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梔子

藥材名稱:粉花栝樓

名稱出處:《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概況

基源:為葫蘆科栝樓屬植物粉花栝樓的根及果皮。

原植物:粉花栝樓Trichosanthes subrosea C.Y.Wu et Yueh

形態:攀援藤本。莖無毛。卷鬚具縱條紋,3歧。葉柄長4~6.5cm;單葉互生,五角狀心形,長、寬均11~15cm,5~7淺裂至中裂,基部深心形,彎缺凹入2~3cm,邊緣具波狀三角形粗齒,上面具短剛毛和糙毛,掌狀脈5~7條。花雌雄異株;雄花單生或與總狀花序並生,總苞兜狀卵形,長2.5~3cm,單花花梗長約8cm;萼筒狹漏斗形,長約5cm,萼齒狹披針形,長1.5~2cm;花冠粉紅色,直徑約5cm,裂片扇形,長約2cm,寬約3cm,外面被腺狀毛,頂端具齒狀流蘇,長2~4mm;雌花未見。果近球形,直徑5~7.5cm,橙紅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圖見植物分類學報.第18卷.第3期.349頁.圖版5∶7和圖版6∶15)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700m的林中。分佈於廣西和雲南。

藥性

功效:清熱解毒,止咳利咽。

主治:根:熱病口渴,癰瘡腫毒。果皮:痰熱咳嗽,咽喉腫痛,便祕,癰瘡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