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鈐經
[拼音]:huobi zhineng
[英文]:functions of money
貨幣本質的具體表現。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它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基本職能。
貨幣的各種職能是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逐步發展起來的。貨幣最早具有的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職能。商品進入流通之前,先由貨幣表現和衡量其價值,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在流通過程中,貨幣作為交換的媒介,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這是貨幣的兩種基本職能。貨幣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退出流通領域作貯藏備用,從而具有貯藏手段的職能。隨著商品賒銷交易的出現,貨幣在這裡不再執行流通手段職能,而只是到了約定的付款日期才被用於清償債務,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貨幣的前四種職能在國內商品流通中得到了充分發展,才會同時在國際貿易中發揮世界貨幣的職能。貨幣的五種職能相互聯絡,共同表現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本質,K.馬克思研究貨幣各種職能的排列順序體現了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和邏輯的統一。
價值尺度
貨幣表現商品價值和衡量商品價值量大小的職能。
含義
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把一切商品的價值都表現為一定的貨幣量。這是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各種商品都是社會勞動的凝結,具有相同的質,所以勞動時間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這種內在的價值可以比較,但自身卻無法表現出來。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當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去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使各種商品價值都表現為一定量的貨幣時,貨幣就成為商品價值的外在表現。
表現
以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商品的價值時,就成為商品的價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商品的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即給商品貼上一個價碼標籤,而不需要有現實的貨幣。
要求
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要求在一國內只有一種商品充當貨幣。這樣,才能使貨幣穩定地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當貨幣商品自身的價值降低時,其他商品的價格會相應提高,反之,則降低。如果有兩種商品充當貨幣,則其自身的價值變化所帶來的比例變化,必然會造成價格的混亂。歷史上的金銀複本位制的不穩定性及其最後被金單本位制所代替,就是最好的證明。
流通手段
在商品流通中,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含義
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在商品交換中發展的。在貨幣出現以前,商品交換採取物物直接交換的形式。貨幣產生以後,變成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流通,它使直接商品交換變成兩個過程,任何一個商品生產者都要先賣出商品換回貨幣(W-G),然後再用貨幣去買回需要的商品(G-W)。由這兩個過程組成的商品交換中,貨幣充當交換活動的媒介物。這種媒介商品交換的職能,就是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
形式
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不能是觀念的貨幣,而必須是現實的貨幣。由於貨幣作為媒介物只是商品交換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並不一定要金屬貨幣,也可以用貨幣符號代替。歷史上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形式,經歷過多次變化。早期是貝殼、布、帛等,而後是金銀等貴金屬充當流通手段,隨著商品交換的擴大,不足值的鑄幣開始作為流通手段,最後逐漸用國家強制發行的紙幣來代替金屬貨幣。
作用
在商品交換中,由於貨幣作為交換的媒介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換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侷限性,因而擴大了商品交換的品種、數量和地域範圍,促進了商品交換和商品生產的發展。同時,也正因為商品交換的買和賣分裂成兩個獨立的過程,就可能產生買和賣的脫節,一些商品所有者在賣出商品後,並不一定立即就地購買,這樣另一些商品所有者的商品就會賣不出去,因此,貨幣充當流通手段就已孕育了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貯藏手段
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獨立的價值形態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儲存的職能。
產生和發展
貨幣貯藏手段職能的含義,是在實踐中逐漸完善的。最初表現為樸素的貨幣貯藏,生產者把多餘的產品換成貨幣,目的是用貨幣儲存自己的剩餘產品。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商品生產者為便於能隨時購買維持生產和生活的商品,貨幣貯藏主要表現為取得交換價值的貯藏。當商品流通擴充套件到一切領域,誰佔有了貨幣,誰就可以購得一切所需的物品,這時的貨幣貯藏就表現為社會權力的貨幣貯藏。但任何目的的貨幣貯藏,都必須是具有價值實體的足值的貨幣。
作用
自發地調節市場貨幣流通量。
(1)貨幣在質上是無限的,人們有了貨幣,就能買到任何東西;但既定量的貨幣只能買到相應數量的商品,這種質的無限性與量的有限性的矛盾,驅使人們貪婪地積累貨幣。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使日常的貨幣積累成為可能。而有了貨幣積累,就具備了以此調節市場貨幣流通量的前提。
(2)由於執行貯藏手段職能的是足值的金屬貨幣,不會因貯藏或流通而發生價值變化,所以當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過多時,多餘的金屬貨幣便會自動退出流通而形成貯藏,而當市場貨幣量不足時,貨幣又會從貯藏進入流通,使流通過程中的貨幣量與商品流通的客觀需要量相適應,從而使貯藏成為蓄水池,自發地調節市場貨幣流通量。
支付手段
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時執行的職能。
產生和發展
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最初是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需要而產生的。由於不同商品的生產週期長短不一,產地距銷售地遠近各異,為保證再生產過程的連續進行,部分商品生產者產生賒銷商品的需要。到約定日期清償債務時,貨幣便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職能。以後隨著商品交換和信用經濟的發展,貨幣執行支付手段職能日益普遍,不僅超出商品流通領域,而且進入了人們日常生活之中,如用於支付地租、租金、工資,繳納賦稅等等。
作用
可減少流通中的貨幣必要量,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但也進一步擴大了商品經濟的矛盾,使經濟危機的可能性進一步發展。因為賒買賒賣的發展,使商品生產者債權債務的鏈條環環相連,一旦某一環節不能按期償債,必然引起社會經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甚至會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發生信用危機。
世界貨幣
指在世界市場上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隨著國際交往的產生和發展,貨幣在世界市場上流通,便具有了世界貨幣的職能。世界貨幣除具有價值尺度職能外,還執行如下職能:
(1)作為購買手段,在國際間用以購買外國商品;
(2)作為一般支付手段,用以償付國際債務、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產性支付等,以平衡國際間的收支差額;
(3)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用以支付戰爭賠款、輸出貨幣資本等,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
一般講,在貴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充當世界貨幣的是足值的金和銀,而不是具有地域外衣的鑄幣。因此,它主要是金塊、銀塊的形式。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主要由那些在國際上可以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的硬通貨來充當世界貨幣。但在這種情況下,各國仍必須貯藏一定量的黃金,以作為世界貨幣的準備金,用來平衡一國的國際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