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稅務管理調研探討

基層稅務管理調研探討

  多年來,我縣國稅部門一直在徵管、機構、人事的改革和變化中,尋求一種基層稅務管理的最佳模式和最有效的手段,稅收管理模式也由過去的專管員發展到目前的徵收、管理、稽查相互分離的精細化執行格局。在充分看到這種模式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深切體會到它的不足,現與大家探討一下目前基層的稅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的稅務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基層稅務管理是以納稅申報和最佳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路為依託建立的“集中徵收,重點稽查”模式,基本確立了徵收、管理、稽查相互分離的精細化執行格局。我縣縣局由徵管、稅政、辦公室、人教股、計統、監察、服務大廳、管理等內設股室和資訊中心、稽查局二個直屬單位組成,基層稅務所和稅務分局全部撤消,全部人員集中在一起辦公。機構大幅收縮,在提高納稅人辦事效率的同時基層稅務人員也深切的感受到“疏於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日漸突出。主要表現在:徵收、管理、稽查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資訊的溝通嚴重脫節,像是人人有責任又是人人無責任的局面;對稅源、稅基的監控不力,基層管理人員對納稅人的缺少全面瞭解,漏徵漏管現象嚴重;管理人員感到力不從心,怎樣管,管什麼心中沒數;工作缺乏主動性,大廳人員等上門,管理人員等派工,稽查人員搞遊擊。綜合上述原因主要是“部門資訊銜接不暢,責任追究難以劃分,稅源監控不力”是當前稅收管理面臨的基本難題。

  二、存在問題的成因

  一是體制的原因。稅務內部管理體制的問題,在幹部中存在“做多做少,做好做壞一個樣,吃大鍋飯的問題,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獎罰機制、激勵機制不明顯。二是認識的原因。對“集中徵收、重點稽查”的徵管模式理解認識上存在誤區,以為只要設立辦稅服務廳,納稅人能按期到辦稅服務廳申報,徵收人員能按時受理企業申報,及時稽核申報資料,完成資料錄入,檔案整理就完事大吉了,稅收管理形成遠離企業,坐看報表的靜態管理狀態。三是銜接的原因。隨“集中徵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新模式的執行,儘管對徵管查三環節的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均作了明顯規定,但由於徵管查部門間相互分離,三者間產生的銜接空檔沒有綜合部門協調,致使部門間出現工作相互推諉、扯皮、脫節現象。四是工作量的原因。從目前推行的工作職責看,其工作內容和任務涉及徵管查各個環節,其工作內容多,任務重,從現已配備的人員力量來講,遠遠不能滿足管理工作的需要,大多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交辦的幾件事項,如:新辦企業調查、正式認定、發票增量增版調查等等。五是考核體系的原因。隨新徵管模式的執行,部門工作職能、幹部工作崗位的職責都發生了變化,而隨之保證日常徵管工作正常執行、促進工作質量提高的考核依據、標準未隨之改變,原來制訂並實施的“千分制考核辦法”已不適應新徵管模式下的考核要求。六是人員素質的原因。目前現有幹部年齡從20多到50多,學歷從高中到本科,業務水平有高有低,工作責任心有強有弱,個別幹部思想精力沒有集中到稅收管理上。

  三、對應措施

  (一)內部管理方面

  1、稅務機關內部體制的改革,打破“吃大鍋飯”的體制,真正做到“多勞多得”,獎勤罰懶。可以利用現有的ctais中的考核系統,按難易程度設計出每筆業務的分值,對應換算成獎勵金額髮放給工作人員,體現“多勞多得”。

  2、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幹部素質。為提高幹部的綜合素質,應加強對幹部的政治思想和業務培訓,從實際工作需要出發,不斷更新幹部的知識,以適應“加強稅收基礎管理”新形勢的`需要。

  3、更新理念,強化責任意識。應加強對幹部管理理念的更新,不能停留在過去吃老本的思想上,以為做好上級指派的幾項調查工作就行了,必須樹立對國稅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強化責任區管理。

  4、完善徵管質量考核體系。根據新形勢、新情況,結合幹部的業務素質、崗位工作量、工作難易程度等因素,修改原有的考核辦法,引進“績效管理系統”,建立起以即時性、系統性、準確性和成果性考核指標為主的徵管質量考核體系,促進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對納稅人管理方面

  1、加快資訊建設。儘快實現國稅、地稅以及稅務部門與工商之間資訊聯網、相互交流、最大限度的減少漏徵漏管戶。

  2、提倡與納稅零距離聯絡。稅收管理員透過稅務登記、各種稅收結算、清算、減免稅核實、各類實地調查,稅收宣傳、稅源調查以及稅款催報催繳等,與納稅人全方位接觸,瞭解納稅人的靜態和動態的情況,同時將稅法宣傳、解答,優質服務、依法治稅貫穿於與納稅人的聯絡中,從而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和對稅法的遵從度。

  3、落實精細化管理。稅收管理員下企業不能太簡單,交辦什麼,就做什麼。目前我們主要缺乏對納稅的動態管理,可以由縣局具體擬定需掌握的動態指標,如納稅人原材料及包裝物的進、銷、存、工資、動力消耗,庫存商品的產、銷、存等等,由稅收管理員每下一戶企業,就掌握一戶。考慮開發專門的資料庫和應用系統來採集、利用、分析這些指標,並實現資料共享和資訊利用增值。

  4、實施分類管理。目前稅收管理人員少、職責多、任務重,要每一戶都達到“精細化”管理要求,是有困難的,應該對我縣的所管轄業戶根據企業規模大小和納稅情況進行分類管理,重點突出稅源大戶,抓住中戶,管住小戶。對不同的稅源戶採取不同的管理和監控方式,對規模大的納稅大戶實施戶籍管理,分戶監控,重點管理,隨時掌握資訊。

  5、對納稅人由單一監控向聯合監控轉變。稅務機關受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約,不可能將所有的稅源都納入控制範圍內,這就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齊心協力,我們應加強與工商、財政、公安、審計、海關、銀行等方方面面的合作,追求資訊共享性,實現聯動管理。出現異常情況,可以謀求各部門的配合,採取強力措施增強聯合監控的威懾力。

  6、建立完善的納稅評估體系。現有的納稅評估工作不能適應現代化徵管的新要求,還不能為稅源的全能監控提供強大支撐,應建立完善的稅收評估體系,採取智慧化分析手段提高對納稅人納稅行為的資料化測算、分析和有效利用能力,對資料進行深度挖掘。透過評估工作輔助和完善對稅源的監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