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998~1062)
[拼音]:Yelü Chucai
元朝成吉思汙、窩闊臺汙時大臣。字晉卿,契丹族,遼皇族後裔。金末為開州(今河南濮陽)同知,完顏福興留守燕京(今北京市)時,任左右司員外郎。元太祖十年(1215)取燕後,被召用,很受信任。太宗三年(1231)任中書令,對於元代封建國家政治、法律制度的奠定,起了重要作用。他建議軍民分別治理,由州郡地方長吏負責治民,萬戶府掌管軍事;反對屠城和將佔領地的漢人遷出改做牧場;要求開科取士,釋放被俘為奴的漢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為元封建統治者網羅人才;建立稅收、度量衡、符印、鈔法、均輸、遞傳、驛券等制度。太宗時,他所條陳十八事被定為法律,頒行全國。如州縣官吏非奉上級命令,不得擅行科差。變買、借貸官物者有罪。蒙古、回鶻、河西諸人,種地不納稅者處死刑。監主自盜官物者處死刑。死刑必須申奏待報,然後行刑,不得“生殺任情”。他執法不避權貴,太祖時,燕京一帶多盜賊,白晝搶劫,他奉命偕中使治理,察詢盜賊姓名,皆留燕京的權貴及其子弟,但他不受勢家賄賂,盡捕下獄治罪。太宗時,治理與中貴有牽連的案件,因逮捕非法殺人犯近臣通事楊惟忠,而遭受誣告“違制”,被皇帝逮捕下獄,經無罪釋放後,他仍堅持秉公執法,不畏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