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課稅
[拼音]:naxiyu
[英文]:Naxi language
屬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 彝語支。主要分佈在中國雲南省麗江、中甸、永勝、寧蒗、德欽、鶴慶、劍川、蘭坪,四川省的鹽源、鹽邊、木裡等縣。使用人口約24萬。分東部和西部兩個方言。原有東巴文、哥巴文,1957年創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方案。納西語(以西部方言中和村話為代表)的特點如下:
語音
(1)有44個聲母:p、ph、b、mb、m、f、v、t、th、 d、nd、n、l、堭、堭h、扷、 n扷、s、z、t、th、庽、η庽、 η、l、堮、堮h、d尶、ηd尶、宨、墭、慯、慯h、d懍、怱d懍、怱、嶃、k、 kh、ɡ、嬜ɡ、嬜、x、γ。 西部方言內部在聲母上各地有一些差別。 如麗江縣大研鎮話的b和 mb、d和nd、扷和n扷、d懍和nd懍、ɡ和嬜ɡ分別合併為一個。雖然也有翹舌塞音,但可併入舌尖塞音。以永寧為代表的東部方言沒有帶鼻冠音的濁塞音和濁塞擦音,而有小舌音q、qh、尣、惒,舌尖清擦邊音峠。
(2)有12個單母音韻母:i、y、e、、a、ɑ、o、婖、Λ、Λ惏、u、嚕(有的地方o、婖不分)。複母音都是由合到開的:ìΛ、ìa、ue、 ua、uɑ、uΛ、uΛ惏。東部方言(永寧)舌尖母音 揚和高圓脣母音u(v)都有鬆緊的區別,沒有前圓脣母音y,複母音也比較少。
(3)西部方言有55、33、31、13(或讀24)等4個調,而東部方言只有55、35、31等3個調。
語法
(1)以虛詞和詞序為主要語法手段。
(2)主語在謂語前,賓語在動詞謂語前。如果使用表示主語的助詞n嚕33或賓語助詞t婖,主語和賓語的位置就可以互換。如lɑ33(老虎)γ嚕33(牛)堭hɑ55(咬)n扷嚕33(吃)“老虎咬吃牛”, 也可以說 γ嚕33lɑ33n嚕33堭hɑ55n扷嚕33或γ嚕33t婖lɑ33堭hɑ55n扷嚕33。名詞和代詞作定語時, 在中心語前。如xuɑ55le31(貓)ma33 (尾)“貓尾巴”;嬜Λ(我)ko33mo31(帽子)“我的帽子”。領屬關係常用助詞ɡΛ(的)表示。如嬜ΛɡΛko33mo31“我的帽子”。形容詞的狀語有的在前,有的在後。如d懍a13(很)在前,而墭婖(很)在後。 如bɑ33bɑ31(花)xy31 (紅)d懍a13(很)庽嚕31(大)庽嚕33(一) bɑ31(朵)“一朵很大的紅花”。如果用尶婖就在庽嚕31(大)後。若在形容詞或形容詞的狀語後加表示修飾作用的ɡΛ,形容詞則在中心語前。如xy31(紅)墭婖(很)ɡΛ(的)bɑ33bɑ31(花)庽嚕33(一)bɑ31(朵)“一朵很紅的花”。動詞的狀語一般在前,後邊往往可以帶一個作為狀語標誌的be33,如e33ze31(慢)be33(地)nd懍i33(走)“慢走”。d懍a13或墭婖作狀語時, 也是d懍a13在動詞前,墭婖在動詞後。
(3)在單數人稱代詞後加附加成分 嬜ɡ嚕31構成複數。第一人稱多數有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區別:
第三人稱根據說話者和對方的關係有較多的說法。3個人稱代詞如果指“一家人”則使用變音形式嬜ɑ13“我們家”,nɑ13“你們家”,thɑ13“他們家”。
(4)指示代詞按距離遠近分4級: 堮h嚕33“這(近)”、 th嚕33“那(遠)”、 e55th嚕33“那(較遠)”、 堮h嚕33e55the31th嚕33“那(更遠)”。 ⑤動詞重疊表示互相、 互動的動作。如lɑ55“打”,lɑ55lɑ31“打架”。在動詞前或後加助詞表示一定的語法意義。如在動詞前加e55構成疑問句,在動詞後加ne31表示動作正在進行。
詞彙
(1)有表示語法意義的異根詞。 如“來”l嚕33(用於現在或將來時),堭h嚕31(用於過去時),lo33(用於祈使語氣)。“去”b嚕33(用於現在時或將來時),x嚕33和xΛ(用於過去時),fu33(用於祈使語氣)。
(2)相當多的經書裡使用的古詞在口語裡已為完全不同的詞所代替。如“太陽”,經書語是bi33,口語是怱i33me33;“月亮”,經書語是le31,口語是xe33me33。
參考書目
傅懋:《維西麼些語研究》,語音部分載華西協和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1卷4期,1940;語法部分載同上刊2卷,1941;詞彙部分載華西、齊魯、金陵三大學中國文化研究彙刊3卷,1943。
姜竹儀:“納西語概況”,《民族語文》198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