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

[拼音]:tanke wuqi xitong

[英文]:tank weapon system

構成坦克火力的武器及火控系統的綜合體。用以迅速、準確地發現、瞄準和摧毀目標。

坦克武器

包括坦克炮、坦克機槍和彈藥等。坦克炮是坦克的主要武器,一般為線膛或滑膛加農炮,通常安裝在旋轉炮塔內,主要以直接瞄準射擊對付裝甲目標。特點是初速大,彈道低伸,射擊精度高,結構緊湊,後坐距離短,操作簡便。主戰坦克的火炮,口徑一般為105~125毫米,身管長度為口徑的50倍左右,身管上均裝有抽氣裝置,多數裝有熱護套。抽氣裝置用以抽出發射後殘留在炮膛內的火藥氣體,以減輕對乘員的危害。熱護套用以減少身管因受熱不均而引起的彎曲,以保證射擊精度。

坦克機槍是坦克的輔助武器,通常有並列機槍和高射機槍。並列機槍安裝在火炮搖架上,與火炮平行,用以殲滅近距離的有生力量。高射機槍安裝在炮塔門或指揮塔門的座圈上,主要用以對付低空目標和地面輕型裝甲車輛。

坦克炮配用的彈種有穿甲彈、破甲彈、榴彈、碎甲彈等。有的採用半可燃或可燃藥筒。炮彈基數一般為40~60發。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主要用以擊毀裝甲目標,榴彈主要用以殺傷有生力量和摧毀野戰工事。現代穿甲彈均為次口徑(彈宵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8586.html' target='_blank' >局本緞∮諢鶓誑誥叮┩芽譴┘椎璩跛?300~1800米/秒,在通常的射擊距離內,一般可擊穿250~400毫米厚的垂直均質鋼裝甲,侵徹複合裝甲的能力也較強。破甲彈的破甲厚度一般為口徑的 5倍左右,破甲威力不受射擊距離的影響,但對複合裝甲的侵徹能力較差。

火控系統

一般包括觀察瞄準儀器、測距儀、感測器、計算機、坦克炮穩定器和操縱機構等(見圖),用以控制坦克武器的瞄準和發射,縮短射擊反應時間,提高射擊精度。

觀察瞄準儀器用以觀察戰場,搜尋、跟蹤、瞄準目標和觀察射擊效果。它包括車長瞄準鏡、炮長瞄準鏡,駕駛員晝夜觀察鏡,裝填手觀察鏡和高射機槍瞄準鏡等,有些坦克還裝有炮長輔助瞄準鏡。炮長瞄準鏡多為觀瞄測距組合、晝夜觀瞄組合或晝夜觀瞄測距組合的裝置,有的瞄準鏡還裝有瞄準線穩定裝置。

測距儀用以測量目標的距離。主要有鐳射測距儀和光學測距儀。鐳射測距儀測程遠,測距精度高,操作簡便,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數主戰坦克採用的測距儀。有的坦克仍保留測距機槍或瞄準鏡內測距分劃,作為輔助測距手段。

感測器用以測量影響射擊精度的某些引數,並自動輸入計算機。它有目標角速度感測器、角位移感測器、炮耳軸傾斜感測器和橫風感測器等。對於射擊過程中變化較小的氣溫、氣壓、藥溫和炮膛磨損等引數,多采用手工裝定方法輸入計算機。

計算機是現代火控系統的核心。分模擬式和數字式兩類,用以接收來自測距儀、感測器和操縱機構的資訊,並按不同彈種的彈道條件計算出射擊諸元,控制火炮進行瞄準發射。現代火控系統多采用數字式計算機,通常還具有實施自檢、故障和引數顯示等功能。

坦克炮穩定器用於坦克行進時穩定炮身軸線,並根據計算機計算出的射擊諸元控制火炮。分單向穩定器和雙向穩定器。單向穩定器用於高低向穩定,雙向穩定器用於高低向和水平向穩定。

操縱機構由控制面板和操縱檯等組成,供車長和炮長操縱武器系統進行觀察、瞄準、測距、選擇彈種,給計算機輸入資料,控制發射和監視火控系統的工作等。

簡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坦克武器主要用於消滅有生力量和摧毀機槍火力點,坦克上安裝機槍和發射榴彈的火炮,或只安裝機槍。火炮口徑一般為37~75毫米,初速低於500米/秒,命中率低,威力不大。機槍口徑為6.5~8毫米。戰後,許多國家開始注重增強坦克武器對付裝甲目標的能力,多數坦克採用能發射穿甲彈的火炮。火炮口徑多為37~47毫米,初速提高到600~800米/秒。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大量使用坦克,以坦克反坦克的任務越來越重。隨著坦克的裝甲防護不斷增強,許多國家都增大了坦克炮的口徑,中型和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徑分別為57~85毫米和 88~122毫米。廣泛採用尖頭或鈍頭穿甲彈、殺傷爆破榴彈,並出現了次口徑穿甲彈和空心裝藥破甲彈,穿甲破甲能力有了較大提高。如蘇 T-34/85坦克火炮的鈍頭穿甲彈,能擊穿1000米距離上 100毫米厚的垂直均質裝甲。為便於行進間捕捉目標和射擊,美M3A1和M4等坦克安裝了高低向陀螺穩定器,蘇T-28坦克安裝了主炮塔穩定裝置。

戰後至20世紀50年代,中型坦克的火炮口徑為90~105毫米,身管大都有抽氣裝置。英“征服者”和美M48A2坦克的火炮開始配用碎甲彈。火控系統有了發展,如美M47坦克裝有體視光學測距儀和機械模擬式計算機, 蘇T-55坦克裝有火炮雙向穩定器。一些國家的坦克還裝有主動紅外夜視夜瞄儀器。

60年代,許多國家的主戰坦克採用 105毫米線膛炮,英“酋長”坦克採用120毫米線膛炮,蘇聯首先在T-62坦克上安裝了 115毫米滑膛炮。有的火炮身管上開始安裝熱護套。多數坦克炮配用了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並出現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火控系統日趨完善,多數坦克上安裝了雙向穩定器、合像式或體視光學測距儀、紅外夜視夜瞄儀器,有的還安裝了機電模擬式計算機和鐳射測距儀。坦克武器的射擊精度和夜戰能力有了提高。

現狀

70年代以來,坦克武器系統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蘇T-72坦克和聯邦德國“豹”Ⅱ坦克分別裝有125和120毫米滑膛炮,英國“挑戰者”坦克裝有新型的120 毫米線膛炮。美國曾在M60A2坦克上採用152毫米兩用炮,既能發射低初速的普通炮彈,又能發射反坦克導彈,但因發射速度低,結構複雜,未繼續發展。火炮身管上多裝有熱護套,有的還使用了自動裝彈機。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成為擊毀裝甲目標的主要彈種,彈芯多為高密度合金材料,穿甲能力大幅度提高。火控系統多采用數字式計算機、微光夜視夜瞄儀器和鐳射測距儀,有的還安裝了瞄準線穩定的瞄準鏡和熱像儀,進一步增強坦克夜間作戰和行進間實施精確射擊的能力,縮短射擊反應時間,提高了首發命中率。

展望

坦克武器系統今後仍將繼續增大威力,縮短射擊反應時間,提高行進間對運動目標射擊的首發命中率和全天候作戰能力。主要途徑有:研製新彈種,提高彈丸的初速;實現炮彈裝填自動化;實現測距、跟蹤目標、裝定射擊諸元和修正彈著點偏差量的全自動化。為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在研製中將進一步重視坦克武器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維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