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轉變

[拼音]:Zhu Kezhen

中國氣象學家、地理學家。中國近代氣象事業主要奠基人。字藕舫,1890年3月7日生於浙江紹興東關鎮(今上虞縣)。1974年2月7日卒於北京。1910年赴美,入伊利諾大學農學院學習,1913年畢業,轉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地學系研究氣象學,1918年以論文《遠東臺風的新分類》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等校教授,中央大學教授兼地學系主任,浙江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評議員、院士、氣象研究所所長。1929年起連續當選為中國氣象學會會長、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華全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主任,自然科學史委員會主任等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20世紀20年代,他建立氣象研究所,推進中國氣象科學的研究。他在開創中國氣象教育事業,籌劃組建早期的中國氣象觀測網,特別是創設高山、邊遠地區的氣象站,開展中國高空探測和天氣預報業務,組織編印中國氣候資料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此期間他研究了颱風眼中的下沉氣流、遠東臺風分類及颱風源地和轉向問題,並研究了東亞天氣型。他在研究中國氣候區劃和氣候變化方面,注意氣候同人類活動和生產的關係,特別是地區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論述了光能和作物產量的關係。30年代,他研究中國氣流的執行,特別是東南季風和中國雨量的關係。首先指出,夏季季風帶來的水汽,是中國大陸上雨澤的主要來源;又指出,季風強盛時,長江流域主旱,華北主澇,季風不強時則相反。他還研究物候和天氣的關係,組建中國物候觀測網,注意物候知識在農業中的應用。竺可楨長期蒐集整理古代有關物候的文獻,並依據歷代物候記載,研究中國五千年來的氣候變遷,其成果對氣候變化研究有重要貢獻。

竺可楨共發表論著 270餘篇,其中屬於氣象方面的重要論著還有:《中國氣候區域論》(1930)、《中國氣流之執行》(1933)、《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1934)、《中國氣候概論》(1935)、《歷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1961)、《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係》(1964)、《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1966、1972)、《物候學》(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等。

參考書目

竺可楨著:《竺可楨文集》,科學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