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斜的傘課文主要內容

傾斜的傘課文主要內容

  導語:讀了《傾斜的傘》這篇課文,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親情的感動和溫暖。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傾斜的傘課文主要內容,供各位閱讀和參考。

  《傾斜的傘》課文內容

  《傾斜的傘》是小學語文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寫了外公和外孫女兩代人之間互相為對方打雨傘的場景,表達了爺孫間純真的至愛親情。課文託情於物,寄情於傘,以一把傾斜的雨傘貫穿全文。

  《傾斜的傘》課文原文

  很小的時候,我就十分喜歡下雨。

  每逢(féng)淅(xī)淅瀝(lì)瀝的雨聲在窗外響起,外公便會來到學校門口,開啟那把墨綠色的大傘,向我招招手。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鑽進傘下,挽(wǎn)住外公的胳膊,一同走進雨的世界。

  抬起頭,我驚訝地發現,頭頂的天空已變成一片墨綠色,綠得那樣深。外公頭頂上本來應該墨綠色的天空卻變了,一半是墨綠色,一半卻是灰濛濛的。“外公,傘歪了。”外公抬頭望了望,笑眯眯地說:“沒歪呀。”我困惑(huò)了。“怎麼,明明是歪向我這邊了呀!”外公笑而不語。

  回到家裡,我發現外公上衣的一邊肩膀都溼透了。“外公,你肩膀都淋溼了,快擦擦吧!”外公拿起一塊乾毛巾,一邊擦衣服,一邊問我:“丹丹,你淋溼了嗎?”“沒有哇!你那把大傘把我整個兒都包住了呢!”我說。外公聽了,開心地笑了起來。

  就這樣,每次我們從雨中回來,外公的身子總是一半乾一半溼的。

  不知過了多少年,撐傘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綠色的大傘,一切和以前一樣。

  “丹丹,傘歪了。”傳來外公微微顫(chàn)抖的聲音。我抬起頭,發現我頭頂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綠色的,一半是灰濛濛的。我的心熱了起來,不知不覺中,我正做著外公當年做過的事。這仍然是把傾斜的傘。

  回到家裡,我接過外公遞過來的毛巾,看見外公嘴角微微一顫,已開始渾濁(zhuó)的雙眼淚光點點。

  那是把傾斜的傘,是把充滿了溫情的傘,我會永遠珍(zhēn)惜它,愛護它。

  《傾斜的傘》說課稿

  一、說教材

  《傾斜的傘》是冀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感受親情,旨在讓學生透過對文章的閱讀進行體驗與感受,透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去品析其中所蘊含著的感情和哲理。

  《傾斜的傘》這篇敘事兼抒情的散文,以“雨中傾斜的傘”為線索,將外公對“我”的愛和“我”對外公的愛,這一“愛的情感線”連綴起來,使我們感受到愛的傳遞與延續。把這篇文章放在第三單元第一課,我覺得更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意在讓學生透過閱讀與感受,不僅僅感受到文中祖孫倆的濃濃親情,更體會到現實生活中父母對自己的無微不至地關愛,從而懂得回報家人,明白愛不僅僅是享受,同時還有付出和傳遞。

  這篇文章在結構上有著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前後兩部分內容穿越了時空,人物發生了變化:外公已經蒼老,我已經長大。兩部分情節相似,語言描述也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不管歲月如何變遷,那份隔了時空依然傳遞著的濃濃的親情卻永恆不變,愈久愈濃。

  這節課共分兩課時,今天我說的是第一課時。

  二、說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五個生字,掌握十三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初讀課文,瞭解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以及長大了的'“我”在雨中對年邁外公的照顧。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談話引領學生走進閱讀,根據拼音正確朗讀,消除生字流利朗讀,體會親情有感情朗讀達成本課目標,在讀中學習生字,記憶字形,瞭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瞭解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以及長大了的“我”在雨中對年邁外公的照顧。體會祖孫間的親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所以識字教學是本節課的重點,瞭解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以及長大了的“我”在雨中對年邁外公的照顧,體會祖孫間的親情是則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學準備。

  這節課我準備的主要是生字卡片和雨傘圖片,學生則在課前進行預習,對課文有個大致瞭解。

  五、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以及新課標對中年級學段的閱讀教學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我準備採取以讀來教的教學方法。具體表現為:

  1、在閱讀中採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解決識字問題。(比如,設計小雨點形式的生字卡片,既和本文內容相關,又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樂學願學,識字效率就高。)

  2、在讀中悟情——透過不同形式的閱讀,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悟祖孫間的親情,來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比如,設定情境,激發興趣,引領學生走進閱讀,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祖孫間的親情等等。)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走進閱讀。由一張圖片引起學生視覺上的感受,讓學生覺得耳目一新,自然而然引出問題:這是一把怎樣的傘?由這把傘你聯想到了什麼?在這把傘下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從而匯入課題《傾斜的傘》。

  第二步: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由於生字障礙,學生即便經過預習,可能仍然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所以大聲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自己不認識的生字、遇到的不懂的詞就成了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一是同桌互學,二是藉助工具書,三是老師集中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預設時沒有想到的問題,往往也是教學靈感閃現的地方,應允許存在不同見解,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比如識字的方法,記憶方法,組詞,理解詞語等等。

  第三步:

  再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沒有了生字障礙,學生讀起來應該得心應手。所以這一環節的教學重點放在了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上。大聲的朗讀,眼、手、耳、口、心並用,又在朗讀中重新學習了生字,嘗試默讀則重在思考問題。此時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印象,對課文內容的把握不再是一件難事。在與他人互相交流中,給課文分段和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水到渠成。

  第四步: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祖孫間的親情。這一環節有了前面的教學順理成章。

  第五步:小結。這是對整節課起著畫龍點睛作用的一步,既總結了全文又為下節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第六步:佈置作業。

  作業的設計繼續圍繞本節課的設計理念,體現閱讀在教學中的作用:透過朗讀學習生字,學完生字再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運用;透過朗讀把握課文的內容,領會蘊含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學會學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