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猝滅

[拼音]:Dandong Shi

[英文]:Dandong Shi

遼寧省以輕紡工業為主的邊境城市,省轄市。位於省境東南部鴨綠江下游北岸,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新義州隔江相望。 轄3區、東溝縣及寬甸、鳳城和岫巖3個滿族自治縣。面積1.91萬平方公里,人口281.58萬;其中市區536.6平方公里,人口64.69萬。戰國時丹東在燕國“障塞之內”,秦、漢屬遼東郡,設定都尉,駐軍固邊。唐置安東都護府。明為邊牆東端,設立邊防城堡。清光緒二年(1876)設安東縣,1937年始設安東市,1965年改丹東市。市境依山臨河,距海近,氣候受海洋影響。年均溫8.5℃,1月均溫-8.2℃,8月23.2℃,無霜期161天。年降水量1019毫米,迎風山坡降水量高達1200毫米,是遼寧省溼潤地區,也是暴雨頻率高、強度大、冰雹較集中的地區之一。輕紡工業發達,以柞蠶絲為主要原料的絲綢暢銷國內外。 紡織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1/5強。其他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電子、化工、造紙等。市區沿鴨綠江西岸伸展,街道整潔。丹東是沈丹鐵路終點,經中朝友誼橋(鴨綠江大橋)通朝鮮。公路以丹霍、鶴大、丹普等線為主,通瀋陽、大連、新金等地。沿江有丹東、浪頭2港,可上溯長甸河口,下通遼寧沿海及國內各港口。市內有錦江山公園,城北有五龍背溫泉,已建成中國最大的溫泉游泳池。杜鵑花和銀杏為丹東市花和市樹。1989年開辦了“香港─廣州─丹東─朝鮮”的跨國旅遊業務。

參考文章

丹東市(DandongShi)中國地理遼寧省丹東市鳳城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丹東市(Dandong Shi)的由來中國地理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丹東市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