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特,C.G.M.
[拼音]:Xinqingnian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著名的革命刊物。1915年9月15日創刊於上海,陳獨秀任主編。始為月刊,第一卷時稱《青年雜誌》,從第二捲起改名為《新青年》。它一開始就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大聲疾呼要“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猛烈抨擊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封建文化思想,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
1917年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新青年》開始宣傳十月革命,介紹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先後發表《庶民的勝利》、《布林什維主義的勝利》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和政治經濟學。《新青年》的宣傳,在近代歷史上起了重要的啟蒙作用,為五四運動作了思想準備。從1920年9月第八捲起,成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機關刊物,對一些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進行批判和鬥爭。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一度成為黨的機關刊物,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復刊後改為季刊,成為中共中央的理論刊物。它發表《新青年之新宣言》,表明該刊是“中國革命的產兒”、“中國真革命思想的先驅”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羅針”。《新青年》從創刊到1926年7月停刊,前後十年,對中國革命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