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學說
[拼音]:caiwu guanlixue
[英文]:scienc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研究如何通過計劃、決策、控制、考核、監督等管理活動對資金運動進行管理,以提高資金效益的一門經營管理學科。它是以經濟學原理和經濟管理理論為指導,結合組織生產力和處理生產關係的有關問題,對企業和國民經濟各部門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科學總結而形成的知識體系。
學科發展概況
財務管理工作是近代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在作坊、工場手工業生產方式下,財務活動比較簡單,財務管理工作與會計工作是結合在一起進行的。產業革命後,特別是19世紀末托拉斯出現以後,企業的財務活動隨之複雜化,制定投資方案、籌集經營資金、對外提供財務資訊,並對利潤進行分配,就構成企業經營管理中一項獨立的職能:籌措、使用和分配資金。單獨履行這一職能的工作即為財務管理工作。早期的財務管理以集資為主要內容。經過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西方企業經營者看到了只重視籌措資金管理的嚴重缺陷,在財務管理中採取了許多對資金使用加強日常監督和日常控制的措施,財務管理髮展到以監督為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資本主義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又逐步轉向以事前控制為主,在企業管理中形成較完整的財務控制系統。與上述發展過程相適應,財務管理學也經歷了以集資、財務監督和全面財務控制為主要研究內容的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現代西方企業財務管理學
主要研究企業資本需要量的確定及其籌集、投放、回收、運用等問題,內容有: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概念的確定與計算、籌措資本的決策、投資方向的決策、股息決策、資本收益分配的決策、運營資本的日常管理。資本主義企業為了保證盈利的實現和不斷增長,必須在把握資本與利潤相互關係的基礎上,制定出自己的長期發展計劃以及相應的中、短期計劃,並組織其實現。現代西方企業財務管理學就是根據資本與利潤之間的關係,研究如何進行投資決策、組織實施、加強管理,以不斷提高資本的利用效果,保證企業經營者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能夠獲得穩定的不斷增長的利潤。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企業財務管理學在有關參與經營決策、實行預算控制和開展事前分析等問題的論述中,使用了大量的數學模型。
社會主義財務管理學
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由蘇聯學者Β.Π.吉雅琴科(1902~1971)所倡導。其主要論據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財政的職能有所擴大,它包括生產領域中形成的收入與積累的分配關係和國營生產部門以及部分地包括合作社集體農莊生產部門新創造價值的初次分配關係。這樣,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各企業的財務活動就作為蘇聯國家財政的基礎,而納入蘇聯國家財政體系;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企業)財務管理學,也就作為財政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獨立成為一門學科。這種觀點認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客觀存在的、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發生的、並間接表現出這個過程的貨幣關係的總和,就是國民經濟各部門財務。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工業,建築業,農業,運輸業和郵電業,物資技術供應、採購業,商業,住宅公用事業和道路事業。國民經濟各部門財務管理的職能為:
(1)以貨幣資源保證經濟活動中的資金週轉;
(2)分配貨幣收入和積累;
(3)對企業和各經濟部門資源的形成、分配和使用進行盧布監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上述觀點傳入中國。在一些高等財經院校逐步開設了以蘇聯教材為藍本的“國民經濟各部門財務”課程。50年代後期,中國講授財務課的教育工作者根據中國企業管理的實際,將“國民經濟各部門財務”課程改建為“企業財務管理”課程。主要改變有兩項:
(1)理論上確立了企業財務的實質是企業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經濟關係;
(2)實務上確立了對企業資金運動全過程和包括計劃、日常控制與管理以及事後考核、評價等職能在內的全面財務管理。本學科研究的主要內容有:
(1)企業固定資金管理;
(2)企業流動資金管理;
(3)成本管理;
(4)銷售收入和企業純收入管理;
(5)專項資金管理;
(6)財務收支的綜合管理,即包括資金籌措、收入、耗費、收回、分配在內的廣義的財務管理。社會主義財務管理學是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運動理論為依據,結合合理組織生產力和不斷完善生產關係的管理實踐,研究和掌握資金運動的規律,以提高資金使用的效果。
財務管理學按照其研究物件的不同特點,可以分為盈利組織(主要是企業)財務管理學和非盈利組織(行政、事業等單位)財務管理學。
在中國,財務管理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產生的歷史較短,它的理論體系、邏輯結構、研究物件和論述方法尚有待於進一步探討。它與會計學在理論、內容、方法等方面還有許多重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