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母闕

[拼音]:Ouzhou Gongye Geming

[英文]: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urope

通常指歐洲資本主義的機器大工業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的革命。亦稱產業革命。它既是生產技術上的革命,又是社會生產關係的重大變革。始於18世紀60~80年代,結束於19世紀末。

英國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條件

英國最早具備產生工業革命的條件。17世紀和18世紀,英國的工場手工業在棉織、採礦、冶金、製鹽、玻璃等行業中迅速興起。工場手工業內部分工也同時發展起來,生產技術不斷改進。勞動工具日趨專門化,為過渡到大機器生產準備了物質技術條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條件。

18世紀30年代,C.唐森德子爵(1674~1738)把三葉草和蕪菁引入大田,改三輪製為四輪制,開始農業革命。農業家R.貝克韋爾(1725~1795)培養出“新萊斯特羊”,開改良牲畜之風。1760年以後的4000多個圈地法案實施後圈佔土地 900萬英畝,使農業完全納入資本主義軌道。

18世紀中葉,英國國內市場,殖民地市場以及國外市場的擴大,使棉紡織業獲得巨大發展。水陸交通大大改善,便利工農業產品和原料的運輸,促進商業繁榮,為工業積累了資金。

工業革命的程序

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1733年J.凱(1704~1764)發明飛梭,提高織布效率一倍。1767年J.哈格里夫斯(?~ 1778)發明珍妮紡紗機,1770年取得專利。1769年,R.阿克賴特(1732~1792)發明水力紡紗機,1771年在克隆福特創辦第一個棉紡廠。S.克朗普頓(1753~1827)於1779年發明騾機。1769年,J.瓦特(1736~1819)發明蒸汽機,取得劃時代的技術成就,引起一場工業革命。1776年製成單動式蒸汽機。1782年又製成復動式蒸汽機。1785年棉紡廠開始使用蒸汽機作動力。1789年蒸汽機開始應用於棉織業。工業革命後,蒸汽機逐步擴充套件到化工、冶金、採礦、機器製造、運輸等部門。

化工工業得到迅速的發展。硫酸、漂白劑、鹽酸、蘇打的發明適用於紡織、玻璃、肥皂等行業的需要。18世紀20年代J.馬斯普拉特等在利物浦建立生產蘇打的工廠。M.法拉第(1791~1867)發明製造氯化碳的新法,奠定了蘭開夏和柴郡化工工業的基礎。對法戰爭以後的年代是英國化工工業的黃金時代。

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採煤業迅速發展。在礦井中,普遍使用蒸汽抽水機。1790年煤產量達 760萬噸。1820年捲揚機代替人工背運,煤產量更加迅速增長,英國成為歐洲最大產煤國。(見彩圖)

1786年以後,蒸汽機的製造帶來了冶鐵業的繁榮;對法戰爭的軍火需要擴大了冶鐵業。戰後工業革命開始進入以冶鐵和機器製造為主的階段。1824年議會取消部分機器禁止出口後,更刺激了機器生產。1828年J.B.尼爾森(1792~1865)發明用鼓風爐把熱空氣吹進熔鐵爐的新法,完成冶鐵技術的改革。在機器製造上,20年代發明卡尺和車床;1838年J.內史密斯發明汽錘。到40年代,已能用機器製造工作母機,主要部件已標準化。

此時,機器大工業已代替家庭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1835年英國棉紡織業已有 23.7萬工人; 毛紡織廠已達1300個,工人7.1萬人。

生產的增長,國內市場的擴大,對交通運輸部門提出新的要求。火車的發明從根本上解決了陸路交通問題。1825年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通車;1830年利物浦和曼徹斯特用鐵路連結起來。到50年代,英國的主要鐵路幹線均已完成。19世紀上半葉,雖然帆船在遠洋航行上還處於極盛時代,但使用蒸汽機於船舶上已獲成就。1818年在多佛和加來間已有輪渡。1838年蒸汽輪船“阿斯”號和“大西洋”號橫渡大西洋成功。

工業革命的社會經濟後果

英國工業革命到19世紀40年代基本完成。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深刻的社會變化:

(1)在工業革命過程中,英國從農業國發展為工業國,為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奠定基礎;但1825年後便開始週期性經濟危機。

(2)出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個對立階級,在憲章運動中,無產階級已達到自覺反對資產階級的水平。

(3)人口從東南部轉到北部,伯明翰-利物浦-赫爾三角地帶成為最稠密的區域,除倫敦外,英格蘭所有大城市均在此地區內。

(4)工業進一步集中,且在集中區內還有分工。如毛紡織業不但已集中於約克郡的西區,且在該區內紡毛線集中於佈雷德福和哈德茲菲爾德,織呢絨集中於利茲,而再生呢絨則集中於杜斯伯裡。

歐洲大陸工業革命

與英國比較,大陸上工業革命特點為:

(1)除德國、法國、丹麥、瑞典部分地區發生類似英國的圈地運動外,都沒有出現這種運動;易北河以東、西班牙和義大利南部大地產佔優勢(都存在農奴制殘餘),農業增產與之有關。除此之外,其他地區主要是轉變為資本主義的、集約化的家庭農場起著增產的作用。

(2)國家干預程度較大,尤以重工業和機器製造業為甚。

(3)修築鐵路一般與工業革命同時進行,甚至用鐵路的修築來帶動工業革命。

比利時工業革命

西歐最早發生及完成工業革命的是比利時。這裡農奴制已消滅,有發達的農業和傳統的紡織業。拿破崙一世佔領時期開始冶鐵業工業革命。棉紡織業中心在根特。1810年比利時擁有129000紡錠,1829年達30萬紡錠。1830年獨立後發展更快。而英國製造商 W.科克里爾(1759~1832)在塞蘭建立的鐵工廠則是30年代歐洲大陸最大的工廠。1825年安裝第1臺動力織機,1845~1846年達3500臺。到40年代工業革命已完成,其機器能與英國競爭。1833~1834年開始興建鐵路。

法國工業革命

法國在18世紀末開始資產階級革命後,通過統一度量衡和關稅來統一國內市場。革命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本已在巴黎周圍開始的近代集約化家庭農場得到發展,農業生產得到提高。拿破崙統治時期,毛織業因軍事需要得到發展,一批化工工業用N.呂布蘭法制造蘇打。

波旁王朝

復辟時期工業革命業已開始。七月王朝時工業革命進入極盛時代。除原有諾曼底棉紡織業得到發展外,還出現諾爾省和阿爾薩斯兩個新中心。19世紀30年代工廠制在棉紡業已佔優勢。毛紡織業中心在魯貝和裡姆,而里昂則已是絲織工業中心。20年代建立幾個焦炭冶鐵廠,改進冶鐵技術,1826年有 150座攪拌爐。在發展焦炭冶鐵的同時,木炭冶鐵也在發展。19世紀中期擁有的蒸汽機臺數和馬力超過大陸其他國家的總和。在開採洛林鐵礦前,煤鐵產地相距甚遠,1828年建造將聖艾蒂安的煤運到羅亞爾河畔的鐵路。1850年有鐵路5000公里。

1830~1860年間,法國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英國,儘管絕對數字不及英國。它的工業只集中幾個地區,人口流動沒有英國明顯,而農業在國民生產中的比重一直相當大。到19世紀60年代後期,工業革命已經完成。

德國工業革命

對法戰爭後,易北河以東的容克地主大力發展經濟作物,1836年甜菜產量達76萬噸。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後,容克地主採用科學的輪耕制,使用化學肥料,產量大增;西部富農集中區域是資本主義農業最發達的地區,農業機器得到較廣泛使用;南部以小農為主,歷來精耕細作,1871年後釀酒業有大發展。

德國工業革命在19世紀40年代末期大為發展。棉紡織業中心在巴伐利亞、符騰堡和巴登諸邦,1847年始用蒸汽機作動力,50年代出現股份公司辦的大工廠。麻紡織業因農村家庭轉向棉紡織業而衰落。毛紡織業在20年代曾發展為小型工業,但在19世紀中葉衰落,德意志統一後恢復成為大企業。

重視重工業是德國工業革命的突出特點。1835 ~1860年間生產資料(煤、鐵等)的增長比消費資料(紡織品)的增長快 3倍。冶鐵業中心原在西里西亞和萊茵蘭,19世紀50年代已轉移到魯爾。後者也是鍊鋼中心, A.克虜伯(1812~1887)即發跡於此。1851~1871年間威斯特伐利亞成為歐洲大陸最大工業中心。德國統一前的煤、鐵、鋼產量都已超過法國,只有蒸汽機的使用還落在後面。

19世紀50~60年代德國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英、法,1850~1869年年增長率為10.2%,同時期法國為 6.7%,而英國在1849~1870年間僅為 5.2%。鐵路處於重要地位。第1條鐵路是1835年紐倫堡至富爾特的僅6公里長的鐵路。1839年萊比錫-德累斯頓鐵路建成。1869年共有17700公里,其中普魯士佔10000公里。鐵路一開始即與軍事關係密切,1873年便成立帝國鐵路管理局控制全境鐵路。

德意志統一後很重視利用最新科學成就,突出的是電器工業和化工工業,40年代電氣工程師與實業家E. W.von 西門子(1816~1892)打下電氣工業基礎,1882年化學染料產量佔世界 2/3以上。化肥工業也處於領先地位,精密儀器也受到重視。19世紀80年代完成工業革命。

俄國工業革命

19世紀30年代,俄國工場手工業達到相當規模,大商人、包買商、富農和一部分經營商品化農業和工場手工業的地主貴族積累大量的資本,具備從事機器生產的條件。國內外市場進一步擴大,俄國工業革命的條件基本形成。俄國工業革命中,鐵路在各個階段都起到帶動作用。1851年連結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鐵路通車,到1861年有鐵路2388公里。

1861年以前形成 3個工業中心:

(1)烏拉爾,1860年生鐵產量佔全國76%,生鐵運到中部工業區製成最後產品。

(2)中部工業區,包括莫斯科周圍 9省,棉、麻、絲紡織業都集中在這裡,生鐵產量也佔全國16%,其南緣有新興的甜菜製糖工業。

(3)波羅的海沿岸工業區,以聖彼得堡和納爾瓦為中心,用英國運來的煤和瑞典的鐵礦石冶鐵,用英國棉紗織布,外國資本和技術經由本區進入俄國。1861年以前,工業對全國影響甚小,7400萬人口中只有76萬工人,但頗為集中。

19世紀60年代鐵路從莫斯科輻射出去,連結中部9省主要城市,還有鐵路溝通烏拉爾和烏克蘭,後者變成新的工業中心,英、法資本投資於採煤業、冶鐵業,生產供全國使用的鐵軌。最南邊則發展巴庫石油中心。

1887年有鐵路30132公里。全國1.13億人中有132萬工人。1887年以後,工業發展速度加快。農村在19世紀90年代已成為工業品穩定的銷售市場。這時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道不僅增加對煤鐵的需求,還把工業引向東方。1900年有鐵路 53350公里。到19世紀末,俄國的工業革命已經完成。

此外,中歐如波蘭、波希米亞(捷克),南歐如米蘭、加泰羅尼亞,到19世紀末都已具有相當規模的工業,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工業革命。

參考書目

P. Mantoux,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 Outline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Factory System in England,Jonathan Cape, London,1952.

W. O. Henders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n the Continent; Germany,France,Russia 1800~1914,Cass. London,1961.

H. J. Habakkuk, ed.,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after: Incomes,Popul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65.

S. L. Cas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vans Brothers, London, 1975.

K.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