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草

藥材名稱:雲南雞矢藤

名稱出處:《藥用植物名錄》

概況

異名:白雞矢藤(《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毛葉黃藥(《雲南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茜草科雞矢藤屬植物雲南雞矢藤的根。雞矢藤屬全世界有50多種,中國有10多種。

原植物:雲南雞矢藤Paederia yunnanensis(Lévl.)Rehd.

形態:藤本,草質或稍木質。枝圓柱狀,密被短柔毛。葉薄紙質,對生,卵形或卵狀圓形,長6-12cm,寬可達10cm,頂端短尖至漸尖,基部心形,上面被短柔毛,下面被絨毛,側脈纖細,約6~7對;葉柄長可達5cm;托葉披針形,長約8mm,疏被毛。聚傘花序腋生和頂生,寬大而多花;總花梗長;花紫色,有短梗密集於花序末回分枝的上部;花萼稍被毛;花冠長約9mm。果卵形,稍扁,長1~1.3cm,黃色或紫色,光亮。分核2個,扁而有寬翅。花期5~7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271頁.圖5955)

生境與分佈:生於400~2800m的山坡、山谷溪邊灌叢或林緣。分佈於廣西、貴州、雲南。

藥性

性味:甘、微苦,涼。

功效:消炎,止痛,接骨。

主治:①《全國中草藥彙編》:“肝炎,急性結膜炎,拔異物,骨折。” 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利溼退黃,健胃消食。用於黃疸肝炎,小兒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