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亞國家畫廊

[拼音]:Ming Changcheng

明代北部地區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西起嘉峪關,東達鴨綠江,橫貫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遼寧等省、市、自治區,全長6300多公里,是現存歷代長城遺蹟中最完整、最堅固、最雄偉的實物。1949年以前,一些學者對明長城的研究大都只停留在文獻史料上,僅對個別關口、城堡遺址進行過考察。1952年郭沫若提出了要維修長城重要遺址的意見,文化部文物局派專家對居庸關八達嶺、山海關、嘉峪關等長城、關隘進行了勘查設計與維修。1956年對明長城的全線進行了初步普查,各省、市、自治區公佈了重點地段或關隘、墩堡為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國務院將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嘉峪關、平型關等處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國家文物局和文化部又組成了4個小組,對明長城全線進行了實地勘查,並發現了河北灤平沙嶺口(稱金山嶺)、北京懷柔慕田峪等處儲存得較好的長城地段。

明長城的修建

修築明長城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明朝自始至終對北方防務的建設非常重視。長城、關隘、墩堡的修築工程,在明朝的 270多年中幾乎沒有中斷過,逐步形成了“九邊”分割槽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築長城的制度。據《明史·兵志》記載,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明長城對於明朝政權的鞏固,北部地區農牧業生產的安定,國家的安全都起了積極的作用。在防務佈局上採取列鎮屯兵,分割槽防守。在修築工程上採取分割槽、分片、分段包修。如1952年在居庸關、八達嶺城牆上發現的明萬曆十年(1582)的石碑上就記載著長城的包修辦法。

明長城的九鎮(九邊)

明朝為了便於對長城全線的防務管理和修築,將全線分為九鎮。委派總兵(亦稱鎮守)官統轄,亦稱之為九邊重鎮。其總兵駐地和所轄長城的地段如下:

(1)遼東鎮。總兵駐地在遼陽(今遼寧省遼陽),後又移駐北鎮(今遼寧北鎮)。所管轄的長城南起今丹東東北鴨綠江邊,西至山海關,全長975公里。此鎮長城到明朝中期以後即很少修葺,大都沒有包磚,遺蹟儲存較少。

(2)薊鎮。總兵駐地在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管轄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灰嶺口,全長600多公里,是現存長城中儲存最完整的一段。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建立的騎牆敵臺,改進了長城的防禦工事,不僅增強了防禦能力,而且也使長城更加壯觀。其主要工程就在這一段上。

(3)宣府鎮。總兵駐地在今河北宣化。管轄的長城東起居庸關,西至西渾河(在山西大同東北),全長 511.5公里。宣府鎮長城的位置正位於明朝都城的西北,形勢十分重要,所以城牆十分堅固,有的地方有內外九重城牆。兵力配備也很雄厚,總鎮之下,分作四“路”防守。

(4)大同鎮。總兵駐地在山西大同。管轄的長城東起鎮口臺(今山西天鎮東北),西至鴉角山(也稱丫角山,在今山西偏關東北),全長335公里。

(5)太原鎮。亦稱山西鎮,總兵駐地在偏關。管轄的長城西起山西河曲黃河岸邊,經偏關、老營堡、寧武、雁門關、平型關、龍泉關、固關而達黃榆嶺(山西和順縣東),全長 800餘公里。其作用是為了加強都城的防禦,因其在大同、宣府兩鎮長城之內,所以又稱之為內長城。這一鎮的長城極堅固,並有石牆,有些地方石牆多達20多重。

(6)延綏鎮。亦稱作榆林鎮,總兵駐地在榆林堡(今陝西榆林)。管轄的長城東起清水營(今陝西府谷),西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全長 885公里。

(7)寧夏鎮。總兵駐地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管轄的長城東起大鹽池(今寧夏鹽池),西至蘭靖(今甘肅皋蘭、靖遠),全長1000公里。

(8)固原鎮。總兵駐地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管轄的長城東起陝西靖邊與榆林鎮長城相接,西達皋蘭與甘肅鎮相接,全長 500公里許。這鎮的長城也有好幾重。

(9)甘肅鎮。總兵駐地在今甘肅張掖。管轄的長城東起金城(今蘭州),西至嘉峪關祁連山下,全長800餘公里。

以上九鎮所轄長城的總長度合計6300餘公里。這只是文獻上記載的長度,而實際長度還不止此。

明長城的建築結構與工程設施

長城由各種城、關、隘口、敵臺、煙墩(即烽火臺)、堡子、城牆等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據《明史·兵志》記載,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

城牆是主要建築工程,6000多公里的城牆把成百座雄關隘口,上萬個煙墩、敵臺連結在一起,構成了古代建築工程史上的奇觀。城牆的結構有磚、有石、有磚石合築、有泥土夯築,有劈山牆、山險牆、木柞牆、邊壕等等。城牆的高低寬窄,隨地形的情況和險要形勢而異。凡山高地險處,城牆略低窄一些。平地或衝要處,則城牆高大寬闊。北京八達嶺長城城牆(關城附近),平均高約7~8米,城牆牆基寬約6~7米,牆頂寬約5~6米。城牆斷面下大上小呈梯形,城牆頂部內設宇牆,外設垛口,宇牆高約1.2米,垛口高約1.8米。垛口上有瞭望口和射孔。在城牆內側隔不多遠就有一個券洞以供守城士卒上下。八達嶺和整個薊鎮長城的牆身均用整齊的條石砌築,內填碎石和灰土。牆頂、垛口和宇牆則用條磚和方磚鋪砌,較之以往各個時代的長城,在建築材料和施工技術上都有很大的改進。

牆臺和敵臺在城牆之上,隔200~300米有一個突出牆外的臺子叫做牆臺,與城牆的高度相當,牆臺上有房屋,叫做鋪房,是守城士卒巡邏時遮風避雨之所。敵臺亦稱作敵樓,跨建在城牆之上。有兩層或三層的,守城士卒可居住在裡面。在敵臺內可儲存槍炮、彈藥、弓矢之類的武器。這種跨建在城牆上的敵臺是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所建立的。

煙墩即秦、漢以來所稱之亭、燧、烽燧、烽火臺等,是一種利用烽火、煙氣以傳遞軍情的建築物。白天燃煙,夜間放火。煙墩的形式是一個獨立的高臺建築,設於高崗、丘阜或平地孤迴轉折之處,以便互相瞭望、傳遞訊號。高臺之上有守望用的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裝置。臺子下面還有守衛的房屋和羊馬圈以及倉房等建築。煙墩的設定有4種:一是設在長城兩側的;二是向長城以外伸展的;三是向內地都城聯絡的;四是與鄰近州縣、關口、路、鎮聯絡的。大約每隔2.5~5公里左右設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