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天龍洞相關作文20篇

遊天龍洞 篇1

國一作文 ,982字

暑假,我跟隨爸爸去雲南遊覽了上關花風景區。

正巧趕上晴空萬里,伴隨著鳥語花香,一路顛簸,我們來到了目的地。早就耳聞美麗的大理素以‘風花雪月’聞名於天下,現在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親眼目睹。

本來以為來的夠早,可售票處還是人山人海,大家都被上關花風景區的四大特色吸引著,誰也不肯讓誰。個頭大的擋住了售票處的通道,把小個子的擠得喘著粗氣。場面只能用炸開了鍋來形容。來到索道管理處可真是不容易,按著順序,我們乘上天龍索道,直上蒼山第一峰—雲弄峰。隨著一點一點的上升,耳邊變得清淨了,只聽見稀稀疏疏的鳥鳴聲。風兒像是這裡的安檢人員,一陣陣的拂過人們身上的每一處,我不禁哆嗦了起來。但初次到這,風兒也很好客,讓鳥兒歌唱,讓山泉伴奏,讓樹木舞蹈,弄得大家好不興奮。眺望著山下的景色,頓時心曠神怡。

緩過神來,發現抵達了目的地。

去天龍洞還要經過一道風景線—上關花。這上關花一株又一株簇擁在一起,排列在山路兩側。那紫得神祕、粉得誘人的華麗外表,常引得遊人上前瞧一番。只可惜華麗的外表下,內心是毒辣的。遠遠地欣賞那成千上萬簇擁在一起的上關花,更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千年龜的襯托下更是讓人想忘也忘不掉。

跟隨導遊的腳步,我們來到了滇西第一奇洞—萬年古洞天龍洞。站在主洞口抬頭望,一條威風的黃龍臥在石壁上方,旁邊幾個清晰的大字—天龍洞。只望見洞口很寬敞,不知道洞內怎樣,耳邊隱約迴響著水滴落的聲音。進入洞內,一片黑,只能模模糊糊見到山石的樣子,緊緊跟著導遊,慢慢往裡走。越往裡洞就越窄,但變得明亮了許多。洞裡陰森森的,我聽著水滴聲,摸著身兩側的石壁跟著大部隊一點點前進。時不時感到有一股溼漉漉的潮氣湧向我。大家小心翼翼地在又滑又溼的臺階上行走,有人不留神險些滑到。

這洞好像一直走不完,在洞裡穿來穿去,分不清哪個是哪個。終於,來到了‘寶貝’聚集的地方。28組鐘乳石各有千秋,千姿百態,這微風點的像老虎,那細長點的像蛇,鍋蓋似的像烏龜,不是很逼真,但十分形象有趣。人們不由得伸手沾沾靈氣。我留意到了洞頂的冰凌狀的石鐘乳,有的呈灰色,有的是乳白色,在閃爍彩燈下,也顯得五彩斑斕,好比人們揮舞的銀光棒。

天龍洞裡的神、奇、美、險,一步一景,妙趣橫生。

還沒欣賞夠,就被導遊催著出洞,出洞後,洞裡的所見所聞,又在我的想象中重新呈現在了我的眼前。

遊黃龍洞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7字

你知道嗎?在湖南省的張家界可有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黄龍洞,又名黃龍泉。在這夏日炎炎的暑假裡,我和家人們來到了這個神奇的黃龍洞裡,開始了一次遊玩黃龍洞的旅程。

跟隨長長的隊伍,我們慢慢走進了黃龍洞,洞裡又黑又冷,我緊緊抓住媽媽的手不放,剛走不遠,緣緣姐姐突然拍了一下我的背,嚇了我一大跳。這時我發現了我們的面前站著一位漂亮的導遊姐姐,姐姐告訴我們黃龍洞是世界自然遺產,2009年被評選為“中國最美麗的旅遊奇洞”,佔地面積足足有十萬平方米呢!我們還來到了一根石筍前,我摸了它,上面還有水珠,非常光滑。姐姐說:“這根石筍大概生長了兩千年了,它每六十年長一釐米,石筍的正上面會長一根小石筍,它會往下滴水。如果水停止了,那下面的石筍就停止生長了,如果上下兩個石筍連在了一起就叫做:石柱。要是石筍已經長成了石柱了上面還在滴水,那這根石柱的上下兩頭也可以繼續交差生長。”聽了這些後,我心想:六十年才長一釐米,那我要什麼時候才能看見它們變成石柱呢?大概會要幾百年吧……

接下來我們又去了迷宮,真是嘆為驚止啊!我的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錯過了裡面的美景。大大小小的石筍直立在路的左右兩邊,好像給道路圍了柵欄。我走著走著,不小心被什麼東西絆到了,還好緣緣抓住了我的手,才沒受傷。我低下頭一看,“哦,原來是個小石筍呀!”“這根小石筍才只有三點五釐米,是整個黃龍洞裡最小的一根……”導遊姐姐說。

沿著忽上忽下、彎彎曲曲的臺階,我們在洞裡走了近3個小時,在這個黃龍洞裡留下了我們快樂的足跡,這次旅行雖然結束了,但快樂卻留在了我心裡。如果你也對黃龍洞很有興趣,想一飽眼福,那就快來看看吧!

遊雙龍洞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1字

假日裡,我們一家開車去金華雙龍洞遊玩。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景區,爸爸到售票處買了票,就準備去有名的雙龍洞。沿著石階上去,一路上看到了歡快的小朋友在溪裡玩耍。溪水清澈見底,歡快地流著,像為遊客彈奏歡快的樂曲。我也到溪裡玩了一會兒,我們繼續向前走。

我們大約走了十五分鐘,來到雙龍洞門口。洞內寬敞、涼爽,彷彿是一箇中央大空調房。想要看裡面的奇異景色,必須做小船,這次坐船方式很特殊,不能坐著,只能躺著。船來了,我們上了船,大家手腳放平,平躺在船上,小船慢慢開動了。我感覺石壁向我壓來,嚇得我魂飛魄散,似乎隨時可能跟石壁“接吻。”我還沒反應過來,我們便到了洞內。洞內的景真美呀!形態各異的石鐘乳隨處可見。有的像“金箍棒”、有的像奶牛、還有的像巧克力球……最形象的數“天狗望月”,在頂端有一個彎彎的月牙,一隻狗一動不動,真是有趣極了!我們不知不覺地走到了“冰壺洞”。只聽見“嘩嘩”的聲音,我們循聲望去,看見了一瀉而下的瀑布。那瀑布衝擊得轟然巨響,猶如萬馬奔騰,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啊!”

離開“冰壺洞,只走了一會兒,就出了內洞。隨後,我們又參觀了“二仙洞”、“仙瀑洞”。各個洞的景色各不相同。我覺得大自然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雕塑家。

遊雙龍洞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9字

在某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們班級組織春遊去北山的雙龍洞。

我們乘著大巴車沿著公路盤曲而上,路邊的風景異常優美,許多樹木高大參天,遠遠望去像一把巨大的傘,樹下的花朵更是爭奇鬥豔,真是“車行北山中,人在畫中游”在車上大家說說笑笑,樂得大家不亦樂乎。

入山大約五公路就來到了雙龍洞口。剛下車映入眼簾的是“雙龍洞”三個雄偉大字。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鬱,顯得非常有氣魄。

我們興奮地走進去,像橋洞似的洞口,觀望四周,都是堅硬的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那裡聚集一千或八百個人開會,一定不會覺得擁擠。一湧清泉向洞裡的右邊往外流,非常清澈,這就是外洞。

我們順著人流走到小船面前,發現一個孔隙。這個孔隙只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它是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臥剛合適,再也沒有辦法容第三個人。就是這樣小的小船,我躺在船上,管理員按動開關把我拉到內洞,在內洞非常的涼爽。在霓虹燈的照耀下,石壁變成了像五彩石一般美麗,導遊向我們逐一指點各種奇形怪狀的岩石,比如倒掛蝙蝠、黃龍吐水、天馬行空和龜蛇共生等四十幾種景觀,裡面的景物讓我大開眼界,流連忘返。

雙龍洞真不愧是5A級國家風景區,出奇的景色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我介紹你們來旅遊呀,同學們可別錯過了咯!

遊雙龍洞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1字

我去過很多地方:黃山、尖峰山、蘭溪地下長河、四零一洞天……但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還是金華的雙龍洞。

那天我們坐著車來到了雙龍洞,一進洞口一股涼氣撲面而來,好像進入了空調房,地和洞頂跟五層樓那麼高,我們排著隊準備進洞。

終於到了,我又高興又害怕,高興的是可以觀賞雙龍洞了,害怕的是在坐船時鼻尖跟岩石摩擦到,還好!我安全地進到了洞內。

洞內,一盞盞五彩燈光照耀在岩石上五彩斑斕美麗極了!

首先,我看見的是兩條龍,原來這就是雙龍洞得名的由來。接著我又看到了一位老壽星和一棵仙桃樹,好像老壽星望著仙桃乞求長生不老,更有意思的是青蛙盜仙藥,一隻青蛙伸長脖子想偷吃仙桃變成王子……又走了一段路,只見一塊塊鐘乳石掛在洞底上,好像一隻只蝙蝠,這些鐘乳石有大有小,有粗有細,聽說鐘乳石要十年才長一毫米,這麼大塊還是第一次見。

再走了一會兒,只聽見“嘩嘩譁”越往前走就越響,我們又到了一個洞間,一道瀑布沉現在我的眼前,瀑布如箭般掛下來,好似“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還看到了“仙人帳”“將軍靴”“北京烤鴨”“金華火腿”真是美不勝收啊!

在我還在回憶那景色時,才發現我已經出洞了雙龍洞才我感覺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遊雙龍洞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0字

今天,我終於如願以償,隨著媽媽、外婆來到了金華雙龍洞。

一到洞口。只見兩側掛著鐘乳石,像是龍頭,我想:這就是“雙龍洞”名字的由來吧。要到洞裡去必須排對,你知道為什麼要排隊嗎?哈哈,告訴你吧!進入洞內必須仰臥在小船上,於是我和媽媽外婆一起躺在小船上,小船慢慢地駛向洞內。

到了洞內我迫不及待得下了船,這裡各種各樣的石頭,在五顏六色胡燈光照射下顯得更加美麗。忽然,導遊指著我頭上的石頭說:“外面既然有了龍頭,那裡面就有龍身啦!”可不彷彿有一條龍蜿蜒盤踞在洞頂呢!導遊又指著另一塊石頭鼠:“那是仙人帷帳。”還有一些特別字牌上寫的,如:“龜蛇大戰”、“仙人指路”、“青蛙盜仙草”、“倒掛蝙蝠”……雙龍洞的石頭真是千奇百怪。

我順著一條彎彎的小路往洞裡走,沒等我們走到就已經聽到瀑布聲了,這裡共有兩大瀑布,一個叫“母子瀑”,另一個叫“冰壺瀑”。

雙龍洞的奇石,冰壺洞的瀑布,真讓我流連忘返。

遊雙龍洞 篇7

國小二年級作文 ,330字

今天,我們一家去雙龍洞遊玩。

我們開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蜿蜒而上。一到洞口,只見兩側分別懸掛著形似龍頭的鐘乳石,我想這可能就是“雙龍洞”名字的由來吧!

等媽媽買好票回來時,洞口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們等了好久,才輪到我們上船。人要進到洞裡,必須仰臥在小船上才能進去。於是我們一家躺在一條小船上。船慢慢開了,我感覺上方的石頭朝我擠過來,我一動也不敢動,生怕撞破了頭,擦破了鼻子。小船一靠岸,我就迫不及待地上了岸。這時一股涼風迎面撲來,真涼爽啊!

眼前各種各樣的石頭在彩燈的照映下顯得非常美麗,就像到了仙境。我們參觀了一個又一個場景,有“青蛙盜仙草”、“仙人帳”、“烏龜探海”……一塊塊石頭活靈活現,讓我們大飽眼福。

雙龍洞真涼爽,真美啊!有機會我還要來這裡玩。

遊雙龍洞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5字

來到了雙龍洞口,就像葉聖陶爺爺說的一樣,要先乘小船進去。我和三個小夥伴,手牽著手一同進了小船。葉爺爺說,只能兩個人一條小船。可能因為他們是大人,而我們是小孩子吧,我們就四個人乘了一條小船。

進了洞,只見裡面泛著各種光: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光彩奪目。洞頂上是一大片石壁,手一摸旁邊的石壁,溼漉漉的,有一種滑膩膩的感覺。導遊向我們介紹說:這是龍頭,這是龍身,那個是龍的爪子……我抬頭一看,頂上是各種各樣的石鐘乳,地面上到處都是石筍。

你看那石鐘乳:有的像冬天懸掛在屋簷下的冰凌,“身上”一圈一圈的花紋是誰也設計不出來的,那麼有規律,讓人看了不禁暗暗讚歎;有的像一大滴水珠,上小下大,上細下粗,讓人感到它時不時地要掉下來;還有的像一位仙人,駕著雲霧在萬物中穿梭著,再加上四面噴出來的霧氣,使人感覺進入了仙境中。頭上的那些石鐘乳,還不停地往下滴著水珠,不知道那是它們喜悅還是悲傷的淚水?我們不少女生穿了涼鞋,踩上去滑滑的,我也差點摔了一跤。

你再看那石筍:有的傲然挺立,雖說是石頭,但那逼真的形象,讓人感到眼前彷彿就是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瞧!那裡還蹲著一隻綠皮大青蛙哩。我心中一陣驚喜,忙奔了過去,想摸一摸它。可誰知,等我跑到跟前,青蛙卻怎麼也找不著了。我疑惑地退回來,再抬頭一看,呵,它不是好好地蹲在那兒嘛!還有那一把把閃著寒光,鋒利無比的“冰劍”,好像剛剛出鞘,讓人心驚膽戰……

我們戀戀不捨地走出了美麗的雙龍洞,聽著隱隱傳來的水聲,又向冰壺洞跑去……

寒假見聞之——遊雙龍洞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1128字

寒假裡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到金華遊著名的景點“雙龍洞”。

我們開著汽車沿著盤山公路一路蜿蜒,最後來到一個能容納上百輛汽車的大停車場。我下了車,往山頂望去,哇!只見山頂上雲霧繚繞,仙氣嫋嫋。如果有人告訴我神仙就居住在這座山上,我一點兒不會懷疑。

媽媽在購票點兌換好電子門票,我們就順利地往雙龍洞的方向進發。雖然是冬天了,沒有杜鵑和桃花來點綴,但讓人驚喜的是小道兩旁竟然傲然綻放著點點梅花!爺爺告訴我這就是臘梅花。我仔細看了,哇,這淺黃色的小花開滿了整個枝頭,分散在山坡路邊,可美了。

快要到雙龍洞啦,遠遠聽到有潺潺流水聲,難道是山裡還有小溪嗎?我迫不及待地往前奔去。果然,印入我眼簾的是洞口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從雙龍洞內潺潺流出。再往前幾步,“雙龍洞”三個紅色的大字赫然刻在洞口的石壁上!分外氣派!爺爺又指著幾處凸出的岩石對我說:“你看,這裡就有兩條龍,這是龍頭,這是龍爪……”沿著爺爺指點的方向,果然神似,難怪古人會給這個洞取名為“雙龍洞”了!

洞外的美景已經讓我欣喜不已,我的心情更加期待,迫不及待想進洞一探究竟啦!進入洞口的檢票處,我打量了整個洞口,真大啊!在這裡擺上幾十個大圓桌供人吃飯也一定不會覺得擁擠。檢完票,就來到了讓我期待已久的景點一大特色—坐船進洞。因為在來的路上,媽媽就告訴我了,進入內洞是要坐船的。我在課文《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裡也讀到過葉聖陶爺爺也是躺在小船裡入洞。但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現在終於輪到我親自體驗啦!我又緊張又興奮,但一點兒也不害怕。洞口很低,小船能容下六個人平躺。我們一家五口正好躺同一條小船。躺在上面雖然有點晃,不過還算平穩。我們剛躺好,船就開起來了。洞內的岩石壁朝我逼來,彷彿是貼著我的臉過去的。我連大氣也不敢出,頭更加不敢動了。還好大約30秒時間就到了內洞,下了船我卻意猶未盡,真想再來一次!

終於來到了雙龍洞的內洞了!果然別有洞天啊!這是一個鐘乳石和石筍的世界,裡面被人們用各色彩光妝點地分外明亮。第一個被我發現的就是“龜兔賽跑”,有一隻“兔子”躺下了,後面有一隻“烏龜”在努力地追。真有意思!還有“壽星摘桃”,“小龍宮”……當然,看這些的時候你需要有一些想象力。洞的一邊是清澈的溪水,原來洞外的水就來自這裡。我們又沿著溪水一路來到了“冰壺洞”,順利從冰壺洞拾級而上,也不知走了多少級臺階,終於走出了雙龍洞。

回到家裡我翻開了課文,與葉聖陶爺爺介紹的比一比。發現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小船,文中是工人師傅親手拉的,現在改成電腦遙控的了!再如出洞,文中是原路返回,現在是單行線,改從冰壺洞登到山頂再出洞了。不過,雖然有些不同,但雙龍洞的美麗卻依舊讓遊人折服,流連忘返……

跟著課文遊雙龍洞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6字

寒假裡,我和父母去雙龍洞遊玩,看看葉聖陶老先生筆下的雙龍洞與真實的雙龍洞有哪些不同。

來到羅店,因為遊客較多,所以乘公交上山。在車上,我又讀了一遍葉老先生的《記金華雙龍洞》。大約過了十分鐘左右,便來到了雙龍洞景區。一進景區,就看到葉聖陶先生的雕像、介紹及文章,旁邊還有個小男孩模樣的雕像在傾聽葉老先生的講解,我也跑去合了影。

來到雙龍洞口,我覺得外洞大得不止能容納一千人,因為在排隊等候臥船進洞的人就已有約一千人了。那個孔隙已經不能叫孔隙了,原本只容下一隻小船,現在可並排四隻小船了,並且一隻一排可臥三人。我們仰臥在小船上,向內洞出發,我感覺周圍的石壁朝我擠壓過來,正如葉老先生所說的,只要稍一抬頭,定會擦傷鼻子,撞破額角,大約行了十米左右,就膽顫心驚地來到了內洞。

內洞裡有許多奇怪的石筍和石鐘乳。一到內洞,我便尋找起雙龍來,最後還是去詢問了工作人員,我照工作人員的指點,找到了雙龍,有點兒像,是一條青的和一條黃的。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告示牌及形狀來想像成神仙、動物等。如青蛙盜仙草、天馬行空、將軍腿、老壽星望仙桃、蛇龜大戰……琳琅滿目,惟妙惟肖。

再往裡沿著人工內河&,走過人工臺階,來到冰壺洞。冰壺洞是中國最大的溶洞瀑布。在這,你能看到“銀河倒瀉入冰壺,長有驚雷陣陣呼的洞中懸瀑奇觀,甚是壯觀……再往上,就可以出洞了。

冰壺洞是1991年與雙龍洞打通的,怪不得,當年葉老先生需要臥船返回啊!

遊黃龍洞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3字

2018年8月13日,我和父母自駕去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黃龍洞,去觀賞它獨特的美景。

黃龍洞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核心景區武陵源內。它享有“世界溶洞奇觀”、“中國最美旅遊溶洞”等頂級榮譽,名震全球。這樣高的讚譽讓我越發對那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那天,一下車,火辣辣的太陽烤著我的臉,眼睛被陽光射得眯成了一條縫,我頓時感覺自己快要中暑了一樣。但當我剛走到黃龍洞洞口的時候,一陣涼風突然襲來,我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同時爸媽的驚呼在我背後響起:“好舒服呀!”

剛走過去,就看見一個半拱形的小洞,一鑽過去,我驚訝了:滿眼的漂亮石頭。有的是乳白色的,手電筒一照過去,晶瑩剔透;有的是土黃色的,身上還沾了點閃粉;還有的是五顏六色的,十分引人注目。當然,石頭的形狀也很有趣:有的像頑皮的毛猴子圍著觀音求福;有的像威風凜凜的老鷹在林間覓食;還有的像恐龍在追著驚慌失措的小雞……

走進深處,你會看到更多景點:龍舞廳、響水河、天仙橋、水下迷宮、定海神針……其中“定海神針”讓我最感興趣。這根高192米的巨型石筍兩端粗、中間細,像極了孫悟空那根沒變小的金箍棒。根據導遊姐姐的介紹,定海神針和洞頂還相差六米,因為洞頂還在滴水,所以它還會繼續生長。許多人都在好奇,這根神針什麼時候能和洞頂相連呢?這時導遊姐姐開玩笑了:“按照石筍一年長一釐米計算,我們還得等上六萬年!這樣吧,六萬年之後我們就相約在這裡一起見證奇蹟的時刻吧!”能活上六萬年的不是神仙嗎?我不禁笑起來。

之後,我們排隊坐船遊了響水河。這是一條長2820的陰河。雖然我們只遊覽了其中的一部分,但卻給了我極深的印象。響水河的水真冰呀,冰得我的手都想要鑽進暖和的衣服裡;響水河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照出我的模樣;響水河的水真綠呀,綠得像一塊天然的翡翠。

……

那天,我覺得自己來黃龍洞真是個很棒的選擇!

遊雙龍洞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9字

今天,我們一家人到雙龍洞遊玩。

一到洞口,我們就看到一座大山,裡面有個大洞,石頭上面刻著三個大字“雙龍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內洞與外洞僅相隔5米,有一塊巨大石屏相隔,石屏與河面僅有0。30米左右的間隙,進洞必須仰臥小船而入。於是,我們躺在小船上一動不動地等待它開過去,生怕動一下,頭被石頭撞破。不一會兒,小船到達洞內。

小船一靠岸,我迫不及待地跳上岸。突然我不禁打了一個寒戰,好冷哦,趕緊披上媽媽剛買的浴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羅漢堂”,十八羅漢有的坐著,有的躺著,有的站著……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接著,我們看到的是“將軍腿”,兩塊石柱頂著一塊大石頭,像將軍的腿堅實有力。後來,我們又來到了“倒掛蝙蝠”,兩塊小石頭在大石頭中凸出來,像兩隻倒掛著的蝙蝠。在洞裡,我們還看見了“小龍宮殿”“老壽星望仙桃”、“青蛙盜仙草”、“海龜探海”、“龜蛇大戰”……真是千奇百怪呀!

不知不覺,時間很晚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雙龍洞。

遊天龍灣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3字

昨天,我去了天龍灣。那裡景色優美,空氣清新。

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由家長陪伴著,坐著大巴,來到了宜都市的天龍灣,我們下了車,坐上了遊輪。來到了“石柱觀”,“石柱觀”是一座山名,這座山高而陡,上面有筆陡的臺階,像是掛在半山腰。我們順著臺階爬上去,爬了一半山路,就看見一條長長的玻璃滑道,這條玻璃滑道大約有500米長,從高高的山上一直滑到山底。我穿上褲子,戴上手套,從上面滑了下去,速度特別快,特別是轉彎的時候,像瀑布一樣急。到了終點,我覺得很刺激,好想再玩一次,我們再一次登上了遊輪,又原路返回到了天龍灣廣場。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自由活動了。我順著一條小路爬到了山上。山上有一條彩虹滑道,我坐到一個滑盤裡,後面的工作人員推了我一把,我就快速地飛了下去,此時能清楚地聽到風與臉頰摩擦的聲音。哇!太刺激啦!我以為要飛離滑道了,可沒等我反應過來就已經到終點了。

最後,太陽已偏西,我們要離開天龍灣了。我們又坐上了大巴,回到了荊州。

在回來的路上,我不禁讚歎:“天龍灣太好玩了,下次我要再來玩。”

遊雙龍洞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5字

今天,去金華雙龍洞啦!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走到大巴車。快到金華的時候,丁生傑也在這輛車上,我非常開心,拿出珍藏的芝麻海苔送給他一小包。

到金華博物館,我和丁生傑跑進去,一個翠綠晶亮的圓球,看來是整塊的大螢石雕刻成的。我們圍著它轉了一圈,它也太大啦!我們東奔西跑,看過許多以前的武器:鐵劍、長矛、女槍,金華英雄兒女狗英勇;古代人將泥巴做成碗、盆等陶器,真聰明啊!我又看見古人類工具的展區,以前的工具很簡單,差不多都是木頭、石頭、繩子的結合體。還有恐龍的展區,我用腳踩在恐龍的腳印上,像是個小不點,旁邊幾枚石化的恐龍蛋。一隻機械恐龍,張著血盆大口,搖動著尾巴,發出轟轟的叫聲。

雙龍洞到啦!洞口上方岩石上有“雙龍洞”三個大字,兩側看似龍頭樣的石頭,一個青,一個黃,這大概是傳說雙龍的龍頭吧。隨著人流,來到外洞,準備去坐船,可是這人也太多嘍,水洩不通,裡外都是人。一個小時過去真不容易,我們上船,平躺進去,剛好四個人,再也容不下第五個人。船下有燈光,上面非常亮,可是我們還沒看夠,已經到了洞內,這是“排隊1小時坐船1分鐘啊。”我好傷心!裡面很冷,也很寬敞,到處金光閃閃。一些鐘乳石,在五彩的燈光點綴下,樣子千奇百怪,什麼“天馬行空”、“五百羅漢”、“盜仙草”;有一塊石頭叫將軍腳,這也太牛了,原來托塔天王在夏天的時候覺得太熱,便把腳伸到雙龍洞來圖個涼快。不遠處,我便看到一個巨大的洞內瀑布,叫母子瀑,水飛瀉下來,像一條銀沙從山上飄落下來,太壯觀啦,我不禁吟誦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沒過多久,我們便回家,還買了一些金華酥餅。我真慶幸有機會來金華雙龍洞,一定會把這人間仙境介紹給同學們,讓他們也來體驗一番。

遊天龍山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7字

全南是一座資源豐富、風景優美的縣城。這裡不僅有楊梅、臍橙、葡萄等好吃的水果,還有許多美麗的旅遊景點。

天龍山可謂是全南一處聖地了。顧名思義,山的形狀非常像一條巨龍,遠遠望去,雲霧環繞,就像一條把身子藏住,而只露出頭和尾巴的神龍。傳說,神龍經過全南,愛上了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於是就在這裡安居下來了。

天龍山的最高峰上,矗立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名字就叫天龍山寺,在天龍山寺上遠遠望去,可以看見群山綿延,煙霧迷茫。

踏進山寺,你會覺得有一種神聖的感覺,有和尚在敲擊木魚誦唸佛經,裡面終年香火繚繞,彷彿置身於仙境中一樣。那裡的佛個個塑著金身盤坐著,一臉的神聖與莊嚴,天天都接受著成百上千的信徒虔誠地膜拜著。傳說中,去過那裡的人,都會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天龍山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外地遊客。

天龍山外形獨特,蜿蜒起伏,酷似一條巨龍橫臥在山嶺,山上長滿了高大挺拔的松樹和雲杉,遠遠望去,就像是龍身上的鱗甲。山上還住著許多可愛的國家三級保護動物——狐狸,不時地會走出來覓食、玩耍、跟遊人拍照,受到遊客們的喜愛。山路分佈錯雜,一不小心你就會迷路,但是依然阻擋不了爬山愛好者和遊客們的興致。每到週末,就會有一群群的遊人來爬山、遊玩。

聽了我的描述,你們一定很想去吧!到時候,可別忘記帶上相機哦,因為那裡的景色,實在讓人叫絕!

遊天龍屯堡古鎮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1字

秋高氣爽的日子,早晨陽光明媚,天空白雲朵朵,我隨爸爸媽媽遊覽了安順天龍屯堡古鎮。

走進古色古香的古鎮,大門是扇石門,上面用金色字寫著一副對聯:

黔中寓兵流長垂下千秋。

滇喉屯甲源出武十四年。

再深入古鎮,一棟棟建築精緻,飛簷朱牆的房子,真是造型典雅。

古鎮中,有一條不知名的小河穿鎮而過,有一座平路小橋架在小河上。橋上也有一個小石門,上面的欄杆刻著一些像龍不是龍的花紋,大小一致,無可挑剔。

我們又參觀了古代的一間學堂。裡面只有7張課桌,課桌是用松木做的,這麼多年來,它仍保留著一股清香味,真神奇。

我們走進古鎮中一間有名的餐館,吃了一頓飯。餐廳裡的服務員穿著古裝在工作,著裝整潔,色彩素雅,如同仙境下凡的仙子一般。餐廳裡每一處地方,都很詩情畫意——桌子、椅子、窗戶……全都給人一種古樸素雅的感覺。

菜上齊後,餐桌上有涼拌米皮、烏骨雞湯、安順裹卷……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安順裹卷。裹卷皮是用白米做成的米皮,裹卷中的配料有黃瓜絲、胡蘿蔔絲等,用筷子夾起米皮裹卷,蘸上辣椒水,看上去都“口水直流三千尺”,一口咬上去,辣椒水濺得滿口都是,美味可口!吃了一個還想吃一個,還沒有吃夠,一盤米皮就沒了。

天龍屯堡古鎮,一個如同仙境、天堂般美麗的地方,我喜歡上了。

春遊雙龍洞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0字

今天,我們學校春遊,去的第一站是5A級景區——金華雙龍洞。

課本里有關於雙龍洞的文章,是葉聖陶寫的。也是春天,也有春風,有一樹一樹的油桐,有一簇一簇的映山紅,只是明豔的春光裡不見了當年的老先生,嘰嘰喳喳的是一群小鳥似的的我們。

聽著溪流,隨著山勢,車停了下來,我們走幾步便到雙龍洞口。石壁上寫有“三十六洞天”的字,我還沒有分清黃龍和青龍,同學們便招呼我去坐船。

課文中小船隻能載兩人,可現在可以載六人。躺下,仰臥,伸直身子,閉上眼睛,船就慢慢移動了。大膽睜眼看一下,果然前後左右的山石擠壓過來,差點擦著鼻子。女漢子杜昕霖害怕得叫了起來,一向膽子不大的我卻覺得很好玩。

內洞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五顏六色,定神適應了一下,導遊指給我們看奇形怪狀的石鐘乳、蜿蜒的龍身、青蛙盜仙草、仙人床、仙人帳、羅漢堂、龜蛇大戰……在各色燈光的映照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走到冰壺洞,第一眼便看見一道大瀑布。從上往下看轟轟隆隆、深不見底,從下往上看,飛霞流丹、滿天星斗,映著燈光,彩徹雲衢。洞內臺階很高很陡,我小心地跟著前面人的腳印走,又忍不住時時扭頭看一眼,聽一陣,多神奇的自然啊!

遊雙龍洞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9字

姐姐在小學課文裡學習了葉聖陶寫的《記金華雙龍洞》。她說:“進雙龍洞很神奇”,我帶著疑惑,和姐姐一起遊玩了雙龍洞。

那天,空氣清新,萬里無雲。我們高高興興地向雙龍洞走去。剛一進洞,裡面黑漆漆、冷颼颼,我們立刻穿上了外套,不久就到了坐船進洞的入口。原來姐姐所說的“神奇”就是要躺著坐船進洞。哈哈,真是好玩。我提心吊膽地上了船,躺了下來,心“砰砰砰地”跳個不停。老爺爺用鉤子一推,船就向洞裡前進了。我忍不住向上看,哇!我感覺我的臉要貼到石壁上了,我馬上閉上了眼睛。還沒回過神,船就到岸了。

爸爸在前面帶路,我緊跟在爸爸的後面。山洞裡的路又窄又滑又陡,一不小心就會摔倒。洞裡的石壁又溼又滑,不時還有水滴滴下來。洞裡有許多鐘乳石,有的像老壽星望桃;有的像將軍的腳;有的像猴子撈月——我為這些神奇的石頭點贊。途中我還聽到河水的聲音,洞裡的水清澈見底,我不禁把手伸進去,啊!河水涼涼的,感覺好舒服。再往前走,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條瀑布從天而降,就像新娘的婚紗,美麗極了。我想起了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伴隨著人聲、水聲、腳步聲,我們走出了雙龍洞。

遊雙龍洞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7字

端午節,我和姐姐跟著家裡人去了金華雙龍洞。

到達洞前,還要經過一段山路。由於節假日遊客特別多,從山腳就開始排隊了。幸好有沿途的美景可以欣賞,也不覺煩悶。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左右,終於到達了雙龍洞口。洞口成喇叭狀,頂上的“雙龍洞”三個字碩大無比,聽說洞口兩邊突出的石頭是“龍頭”,我仔細觀察了下,覺得還真有點像呢!

排隊往裡走,就進了雙龍洞的外洞。外洞高大明亮,能容納上千人。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外洞與內洞之間,有一塊巨大的岩石覆蓋在一池水之上。巖底離水面僅30CM左右,進入內洞,只得用小船,人需平躺船底,小船從水面穿引而入。我和姐姐跟爸爸媽媽躺於同一條船,小船慢慢得被裡頭的繩索拉入洞內。這時,一股清風向我撲來,真涼爽啊!仰面一看,呀,巖底都快跟我的鼻子“親吻”了。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真是一動都不敢動。

很快,小船就到達了內洞。內洞美不勝收,各種各樣的石頭在五顏六色的燈光下顯得十分美麗。洞內鍾乳、石筍奇形怪狀,縱橫交錯。在洞頂的某個角落,我還看到了一群蝙蝠,不禁讓我打了個冷顫。

沿著洞內的地下河通道,來到了冰壺洞。還沒走到就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冰壺洞的瀑布從15米左右高的洞頂傾瀉而下,瀑布聲轟隆響,真是壯觀啊!

雙龍洞的美景真是另我流連忘返!

遊利川騰龍洞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2字

暑假的一天,我們一家人到利川騰龍洞去遊玩。一路上,爸爸給我講了有關騰龍洞的一個美麗的傳說,我聽了恨不得插上一對翅膀馬上飛過去。

經過一路顛簸,我們終於到了目的地。我抬頭仰望,只見洞頂刻著三個蒼勁有力的紅色大字“騰龍洞”。洞口沒有我想象得那麼大,心中不禁有一絲詫異。我們繼續往前走,只見地下、洞壁、洞頂上到處都安裝了五顏六色的燈,美麗極了。我們踏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往裡走,洞裡面越來越寬敞。隨處可見形態各異的石鐘乳:有的像吃飽的狗熊蹲在那裡發呆,有的像淘氣的猴子在那裡玩耍,有的像正在尋找食物的烏龜……

聽說前面還有精彩的鐳射秀表演。我們連忙坐上電瓶車往前趕,不一會兒就到了鐳射秀現場,那裡人山人海,好一派熱鬧的景象。只見一束束鐳射照在洞中央的噴泉上,模擬出各種動植物的姿態,栩栩如生,伴隨著不同的旋律,有時讓我們心驚肉跳,有時讓我們欣喜若狂,有時讓我們捧腹大笑……環顧四周真不愧是一個洞的世界,各種不規則的大洞、小洞不計其數。有的洞不大,我們一會兒就走到了盡頭,有的洞和其它的洞是相通的,真像一個大謎宮呀!

不知不覺中,夕陽西下,我和爸爸、媽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個美麗而神奇的騰龍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