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學技術研究

[拼音]:He Mengchun

明代文學家。字子元。郴州(今屬湖南)人。生卒年不詳。弘治六年(1493)進士。李東陽賞識他的才幹,準備推薦他進史館,因喪父而作罷。後授兵部主事,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雲南,曾鎮壓過少數民族的反抗。嘉靖初,入朝為吏部左侍郎。大禮議起,上疏力爭,又與百官伏闕號泣,被奪俸,調南京工部左侍郎。不久削籍。

何孟春生平以氣節自許,學問賅博,他對上下古今、時事得失均喜評議,論說性散文較多。《何文簡疏議》從維護封建統治的長遠利益出發,對當時的弊政有所揭露和抨擊,如請求停止萬歲山工役的上疏、條奏治理旱潦相仍災情的八項事款,均侃侃而談,文筆較為恣肆。《餘冬序錄》的體制,類似王充的《論衡》,舉凡君道、古今人品、各項雜事,雖一得之見,均加以評論,並能自成一家之言。其中不少議論較為迂僻,如卷二十八議論柳宗元、韓愈部分,識見還不及韓、柳。他的詩歌創作也很平衍無味。只是他到過邊疆地區,對邊陲生活能有所反映:“景色來西徼,蕭條信遠方。水分羌部落,山絕漢封疆。幾處青稞熟,深憂百雨傷。荒城誰為守,十室九逋亡。”(《逃岷道中》)另外,《餘冬詩話》對詩歌的看法,不少地方表現出膠柱鼓瑟的淺陋。《四庫全書總目》認為,“以講學之見論文,已不能得文外之致,至以講學之見論詩,益去之千里矣”,頗為中肯。何孟春並沒有更多地從藝術角度來思考和創作詩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創作成就。

何孟春著有《餘冬序錄》、《何文簡疏議》、《何燕泉詩》、《孔子家語注》。另有人摘其《餘冬序錄》中論詩部分,題為《餘冬詩話》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