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斜後效

[拼音]:zhushu ke

[外文]:Rhizomyidae;bamboo rats

齧齒目的 1科。通稱竹鼠,因主要吃竹而得名。多為中小型種類,一般體長在16~23釐米之間,但個別種類,如大竹鼠的體長可達45釐米;頭圓眼小,耳隱於皮內;尾與四肢均短,趾強爪尖;全身披長毛,但尾無毛或短而稀;頭骨粗狀堅實,顴弓外擴,骨脊高起,肌肉發達;上門齒特別粗大,共有16顆牙齒。棲息於非洲東部和亞洲南部的熱帶與亞熱帶森林、灌叢和竹林中。全世界計有3屬6種:非洲竹鼠屬2種,為東非的特有種;竹鼠屬3種,小竹鼠屬1種,為亞洲特有,見於中國南部。

最常見的為中華竹鼠,主要分佈在中國甘肅南部,陝西秦嶺、湖北、安徽大別山區及以南各省和自治區,亞洲還見於緬甸北部。體長約25~30釐米,重600~800克;全身被柔軟的長毛;頰、背部及體側毛一色,均棕灰色,帶光澤,針毛無白色長毛尖;腹毛稀,比背色淡。棲息於竹林、馬尾松林及山地陽坡草叢下,營地下生活。洞道淺,距地面僅20~30釐米,洞道土堆在洞口處,並常用土封住洞口。洞中巢穴常鋪以竹枝、竹葉和枯草。喜食竹類的地下莖、竹筍、也吃其他植物。全年可見到幼鼠,繁殖次數不詳,每胎生3~8仔。

竹鼠皮毛長絨厚,質量頗佳。肉鮮嫩,可食用。脂肪稱竹鼠油,可做外敷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