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人

[拼音]:Kongzi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魯國人。

家世生平

孔子原屬殷族,其遠祖孔父為宋國大臣,在貴族內訌中被殺,子孫流亡魯國。其父郰叔紇是著名勇士,為魯國貴族臧武仲家臣。孔子出生不久,郰叔紇壯年早逝,家道中落,所以孔子自稱“吾少也賤”。不過作為士大夫子弟,孔子還是受到了良好的傳統武士教育,使他熟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傳說孔子從小喜歡祭祀禮儀,長大善於射箭御車。他勇武有力,卻虛心好學,曾在魯國執政季氏手下充任委吏(管理倉儲)、乘田(管理牛羊)等小吏,都能恪盡職守。同時,孔子時時事事注意學習,“子入太廟,每事問”。郯國君主聘問魯國時,與人談及古代官制問題,“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他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過向社會廣泛求教,到三十歲左右,孔子已成為當時知名的博學大師,並開始招收門徒,傳授《詩》、《書》、《禮》、《樂》等古代文化典籍。

公元前515年,魯國政局突變,不甘心居於傀儡地位的魯昭公發兵討伐季氏,被季氏、孟氏、叔孫氏等三家聯合擊敗而流亡齊國。但季氏等三家也並不另立國君,實際上權歸三家,“政在大夫”的局面發展到頂點。孔子對此頗為不滿而又無可奈何,也在這年到達齊國。他曾在回答齊景公問政時提出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張,甚得景公讚賞,但終未得重用,仍回魯國聚徒講學。其後魯國政局又變,卿大夫也變為傀儡,出現“陪臣執國命”的形勢。公元前 505年以後,季氏的家臣陽虎脅制季桓子,指揮三家,操縱魯政,還曾打算招致孔子,卻遭到孔子的委婉謝絕。後陽虎被季氏、孟氏打敗流亡齊晉,季桓子重新掌權。季桓子以魯君名義任命孔子為司寇,並以其弟子子路為季氏家宰。年過五十的孔子第一次獲得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

公元前 500年,魯定公同齊景公在夾谷會晤,孔子被破格選拔為相,陪同出席。由於他保持警惕,並作了周密部署,使定公免遭劫持。雖未能改變魯國長期以來的依附地位,卻爭取到齊國歸還陽虎叛亂時投獻的“汶陽之田”,維護了魯國的基本權益。公元前498年,為消除家臣叛亂的據點、削弱卿大夫的實力,孔子提出“墮三都”的主張,即拆毀季氏的費邑、叔孫氏的郈邑和孟氏的成邑。但是孔子的這一主張卻只被三家用來消除反對他們的家臣,改善其各自的統治地位,而使孔子加強魯君權勢的本意落空,他與三家的合作無法繼續。約在此年,孔子離開魯國。

孔子為了推行其政治思想奔走各國,他出門總帶著拜見君主委質為臣需用的贄物,每到一國總要積極參與當地的政治活動,希望能有賞識和信任自己的明君,幹一番事業。他曾非常自信地宣稱:“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可是他在周遊衛、宋、陳、蔡等國的十多年中,卻從未得到這樣的際遇,最好的也不過是以優厚的俸祿把他供養起來,裝點門面,更多的時候則備受冷遇。有時甚至處於飢寒交迫,生命危險,狼狽不堪的境地。但是,無論生活安樂或困苦,都不能使孔子放棄自己的政治抱負。公元前484年,在政治上不斷碰壁的孔子已年近古稀,情知理想已無法實現,決心返回魯國,終老於教育。這時他的一些弟子已在季氏手下任職,並取得了政績。季康子便禮聘孔子返國,讓他以政界元老、社會賢達的榮譽地位從事講學並整理文化典籍。晚年的孔子被尊為“國老”,有權參加國家大政方針的議論,個別重要的改革還特別事先徵詢他的意見,有時他也主動提出重大建議。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故。魯哀公專門寫了悼辭,弟子們更舉行隆重的葬禮,併為他守孝三年。孔子墓和故居從此相沿成為魯國儒生講習詩書禮樂的場所。

學術思想

孔子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甚為不滿,總想恢復西周盛世“鬱郁乎文哉”的周禮:君主以身作則,控制租賦徭役以富民教民;臣民各盡職守,努力勞作以尊奉君主。這顯然是一廂情願的空想。不過他斥責暴君苛政,關懷國計民生,卻是出自衷心,並留下了深遠影響。在孔子看來,君主和臣民間的權利、義務是相對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他不承認君主絕對的專制淫威,主張臣民有權選擇君主。他認為,大臣對待國事應據理直言,對待君主過失不能盲目順從,如果貪戀利祿而放棄這種職責是可恥的。並把禮,即西周以來君主等級制社會的傳統秩序和體制,作為君主和臣民共同遵守的原則。“立於禮”,正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這是用仁這種倫理道德來充實作為社會準則的禮,使禮具有真情實感,而得到普遍的自覺遵守。他認為,仁是規範人們相互關係的原則。與人相處一要真誠,二要責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還要剋制私心,推己及人:一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即是“忠恕之道”。在這裡所欲所不欲都得考慮到人我雙方,不能只顧自己,但是否合理卻仍以禮為標準,所以說“克己復禮為仁”。因此,君主應謹嚴修身,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吸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62632.html' target='_blank' >斐濟瘢選?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6333.html' target='_blank' >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視作最高境界。因為這不僅在主觀上有立人、達人的良好願望,更重要的是客觀上達到了施民、濟眾的實際成效,所以是孔子理想的政治局面。

在宗教思想方面,孔子相信天命,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所以宣傳“知天命”、“畏天命”。但是,他更注重人事,強調“匹夫不可奪志也”。“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只有“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因此,他“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終身盡最大努力實踐自己的信仰,絕不因個人的成敗得失而動搖放棄。他“不語怪、力、亂、神”,宣稱“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這實際上是對宗教活動持懷疑態度,表現為尊重理性而否定迷信。因而被墨家指斥說:“儒以天為不明,以鬼為不神,天鬼不悅”。其實質是保留傳統宗教觀念的形式而從社會意義上加以解釋,“所重:民、食、喪、祭”,“使民如承大祭”,著眼於這樣可以造成“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良好社會影響。

教育事業

孔子一生熱衷於從政,但他的主要成就卻在文化思想特別是教育方面。春秋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由貴族專職人員壟斷世襲。孔子首創私人講學,面向社會廣泛招收學生,傳授文化知識以培養從政的人才,這便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第一位教育家。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遊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政權的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在學術上傳播古典文獻,為百家爭鳴準備了傳統思想素材。這可能是孔子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最大貢獻。

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可以教育的。所以他提出“有教無類”,只要是願意上進、虛心求學的,他都不加區別地接受。孔子教育學生,首重德行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他善於採用問答方式,啟發誘導學生步步深入並自動不斷地鑽研,他本人也畢生堅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終身的教學實踐使孔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煉出一些科學的教育方法:如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提倡從正反兩方面學習,“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反對自暴自棄的學習態度,鼓勵青年不斷改進,趕超前輩,“當仁不讓於師”;但首先得抓緊學習,“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能舉一反三,發展創新;要有實事求是的謙遜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注意不斷改正錯誤,“過則勿憚改”,“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孔子非常瞭解自己的學生,常常就同一問題,針對各人特點,給予不同甚至相反的答覆。對於好學深思的學生,他公開讚揚;對於學生指出自己的缺點,他也能當面改正。孔門教學中保持的某種自由論辯的活潑風氣,是培育眾多人才的關鍵。

但是,孔子也曾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他歧視勞動人民,把他們看作不可教誨的下愚。這些都表現了貴族士大夫的階級偏見,也是對他自己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懷疑和否定。

中國最古老的典籍即所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大約都曾是孔門講學的材料。孔子自稱“述而不作”,真正由他親手編寫的著作恐怕是沒有的。但是,廣泛搜求這些典籍並傳授給眾多學生,使得瀕臨絕滅的官學通過私家講學而流傳開來,併發揚光大,從而哺育戰國百家諸子,形成中華民族文化的光輝開端,卻也是孔子重大的歷史功績。

參考文章

為什麼說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國史為什麼孔子拜項橐為師中國史杜氏孔子鳥的中文名稱(chinese)→杜氏孔子鳥、簡介、學名由來、相關研究、研究成果鳥類孫氏孔子鳥的地理分佈、外形特徵鳥類“孔子想了三日”保健養生耶穌與孔子、佛陀和穆罕默德有著哪些相異之處?宗教從《論語》看孔子的衛生觀保健養生為什麼孔子稱讚介之推“是一位能人”中國史千年孔子:讓世界因真愛而永遠美麗保健養生為什麼把孔子尊稱為聖人?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