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出版社

[拼音]:xinxi shehui

[英文]:information society

資訊的蒐集、處理、流通、控制和利用高度發達的社會。在這種社會中,資訊和知識成為經濟發展中超過勞力和資本的最重要的因素。

資訊社會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社會學家、哈佛大學教授D.貝爾提出來的。他在1973年發表《後工業化社會的到來──社會預測嘗試》一書,根據他對美國產業結構的分析,第一次提出美國正向後工業化社會發展,並提出後工業化社會的5 大特徵:

(1)經濟結構從商品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

(2)職業分佈表明技術階層正在崛起;

(3)理論知識成為創新的源泉和制定社會改革的依據;

(4)技術控制和技術評估決定未來的方向; ⑤ 決策將依靠“智慧技術”。

1977年,美國經濟學家M.U.波拉特在他的《資訊經濟學》一書中第一次對經濟中的資訊活動進行了定量分析,並對全部產業作出4 種劃分:農業、工業、服務業和資訊業。在此基礎上,貝爾1979年又發表《資訊經濟》一書,明確提出後工業化社會就是資訊社會,資訊和理論知識是未來社會的戰略資源,它將引起現代歷史的轉折。

進入20世紀80年代,由於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和廣泛使用,再加上與資料通訊、衛星通訊的結合,在發達的工業化國家,新的資訊科技已滲透到經濟各領域,也影響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受到社會資訊化是時代的潮流,論述社會資訊化的文章和專著也隨之增多。美國社會學家A.托夫勒和J.奈斯位元先後發表了《第三次浪潮》和《大趨勢》,他們從社會現象入手,揭示了資訊社會的發展與今天工業化社會的不同。

資訊社會的特點是:

(1)從事資訊業的人佔多數,資訊業是經濟中的基幹產業;

(2)資訊是經濟發展中與能源、材料並駕齊驅,甚至更為重要的戰略資源;

(3)資訊化帶動了技術綜合化,大規模的橫向聯合將成為經濟和社會中的一大主流;

(4)資訊科技的發展促使決策走向科學化、智慧化、民主化;

(5)資訊的社會化將促使權力分散化;

(6)資訊通訊系統的發展促進經濟國際化;

(7)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普及,終身教育是資訊社會的基礎,也是社會資訊化的結果;

(8)人們在生活多樣化的同時,將追求更豐富的文化生活。

資訊社會是人類社會在技術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新階段。現在還只是看到它的起點,即電子資訊科技的利用已經使人們部分地從簡單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今後,光資訊科技、生物資訊科技以至人工智慧的發展將使資訊收集、處理、傳輸、控制和利用更加有效,更加複雜,甚至部分代替人的思維功能,使人們可以從事更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到那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組織體制的發展將是今天無法想象的。這正如工業社會是對農業社會的一次飛躍一樣,資訊社會是對工業社會的一個巨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