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千果山”遊後感 篇1

國一作文 ,1214字

千果山,聽著,也沒有什麼,頂多與孫悟空的花果山有了一串聯想;看著照片,也沒有什麼,頂多就是一個旅遊勝地。只有當你親臨千果山,你才會發現那兒美如仙境;你才會領悟到其中深奧而又淺顯的人生哲理;你才會真真正正地感受到工作人員背後付出的辛酸與汗水……

當汽車在顛簸中駛入千果山的那一刻,在路的兩旁映入眼簾的全是綠油油的農田,還有些許農民在工作著。雖然並不能算是什麼巧奪天工的作品,但這綠油油的一片田全是用日積月累的汗水澆灌的。它美得充實,美得真實,美得讓人心情舒坦。

到了千果山裡面,我的感受只能夠用一個文字來形容了—“哇”!到處都種滿了高大挺拔的綠樹,一排排整整齊齊地在各處站崗,神情堅定而又自豪!一陣風吹過,大樹們便手挽著手跳起了舞蹈,形成了一個綠色的海洋。當然,旅遊勝地是少不了花的點綴的。各式各樣的花爭奇鬥豔,各自擺著妖媚的身姿,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眼球。每一朵花都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似乎在傳遞著春的訊息。

千果山的涼亭是復古式的,幾個柱子一搭,便是一個涼亭,幾個圖案一刻,便是一幅畫卷。雖然看上去簡單枯燥,但實際上是十分精緻而可愛的。小小的涼亭,不知要注入多少人的心血才會完成得如此古色古香,妙趣橫生。假山堅固神奇,雕塑栩栩如生,漫遊於千果山真是另有一番風味啊!簡直不亞於古人口中的世外桃源!

令我感悟最深的是金色大佛那別有用心的設計。一尊金黃色的大佛像立在驕陽之下,閃閃發光。大佛笑呵呵的,面容慈祥,就連心靈的窗戶—眼睛,也十分可愛,充滿善良。讓遊客一看,便覺得充滿了安全感,對它將會是信任有加。但又會有誰知道,佛像竟是一個鬼屋!魔鬼們在佛像內放肆地號叫,讓我不由得心驚膽戰!佛像的內部是陰森恐怖的,魔鬼們是面容猙獰的!這種完美的設計似乎在巧妙地告誡著人們:現在社會人心叵測,表裡不一的人大有人在,表面善良,內心不一定善良。交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擦亮雙眼,摸索人心內真正的真、善、美。而套禮品遊戲也在啟示著人們:做事不可過焦過躁,要耐心行事,得不到的無須去嫉妒,擁有的也沒有必要去驕傲。

這些完美的設計都歸功與那些默默奉獻的工作人員。他們為了時刻滿足遊客的要求,中午來不及休息,而是帶著飯盒去工作,稍微有一點點空閒,就匆匆地扒一口飯,又急忙去工作了。他們並不覺得辛苦、委屈,這樣工作,似乎成為了一個美麗的習慣。他們的臉上永遠掛著那純樸的笑容,即使在烈日炎炎之下,他們依舊如此。只不過是多了個甩汗的動作罷了—這,讓我學會了樂觀堅強、無私奉獻。

在整個千果山,甚至是全世界的旅遊勝地,又有多少人會真正地記住過這些“卑微”的工作人員?又有多少人會真正地發自內心地向他們說一聲:“謝謝”?有時,他們會被遊客們嫌棄,他們也一樣會失落、難過,但是面對下一位遊客,他們又是以良好的態度去對待。這就是“卑微者”偉大的寬容!

千果山的美來源於默默奉獻的工作人員,正是因為有了美的工作人員,才有如此美麗的千果山。

遊後感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3字

昨天,媽媽帶我和好幾個朋友出去玩了。我們的第一站一一楊開慧故居。大概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就到了,我連忙背上揹包,提著好吃的東西下了車,媽媽不停地對我們幾個淘氣包說:“小心車子。”我們進了大門,於是各位媽媽拿出手機拍了一張又一張照片。“各位前進吧!”我對大家說。來到了這裡我才知道原來楊開慧是毛澤東的妻子,她寫了很多信給毛澤東,而且她還是個好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著自己的孩子,睡覺時怕孩子著涼,把自己的被子給孩子蓋上……我還看見了很多從來沒見過的東西,比如木製的獨輪車,它必須人工來推動。還有用來裝稻穀的籮筐,籮筐是用竹子編成的。同學僕,你們猜以前的人是用什麼擋雨的嗎?我知道一一蓑衣,它是用棕樹葉編成的衣服模樣,在人們幹活的時候,要是下雨了人們就會穿上蓑衣不會淋溼。最後,我們不僅聽了許多關於楊開慧的革命故事,還看見了一件她以前穿過的衣服。

感受完革命烈士的勇敢和堅強之後,我們前往第二站一一潯龍河。

到了潯龍河,下了車首先看到的是五顏六色的風車。風一吹風車就全都呼呼的轉動起來,美麗極了!突然“潯龍河櫻花谷”六個大字出現了,河兩邊浪漫的櫻花芬芳撲鼻而來,吸引了無數的遊客紛紛拍照留念。小朋友們更愛在河裡玩石頭,我玩的太入神,不小心把鞋子都弄溼了。

今天玩的太開心了!

正順廟遊後感 篇3

國一作文 ,864字

金秋八月,面吹著涼爽的風,我的心豁然開朗。參觀著歷史精華的博物館,思緒如泉般湧上……

——題記

轉眼間,我就從一個不知世事小孩長成了初一學生。在軍訓的艱難中,老師突然告訴了我們一個好訊息:“今天下午去參觀三明正順廟!”“什麼?”我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師微笑得看著我們:“那是真的。”太好了,正順廟正是我吸取三明歷史的好地方,聽到這訊息,我很興奮,恨不得馬上就趕去。

中午的時間很快就過了,今天的太陽似乎也想湊湊熱鬧,綻放出耀眼的光芒,陪著我們一起到達了正順廟。“哇!”我們不禁讚歎道“真美。”是的,不關是建築物巨集大,精美。旁邊的樹木也鬱鬱蔥蔥,雖然已是秋天,但絲毫沒有減弱這些樹生命的勃發。終於,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進了第一個建築物。

首先,我們瞭解到這座廟的由來,原來是為祭祀南宋謝佑將軍而建的,建始於南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的正順廟已闢為三明市博物館。看,這裡面有我們原三明人,包括那時候動物的牙齒,頭骨。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到現代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瞧,以前人的衣服,節日的慶祝活動,紡織的機器,讓人目不暇接;我也沒想到,以前的三明人也是種茶高手啊,我可不能小看了他們。手中的筆飛快的旋轉,記錄下這難得的一瞬間。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第二個展覽區。我不得不承認,這真是一個比一個好。這裡有模仿古代人的家,那裡有令人尊敬的雕像。這邊有精美的珍珠首飾,那兒卻成了寬大陶瓷的領地。看看,這些陶瓷為誰更美爭得不亦樂乎。我不能不敬佩祖先的智慧,也是他們創造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看著這館裡的各種東西,我想讚歎以前的辛勤,更對未來無限期待。時間不等人,還要趕快參觀完呢!

懷著這種心情,我看完了正順廟,與同學老師集合,戀戀不捨的走了。抬起頭,仰望天穹,思緒也在這時候盡情飛揚……

讀《西遊記》後感 篇4

讀後感 ,716字

在寒假中,我看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看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怪不得能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了。朋友,你喜歡看《西遊記》嗎?你喜歡機靈神通的孫悟空嗎?現在,就讓我來跟大家一起來分享《西遊記》的樂趣吧!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必須要完成如來佛祖交給他們的任務—到西天取經。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挫折。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是孫悟空,他神通廣大,勇敢地和妖魔鬼怪搏鬥,正是因為有他,師徒四人才能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至於豬八戒,相信看過這本書的人都不會忘記,他好吃懶做,不夠本事,還硬搶著做,沒有自知之明。而沙僧很老實,是個大好人。唐僧人很好,只是經常因為太好心了,容易上妖怪的當。

看了《西遊記》,我明白到:就算是孫悟空這樣神通廣大,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所以我們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遇到各種困難、挫折和失敗的。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途,是一場接一場的拼搏,雖然我們不能保證每場競爭中都能勝利,但我們對於自己都應當時刻保持猛士的氣魄。也許我們都會失敗,但誰不會遇到失敗呢?“失敗是成功之母”!對於強者來說,失敗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來說,失敗是萬丈深淵。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會牽上成功的手。正如愛迪生,為了發明適合做燈絲的材料,試驗了1000多種材料,終於找到了最適合做燈絲的材料—鎢絲。正是愛迪生的堅持,才給我們帶來了光明;正是孫悟空的堅持,才取回了真經。難道他們不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嗎?我相信,只有我們的不懈堅持,才能摘取到知識的果實。

這就是我在閱讀《西遊記》時的感受,如果你對《西遊記》也有興趣的話,讓我們一起漫步在《西遊記》的世界裡吧!

《西遊記》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029字

今年寒假期間,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我被唐僧他們師徒四人能吃苦、不畏艱險、堅持不懈的精神打動了,他們經過千辛萬苦、在路上打敗了各種各樣的妖怪、抵制了各種各樣的誘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

我讀到,一次唐僧被蜈蚣精抓走了,孫悟空去救唐僧,被妖怪的獨門武器打傷了,悟空暈了過去。觀音菩薩化身為村婦,用法術變幻了棟房子,八戒發現了,就和沙僧將悟空抬了進去。菩薩拿了杯藥,給悟空喝了,悟空醒了,觀音菩薩指點他說:“天上有個神仙,是雞修煉成的,專門剋制這種妖怪。”悟空謝過了他,與八戒、沙僧,去找雞仙。回頭一看,房子已經沒了,悟空才明白,是菩薩幫了他。他上天找到神仙,和他一起下去,降服了妖怪,救出了師父。悟空遇到困難,而且還受了傷,但他沒有放棄,而是堅持救出了師父。

還有一次,悟空去化緣,他怕有妖怪,便用金箍棒畫了一個圓圈,讓師傅和師弟不要出來,以免受到妖怪的傷害。他出去化緣,人們都以為他是妖怪,不讓他化緣。他用了穿牆術,化了緣。往回趕去。另一邊,八戒等不住了,說:“師傅,猴哥肯定是吃了不管我們了,我們出去找吃的”唐僧拗不過八戒,出去了。他們來到一座寺廟裡,裡面有兩件衣服,唐僧不穿,八戒,沙僧穿了以後被捆了起來。寺廟變成了一個洞,裡面有許多妖怪,大王是青牛怪。悟空找不到了師傅。叫出來土地一問,原來是青牛怪捉去了師傅。悟空去救師傅。這個青牛怪,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騎,他變成妖,偷了一個鐲子,這個鐲子可以吸兵器,悟空來和他挑戰,他打不過悟空,就用鐲子吸了悟空的兵器。悟空上天庭依次請了:雷公電母,火神祝融,水神共工……可兵器都被吸走了,最後悟空叫來了太上老君,才制伏了青牛怪。這一次比蜈蚣怪可艱難多了,但悟空沒放棄師傅,沒放棄西天取經。

像這樣的故事,在西天取經的路上還有很多很多。除了要面對外來的各種妖魔鬼怪的威脅、誘惑,他們還要面對內部的各種問題,比如:唐僧不能識別妖怪的真面貌,經常被妖怪矇騙,反而錯怪悟空;八戒好吃懶做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喊著散夥回他的高老莊;孫悟空總是覺得自己的本領強遇到事情不願意商量,不願意與別人合作,讓很多事走了彎路,浪費了時間。

在取經的路上,雖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也發生了各種各樣的分歧,但是他們師徒四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也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那個信念—求得真經,普度眾生,這是他們的目標,也是他們前進的動力。

只有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怕吃苦、不畏艱險,堅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383字

讀了《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這本書後,我就幻想著如果我有愛麗絲的大膽和勇敢會是什麼樣子,愛麗絲的單純、勇敢在我腦海裡久久不能忘懷。

愛麗絲這個喜愛幻想的小女孩進入了一個有趣的夢境。夢見她掉進了一個大廳,四周全是燈,於是她的冒險故事就這樣開始了。一群長相古怪的人和動物構成了愛麗絲稀奇古怪的夢境,從小女孩愛麗絲奇怪的夢中,透露出愛麗絲的聰明、勇敢和智慧。

我從小一向很膽小,不敢面對現實,遇到小小的困難就會退縮。假如我像愛麗絲一樣上了法庭,我絕不會像她一樣鎮靜,而是非常緊張或是嚎啕大哭,最後只能求助家長;上課舉手也是把手微微舉起,老師請我回答問題時也是輕聲細語的,老師還以為我早飯沒吃飽或身體虛弱;舞蹈老師也說我要放開膽子,並且告訴我,勇敢、大膽才會有自信!是呀,再這樣下去,我還怎麼去比賽呢?那會是多尷尬。

今後,我一定會像愛麗絲一樣,做個勇敢、單純而且還很善良的人!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2719字

【篇一:盡志無悔】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這是王安石在遊山時的深感。實在令人歎服。

人生、治學,亦如遊山。要成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於“險遠之地”,即便不達頂峰“極夫遊之樂也”,“盡吾志”也可以無怨無悔矣。

生命每個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只有那些“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人才能經得起風雨人生、不懈進取,便有“乘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時候,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鄭板橋曾說過:“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源於斷巖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正是青松的高貴的品質。

立志堅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貢獻。達爾文22年寫成《物種起源》,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史記》,蘇武羈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為威脅所屈,不為利誘所動、堅持民族氣節、忠於祖國的愛國志士,最後“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蒲松齡屢試不第,便引詩自勵:“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最終便寫成《聊齋志異》,留名青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追溯以住歷史,也並非人人能至“險遠之地”,“壯志難酬”之人也並不是沒有,“長使英雄淚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數。然而,“盡吾志者,可以無悔矣”。人生、治學,“路漫漫其修遠兮”,無論險也罷,難也罷。有志之人定將“上下而求索”而至險遠之地,便可無悔矣。譚嗣同一代烈士,從小便立志救亡圖存、救民於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變法,最後也以失敗告終,而被捕於獄,題一詩於獄壁說:“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雖然,變法失敗了,但是,他甘願為變法犧牲,希望以自己的鮮血報答皇上,警醒世人。

有志者,有所成就,實為一大壯美。有志者,無所成就,亦為一大壯美。“盡吾志者,可以無悔矣”。記得鄭板橋曾灑脫地說過:“科名不來,學問在我,原不可折本買賣”。

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學,要時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態度,則可以無悔矣。

【篇二:立志乃成功祕訣】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雲:“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為能至也。”

是說也,其義易見: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祕訣。

放眼世界,千古風流人物,無不雄心勃勃,立志高遠。波蘭著名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獻身科學。她在艱苦條件下,依靠簡陋的實驗裝置,日復一日地對一噸瀝青鈾礦的殘渣進行提煉。經過四十一個月的奮鬥,她終於在一九零二年發現了鐳,開闢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被稱為“鐳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腳印裡,凝聚了生活的艱辛,失敗的懊惱,他人的誹謗,喪夫的悲痛。她跌倒過,但又頑強地站了起來。她被一根無形的支柱支撐著,那就是—要實現自己的巨集願。

再如我國史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這部光輝著作,他踏遍了祖國大半山河,探訪古蹟,考察風土人情,渡過了浪跡天涯的漂泊生活,才為《史記》積累了豐富史料。

可見,一個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會百折不撓,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標挺進。艱難、險阻又何足掛齒?一個人一旦堅定了志向,他就會全身洋溢生機,活力,奮勇向前,探討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龍出海之勢。

駐足看著我們中華的民族的驕傲吧!古有臥新嘗膽的越王勾踐,聞雞起舞的祖逖,映雪讀書的孫康;今有凜然正氣直對敵人槍口的夏明翰,使中國擺脫貧油國之名的李四光,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等等,諸如此類,舉不勝舉。他們哪一個沒有立下壯志?他們勇於奮起,他們敢於拼搏,他們執著追求,其內在動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夢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翹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來,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兒志在四方。可當今社會上有些男兒志在何方呢?他們志在吃、玩、賭、鬥,他們期待幸運之神帶著他們需要的一切來臨,令人可笑可嘆。更有甚者被子成功薰昏了頭腦,為了能夠成功,不,應該說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竟不擇手段、投機倒把爾虞我詐。表面看來,似乎大丈夫氣派十足,某些勢利無知的人有的還為他們豎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這種做法並非有志者所為,而是庸者的一種表現。

若要問:怎樣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捫心自問:吾志何在?

【篇三:《遊褒禪山記》讀後感作文】

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層庸庸碌碌活過一生的很多,層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確實寥寥無幾。對於想往高處走的人來說,怎樣攀到更高的塔層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問題。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崙這麼說。不敢想攀到塔頂的人也絕攀不到塔頂。有一個試驗,把跳蚤放在一個不深的容器中,蓋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過幾天后,跳蚤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遠地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須躊躇滿志,告訴自己:“就是我,要開始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志存高遠者實繁,達高遠視者蓋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餘而力不足。人類早年就有翱翔藍天之志願,奈何無扶搖直上之力。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架設一座橋樑,是如此費力。在平時逐步積累,關鍵時迸發而出,這就是力,用現在觀點看就是素質。多積累善發揮是關鍵。

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匡扶漢室之志,卻殞星五丈原,為何?答:時代造就英雄。沒有外部環境,成功實難。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術重返人間發動戰爭,實在是杞人憂天。沒有二戰時德國向外擴張的外部環境,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頭流浪。事物總是集偶然與必然於一體的,外因雖非決定性因素,但沒有了它也可能不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許多的麻煩。比方說你帶上一根繩子去攀登,肯定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

有人看到這裡,可能會想征途果然漫長,條件多麼苛刻。其實並非如此,“志、力、物”三個條件並非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彌補的,可以己之長,克己之短。從物理學上分析,大黃蜂翅小體重,幾乎不可能飛起來,但大黃蜂飛了起來,甚至成為空中霸主,只因為它們志在藍天,告訴自己:我能飛!—以志補力與物之不足。孫賓臏而創兵法,司馬遷刑而書《史記》,文王囚而著《周易》—力能補物之不足。人類千百年前的那個夢想今天也能靠飛機這個鋼鐵怪物實現了。只要用好一個支點和槓桿,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物也能補力之不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攀得越高,認識就越深遠。我們若充分運用“志、力、物”三個條件,就不會有王安石的遺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個理想的高度。個人高度越高,對社會這個整個金字塔來說,也正會有一個可喜的進步。

讀《西遊記》後感 篇8

讀後感 ,1152字

近日,一個主題為我讀書、我快樂的徵文活動使我想起《西遊記》一書。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視版的西遊記,我也不例外。西遊記確實是一篇老少咸宜的故事。看完電視版的,書版的更吸引我,因為書中的情節更讓我想去探究、想去了解。

《西遊記》一書共有一百回合,故事情節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一到七回,介紹了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為八到十二回,敘寫了唐三藏西天取經的緣由。第三部分為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人一路降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在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大師兄孫悟空了,他是一隻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野猴子。初出時,不懂人情世故,奪龍宮鎮海之寶定海神針、遊示地府撕毀生死簿、大鬧天宮、偷吃仙桃、仙丹,自封“齊天大聖”。完全不把玉帝放在眼裡,最後惹怒如來佛祖,便被如來佛祖鎮壓在了五指山下。書中以一個無理取鬧的猴子為開端,引出了後面一系列生動的故事情節,實屬是令讀者越來越感興趣啊!

五百年後,唐僧救出了被壓在五指山下的悟空。悟空便跟隨唐僧西天取經,為了師傅安危奮不顧身,他正義大膽,本領高強,妖怪見了都避諱三分,他更是妖怪們的剋星,對付妖怪時他從不手軟,儘管許多時候並不被唐僧理解,他仍是義無反顧地將他們掃除,雖然結果可能是被唐僧唸咒或被狠心驅逐,但是他仍不改要保護唐僧的初心。孫悟空的決心是值得我們讚揚和學習的,無論做什麼事情,決心在,就有毅力去將它做好。

二師兄豬八戒。好色貪財、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怕困難、總是退縮。這是一開始我對這角色的瞭解,直到後來我才知道,他雖然有著一身壞毛病,而且還總是愛把散夥掛在嘴邊,但是他也有他的本領。我很清晰地記得有一集唐僧被一個水下的妖怪捉去。而悟空因不懂水性無法下水去營救,豬八戒便下水把妖精引出水面上,再由悟空把妖怪拿下。可見,豬八戒的護主之心不比悟空差,

三師弟沙僧。他的本事雖然不如悟空、八戒。但他心地善良,安於天命,且淳樸憨厚、忠心耿耿。總是挑著行李默默的跟在後面,任勞任怨。憨厚和淳樸的形象生動的展示在讀者面前。

師傅唐僧。胸懷天下,心繫黎民百姓、不辭勞苦、不畏艱辛,力求真經不怕遠行。而且他心思縝密,能注意到事物的細節,自我要求嚴格,堅持原則,低調不張揚,雖然有時是非不分,但也是因為心地善良。

《西遊記》一書真切得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挫折、堅持、不放棄。唐僧師徒四人以及任勞任怨的白龍馬不畏艱辛,不怕困難、一路向前,是因為他們有目標,那就是到達西天,取得真經。造福百姓。我們也一樣,只要有目標、有理想,也可以為了目標,為了理想。而不怕艱辛、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即使過程會出現豬八戒的情況,但也會有孫悟空的力量在支撐,更有唐僧與三師弟的純真與善良在指引方向,所以,為了目標、為了理想,去努力吧!去奮鬥吧!

磨難造就成功——《西遊記》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726字

俗語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總有許許多多的磨難,就好像《西遊記》,唐僧師徒三人不也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佛經嗎?

說到《西遊記》,它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名著之一,講述了唐代大和尚玄奘到天竺去尋訪佛經。途中收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他們一路保護師父,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取得佛經。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緣,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換長生不老。第一次變美女,第二次變老婦,第三次變老翁,三次將唐僧騙去。但悟空用火眼金睛識破白骨精的詭計,將白骨精打跑,不料唐僧卻誤以為悟空濫殺無辜,將他逐去,但當師傅有危險時,悟空卻立馬趕去救師傅,這個故事最讓我感動。

西遊記中最為精彩的故事是“大戰紅孩兒”火雲洞紅孩兒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他生性貪玩,調皮。用苦肉計騙取了唐僧的信任,縱風將唐僧懾走。並用三味真火燒得悟空和豬八戒落荒而逃,於是悟空請得龍王降下雨水,不料反被燒傷,豬八戒去請觀音菩薩,不料被紅孩兒假扮觀音菩薩抓去,最終悟空請到真的觀音菩薩用蓮花寶座降服紅孩兒,並收他為善財童子。

唐僧師徒三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精神,再聯絡自己,遇到一點點困難就輕易放棄、半途而廢,如果我們能堅持到底,那麼也許會成功,因為,一切的成功都是經歷了許多困難才得來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蟲兒之所以能夠破繭成碟,是因為它經歷了許多的苦難,連蟲兒都能飽受磨難,我們人又何嘗不行呢?

《西遊記》,讓我收穫良多,師徒三人的取經故事更讓我感動,懂得了磨難造就成功,更吸引我去關注的不是精彩的故事,而是一個個令人深思,讓人受益匪淺的道理。

《西遊日記》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508字

我們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我們一直學習,究竟為了什麼?我們錯過了那麼多,到最後收穫了什麼?……其實生活很簡單,只是很多人把它複雜化了而已。

“世界這麼大,我們註定無處可逃,未來會怎樣,究竟有誰會知道。幸福是否只是一種傳說,永遠都找不到。”今何在的《西遊日記》只是藉著《西遊記》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已,但我覺得他的想法很有新意,也很現實。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在“取經”的路上,一路向前,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殊不知我們只是在尋找自己的幸福罷了。什麼是幸福?只有幸福的人知道。你幸福嗎?別人我不知道,起碼我很幸福。幸福就是飢寒交迫的人在溫暖的飯桌前飽餐,幸福就是流離失所的人跟家人重逢,幸福就是街邊乞討的人不再遭人唾棄……當他們改變自己目前的窘境的時候,他們一定幸福,因為他們的願望實現了,他們的困難解決了!但是又會有新的困難,他們也會有新的慾望,反反覆覆,直至終老!

我只希望我回來的那一天,這世上不再有吃孩子的人,不再有吃人的孩子。希望有時候說說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儘管困難重重,夢想總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我們每個人其實都一樣,有的時候都是跟著自己的心做事。“你只是有一天突然覺得,必須去做這件事,你就去做了。我也一樣,我們都只相信自己的心。”只有自己最懂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打敗自己,其他人不過滄海一粟罷了。既然如此,又何必糾結於別人的觀點?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生活要想處處有驚喜,就需要有這樣的霸氣。

“我有勇氣去走一條不歸路,卻沒有勇氣去許一個白頭到老的承諾。”愛情原本純潔,只是被太多的人曲解,而模糊了自己原有的模樣。如果一個窮小子偽裝富家子弟與女生戀愛被發現了,女生大多會憤而分手,說:“我不能接受騙子。”但如果一個富家子弟偽裝窮小子與女生戀愛被發現了,女生大多會繼續下去,說:“我愛的是他的人又不是他的家世。”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在畸形愛情的世界裡,只有自己想要的和自己想做的,從來就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不管你有多麼喜歡眼前的這個人。只是無聊地佔有欲驅使他們去做一些無厘頭的事情,到最後除了後悔還是後悔。愛情故事中只有被詛咒變成怪物的王子在得到愛情後魔咒消失突然變帥了,然後大家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你讓一個被詛咒變成王子的怪物在得到愛情後魔咒消失突然變醜試試?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不禁令人感慨:問世間,情為何物?誰又能知道真正的答案呢?其實知道自己想要的便跟著自己的心走就好了,在愛情的道路上,何必自討苦吃。它本就是這世間最美好純潔的東西,只要你走走停停,留意一下路邊的風景,也許緣分只是一秒鐘的事。不必強求,順其自然就好。

“也許這段西遊長路,才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歲月。至於為何而來,為何而去,是不是成佛,真的不重要。”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眼前人,不然最後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故事看到這裡,我也不禁心生感慨,“即使擁有一千萬種選擇,最後的結局卻只有一個,莫非西遊便是如此?我們放棄了當年的理想與朋友,只為找尋最初的自己。為了不是去,我們失去所有。那些血,那些犧牲,那一篇廢墟和荒涼,全來自我們的熱愛與理想,我們都回不去了。”也許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每個人從一生下來之後他的命運就已經被安排好了,縱使你再掙扎,可你只能改變得了過程卻改變不了結果。但是那又如何呢?奮鬥的青春不後悔,我們正年少,就該自己為自己拼搏一次,哪怕明明知道結局,卻也要抱著改寫劇情的念想。人生如戲,但是一旦開始就不能從頭再來,我們沒有彩排的機會,但是卻可以看著別人的劇本改寫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曾經迷茫過,我也一樣,我們都還只是一群剛剛學會行走就想要奔跑的少年,那麼,就來一次華麗的跌倒可好?

《西遊伏妖篇》觀後感 篇11

觀後感 ,703字

星爺遇上徐克,是天才的碰撞。那麼如此一部電影,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看呢。

賀歲檔影片繁多,然而《西遊伏妖篇》卻是我毫無疑慮的首選。無論是多年前的大話西遊,還是不久前的西遊降魔篇,星爺對於西遊記一直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執念。

西遊伏妖篇不得不說又將成為一部經典。或許很多人不能理解周星馳式幽默,那些古怪獵奇天馬行空的跳躍思維太過前衛,不能被當代的所有人所接受並理解,所以周星馳才會被稱作怪才,他的世界不是什麼人都能夠走的進去。

若你只把西遊伏妖篇當做一部輕鬆娛樂的解悶電影那就大錯特錯了,從頭到尾可能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可能是人物無意中的一句話,都是在為整部電影埋下伏筆。這算得上是一部燒腦之作,往往需要開許多遍再細細推敲才能感受到其中精妙。

我認為,每部周星馳的西遊記中最出彩的都是唐僧,這部也不例外。吳亦凡所飾演的唐僧不像傳統西遊記裡那樣溫吞、善惡不分、超凡脫俗、一心向善,在這部影片中他十分聰明,算得上是最聰明之人。他掌控著全域性,一步步設下圈套引誘幕後黑手的出現,同時他心懷慈悲,相信妖怪都可以被度化,最關鍵的,他是一個凡人。

有血有肉,會動情會難過會憤怒的凡人。

他修的是仙,悟的是佛法,可在大功告成到達天竺之前,他只是區區一介肉體凡胎。真正的大徹大悟不是拋卻七情六慾,而是將真正的感情懷揣在心,不念及不忘記。

以執念作為中心立意,深刻而引人深思。

最後淺談特效及表現手法。邏輯嚴謹,銜接自然,除了傳統的中國元素之外,重機械、殭屍新娘等西方元素的加入也使得影片出彩許多。

這方面徐克導演從不會令人失望。

影片依舊以《一生所愛》作為主題曲,紅塵俗世,終逃不過一個情字。這大概也是三部西遊中,星爺想告訴我們的吧。

記承天寺夜遊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667字

蘇軾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他既可以說是一個聰明到極的人,又可以說是一個糊塗不堪的人;或者也要以說他不會人際交往,但他又是一個喜歡結交朋友的人;他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也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想這就是他,一個無可複製的人—蘇軾。

在這篇文章中,蘇軾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因為他能在大半夜因為月色不錯而睡覺跑出去看景,還要去承天寺拉上他的好朋友一起去看,這種思維我自認為是沒有的。況且這種可能擾人清夢的舉動也的確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我想對於那時的蘇軾來說,在哪裡看景都已無所謂了吧,不然也不會在找到張懷民後就直接在承天寺裡待著散步了。蘇軾在文中末尾所寫的“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或許表明他那時真正需要的只是另一個可以陪伴他的閒人了吧。古文觀止中有一句話說:“其曲彌高,其各彌寡”。蘇軾的為人太過於清高,所以他的人生樂章能與他一起合著唱的人,定然寥寥無幾,他不願自降身份,與那些世俗同流合汙,所以也註定了他的知音難覓。否則,以蘇軾之才華,又何愁身邊無友,又何愁掌上無權呢?

對於蘇軾來說,人生或許就應該像月光一樣清清白白,如積水空明一般美麗,而這社會也該如此。可是卻被那些竹柏之影的構成的確水草攪得支離破碎,混濁不堪,而那些水草一樣的小人,都裝作是竹柏之影,自比清柏翠竹,高階清白,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我想蘇軾也許是因為不願成為水草中的一員,而屢次調離京城,而那些水草們,也許正是因為蘇軾的清白會影響到他們的擴張,而反覆陷害忠良。

或許對於蘇軾來說,當個東坡居士,在承天寺與朋友一起看個景,寫首詩,瀟灑一生才是最好的選擇吧。

西遊記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1043字

只有克服挫折,才能獲得成功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便常常給我講《西遊記》裡的故事,也會給我買《西遊記》的碟片。那一卷卷神奇的畫面給我的童年添上了不少豔麗的色彩。

重溫這部經典之作,我漸漸地發現,自己能夠從這部書中領悟許多,而不是像兒時一樣,只懂得觀看打妖怪,享受懲惡揚善的愉快。也許,這便是年齡的成長和經驗的豐富所帶來的對人、對事、對物的不同理解吧。

我從這部書中理解得最深刻的非“成功之路上必定有艱難險阻”莫屬。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這其中有妖怪的阻攔,也有神仙的誘導。從前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天上的神仙暗中在幫助唐僧,但又時不時會有他們的坐騎、童子到地下稱妖,阻止唐僧前進呢?神仙為什麼不能再唐僧到來前就把妖怪收了,讓唐僧一行人一路上暢通無阻呢?現在想來,恐怕是隻有經歷了挫折才能成長,才能擁有獲得成功資格。

把取經之路看做生命的道路也並非不可以。在這條看似平淡無奇的道路上隱伏著種種阻礙。它們各不相同,但又有著驚人的相同點—若克服它們,你將能前進;若被它們嚇到,你將寸步難行。而唐僧師徒四人又可看作一個人的不同表現。

如果像唐僧一樣,首先就被對挫折的恐懼壓倒了,這是不可行的;如果像豬八戒一樣,好吃懶做,滿足現狀,那也不行;如果像沙僧一樣,遇事太隨和,也難以跨過艱難險阻。因此,我們應該更多地學習孫悟空。

在這部書中,我們見證了孫悟空從剛出世到學本領,再到大鬧天空,保唐僧取經。這一路上能打敗妖怪也多虧了幼時本領的學習。如果他從小像一隻平凡的猴子一樣,沒有學習,不去打拼。他又怎能在自己打不過妖怪時去請求各路神仙的幫助?怕是還沒見到唐僧,就已經老死了。而我們也和孫悟空一樣,現在正是學習的時刻,只需克服功課上的困難,學好知識,為與今後生活上的挫折拼鬥打好基礎。當然,廣泛交友也是必需的。朋友可以在我們遇到一己之力難以承受的困難時給予我們幫助,讓我們渡過難關。當然,光是學習孫悟空也不行,我們應該融合四種性格,讓自己變得沉著、冷靜、勇敢、有耐心,這才是克服挫折的上上之選。

其實,遇到挫折並不一定是痛苦的。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愛迪生為了找到適合做燈絲的材料,經歷了13個月的艱苦奮鬥,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進行了7000多次實驗才成功。相比之下,我們經歷的挫折又算什麼,連這些小困難都不願承受,成功之門又怎能開啟?

所以,我們不必害怕挫折,要堅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當我們踏過一個又一個挫折時,便會不經意地發現,“成功”就在眼前!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652字

自從翻開這本書後,我竟然捨不得放下,直至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我彷彿也像這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一樣,遊蕩在大人國,小人國這些奇妙的國度裡。

伴隨著自己的細細品味,奇妙的國度中真正蘊藏著的是人性的貪婪,虛偽。小說中“格列佛”在小人國的一段經歷,我至今記憶猶新。為了證明自己國度的強大,君王們明爭暗鬥,無辜挑起是非想要侵佔他人的土地,一方不敵失敗後,戰勝國的國王仍然不肯罷休,想要徹底摧毀別國,強迫他國人民為自己的奴隸。

君王們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大開戰爭,受苦的卻是千千萬萬的百姓,人類的弱點在此盡顯無遺,我不懂得作者為何要把人性描寫得如此醜陋不堪,直至讀了序言之後,才豁然開朗。18世紀是作者生活的年代,是一個醜陋的年代,黨派之爭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百姓苦不堪言,作者把自己當做小說的主人公,好似遊歷在各個國度,很快樂,其實也正反映著作者自身的無奈,任人擺佈。眼見事情的發生,卻無能為力。在真實世界中,作者也是個普通人,無法左右事件的發生,人們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他都只能遙遠觀望。那種無奈在作品中可以深深體會。

古時候,無論是宮廷之中妃子的明爭暗鬥,還是帝王之間的互相爭戰,都和書中情節如出一轍,充斥著人類心底那最陰暗的一面。在不知不覺中,人們又把它開啟,又在偶爾間把它擴大把它升級,最終表現出現的就是行屍走肉。

可是這樣的人只能算為少數,更多的人還是民風淳樸,這樣才能挑起社會的平衡。如今的社會就是這樣,我想作者期待的社會就應該是這樣吧。

讀完《格列佛遊記》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記承天寺夜遊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785字

夜無眠,月更幽

微弱的星光,皎潔的明月,浩瀚的夜空,沉睡的古寺……

創造晨曦是為了人們甦醒,創造黃昏是為了醞釀睡意,創造夜晚是為了入睡安眠。那一夜,最無法入眠的,莫過於心中無比悵然的的蘇軾罷!

繁星點點,皓月當空,解衣欲睡之時,偶然察覺那悄然入戶的月光。它幽幽地傾瀉,淡淡的灑在地上、案上,就如鍍上了一層銀輝,閃閃發亮。那輕柔的月光竟讓人欣喜,如此良辰美景,蘇軾便頓無了睡意,決定徒步而行,以解心中煩悶。

約上一同被貶官的張懷民,兩人漫步庭院中。庭中之景迷人至極,他們不禁停下腳步,用心觀賞。舉目望去,柔和的月光灑滿院落,就猶如積水充斥著,清澈透明。整個大地沉浸在這柔美的月光之中,淹沒在寧靜之夜情意綿綿的魅力裡。遠處,夜鶯在不斷地歌唱,撩人思索引人入夢,那輕柔顫抖的歌聲似乎是專為難以入睡之人而發的,更增添了月光撩人的魅力。近處的池塘,它的周圍與上空籠罩著一片薄薄的水汽,一片白色的輕霧,經月光一照,愈發覺得如仙境一樣美,而青蛙也一刻不停地將它們短促而鏗鏘的鼓譟聲投向夜空。池中,原以為那是交纏在一起的水草,仔細一看,不曾想到竟是月下柏樹的影子,樹影婆娑,冷月靜照,這注定是是悽清的夜。

被貶的痛苦,失落的惆悵,久久難以釋懷。如此美景,忙碌之人定然是欣賞不到的,而只有閒暇之人才會細細觀賞,蘇軾與張懷民正是那因貶而閒的人,因此,他們怎能錯過?而兩個“閒人”能有“閒情”來欣賞大自然的美妙景色,這是幸呢,還是不幸呢?

雖說遇挫被貶,但如此佳境,有心之人將它欣賞,無心之人忽而略之,受傷的心靈應由這純淨空靈的月色來慰藉。遠離職場、官場的爭鬥與喧囂,靜下心來享受身邊的美才是真。既然不能擺脫,那就回避走開,讓疲憊的心靈憩息,等一切浮塵沉寂下來,正義之光必將照亮大地。

蘇軾和懷民意欲在這清靜之夜尋求解脫,慰藉傷痛的心靈,追求純淨的世界。而幽幽的月光靜靜的月夜能讓他們如願嗎?

八十天環遊地球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909字

在這個暑假裡,我和爸爸一起讀了《八十天環遊地球》,書裡的內容實在是太精彩了。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古怪、富有、喜歡規律,總是分秒不差地在固定時間做固定事的英國紳士福克和朋友打賭,要在沒有飛機、快艇的十九世紀,八十天內環遊地球一週然後回到倫敦的故事。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做事就不要怕辛苦,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在《八十天環遊地球》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福克的僕人--路路通。他個子不高,對福克很忠誠,並一路陪著福克,為福克完成任務立下了大功勞。所以,我很喜歡他。

而這部作品的作者凡爾賽,被人們稱讚為“科學時代的預言家”。他有很多大膽的想像,可又給人特別真實的感覺。他的作品是是真實性與大膽幻想的結合,充滿了對未來世界的幻想,很多當時並沒有出現的事物都會很神奇地出現在他的作品之中。比如潛水艇,在當時很多人應該根本就沒有想到的,而在凡爾賽的作品出現過潛水艇,並且這個潛水艇還有長30英尺,寬18英尺,高15英尺的會客廳。不只潛水艇,在凡爾賽的作品中還出現了電報、電視、甚至還有升直飛機。同樣在八十天環遊地球這本書中,作者也給我們展示了福克和路路通兩個人意想不到的神奇冒險之旅。

讀完《八十天環遊地球》,我覺得會終身受益。長大後,我要像福克先生一樣,要努力使自己富有,卻不會吝嗇,無論何時,只有是做善事,都會悄悄地捐錢。看到大街上有要錢的可憐的人們,我總會施捨他們一些錢;看到有希望工程活動,我會第一個捐文具、書和錢;有些有意義的獻血,我也會參加。但同時我又不會被一些呆板的過時規律所束縛,我會具有一個男人應有的冒險精神(我爸爸說的,我很贊同的),並富有想象力。

我想很多小朋友可能都看過《八十天環遊地球》這本書或者是電影吧!首先我先介紹一下這個故事裡的主要人物。有福克,還有他的僕人,以及被福克和路路通救了的奧達夫人。書中的人物都近乎完美,福克和路路通對真理抱有崇高的信仰,為此他們不懼任何艱險,行事一絲不苟。而對奧達夫人的描述則是溫柔貌美。從這本書裡,我學到了做事情要三思而後行,不要太魯莽,在遇到困難時更要堅持,不能做到一半,就放棄了,就象小嬰兒學走路,即使摔倒了也不要害怕,爬起來繼續向前走,最終才能達到目的。

辛巴達太空浪遊記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648字

科幻世界,浩渺宇宙、神祕海洋,時空通道、海底大廈、通天之梯,無邊的神奇、無盡的遐想,愛、敬畏、勇氣、探索……《辛巴達太空浪遊記》帶我來到了浩瀚的科幻海洋。

這本書是中國第一代科幻小說作家—劉興詩的作品。它主要講了辛巴達五次各不相同的太空旅行。他在“長尾人”的“家鄉”變成了犯人,用機智逃脫;他來到臀木王國,成為貴人,改變了環境;他在毒雲國,用智慧拯救大地;他在可笑的“多子國”,改變了生活慘狀;他雖不是救世主,卻幫獨眼人找到幸福。辛巴達,他為了愛與和平,用頭腦解決了一切難題!

這些經歷,有如五顏六色,閃爍著光芒的星星,代表著辛巴達的心情。書中充滿了恐怖、甜蜜、喜悅,充滿了硫酸和煙味的勇氣,帶有淚花和淡淡哀愁的感動!我也渴望能像辛巴達一樣,生活充滿驚險、樂趣!

啊,辛巴達!他是一個英雄,他善解人意,樂於助人!我真羨慕他。他可以隨心所欲、無所顧忌的去海洋探索,去幫助別人解決難題,遨遊在知識的海洋、品味趣味的人生,享受五彩的心情!我現在可能不如辛巴達勇敢、大膽,可當我長大後也會像他一樣,去感受各地的異域風光,開闊我的視野,任何困難都不能阻止我前進的步伐,因為我抵擋不住“天空”的誘惑;因為我向往世界,憧憬未來;因為我喜歡各不相同的經歷、多姿多彩的人生,期盼世界和平美好、欣欣向榮!

每一次的困難,等待著我的跨越,每一次的經歷,增長了我的知識。它們如一朵朵美麗的鮮花,裝點著我的人生,如一片片綠葉,襯托出我的純潔美麗。它們是永恆的,無時無刻不提醒著我,向著自己的理想前進,永不放棄!

西遊記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913字

一個都不能少

團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一副完整的骨架,是一雙形影不離的筷子,少了一個,什麼事也幹不成……

—題記

人類歷史上最能詮釋“團隊”一詞的大概要數長篇章回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小組”了,他們為了同一目標,堅定不移,勇往直前,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假想一下,倘若少了其中任何一個成員,那麼他們還能取回真經嗎?

少了唐僧那是肯定不行,因為他是這群人的領導,是取經之行的核心,雖然有時他過於依賴徒弟,好壞不分,甚至到了少了徒弟連飯也吃不上的份兒,但缺少了帶頭的群體,肯定會亂成一鍋粥,毫無目的地前進,說不定還未走到一半路程,就如八戒所言:分了行李,各自散夥了。

那少了孫悟空呢?嗨,那絕對不行,雖然他有時性情暴躁,心高氣傲,但他本領高強,是保衛唐僧的主力助手,少了他,誰給開路?少了他,誰給辨妖?少了他,誰救唐僧……他機靈、聰敏、勇敢、機智……不知多少妖魔鬼怪見了唐僧就垂涎三尺,可卻因為他有個神通個大的徒兒而望而生畏,以失敗告終,所以,少了誰也不能少了孫悟空……

也許有人會說,豬八戒好吃懶做、貪戀女色、喜歡挑撥是非……他不就可有可無嗎?NO,大錯特錯!事實上,他除了這些小毛病,也有許多優點:憨厚老實、聽話、沒有害人之心等等,在對敵鬥爭中他沒少作貢獻,少了他,悟空再神通廣大,可能也會因勢單力薄,寡不敵眾而敗陣的。

跟孫悟空和豬八戒這一猴一豬比起來,沙僧顯得故事較少,生氣不足。但他也是不可缺少的配角,試想:假如沒有這樣一個憨厚誠實、任勞任怨的師弟,當孫悟空和豬八戒鬧矛盾的時候,由誰來當調解員?當兩位師兄外出時,由誰來陪手無縛雞之力的師傅?取經之路,漫長遙遠,由誰來挑那沉重的行李?

既然唐僧及三個徒弟都這麼重要,那麼白龍馬,是不是不很重要呢?請看,在明中,是它不辭勞苦、默默無聞地駝著唐僧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最終到達西天;在暗中,他也在保護唐僧,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顧自身安危與妖魔拼殺,從而幫他們渡過了n次難關,你們說,少得了他嗎?

可見真經的取得,師徒一個也不能少;看完小說,掩卷長思: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要想取得成功,一個團體之中又能少得了誰呢?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779字

今年暑假,我拜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斯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我深深被故事的情節所吸引。有人評價這本書是以傑出的諷刺而垂名世界文學史的,我讀完後才真正領略到這句話的含義。

這本書寫的是主人公格列佛漂洋過海,到了許多奇怪的國度去了解他們的文化和生活。我影響最深的是其中的“利立浦特小人國遊記”,在這一故事中,格列佛在小人國成為了別人的工具,作者集中刻劃了利立浦特人的奸詐主貪婪。作者藉此諷刺當時的英國政府,使讀者意識到一個國家內部的腐敗與紛爭將會將國家毀滅。

故事中小人國引起戰爭的原因很可笑,僅僅是因為在吃雞蛋時應該先打破大端還是小端的問題。讀到此處,我被作者絕妙的諷刺風格所折服,同時也引起了我對生活的思考。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人們因為小事斤斤計較而釀成嚴重後果的現象。記得我兩年前去親戚家,在菜市場就親眼目睹了這樣的事情。一個老婆婆在路邊賣韭菜,一輛汽車經過她的身邊時輪胎壓到了韭菜的一小段。老婆婆生氣了,叫停了車,搶了女司機的包甩在一個花盆邊,女司機便過來罵人:“我包裡有幾萬元呢……”並打了老婆婆一巴掌。兩人大打出手,最後雙雙被警察帶走。在學校裡,也會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有時會因為一塊小小的橡皮而打架,有時好朋友之間會因為一句話而成“冤家”。其實只要雙方寬容一點,就完全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回想自己,也經常在下棋時和對手吵架,在心情不好時和父母鬧矛盾。現在覺得自己真是心胸狹窄,真的該學會寬容一些了,只有寬容別人,才能讓別人也寬容你。

只有寬容地看待人生和體諒他人時,才可以獲取一個放鬆,自在的人生;才能生活在歡樂與友愛之中,心中就會少一份懊悔和沮喪,就能在心底樹起一個堅強的我。具備了真正的寬容,必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從這本書中我還領悟到了其它許多,今後還要再讀它。我也將此書推薦給大家,真是非常感謝作者給我們帶來如此優秀的作品。

地心遊記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697字

在困難中堅強在磨練中成長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我是個愛讀書的小男孩,暑假裡,我盡情暢遊在書海中,其中“科幻之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地心遊記》給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地心遊記》講的是三個人到地心探險的故事。黎登布洛克教授和他的侄子阿克塞爾發現了一張關於進入地心的羊皮紙,他們帶上嚮導漢斯,三人從冰島的一個火山口進入地心探險。他們經過三個月的艱險旅行,最後終於從西西里島的火山口安全返回地面。

讀著這本書,我彷彿也和教授他們一起進入了那個未知的地心世界。地心有種種令人驚異的景象,有波濤洶湧的大海、巨大的蘑菇林、遠古時期的海獸……這些都深深地吸引著我。雖然如此,但地心探險卻充滿了艱險,他們不認識路,面臨缺水的威脅,還要經歷暴風雨等種種在地面上難以想象的困難,但是他們都沒有退縮,而是非常勇敢地面對了這些問題,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一向膽子比較小,做事缺乏恆心、耐心,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記得去年暑假,媽媽讓我去學騎自行車,我一直不敢騎,非要爸爸扶著車才肯騎,有一次爸爸悄悄鬆開手,我摔了一跤,從那以後無論爸爸媽媽怎麼鼓勵,我都再也不敢騎了。在暑期小提琴練習時,為了參加考級,每天都要練習,對此我沒少抱怨,甚至還因為怕練琴而掉過眼淚。現在想想真是不應該啊,或許早點看這本書我就有戰勝困難的勇氣了。

讀了這本書,我不僅獲得了許多科學知識,也明白了:人應該不斷磨練自己、勇敢地接受挑戰,培養堅強的意志。遇到困難時,要沉著冷靜地去面對,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這樣才能渡過難關,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