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聚合物

[拼音]:linbajie

[英文]:lymph node

主要存在於哺乳動物和人體中的一種淋巴結構,多為卵圓形。分散在全身各處淋巴迴流的通路上,如頸、腋下、腹股溝、膕、肘、腸繫膜及肺門等處。淋巴結與淋巴管相連通,是淋巴迴流的重要濾器,也是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重要場所。不同種屬動物之間及同一動物體不同部位的淋巴結不盡相同。但是它的基本結構是相似的。(見淋巴迴圈)

形態與結構

淋巴結外觀多為卵圓形或腎形。一側有凹陷的門部,血管和神經由此出入淋巴結,並有一或二條輸出淋巴管由門部離開淋巴結。與門部相對的凸面有較多輸入淋巴管進入淋巴結。淋巴管的瓣膜控制著淋巴在淋巴結的單向流動。淋巴結表面有一層緻密結締組織形成的被膜。被膜結締組織伸入內部形成許多小樑。小樑彼此相連構成淋巴結內部的支架。在小樑之間是由淋巴組織和淋巴竇構成的淋巴結的實質部分。其組織結構分為皮質和髓質。皮質分佈在凸面被膜下,髓質分佈在中央區和近門部區。皮質和髓質在結構上有著明顯的區別。皮質主要為彌散淋巴組織和散在其中的許多圓形淋巴小結樣結構。同時,可見有較少的皮質淋巴竇在淋巴組織中穿行。皮質的彌散淋巴組織稱為副皮質區。髓質由呈條索樣網狀的彌散淋巴組織形成的髓索和與條索結構間插的大量髓質淋巴竇構成(見圖)。

皮質淋巴竇

以其分佈可分為被膜下淋巴竇、小樑周圍淋巴竇及副皮質區淋巴竇。各部位的淋巴竇是相互通連的。由身體各處迴流的淋巴從輸入淋巴管進入淋巴結,首先流入被膜下淋巴竇,再緩慢沿小樑周圍淋巴竇進入副皮質區淋巴竇。淋巴竇由不具基膜的不連續的扁平內皮細胞組成的竇壁圍成。竇內有許多多突起的網狀細胞形成竇內的支架,並與竇壁內皮細胞相連。常可見呈星形的巨噬細胞以突起附著在網狀細胞和內皮細胞上。在竇腔流動的淋巴中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

淋巴小結

緻密淋巴組織形成的圓形或橢圓形結構。通常分佈在皮質近被膜下淋巴竇處或小樑的兩側。淋巴小結的細胞成分,主要有構成網狀支架的網狀細胞及填充在網孔中的大量的淋巴細胞和一些巨噬細胞。其中淋巴細胞絕大多數是B淋巴細胞,少量是T淋巴細胞。

淋巴小結與機體的體液免疫反應密切相關。它隨抗原的刺激、免疫反應的發生和消退,可以從無到有,增多、增大和逐漸消失,組織結構也發生相應變化。基本過程如下:在接觸抗原刺激後,形成的初級淋巴小結一般較小,邊界不明顯,聚集著致敏轉化形成的淋巴母細胞。淋巴細胞有絲分裂較少,表明淋巴細胞尚未大量增殖。巨噬細胞也較少。隨著免疫效應的進一步發展,淋巴細胞大量增殖,小結體積增加,內部逐漸可以分出兩個區域。在通過中心的縱切面上可見到朝向皮質淋巴竇的頂部──被蘇木精深染的半月形的帽狀區域,主要由小淋巴細胞構成,叫做小結冠。在小結冠的下方,小結的中下部多為大的或中等的淋巴細胞。常可見許多有絲分裂相。此區染色較小結冠淡,叫做生髮中心。有時生髮中心還可以區分為近小結冠的亮區和下部的暗區。暗區含有較多的大淋巴細胞,胞質著色較深。這些細胞可能由最初活化的 B淋巴細胞轉化而來。它們經多次分裂分化,變為亮區的中淋巴細胞,再進一步分裂分化變為小結冠的小淋巴細胞,此時淋巴小結叫做次級淋巴小結。生髮中心還有一種樹突狀細胞,細胞核橢圓或不規則形,有許多薄片狀或細長的胞質突插入周圍淋巴細胞之間,現認為細胞膜表面有FC受體,有依賴抗體聚集抗原,並將抗原提供淋巴細胞,促進免疫反應的能力。次級淋巴小結持續的時間一般認為依抗原的清除狀況而定。如抗原被清除,則次級淋巴小結中的生髮中心開始消退,淋巴母細胞減少,增殖活動減弱,淋巴小結也減少,叫做熄滅中的淋巴小結。隨後,小結結構可較快的消失,不留痕跡。

副皮質區

分佈在淋巴小結之間和小結與髓質之間的區域。在網狀細胞形成的支架中,間插有大量的T淋巴細胞和許多巨噬細胞。副皮質區又稱為胸腺依賴區,是參與細胞免疫反應的重要部位。在接受抗原刺激後,可見副皮質區淋巴母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有絲分裂相增多,副皮質區範圍擴大。有時出現密集的淋巴細胞群落,其形態近似淋巴小結,故名T小結。T小結的大小很不一致,無明顯的邊界,也無生髮中心及冠區。副皮質區也具有一種多突起的細胞,細胞突長,分支多,常彼此交插,叫做指狀交插細胞。細胞表面有Ia抗原,有將抗原提供T淋巴細胞,誘導T淋巴細胞群集、分裂分化、促進免疫反應的功能。

髓質淋巴竇

與皮質淋巴竇具有同樣的結構。髓質淋巴竇較皮質淋巴竇發達,間插在髓索間或髓索與小樑之間相互通連成網,進入淋巴結迴流的淋巴,經皮質淋巴竇注入髓質淋巴竇,在髓質淋巴竇內緩慢迴流後,最後在淋巴結門部從輸出淋巴管離開淋巴結。

髓索

由網狀細胞構成支架的條索狀樣淋巴組織相互連結成網,髓索中主要是B淋巴細胞,還有漿細胞和巨噬細胞等細胞成分。分泌抗體的漿細胞的數目隨免疫功能狀態發生明顯的變化,當抗原引起該淋巴結體液免疫反應後,髓索中漿細胞的數目急劇增加,免疫反應消退後,漿細胞數目隨之減少。

淋巴結的血液供應

淋巴結動脈自門部進入淋巴結。部分分支直接進入髓索,形成供應髓質的血管網;部分分支循小樑進入皮質形成供應皮質的血管網。最後來自皮質的小靜脈循小樑在近門部與髓質小靜脈匯合成淋巴結靜脈,由門部離開淋巴結。淋巴結中,血液迴圈與淋巴迴流都是獨立的。

淋巴細胞的迴圈與再迴圈

淋巴結中的淋巴細胞可通過兩種途徑進入迴圈。

(1)從淋巴組織中穿越附近淋巴竇壁進入淋巴竇,然後,隨淋巴迴流注入血液迴圈。

(2)淋巴組織中的淋巴細胞穿越副皮質區的毛細血管後微靜脈血管壁,直接進入血液迴圈。血管進入淋巴結後逐級分支,在實質形成密集的毛細血管網後,在副皮質形成大量的高內皮毛細血管後微靜脈。其內皮細胞呈低立方形,基膜常不完整,基膜外常聚有較多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可從內皮細胞間或穿越內皮細胞進入血管。此段內皮細胞表面有特異性的受體,可以識別淋巴細胞,引起它們的穿越活動。淋巴結中的淋巴細胞進入迴圈對於機體的免疫反應有重要的意義。當抗原刺激引起淋巴結致敏產生大量效應淋巴細胞後,這些淋巴細胞將通過迴圈,到達抗原侵入或損傷部位,及時產生有效的免疫反應。

除以上淋巴細胞的迴圈方式外,還存在另一種重要迴圈方式,就是血液迴圈中的淋巴細胞在流經淋巴結時,同樣可以在毛細血管後微靜脈部位穿越血管壁進入淋巴組織中,再從淋巴組織中遷入淋巴竇,進入淋巴迴流,形成淋巴細胞的再迴圈。再迴圈的淋巴細胞主要是壽命較長的記憶細胞,這對機體監視異物、病原體的侵入,及時作出免疫應答有重要意義。

功能

濾過淋巴液

淋巴結位於淋巴迴流的通路上。當病原體、異物等有害成分侵入機體內部淺層結締組織時,這些有害成分很容易隨組織液進入遍佈全身的毛細淋巴管,隨淋巴迴流到達淋巴結。在淋巴竇中由於容積極大增加,淋巴的流速變得極為緩慢,使得淋巴中的有害成分在迂迴曲折流動時,有充分與竇內的巨噬細胞接觸的機會,絕大多數被清除或侷限在淋巴結中,有效地防止了有害成分進入血液迴圈侵害機體的其他部位。

參與免疫反應

在機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等特異免疫反應中,淋巴結起著重要作用。淋巴迴流使淋巴結能很快地接受侵入機體的抗原刺激,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細胞和體液因子的作用,發動了對此抗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主要包括淋巴小結中效應B淋巴細胞、副皮質區T淋巴細胞和髓索中分泌抗體的漿細胞的大量生成及輸出淋巴中抗體含量的增加。免疫功能活躍狀態的淋巴結,可見淋巴小結數目增多,副皮質區增厚,淋巴竇內巨噬細胞大量增加等組織形態變化。淋巴結體積明顯增加,有時可達正常情況的10倍以上。輸出抗體的含量高達正常值的100倍以上。淋巴細胞的輸出量也大為提高,其中效應淋巴細胞尤為突出,可達正常值的25~75倍。淋巴結不僅能通過免疫反應消除進入淋巴結內的抗原成分,而且通過輸出效應淋巴細胞或免疫活性成分,發動身體其他部位,特別是有害成分侵入區域的免疫反應,及時解除對機體的傷害。免疫反應後,淋巴結產生的抗原特異性記憶細胞又通過淋巴細胞的再迴圈隨時對這些有害成分再次入侵進行監視。

淋巴結的比較

在系統發生中魚類、兩棲類均無淋巴結。爬行類的鱷開始有腸繫膜淋巴結,但只是初級型式。鳥類中鴨、海鷗等水域生活的種類出現具有被膜、淋巴小結和淋巴竇的淋巴結,但其數目較少,結構簡單,只是由淋巴組織圍繞中央淋巴竇組成。在其他種類的鳥中普遍存在一種更加簡單的淋巴細胞聚集型式,在淋巴管的一定部位,管壁一側出現一種類似淋巴小結的結構,叫做壁淋巴小結。給予抗原刺激,可產生免疫反應。近年來在雞中看到存在由壁淋巴小結向含有淋巴竇的鳥類淋巴結髮展的過渡型式。哺乳動物除原獸亞綱單孔目針鼴只有位於大淋巴管腔內淋巴小結樣結構外,普遍存在淋巴結。數量多、結構複雜。但是,隨動物種類的不同,同種動物淋巴結在身體內,部位的不同以及動物免疫功能狀態的不同,淋巴結的數量、大小、形態及結構有很大的差異,如狗有淋巴結60個左右,而馬多達800個左右。小的淋巴結僅數毫米,大的可達數釐米。兔、貓、狗等動物淋巴結生髮中心較大,明顯易見,大鼠的生髮中心則不明顯。豬的淋巴結在發育中由於外周區和中心區融合,難分皮質和髓質。此外,在牛、羊等反芻動物中,還常有介乎淋巴結和脾之間的一種淋巴器官──血淋巴結。它具有與淋巴結相似的被膜、小樑和淋巴組織,但淋巴竇被血竇代替。血淋巴結具有造血和免疫功能。

參考書目

上海第一醫學院:《組織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81。

參考文章

為什麼淋巴結核患者不宜食白魚?飲食什麼是化膿性淋巴結炎?口腔科斗篷式及膈下倒“Y”字照射包括哪些部位的淋巴結?內科什麼情況下的淋巴結腫大應考慮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性知識梅毒患者的淋巴結腫大有何表現性知識為什麼淋巴結核患者不宜食芥菜?飲食為什麼淋巴結核患者不宜食杏子?飲食為什麼淋巴結核患者不宜食鰣魚?飲食為什麼淋巴結核患者不宜食鱸魚?飲食為什麼淋巴結核患者不宜食黃魚?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