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分析
[拼音]:yetianguang
[外文]:night sky light
太陽落入地平下18°以後的無月晴夜,在遠離城市燈光的地方,夜空所呈現的闇弱瀰漫光輝,又稱夜天輻射;在測光工作中,則稱為天空背景或夜天背景。它的主要來源是:
(1)氣輝:高層大氣中光化學過程產生的輝光(約40%);
(2)黃道光:行星際物質散射的太陽光(約15%);
(3)瀰漫銀河光:銀道面附近星際物質反射或散射的星光(約5%);
(4)恆星光(約25%):河外星系和星系間介質的光(<1%);
(5)地球大氣散射上述光源的光(約15%)。每平方角秒夜天背景的亮度約相當於目視星等21.6等,藍星等約22.6等。在地球大氣外,夜天背景的亮度比地面觀測的亮度大約暗一個星等。夜天光的光譜由連續光譜和發射線組成。連續光譜是分子和塵埃粒子等散射星光產生的,其峰值在波長為10微米處。發射線則是高層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的輻射產生的,其中氧原子發射的綠線(波長5570埃)和紅線(波長6300、6363、6392埃)最明顯,中性鈉的D線(波長5890~5896埃)也很強;在紅外波段,有很強的羥基分子發射帶和氮分子、氧分子的發射帶。夜天光限制了觀測的極限星等。在作光譜觀測時,要注意區分天體譜線和大氣譜線;作紅外觀測時,則要考慮大氣紅外輻射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