒敦強調自然條件、人類社會活動、生活方式等因素對歷史發展起決定性影響的主張,都給當時佔統治地位的伊斯蘭正統派神學以很大的衝擊,對哲學發展作出了貢獻。在政教合一、宗教勢力強大的封建國家裡,為了闡述和堅持自己的主張,伊本·路西德提出了一個“雙重真理”的理論,認為從哲學通過邏輯思維和理性探討得到的知識與宗教通過天啟和經傳得到的知識都是真理。他明確地把哲學真理置於宗教之上,並認為物質和運動是永恆的,否認個人靈魂不朽和死後復活,其思想具有比同學派的其他哲學家更強烈的唯物主義的傾向。他在自己的註釋和著作中,基本上恢復了亞里士多德學說的原貌,並在某些方面發展了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對以後哲學思想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阿拉伯哲學家的一些著作,如伊本·西那的《醫典》、《治療論》,精誠同志社的論文集,伊本·圖斐利的《哈義·伊本·葉格贊》等,不僅在哲學上,而且對科學和文學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哈里發帝國是多民族組成的封建國家,群雄割據,地方諸侯林立,內部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織,十分尖銳,人民和民族起義連綿不斷,從 9世紀起,呈現分崩離析之勢,13世紀中葉蒙古人入侵之後,1258年巴格達陷落,阿巴斯王朝隨之滅亡。在阿拉伯帝國的西方,由於基督徒收復失地的鬥爭日益激烈,阿拉伯伊斯蘭教徒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勢力也逐漸削弱,到13世紀中葉,僅固守在格拉納達一隅,1492年終於被驅出西班牙。在阿巴斯哈里發帝國興起到覆滅的 500多年間,由多民族共同創造的統一的阿拉伯的科學和文化,其中也包括阿拉伯哲學,曾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在各個方面均超過了同時期的歐洲。哈里發帝國的覆滅和阿拉伯伊斯蘭教徒在西方的失勢,使多民族的統一的阿拉伯哲學不復存在。此後,阿拉伯哲學進入近現代時期,主要是在阿拉伯國家中得到發展。在近現代,著名的阿拉伯哲學家穆罕默德·阿布杜等人對阿拉伯哲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對歐洲哲學的影響阿拉伯哲學對歐洲的哲學發展曾產生重要的影響。12世紀後,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一些西歐國家的學者到西班牙和西西里學習,並將古希臘著作的阿拉伯譯本和阿拉伯哲學家的論著翻譯傳入西歐,使得中世紀的歐洲人較全面地獲得古希臘哲學的知識,促進了西歐的哲學研究,並促進了西歐文化和科學的發展。以巴黎大學和義大利的巴杜亞大學為中心建立的阿威羅伊(伊本·路西德的拉丁名)主義學派,在近代實驗科學誕生之前的歐洲思想界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歐洲的哲學思想產生過積極影響。伊本·路西德學說在歐洲的廣泛傳播被基督教教會視為異端的根源,遂遭到宗教裁判所的禁阻。伊本·赫勒敦被近世歐洲學者推崇為歷史哲學的奠基人之一。此外,安薩里的著作在12世紀也被譯成拉丁文,流傳於歐洲,其思想被一些基督教學者所採用。

對中國哲學的影響

伊斯蘭教在 7世紀中葉開始傳入中國,伊斯蘭經院哲學和蘇非派神祕主義哲學也隨之影響到中國。唐宋時期,這種影響主要在哈拉汗王朝(10世紀中葉~1213)管轄的現新疆喀什、和田一帶,特別是哈拉汗王朝的文化和學術中心之一的喀什地區。維吾爾族古典名著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樂智慧》以公正、幸福、智慧、知足 4個概念為基礎,塑造了日出、月圓、賢明、覺醒 4個象徵性人物,用他們的對話闡述了入世派和出世派兩種不同的伊斯蘭人生哲學。元至明代中葉,伊斯蘭經院哲學的經籍,不僅傳到了新疆,而且也傳到了中國的其他地區。從元代開始,在廣州、泉州、定州等地的伊斯蘭教寺院中,出現了一批力圖從伊斯蘭經院哲學的角度把伊斯蘭教同儒、釋、道進行比較並以理學或禪學解釋伊斯蘭教義的漢文碑刻。明清之際,隨著經堂教育的倡興、漢文譯著活動的開展以及門宦教派的出現,伊斯蘭經院哲學和蘇非派神祕主義哲學以更大的規模在中國傳播。經堂教育講授的凱拉姆經籍中,有歐麥爾·奈賽斐著、賽阿德丁·臺夫塔尼注的《阿戛依杜·伊斯蘭》,德黑蘭人阿布杜拉著的《米爾薩德》和阿布杜·拉赫曼·查密著的《額的爾丁》等。這些著作都有相應的漢文譯本,如《阿戛依杜·伊斯蘭》的漢譯本是楊仲明的《教心經注》,《米爾薩德》的漢譯本是伍子先的《歸真要道》,《額的爾丁》的漢譯本是破衲痴的《昭元密訣》。這時,也有外籍經師來華講授伊斯蘭經院哲學或蘇非派哲學,如張中所輯《歸真總義》就是根據印度來華經師阿世格的講授內容整理而成的。在漢文譯著活動中,一部分回族伊斯蘭教學者為建立能與儒、釋、道三家並立的伊斯蘭教的宗教哲學與倫理體系,同時為向非穆斯林介紹伊斯蘭教義,在伊斯蘭經院哲學的基礎上,糅合了儒家思想,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伊斯蘭神學-哲學譯著。王岱輿 (1570~1660)的《清真大學》、馬注(1640~1711)的《清真指南》、劉智(1660~1730)的《天方性理》、馬德新(1794~1894)的《大化總歸》和《四典要會》等就是這些譯著的代表。各個漢文譯著中的哲理,並非都以遜尼派正宗一神論思想同程朱理學結合為固定模式,而是各具特色。例如,《歸真總義》具有佛學色彩,《天方正學》具易學與道教色彩,《正教真詮》、《天方典禮》主張現世與後世兼重,《四典要會》則偏重宣揚後世。在門宦的進一步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蘇非派神祕主義哲學與儒、釋、道相結合的著述,如《無字真經歌》、《道統史》等。清代後期,隨著中國伊斯蘭教的逐步衰落和國外伊斯蘭改良主義、現代主義及復古主義等思潮的興起,在中國伊斯蘭教中曾經起過作用的經院哲學和蘇非派哲學也都相繼停滯。

參考書目

第·博爾著,馬堅譯:《伊斯蘭哲學史》,中華書局,北京,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