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奧古斯廷美術
[拼音]:Hu Yuan
中國北宋初的學者。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蘇泰州)人。因居安定,世稱安定先生。在泰山與孫復同學,後以經術教授吳中,宋仁宗景祐初年(1034),教授於湖州。慶曆二年至嘉祐元年間(1042~1056),歷任太子中舍、光祿寺丞、國子監直講、大理寺丞、太子中允、天章閣侍講。後以太常博士致仕,歸老於家。胡瑗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是宋代理學醞釀時期的重要人物。
胡瑗精通儒家經術,以“聖賢自期許”,講“明體達用之學”。認為儒家的綱常名教是萬世不變的“體”,而儒家的詩書典籍是垂法後世的“文”;把“體”、“文”付諸實際,可以“潤澤斯民,歸於皇極”,達到民安國治、維護封建統治的目的,這是“用”。他的“明體達用之學”,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
胡瑗講學分經義、治事二齋,治事包括講武、水利、算術、曆法等等,表現了重視經世治用的特點。宋仁宗慶曆中,朝廷興太學,“詔下蘇、湖取其法,著為令於太學”。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
胡瑗的著作有:《周易口義》12卷、《洪範口義》2 卷,均入《四庫全書》;另有《論語說》、《春秋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