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拼音]:changde hanju

戲曲劇種。以湖南常德、桃源、漢壽、慈利為中心,流行於洞庭湖西岸各縣及黔陽、湘西自治州一帶,並遠及湖北西南部和貴州東部地區。兼有高腔腔系、彈腔、崑曲3種聲腔,現以演唱彈腔為主。它與荊河戲、巴陵戲的聲腔、劇目及表演風格大體相近。

常德地區弋陽腔傳入較早,明萬曆年間戲曲活動已頗興盛,據袁中道《遊居柿錄》和龍膺《答中原音韻問》等文記載,除弋陽腔外,並有崑山腔、青陽腔、楚調流行。當時的楚調,即指由弋陽腔演化而來的高腔。清康熙以來,又有秦腔、蘇腔、徽調等傳入,至乾隆、嘉慶年間,彈腔南北路(皮簧)逐漸成為常德漢劇的主要聲腔,高腔和崑腔逐漸衰落。1910年前後,彈腔佔優勢,出現天元、瑞凝、文華、同樂4大名班。1949年以前,一般稱之為常德班、沅河戲,也有叫“漢戲”的,可能是由於後期的彈腔受湖北漢劇影響之故而得名。1949年後,曾稱為“常德湘戲”,1957年後改稱為“常德漢劇”。

據已抄錄的劇本統計,傳統劇目有450餘個,彈腔戲佔百分之九十以上。一般分兩大類,各班共演的劇目叫“江湖戲”;清末以來 4大名班各自擅演而又各有特長的劇目叫“一家戲”。江湖戲中各行都有功底戲。生行有所謂“三殺五圖”、“七山四斬”,如《打漁殺家》、《八義圖》、《定軍山》、《斬信哭頭》等;花臉行有所謂“五關七打”、“三燒兩逼”,如《草橋關》、《打鑾鍘侄》、《火燒濮陽》、《曹操逼宮》等;小生行有《黃鶴樓》、《白羅衫》等;旦行有《天門陣》、《白蛇傳》等;老旦行有《辭朝》,《望兒樓》等;醜行有《攔馬》、《盜雞》、《九錫宮》等,多以殺伐打鬥,熾烈火爆見長。

常德漢劇的彈腔與漢劇的唱腔及板式大同小異,但北路(西皮)仍保留有生、旦分腔以前的情況。此外還有一些獨特唱腔,如南反北、子母調、臺腔、醜腳腔等。伴奏音樂重嗩吶吹功,在曲調的處理上,使用多種變奏、轉調、移位的手法發展樂曲,變化豐富,稱“內五外八調”。樂隊舊稱場面,分文、武場,舊制為“三箱七場面”,以胡琴為主,因弓馬戲見長,故重視打擊樂,有“鑼鼓半臺戲”之說。腳色有生、旦、淨、醜 4大行。素重生行,過去的戲班通常18人,生行佔 9人,故有“生半邊”之說。基本功分內外“八大塊”,“外八塊”即頭、眼、口(念、唱)、手、腿、腰、襠、罡(擺罡、即臺步)八門外形功夫;“內八塊”即喜、怒、悲、愁、驚、疑、呆、癲八門表情技術。演員表演除較重視生活依據和本行技藝外,也常在行當分工基礎上互相借鑑。表演技藝中還有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如“拗馬軍”(系借用牙牌譜名),就是演員用帽、須、手、足做正反向的交叉轉動,以表現人物內心感情的特技。名演員有王文鬆、孫元玉、萬千元、朱明祿(生)、毛太滿(淨)、邱吉彩(醜)、胡春鳳、李福祥(旦)等。演出劇目影響較大的有:高腔戲《思凡》、《祭頭巾》,彈腔戲《兩狼山》、《打督郵》以及創作的彈腔現代戲《發黴的鈔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