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百味相關作文20篇

讀書百味 篇1

高一作文 ,1788字

一提到讀書,我腦子裡首先浮現出的是一系列名言,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猶如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等。回味我的讀書經歷,卻如翻倒五味瓶,百感交集。

小學低年級時,我最喜歡童話書。記著母親買過《帶?的故事》、《知識童話精選》、《安徒生童話集》之類的。裡面的具體內容已經模糊不清了,但有些記憶殘片值得玩味。母親工作忙,週六、週日也加班給學生上課。每次臨走前,她都把我家六個小方凳排好,說:“好孩子這是你的書。媽媽去給我的大朋友講故事,你給你的小朋友講故事。咱們比比看誰講得好。”看看她一臉無奈的樣子,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那些小方凳成了我一個個乖巧聽話的“學生”,默默傾聽著我斷斷續續、瞎編亂蒙的故事。慢慢地,我竟然有了當一名科幻小說家的念頭。童話故事一直是我的最愛,她短小精悍,引人入勝,為我展現出一個五彩斑斕的奇妙世界,教給了我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我獲得更多的是表達自己的快樂和無拘束。五六年級的時候,我的作文沒有多大起色,母親買來了一些諸如《感動小學生的100個故事》之類的書。我還停留在幻想的年齡,對這些說教的東西興趣不大。為了幫助我閱讀,她不僅在書上圈點勾畫,而且每次去上課都要佈置一個任務:必須在她回來時能複述裡面的一篇文章。現在想想,我記住了一些很有意義的故事,知道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知道匡衡鑿壁借光,可在當時,我卻一邊埋怨著媽媽,一邊恨著那些故事書,一邊極不情願的複述著裡面的一篇篇文章。原來沒有興趣的時候連讀書都是酸澀的,甚至是痛苦的。

真正喜歡上閱讀應該是上初中以後。這時候,讀書不再是應付母親檢查的手段,而變成我學習生活難以分割的一部分。書彷彿變成了我的食物,沒有書,我的心中便沒有了著落。我看書常常廢寢忘食,大人是借酒澆愁,我卻借書澆愁,悶悶不樂的時候,我就看書,因為只有書才能帶給我快樂。那薄薄的故事書也變成一本本厚厚的世界名著。閱讀能力提高了,我從書中知道了很多現實生活中沒有的東西。高爾基的《童年》讓我瞭解到了俄國沙皇統治的黑暗,瞭解到了一代文學大師高爾基的童年生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那種堅強的意志深深打動了我,教育我要在困難面前樹立信心。我知道了心靈美的可貴。當我拿到夢寐以求的《巴黎聖母院》時,就不可自拔的愛上《巴黎聖母院》中的那個醜陋的敲鐘人,他為還滴水之恩,甘願為美麗的吉普賽女郎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在書的海洋中憧憬著自己的未來。我記著簡愛曾經說過:“雖然我不美,又貧窮,但我們是平等的,就像我們死後都會經由墓地,平等的跪在上帝面前一樣。”她永不停歇地追求的精神,感染著我,催促著我追求自己的夢想,絕不拋棄,不放棄。

當有了選擇書籍的能力,我不再侷限於讀名著,也涉獵一些快餐文學。我迷上了《意林》,拿到就看,因為我知道這是一本好書。它能幫助我豐富生活,讓我體會到生命的真諦;它能開闊我知識的視野,為我開啟知識的大門。我迷上了《時文選萃》。在《時文選粹》中,我能夠感悟生命,感悟親情,領略到讀書的真諦。《父母的能與不能》告訴我,親人只能夠給予你幫助,但卻不能改變自己的看法。父母不是一生都在身邊,凡事都只能夠靠自己;《品味幸福》告訴我,只要我們有一顆細細品味幸福的心,幸福自然會縈繞在你我身旁……

我在老師的指導下養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每讀一本,我都會摘抄書上的好詞,好句,有空拿出來看看,久而久之,就爛熟於胸了。因此,我的作文水平也有所提高,學習也有了自信。這時的書成了我的好朋友,歷久而情誼彌深。

有好書相伴,我的學習不再枯燥,我們的人生旅途也不再孤單。當我捧起書籍,會暫時忘掉生活中的憂傷,和安妮一起在綠屋玩耍,隨魯賓遜在荒島上生活;伴著海明威的腳步去陪伴著老人釣魚,在風浪中搏擊強敵;與苦兒雷米一起,過著風餐露宿、四處流浪的賣藝生涯;……羅曼羅蘭說過:“和書籍生活在一起,你永遠也不會嘆氣。”書中的萬千世界,帶你去遨遊神聖的古木林,尋找野人的蹤跡,一路都包含著歷史的氣味;帶你去到古埃及,看看木乃伊是如何製成的……

書教會我規矩,教會我忠義,更教會我奉獻、責任、感恩,讓我體會到百味人生。“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無論何時何地,那充滿墨香的書一定會與我如影相隨,書中那些聖潔的心靈一定如清泉般盪滌我的心肺。

讀書百味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6字

閒暇時,我特別喜歡獨自靜心徜徉在書海之中。走進書的世界,書中的故事讓我或喜或悲,或酸或辣。細細品味蘊含在文字中那些奇妙的味道,真讓人百感交集。

讀書的味道是酸酸的。每當自己讀到年老的媽媽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不顧生命慘死時,一股酸味就湧上心頭,讓我忍不住為這位老媽媽的偉大而流淚。

讀書的味道是甜甜的。每回看見書中的七個哥哥和勇敢善良的小妹妹團聚時,心裡頭比吃了蜜餞還要清甜,莫名的微笑也會禁不住掛在嘴角。

讀書的滋味也是辣辣的,每次翻開親生兄弟互相殘殺,不顧他人安危後果的那一頁時,心裡總會充滿憤怒,也為他們兩兄弟的親情和而擔心,這時我原本平靜的眉毛會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

讀書的味道更是苦澀的。每次看見單親媽媽獨自一人養育不到4歲的安妮,卻被沒有食物、沒有錢、沒有水的日子所擊倒時,心中總會為她們感到無助和不平,苦澀的滋味也越發強烈,心中的同情便油然而生。

讀書的味道不僅是酸甜苦辣,也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或許是對故事中主人公遭遇的不幸產生同情;或許是對故事人物擁有的聰明才智感到佩服。一本好書就像一枚指南針,帶你領略大海的寬闊,載你翱翔無盡的太空,這種閱讀的經歷是新穎的、奇妙的……

不管是哪本書,哪種味道,每次閱讀都會讓我體驗一個截然不同的空間。這個空間只屬於那些熱愛閱讀、熱愛書籍的人!

讀書的味道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4字

有一則小故事:猶太人在《聖經》上滴上蜂蜜,讓孩子去吻《聖經》,從而告訴孩子書的味道是甜的,而讀書的味道呢?更是多種多樣的。

讀書的味道是甜的。讀《安徒生童話》,一個個小故事透出真,善,美。在這些簡簡單單卻又美好的故事中,那種甜甜的感覺會不由自主的湧上心頭。

讀書的味道是如痴如醉的。唐詩宋詞中,那些一知半解的詩句,卻又朗朗上口,讓你彷彿置身其中,隨著詩的旋律飛到那時,那地,在夢中一般。

讀書的味道是清清爽爽的。恰如讀中學生作文的那種感受,身邊的故事平平常常,清清爽爽,若清風拂面。

讀書的味道是複雜的。讀《三國演義》你會為“桃園三結義”而感悟到“有緣千里來相會”會為劉備的憨厚而感動,會為張飛的莽撞而禁不住莞爾一笑,會為關公敗走麥城而焦慮,也會為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而嘆息……那種“浪花淘盡英雄”的蕩氣迴腸的滋味也會久久縈繞在你心間。

讀書的味道又是苦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便是苦的寫照。

讀書的味道太多太多:《藤野先生》讀罷會有一份淺淺的感動,為魯迅的尊師,抑或是為藤野先生的博愛;《童年》,讀罷則有一種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滋味,我們遭受的小挫折和書中人物的遭遇相比算什麼呢?而讀《茶花女》,都會不由得鼻子一酸,悄然落淚。

捧起書,千百種滋味湧上來,讀書的味道真好!

讀書的味道 篇4

國一作文 ,496字

翻閱一本好書,猶如走進一幢新房,開啟一扇未知的窗戶,展現在眼前的是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是讓讀書人按捺不住的衝動。吸吮著新鮮的空氣,張開想像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飛翔,在此境界中讀書能沒有甜滋滋的意味嗎?

有人說讀書可以陶冶情趣,使人寧靜不浮躁,高尚依然。但我認為這般深厚的意味,還得摻和一些“辣椒味”或者說是“火藥味”,因為我覺得沒有一點味道的文章,讀的味道如同嚼蠟,不如不讀,而真正有味道的書,會使讀書的人心靈所向披靡,會使人覺得臉紅心顫、羞愧難言。

而我覺得讀書的味道是酸甜苦辣的,不過最終給人的感覺卻是愉快的。因為人的一生,日子過得有滋味畢竟比沒滋沒味的要好上幾十倍。讀書的都會想:如果沒書籍相伴,漫漫一生,多少個無聊的白日和無眠的黑夜將要怎麼煎熬,而沒有書的人生是多麼無趣和乏味。的確,有書相伴,能從書中品出味道來,得到點滴收穫,都會在心中充滿喜悅,進向由哀收慰。

讀書,一個恆古不變的話題,一種魂牽夢繞的情愫……讀書的魅力在於,它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可以鍛造你的靈魂,可以祛除心裡的病魔,它也是一種滋物無聲式的滋養。可以肯定的是,沒有讀書,我們的靈魂將會蒼白無力,我們的人生將會踽踽獨行。

讀書之味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467字

書如世間萬像,閱讀五味俱全。

讀書之味是辛酸的。我們穿越時空的亙古,與大觀園中的花木共落淚,看三國英雄被滾滾長江東逝水所淘盡,聆聽梁祝化蝶的舞蹈,感喟長城哭倒八百里的哀怨。我看到鮮血濺白綾,六日雪滿天,看到朱麗葉守望的臉龐。動人的故事,令我不禁潸然。

讀書之味,有一種詩意的甜美。在薄霧朦朧的時候,跟隨朱自清走過月下的荷塘,到康橋作別天邊的雲彩,與卞之琳看橋上的風景裝飾他人的夢,和海子並肩面朝大海,在一片光明中呼喚春暖花開。含蓄如花苞的散文詩歌,勾勒出了美的靈動。

讀書之味,亦是苦澀的。歷史帶著它不可侵犯的威嚴走來。“國破山河在”杜甫的感傷也在;“遙望王師又一年”的期盼在陸游生命的盡頭也不曾停止;“古來征戰幾人回”,有歷史就有戰爭,而戰爭又是這樣一個如此冷峻的黑洞!殘酷的現實,不堪回首。

讀書之味也會辛辣。渾渾噩噩中的人總要有人提醒。范進中舉的瘋狂,應該讓每位仕者警覺,魯迅高聲的吶喊就是刺向黑暗社會的劍,格列弗環遊世界的所感,正是斯威夫特指向達官貴人的矛頭。在諷刺中接受啟發,令人拍案叫絕!

我熱愛讀書之味,便愛上多彩人生。

讀書有味作文 篇6

國一作文 ,43字

讀書的味道 篇16

國一作文 ,478字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味道,酸甜苦辣俱全。有考試失利時酸酸的味道,有開心時刻甜甜的味道,有同學離別之際苦澀的味道,也有緊張激動時辛辣的味道。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味道,是讀書的味道。

高爾基曾經說過,喜愛讀書的人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我也很喜歡讀書,書籍就像我身邊一個十分要好的朋友,跟我形影不離。下課的時候,放學的時候,我都會捧著一本書坐在角落裡津津有味地看著。

《三體》、《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哈利波特》……它們把我帶到一個個不同的世界,讀書的味道就像一朵多變的雲彩,時而化成一頭健碩的雄獅,時而變為一朵嬌美的花兒……當看到主人公被怪物重創時,苦澀感便悄然而來;看到主人公正進行最後的決鬥,辛辣的感覺隨著快速跳動的心臟與手心裡的汗一起降臨,握緊拳頭時,才發現手已經完全沒有力氣了;看到主人公獲得最後的勝利時,辛辣的緊張感被甜蜜的幸福感所取代,整個人放鬆下來,升起一股甜甜的味道;看到主人公與親友告別時,心裡是說不出的酸,說不出的傷感,像被一塊無形的石頭壓住了,有一種淡淡的悵然。

讀書的味道是變化無窮的,需要每個人自己在閱讀中去用心體會。

讀書滋味長 篇17

抒情作文 ,1070字

讀書是何種滋味?

小時候,讀書是甜到心裡的奶糖味。記憶中的我在夏天總會搬著一個小板凳在那棵梨子樹下乘涼,那時的我總手捧著一本厚厚的《安徒生童話》。腳底下臥著一條大黃犬,任陽光似流水般淌過膝下,燥熱的夏天我卻能在書本中沉靜下來。我看到醜小鴨歷經千辛萬苦、重重磨難之後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我聽到夜鶯好曼妙的嗓音,贏得了全世界博學之士的推崇,也贏得了中國皇帝的眼淚;我尋找到漂亮、善良的拇指姑娘來到慈愛的老婆婆家中,開始了她驚險、夢幻般的旅程……樹上的蟬兒不停地鳴叫,樹下的我沉浸在奇妙的故事中。奶奶欣慰地看著我,將手裡的奶糖剝開,塞進了我的嘴裡,那奶糖便在我的嘴裡跳開,奶香味充斥著整個味蕾,甜味便在心裡化開,濃濃地,一直化在我兒時讀的每一本書中。

長大了些,讀書便是那濃郁芳香的桂花香。在一個閒適的午後,窗外的桂花開了,那濃郁的香味招引了不少的蝶子,也讓我沉醉在花香蝶舞中。拿一本《目送》細細品讀,濃濃的深情便如這濃郁的花香悄悄地流淌在文字中。長大的兒子是作者永遠的牽掛,即便瀟灑地走也少不了母親深情的目送;病中母親如孩子般地依戀著作者,即便是痴呆也還惦念著心中的女兒;死去的父親在我的目送中走向了天堂,空留下我無法寄託的思念和無措……父母子女之間的深情讓我忍不住地垂淚,卻也在淚光中看清了父母對我的愛,姐姐對我的照顧,親情便在心裡進一步地深化,濃得也像這桂花的香味。

現在,讀書便是一杯濃濃的卡布奇諾的滋味,有苦味、有甜香、有苦盡甘來的醇厚。左手端著一杯卡布奇諾,右手捧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任那濃郁的香氣夾雜著墨香充滿了我的整個鼻腔,也洗刷著我的心靈。保爾鏗鏘的話語在我的耳邊響起:“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保爾的一生就是這樣渡過,經歷了千辛萬苦,經過了千千錘百鍊,終於成為了最偉大的保爾,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是這樣渡過,新時代的我是不是也要這樣渡過?

嘬一口卡布奇諾,當咖啡的苦味在我的舌尖漫延,我明白了只有經過生活中的苦,經過千辛萬苦地拼搏,生命才會縮放精彩。再一次地低下頭,好好地讀這些書,汲取書的精神,吸收名著的力量,讓自己更成熟地看待讀書、看待學習,為了自己的將來而進一步地努力。不知什麼時候,咖啡的苦味已經消失,淡淡的甜味卻在舌根溢位。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將永遠帶著書一起前行。有了它,我的世界既有奶糖的甜味,又有桂花的濃香,咖啡的苦盡甘來的醇厚,還將有各種滋味,這些滋味將陪伴我成長的每一步。(公眾號:金氏小園)

讀書滋味長 篇18

國三作文 ,752字

從識字到現在,我讀過許多不同的書,只是每當讀完一本書時,總會有一種滋味縈繞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名叫《目送》的書。書中的文章都是作者“龍應臺”的散文選。

文中,她記錄著生活中的事物,抒發著自己的感情,散文大多是寫作者與親人之間的事或與故鄉間的情。而我最喜歡的是整本書的第一篇,也名“目送”,大意是說,作者的兒子漸漸長大,心卻離作者越來越遠了,作者便感嘆“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言語中包含著作者對兒子深深的愛,人生中充滿著一次次的成長,在父母或子女成長的道路上,付出愛的同時,滋味也越發苦澀。

而我把書中的故事帶入自己的生活,發現自己何嘗不是這樣呢?小時候,只要父母走遠一點點,我們就會慌亂,急忙追上去。可現在手機彷彿取代了父母一般,出門時,最讓自己沒有安全感的不是父母不在,而是手機忘帶。現在如果聽說誰出門必須帶父母,成天都和父母在一起,我們一定會笑“真是個奇葩,太不獨立了。”最終我們發現,自己離開父母的那一刻,不是因為而是成天擔心的爸媽不管自己,而是因為自己不依賴父母了。

正如作者所感,親人的意義便在於一次又一次的目送。只是我們不能留下那自己最心愛的人在後面,望著你的背影,聽著你說“不必追。”

最好的時光,不過是牽著父母的手長大,而最美的禮物,不過是用時間陪著他們慢慢變老。

《目送》中的語句像醇香的咖啡,沁人心脾,發人深省,讀書的滋味不只是留下記憶不易忘記,更是用幾行字讓你學會受益一生的道理,拿著一本書,走在陽光下,讓心靈暢遊在書海中,永不獨行。

讀書滋味長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6字

布衣暖,菜根香,最是讀書滋味長。在書籍中,這黑白斑駁的字裡行間,透露著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一書一世界,一文一天國,便莫不如此。

一曰歷史,一曰文化,前者鑑世,後者潤心,書籍之中,必有歸宿。

透過書籍,回眸歷史。李白的花間美酒;杜甫的亡國離愁;稼軒那扶杆遠眺,把欄杆拍遍的一腔熱血;放翁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豪情壯志,無不令我心中怦然。那戴罪的功臣林則徐,笑談人生風月的蘇東坡,茅廬書聯自勉的蒲松齡。這是前人的筋骨血肉,這是古時的愛恨離愁,經歷歲月洗禮,歷史滌盪,歷了大起大落,大劫大難。他們終於化成方形的字塊,跳躍時空,與我相遇。讀書滋味長,纏綿五千年曆史,仍意味繾綣。

中外名著,莫不經典。《水滸傳》向我講述了豪傑好漢打家劫舍的傳奇歷史;《西遊記》予我道來了光怪陸離的神魔道法;《巴黎聖母院》帶我回顧了舊巴黎的軼聞古事。讀書滋味長,貫通中外,仍字字經典。

古詞新詩,情意綿長。一邊品讀,一邊回味。時而心中盪漾著李煜一江春水般的愁,時而回味著李清照至今思項羽那罕有的豪氣。當我讀到徐志摩筆下那“最是你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時,好似看出了他眉宇間的情愁;當我看到北島那氣勢磅礴的“我不相信”時,不禁讚歎他心中正氣。讀書滋味長,貫徹人心,寥寥數語,引人共鳴。

讀書滋味長,正如一盞清茶,散發著縷縷馥郁,品後,便覺齒頰留香。讀書滋味長,引人共鳴,意味繾綣,字字經典。讀書之滋味,便是書中黃金屋,文中顏如玉。

布衣暖,菜根香,最是讀書,滋味長。

最是讀書滋味長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5字

父母都是讀書人,從小我便在書香中度過了童年。從此,我的人生,也便有書相伴了。

從出生開始,從有記憶開始,便看到父母手中總有一本書,或是《送別》或是《人間四月天》……我便開始好奇,那是什麼?

後來,我識字了,媽媽開始給我買繪本,和小熊維尼開《生日宴會》,和小兔子一起《猜猜我有多愛你》,和小馬一起過河。讀書時,總願拿起粉色水彩筆,用笨拙的小手在上面寫下“好”或“美”這些簡單的字樣,有書伴著,童年豐富多彩。

長大了,上了小學二年級,媽媽給我買童話看,第一本接觸的,便是《安徒生童話》。與小女孩一起賣火柴,陪海的女兒去見證愛情,幫小紅帽為外婆送吃的。這些美好,純淨的童話,同樣,見證了我的成長,化作望遠鏡,讓我看清了未來。

成為四、五年級的學生了,《西遊記》走進了我的生活,為孫悟空的勇敢點贊,敬佩於八戒的憨厚,更以沙僧的默默奉獻成為以後成長的榜樣。《紅樓夢》在生活中更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嘆寶玉的多情,惜黛玉的柔情,贊熙鳳的潑辣。同樣,在生活中,想放棄時,想起魯濱遜在島上的28年;想退縮時,想起保爾的堅貞不屈;想玩耍時,想起匡衡的鑿壁偷光。讀書,改變了我的生活,它讓我不再煩躁。

現在,國內外的名著,則如磁鐵一般吸引著我。看到巴黎聖母院起火這一新聞時,我想感謝雨果,用卡西莫多與愛西梅拉達的愛情讓巴黎聖母院活在人們心中。當老師讓我們談夢想時,丁立梅的《許明天一個夢想》,在我心中迴響,讀書滋潤了我的生活以及我的人生。

讀書就如品一杯茶,也許剛開始,你品不到甜頭,可當你再回頭去品它時,你發現,這甜頭在你舌間盪漾。因為,讀書滋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