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義戲劇
[拼音]:fuyu
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名與國名。亦作“夫餘”或“鳧臾”,同名異寫。
扶余建國於何時,史家考訂,尚無定說。西漢已有扶余,稱王於濊貊之地,故有“濊王之印”,有故城名叫濊城。
漢代扶余,在長城以北,去玄菟千里;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北有弱水,地方可二千里,戶8萬,於東北各族中,地最平敞,農業發達也最早。過去,治史者多以為扶余以今吉林省農安為中心。近年來,考古學與歷史地理學的發展,有的學者認為早期扶余王城應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區,高句麗強大以後,扶余王城才西遷至今農安縣境。其範圍,相當今西以農安為中心,東以吉林市為中心,四平以北,哈爾濱以南,東北平原中部。自漢以來,役屬挹婁,使其不得自通於中原;至三國時,高句麗漸強,而扶余衰弱,挹婁始自通貢於中原。
扶余物產豐富,除五穀之外,又出名馬、赤玉、貂豽、大珠,以金銀為飾。其王以六畜名官,有牛加、馬加、豬加、大使等號。圍柵作城,有宮室、倉庫、牢獄。邑落有豪民,名下戶皆為奴婢。其法嚴苛,男女淫皆殺之。殺人償命,盡沒其家人為奴婢。其俗,用殷正月祭天,遇戰亦祭天,殺牛,以蹄佔凶吉。死則有槨無棺。厚葬,富者殺人殉葬,多者以百數。兄死妻嫂。
西漢時,扶余於濊貊各族中為最強,屬漢玄菟郡。扶余王死,至玄菟郡取玉匣(金鏤玉衣)以葬,說明享有漢諸侯王葬禮。東漢自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扶余王朝漢,終漢世不絕。東漢末年,高句麗圍攻漢朝玄菟郡,扶余王派其子尉仇臺率兵 2萬餘助漢破高句麗。後來,因鮮卑、高句麗強盛,扶余正處於兩大族之間,逐漸衰弱。至晉太康六年(285),為鮮卑慕容廆(269~333)擊破,國王依慮自殺;不久,在晉朝的支援下,依慮之子依羅因得復國。 晉永和二年(346),慕容皝以其子慕容統軍,又大敗扶余。經過這兩次打擊,扶余大衰。至北魏太和七年(483),滅於高句麗。扶余自立國至此約6個世紀而亡。 太和十七年(493)扶余王室之殘留故地者,覆被勿吉所逐,遂北渡那水(嫩江及東流松花江),徙居今嫩江支流富裕爾河一帶,金代蒲與路治在富裕爾河沿岸並以此河得名,都因扶余遺裔居於此河流域,是扶余的對音。
高句麗和百濟王室均出自扶余,所以高句麗、百濟都曾冠以扶余之號,而扶余本身就有北扶余之稱。一說,扶余建國之前,北方有稾離,亦稱橐離,或稱索離,其王有婢,感氣而生子名東明,南下至濊地建國稱扶余,因而古稾離即北扶余。
參考書目
《後漢書·夫餘傳》卷八十五,中華書局,北京,1982。
《三國志·夫餘傳》卷三十,中華書局,北京,1982。
《晉書·夫餘傳》卷九十七,中華書局,北京,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