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主義
[拼音]:Paiju
日本古典短詩,由17字音組成。原稱俳諧(也寫為誹諧)。俳諧一語來源於中國,大致與滑稽同義。它在日本,最初出現於《古今和歌集》(收有“俳諧歌”58首),至江戶時代(1600~1867)則有從“俳諧連歌”產生的俳句、連句、俳文等。
俳諧連歌同中國近體詩聯句相仿。它的第1句為5、7、5句式的17音,稱為發句(起句),脅句(配句)為7、7句式,第3、第4句以後為前兩種句式輪流反覆,最後一句以7、7句式結束,稱為結句。俳句,即取其發句(起句),加上“季題”(表現寫作俳句季節的詞語)和“切字”(一定的斷句助詞或助動詞),使之成為獨立的17字音的短詩。日本著名俳句家,室町時代(1392~1573) 後期有宗鑑、荒木田守武,二人是俳諧連歌作者;江戶時代有鬆永貞德,他提倡俳諧的娛樂性和教養性,號稱“貞門”,可謂傾向於古典的一派。當時俳諧尚處於進入俳諧連歌的階段。另一方面又有西山宗因,主張俳諧的滑稽性,強調創作上的自由奔放,稱為“談林”派。具有這一派特色的還有著名俳句家井原西鶴。一般被稱為俳聖的松尾芭蕉,把鬆永貞德的古典式技巧和西山宗因的自由奔放的散文風格熔鑄一爐,並加以發展,摒棄滑稽、娛樂等文字遊戲成分,使俳諧成為具有藝術價值的庶民生活詩。17世紀日本俳諧曾一度中落,至18世紀下半葉,與謝蕪村號召“回到芭蕉去”,再度呈現繁榮景象。江戶時代脅句(配句)以下各句逐漸失去生色,但小林一茶在發句(起句)的創作上表現了突出成就。正岡子規作為明治時代(1868~1912)的俳諧復興者,明確提出連句(即俳諧連歌)非屬於文學的主張,提倡以連句的發句(起句)為“俳句”文學,依然儲存了發句的格律,使它發展成為日本民族最短的詩歌。此後,俳諧連歌逐步衰落,現代雖有少數人加以提倡,依然未見覆興。後來曾有人主張廢除“季題”(稱為“無季俳句”),否定定型(稱為“自由律俳句”),但未成為主導力量。
俳句較多地採取象徵和比喻手法,崇尚簡潔、含蓄、雅淡,比和歌更為精練。由於詩短,容易背誦和隨時隨地吟詠,日本從事業餘創作的人很多。現代俳句也很發達。
參考書目
井本農一:《芭蕉》,東京,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