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讀後感

《李廣》讀後感

  李廣是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是英勇善戰,智勇雙全的英雄。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李廣》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篇1:《李廣》讀後感

  李廣是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是英勇善戰,智勇雙全的英雄。一般一提到將軍,我們都會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霍去病、廉頗、衛青等等,對李將軍李廣就不太熟悉。其實我們小時候學過的一首詩《出塞》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就是王昌齡對李廣的稱讚。

  司馬遷的《李將軍列傳》就記敘了他的生平事蹟,在司馬遷的筆下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在戰場上英勇奮戰,臨危不懼的將領。對於李廣悲慘的結局,我們也可以從這篇文章中看出,司馬遷對這名英雄的惋惜和悲痛。

  從他的才能來看,他確實是名英雄。他與匈奴多次交戰,匈奴聞風喪膽還稱他為“飛將軍”。他的射箭技術高超,李廣有次出獵,看到草叢中的`石頭,以為是老虎,就拿箭射向石頭,整個箭頭都射進石頭裡。他不但箭術高超,而且足智多謀。他在捉捕匈奴的射鵰手時,看到了幾千名匈奴騎兵。而李廣只有一百名騎兵,李廣認為只要他們一百名騎兵只要一跑,匈奴就會來擊殺他們。只要他們不跑,匈奴就不會攻打他們。於是他率領了一百名騎兵射死了匈奴的將領,匈奴覺得漢朝有伏兵就領兵撤離了。李廣的一百名騎兵就這樣嚇跑匈奴的幾千名騎兵,讓人不得不稱讚他的謀略。

  李廣為人清廉,做官四十多年,家裡也沒有什麼多餘的財物,即使得到了賞賜也會分給他的部下。他與士兵同甘共苦,士兵沒有喝到水,他也不喝水,士兵沒有吃飯,他也不吃飯,所以深受士兵們的敬佩。

  然而像他這樣一名有才能,深受士兵愛戴的將軍卻終身未得封爵。這對一個有才能的人來說是多麼的委屈,即使他已不再年輕,他也想在年老的時候繼續拼出一番戰紀。終於等到了一個立功的機會,但衛青卻因為私情而排擠李廣,不想李廣立功並且輕辱了李廣,李廣一氣之下就回到自己的軍營,結果迷失了方向,沒有趕上與匈奴作戰,自己請罪自刎。

  如果他大氣一點,也許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就像司馬遷受了宮刑,受到了嘲笑也不放棄自己的生命一樣,在牢中完成了自己的鉅作《史記》,即使有才能也不一定會獲得巨大的成就,還要有耐心。畢竟是金子的話,總會發光。

  篇2:《李廣》讀後感

  假期的一天我讀了《飛將軍李廣》一文知道了李廣是西漢的著名軍事家。他身材高大擅長騎射,他以前做過太守、衛尉。他是一個大智大勇之人。

  記得有一次李廣帶一百騎兵追趕三個匈奴人,結果追了幾十裡才追上他們,射死了兩個,活捉了一個。就在準備回營是有幾千名匈奴騎兵追了上來,李廣計程車兵慌亂了起來。這時李廣沉著冷靜地說大家不要慌,我們的大營遠,求援肯定是來不及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匈奴騎兵追上來一定是凶多吉少,不如我們停下來,這樣他們會誤以為我們是誘兵之計,一定不敢輕易攻擊我們。於是就這樣李廣一行繼續前行在離匈奴兵僅兩裡的地方停了下來。就這樣匈奴追兵果然不敢輕舉妄動,很快就撤兵了。

  “讀史可以明智“讀了這段歷史故事,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也要向機智勇敢的李廣學習,遇事不慌亂冷靜地分析從而找到突破口和轉機而不能輕易就喪失信心。

  篇3:《李廣》讀後感

  《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寫了許多歷史故事,我最喜歡飛將軍李廣的故事。

  李廣在漢文帝的時候就做了將軍。他跟周亞夫一起平定七國之亂,立過大功。後來漢景帝有派她去做上郡太守。

  有一次,匈奴進了上郡,李廣帶著一百多個騎兵去追趕三個匈奴射手,追了幾十裡地才追上。他射死了其中的兩個匈奴射手,把第三個活捉了,正準備回營,遠遠望見有三千名匈奴騎兵追了上來。李廣手下的兵士突然碰到了那麼多的匈奴,不由的都慌了。李廣隨即下令前進,在離開匈奴陣地僅僅兩裡的地方停下來,命令士兵一起下馬,把馬鞍全寫下來,就地休息。匈奴的將領看到李廣這樣佈置,不敢上來,遠遠的觀察漢軍動靜。

  匈奴兵越看越懷疑。他們認為漢軍一定有埋伏,怕漢軍半夜襲擊他們,就連夜全部逃回去。到了天亮,李廣一瞧,山上以沒有匈奴兵,才帶著一百多名騎兵安全回到大營。

  我看到了這個故事後,我知道了:智慧比無力還可靠。我以後一定要多多讀書,多多學習,長大後成為第二個“諸葛亮”。

  李廣用他的一顆愛國的心、智慧的心保全了祖國的領土,讓祖國的領土沒有受到侵略。

  以後我也要想李廣將軍一樣,時刻將祖國記在心中,時刻保持一顆愛過的心,透過讀書越來越聰明,長大以後,我要幫助國家,幫助社會,成為對國家建設有用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