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後備基金

[拼音]:fengni

中國古代封緘簡牘並加蓋印章的泥塊。也稱“泥封”、“藝泥”。春秋末出現了璽印,封泥也隨之產生。盛行於秦、漢、魏、晉,至唐以後消失。

中國古代在封緘公文或書信時,在簡外再加上一檢(即刻有橫向小木槽的木片),用繩索將檢捆縛起來,在槽內捺上一塊溼泥將繩結蓋住,再用印章在泥上打出印文。若一份文書的簡較多,可把簡貯放在絹囊之內,口上用繩扎住而加檢封緘。從馬王堆漢墓和阜陽漢墓的發掘得知,西漢時盛物的陶器或笥篋,同樣可用木檢封緘。漢以後因紙張逐漸代替了簡牘,用封泥封文書、雜物的辦法也逐漸消失。唐代的封泥,與戰國秦漢的不同,在白堊泥上所留的僅是紅色的印文。

清道光年間在四川、關中出土了一批秦漢封泥,當時誤認為是鑄印之範。至戴熙、劉喜海始判明為封泥。王國維作《簡牘檢略考》,才弄清了封泥和檢的用法。吳式芬和陳介祺的《封泥考略》,是最早出現的一部有關封泥的專著。後又出版有周明泰《續封泥考略》、《再續封泥考略》,馬衡的《封泥存真》和王獻唐的《臨淄封泥文字敘目》等書。近30年來,從河南洛陽,內蒙古呼和浩特、額濟納旗、寧城,湖南長沙,安徽阜陽等地的遺址或墓葬中也獲得了若干的漢代封泥,為封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