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美術
[拼音]:Wan Laiming
中國美術電影導演。中國早期美術片的開拓者之一。1899年1月18日生於南京,幼時酷愛美術,對中國畫各種技法悉心研摹,後又自學西畫。1919年考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美術部工作。受美國動畫片啟發,聯絡中國的走馬燈、皮影戲以及活動西洋鏡的投影原理開始對動畫電影進行研究。經過無數次失敗,終於使繪製的畫面活動起來。1925年,他和他的弟弟萬古蟾為商務印書館製作了動畫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這是他從事動畫影片創作的開始。1926年,他和萬古蟾在長城畫片公司製成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1930年又為大中華影片公司製作了《紙人搗亂記》等動畫短片。這些作品儘管還比較幼稚,但在人物造型和動作上,注意走自己民族傳統的道路,奠定了他的動畫片的風格基礎。1931年,轉入聯華影業公司,製作了宣傳抗日的《國人速醒》、《精誠團結》兩部動畫短片。1934~1937年,在明星影片公司,萬籟鳴弟兄先後製作了《神祕小偵探》、《新潮》、《抵抗》、《飛來禍》、《龜兔賽跑》、《蝗蟲與螞蟻》、《國貨年》、《漏洞》以及《民族痛史》、《血錢》、《航空救國》等多部動畫短片。1935年,萬氏兄弟解決了動畫片的光、畫、聲的合成問題,創作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抗日戰爭爆發後,萬籟鳴等為中國電影製片廠製作了抗日救亡題材的動畫短片《抗戰特輯》、《抗戰標語》和《抗戰歌輯》,對動畫片的民族化問題又進一步進行了探索。1940年,萬籟鳴與萬古蟾應上海新華影片公司之邀,製作了膠片長達8000餘尺的有聲動畫片《鐵扇公主》,人物造型古樸細膩,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在動畫技巧上達到了新的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萬籟鳴於1954年從香港回到上海,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任導演,先後製作了《野外的遭遇》(1955)、《大紅花》(1956)、《牆上的畫》(1957)、《美麗的小金魚》和《美妙的顏色》(1958)等動畫片,建立了他的藝術風格和民族風格。1960年,參加動畫片《大鬧天宮》(上集)(見彩圖)的編導工作。在創作中,將自己多年來形成的精巧細膩的藝術風格賦予影片,使孫悟空的形像生動鮮明地躍然銀幕之上,其他人物亦各有其貌,栩栩如生。影片場面巨集大,五彩繽紛,變化萬千,妙趣橫生,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受到國內外觀眾的一致讚揚;獲1962年第13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1963年中國第2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1978年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