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爾克,R.M.

[拼音]:Zhongguo gudai shizhen jingji

[英文]:town economy in ancient China

中國自宋代至清代鴉片戰爭前的市鎮經濟發展情況。

市和鎮原是不同的概念。市指交易場所,起源很早,《周易·繫辭》有“日中為市”。後成為城的附屬設施,築城必闢市;農村交易場所也稱市,如集市、草市。鎮則是軍隊駐防地點,始見於唐。因駐軍處常有商販聚集,至宋代,“諸鎮置於管下人煙繁盛處,設監官,管火禁或兼酒稅之事”(《宋史·職官志》)。至明代,正德《姑蘇志》已稱“商賈所集謂之鎮”;弘治(1488~1505)《吳江縣誌》也稱“人煙湊集之處謂之市鎮”;市與鎮已無區別。在行政上,市鎮都是縣以下的一級建置,直至清代,鎮一般還大於市。又有稱關、店、集者,實際相當於市鎮。市鎮經濟亦稱鎮市經濟。

產生與發展

中國市鎮經濟約興於宋。因商業手工業發達,一些交通要道的草市以至墟集(見墟集、草市)轉化為市鎮,一些駐軍處人煙繁聚亦成市鎮。北宋有商稅務2100多所,除設於州、府、縣治者外,有866所設於市鎮,尤以江南地區為多。南宋市鎮續有發展。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臨安(今浙江杭州)附近有15個市鎮,今人考證尚不只此數。又寶慶《四明志》記鄞縣有市鎮18,慈溪縣有16,定海縣有13;景定《建康志》記全府有淳化等14鎮、湯泉等20餘市。北方由於戰亂,經濟一度蕭條,但據《金史·地理志》記載,金章宗時已有5京、176府州、632縣、488鎮。

明清是市鎮經濟迅速發展時期。市鎮的發展仍以江南為盛,據近人研究,江南八府一州明後期有市鎮329個,至清乾隆嘉慶,增至517個,約有20個已是千戶以上的大鎮。這些市鎮仍多由農村市集發展而來,但有些已全屬新興。如蘇州府的新涇市,明初尚為荒野,嘉靖間即已建市。杭州府的唐棲鎮,宋時無名,明初開運河,後又修塘岸轉漕,頓成南北孔道,清康熙時稱市,乾隆時稱鎮。吳江縣的盛澤鎮,明初尚為村落,嘉靖間成集市,居民約百家,清初已成大鎮,乾隆時有千百餘家。又震澤鎮,元時為村落,民數十家,明成化間增至三四百家,嘉靖間又倍之,到清雍正時建為縣。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在江南市鎮貿易中已出現市場專業化的趨向。清乾隆《嘉定縣誌》記:“布商盛於南翔,花商盛於羅店。至新涇鎮涼鞋,安亭、黃渡鎮藍靛,亦為商賈所集”。特別是隨著農民家庭手工業的發展和部分手工業專業戶脫離農業,出現了手工業專業市鎮。有人統計,明清江南地區有蠶桑與絲織專業市鎮25個,包括唐棲、硤石、南潯、菱湖、雙林、王江涇、濮院、盛澤、震澤等著名市鎮;有棉花與棉紡織專業市鎮52個,包括三林塘、朱家角、江灣、羅店、南翔、新涇、楓涇等;有米糧專業市鎮13個,包括楓橋、滸墅關、黎裡等。此外,還有以冶鐵著稱的嘉興爐鎮、吳江庉村市,以陶業著稱的嘉興千家窯、杭州瓶窯鎮等。

明清時期,華北、華中的市鎮經濟也頗有發展。沿大運河的山東張秋鎮、直隸(今河北)河西務,明代即帆檣如織,商賈攢聚。山東的周村,明清之際開始發展,清康熙時已成大市。直隸灤州的榛子鎮,興於清初,號稱三省通衢。河南商水縣的周家口鎮,南北通冀楚,東西達淮揚;正陽縣的陡溝店,則發展為布匹集中之市。江西鉛山縣的河口鎮,明萬曆時即成重鎮;清江縣的樟樹鎮,則成為藥材總彙。東南閩廣市鎮的發展,不少與海上貿易有關。西北、西南則市鎮尚少,主要是發展縣以上的貿易。

清代“四大鎮”

到清代,有所謂“天下四大鎮”者。其中景德鎮原名新平鎮,宋景德時因承造御用瓷器出名改稱,但當時還只是個瓷器集散市場。至明清,窯灶林立,發展成為“煙火逾十萬家”的瓷器最大產地。朱仙鎮,南宋時岳飛追擊金兵至此還是一荒村,元開賈魯河,成為通往開封的水陸轉運點,至明清逐步發展為一商業大鎮。佛山鎮,宋為墟,明代宗時尚稱鄉、堡,但因“工擅爐冶之巧,四遠商販恆輻輳”,民廬達萬餘家,清初設治稱鎮。漢口鎮,明初還是漢陽城外一荒郊,明成化間漢水改道,因其地當江漢交匯之處,商賈日盛,嘉靖間成為鎮。清代繼續大發展,乾隆三十七年(1772)有居民32209戶,嘉慶十八年(1813)增為36929戶,號稱“九省通衢”,成為長江中下游第一大埠。這四大鎮實際上已是全國性的商業城市或手工業城市了。

作用與性質

市鎮經濟的發展,在原有的城市和墟集之間形成一級市場,形成了城市、市鎮、墟集三個層次的商品流通網路;手工業市鎮的興起,更有促進小商品生產和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的作用。但是,直到鴉片戰爭前,市鎮經濟的發展還很不平衡,偏重在中國的東南。市鎮貿易的商品,還主要是農民自給有餘的農產品和農家副業產品,因而它帶有農副產品初級市場的性質,為長距離販運貿易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