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集、草市

[拼音]:Zibenlun

[英文]: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ekonomie

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科學地揭示它的產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辯證過程的著作。全書共 4卷。

寫作和出版

馬克思以畢生精力從事《資本論》的創作。他在成書之前寫了大量草稿,如1857~1858年的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的經濟學手稿、1863~1865年的經濟學手稿等。

《資本論》第1卷德文版於1867年9月在德國漢堡正式出版。第1卷法文版經馬克思親自修訂,於1872年9月至 1875年11月由法國莫里斯·拉沙特爾公司分冊出版。第2、3卷在馬克思逝世後由恩格斯整理分別於1885年和1894年出版。馬克思生前原定作為第 4卷的1862年手稿經K.考茨基整理於1905~1910年以《剩餘價值理論》為題,作為《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一部分出版,這是違背馬克思意願的。蘇聯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院按照馬克思的原稿於1954~1961年出版了俄譯本,編為《資本論》第4卷,使《資本論》第一次完整地公諸於世。

從1920年開始,《資本論》的部分渣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80445.html' target='_blank' >陸詒宦叫胛形摹?938年8~9月,上海生活書店出版了由郭大力、王亞南翻譯的中文版《資本論》 1~3卷。 中國共產黨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將《資本論》1~4卷重新譯出,作為中文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26卷由人民出版社於1972~1974年陸續出版。

《資本論》的方法

馬克思在第 1卷第 2版的跋中,對自己在《資本論》中運用的方法作了高度的哲學概括和總結。馬克思肯定了G.W.F.黑格爾全面敘述辯證法一般規律的歷史功績,揭露了黑格爾辯證法的根本侷限;指出自己的辯證法不僅和黑格爾的辯證法不同,而且截然相反,從根本上劃清了唯物辯證法和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的界線,並批駁了把他在《資本論》中運用的唯物辯證法混同於黑格爾的辯證法的錯誤觀點。馬克思還深刻地闡述了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的聯絡和區別,認為這兩種方法所涉及的物件和內容是統一的,而形式是不同的;強調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討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絡,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才能在觀念上以適當的形式敘述現實的運動。

《資本論》中運用的辯證方法,最根本的是矛盾分析方法。馬克思從對商品的分析開始,從揭示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進到分析勞動的二重性,即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並逐步展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矛盾運動。馬克思批判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否認矛盾的觀點,特別是批判了J.S.密爾把矛盾對立面的統一變成對立面的直接等同的形而上學觀點。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極其卓越地運用了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相結合的方法。馬克思主要運用演繹的方法,但它是以大量的歸納為基礎的;馬克思注意將分析方法同綜合方法相結合,他在考察資本主義經濟關係時,就是把經過分析的整體,通過綜合把它的具體統一性和多樣性再現出來。

馬克思根據邏輯與歷史的統一的原則,運用在思維中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從簡單的思維規定上升到複雜的邏輯範疇,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整個內部結構。

辯證法、邏輯與認識論的統一是《資本論》的理論思維特色和重大哲學成果。正如列寧指出的,“在‘資本論’中,邏輯、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不必要三個詞:它們是同一個東西]都應用於同一門科學”(《列寧全集》第38卷,第357頁)。

《資本論》中的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自身揭示出它的辯證運動,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自身所固有的矛盾鬥爭,如何引起事物從量變到質變,並導致對舊事物的否定,而不是用資本主義的經濟現象來附會辯證法的規律。這種客觀辯證法在思維中的反映,就是辯證邏輯。《資本論》中的全部經濟範疇,不是毫無聯絡或彼此並列,而是由此及彼,相互轉屬,以完整的、辯證的範疇體系,在邏輯上再現了客觀辯證法。

在《資本論》中,唯物辯證法是認識客觀世界的科學方法,而且是在佔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通過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在思維中以邏輯的形式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辯證過程,這同人類的認識從直接感觸到存在開始,然後上升到概念,並從抽象的、個別方面的認識過渡到把握事物的本質和整體的過程是一致的。《資本論》高度體現了認識過程的辯證法。

使歷史唯物主義由假設變為科學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全面闡述了唯物史觀,50年代末,在《序言》中,馬克思對唯物史觀的實質和基本規律做了準確的經典性的概括。但對這一理論的科學性還需要通過對一定社會經濟形態的分析得到驗證。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創造性地運用已經發現了的唯物史觀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作了全面的分析。他不僅通過對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生產總過程的分析,以確鑿的經濟事實證明了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將滅亡;證明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必然要求變革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而且通過對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基礎上的上層建築的分析,深刻地論證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資本論》把資本主義經濟形態作為有血有肉的活的機體進行剖析,從它的生產關係到政治的、思想的上層建築給以生動的描繪和最科學的解釋,證實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科學性。“自從‘資本論’問世以來,唯物主義歷史觀已經不是假設而是科學地證明了的原理”(《列寧全集》第1卷,第122頁)。

《資本論》不僅是經濟學,而且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部劃時代著作。它豐富和驗證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許多基本原理,樹立了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作為方法論剖析具體的社會經濟形態的光輝典範,高度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和實踐性。正如列寧指出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的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結成了一個嚴整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列寧全集》第20卷,第185~186頁)。

參考文章

《資本論》的由來理財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