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基
[拼音]:Mencai'er
[英文]:Adolf von Menzel (1815~1905)
德國油畫家、版畫家,現實主義繪畫的倡導者。1815年12月8日生於佈雷斯勞的一個石版印刷工人家庭,1905年2月9日卒於柏林。13歲開始自學繪畫,1830年遷居柏林,隨父學習石印技術,並曾受過短期石膏和人體寫生訓練。1832年,父親去世,年僅17歲的門採爾開始獨立勞動,肩負起全家的生活重擔。1839~1842年間,受僱為《腓特烈大帝史》一書作插圖,為真實地反映歷史,他精心研究檔案資料和歷史遺物,共作插圖600幅之多,因此而成為知名的插圖畫家。以後,他畫過一些普魯士的宮廷生活和城市風景的繪畫。1848~1849年間,柏林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遭到復辟王朝的鎮壓,門採爾為表達對人民革命的敬意,畫了《3月死難烈士的葬禮》。這幅未完成的畫採用了敘事性的構圖,真實地記錄了這一悲壯的歷史場面。王朝復辟後,門採爾被召為普魯士宮廷畫家,主要從事歷史畫創作。著名的《腓特烈大帝生平》是以皇帝生平中重大的歷史事件為題材的油畫組畫,在這套組畫中,門採爾按歷史的本來面目,不加粉飾地再現了普魯士君王的生活和歷史。其中描繪戰爭場面的《霍赫基希戰役中的腓特烈和士兵》,描繪生活情景的《腓特烈大帝的長笛音樂會》(1850~1852)、《腓特烈大帝在裡薩宮》(1856)等最集中體現了他的藝術才能。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後,門採爾隨軍到戰場作畫,但他實地目擊戰爭場面的目的只是為了更真實地再現歷史的戰鬥情景,而對正在進行的戰爭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門採爾藝術成就最高的並不是這些歷史畫,而是直接取材於現實生活的作品。從40年代起,他作了大量的風俗畫、風景畫和肖像畫。門採爾處理這類題材輕鬆而自由,豐富多采的現實生活激發起他的藝術靈感,畫面散發出勃勃生機。這時期的主要作品有《阿爾布雷希特親王的宮殿花園》(1846~1847)、《波恩- 波茨坦鐵路》(1847)、《操場劇院》(1856)。普法戰爭以後,德國鋼鐵工業和機器製造業興起,標誌著現代文明新紀元的開始。門採爾敏銳地感受到新時代的氣息。1875年,他創作了大幅油畫《軋鋼工廠》,這是德國美術史上第1件反映工業革命的作品。在這幅畫中,他以樸實無華的筆調真實地描繪了工業生產熱火朝天的場面,謳歌了產業工人的勞動創造精神,同時也寄予了畫家對工人貧窮辛勞生活的同情(見彩圖)。門採爾純樸的藝術風格在他晚期的油畫《維羅納市場》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是一幅反映當時城市生活的風俗畫,門採爾選取擁擠嘈雜的市場和普通的人物,展示出城市生活的情景。類似的作品還有《霍夫加施泰因的禮拜行列》等。晚年,門採爾榮任柏林大學名譽校長,政府授予他佈雷斯勞榮譽公民和柏林榮譽公民稱號。他的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油畫、版畫、水彩和素描,可惜的是他的許多珍貴的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於炮火,儲存下來的一部分繪畫收藏在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各大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