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美食相關作文20篇

蘇州的美食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347字

俗話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今天,我就要乘坐著火車,來到蘇州。到了蘇州,已經是中午了,我的肚子餓得“咕,咕,咕叫“,爸爸媽媽就帶著我來到了一家飯店,點了一碗麵和一盤鹽水鵝。

我觀察了一下面條,發現這裡的麵條都是細細長長,和我們杭州的麵條有點不同,我迫不及待地吸了幾條面,面一入口,一股誘人的味道就鑽進了肚子,這味道好極了,簡直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連肚子裡的饞蟲也爭先恐後地爬了出來,享受著這人間美味。嚼一口面,我發現這麵條不僅細細長長,還很有韌性,真好吃啊!接著,我三下五除二地把這碗麵幹光了。

然後,我又開始品嚐鹽水鵝。鹽水鵝的皮既軟又漬,還是金燦燦的。撕掉它的皮,出現了厚厚的肉。咬一口,很鮮,而且鮮裡面帶著一點鹹,美味極了。

我以前只聽說蘇州的風景不錯,沒想到這裡的美食也是一等的!

蘇州的美食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6字

離開上海,來到蘇州了。一下火車,當然要品嚐精緻的蘇州茶點!我們立即來到一家飯店,點了一桌的蘇州特色小吃。過了一會兒,上菜了。

第一個:八寶飯。我咬了一口,嗯,甜甜的鹹鹹的,味道很特別。這時老媽突然來考我了,“小悅,你說說這個飯為什麼叫八寶飯呢?”這哪能難倒我?我眼珠骨碌一轉,對媽媽說,“那得讓我先吃一口,才能告訴你”。我一口咬下去仔細看看,哇,原來飯裡面有那麼多東西,紅豆、紅棗、蓮子、葡萄乾、瓜子仁、果脯還有核桃,但是一共也才七種呀,怎麼會叫“八寶飯”呢?我疑惑的望著媽媽。只見媽媽微微一笑,摸著我的頭說,“傻孩子,既然你吃的是飯,那怎麼你把糯米算漏了呢?糯米也算一寶呢!”哦!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真的是有八種食材呢,“八寶飯”名不虛傳,哈哈!

正當品嚐八寶飯,我“無肉不歡”的媽媽咬著一個黑黑的東西,說:“這肉好吃”,爸爸又說:“而且還是瘦肉呢”,咦,正中下懷,我最喜歡這種的滷肉呢。於是,你一塊我一塊,很快就把這盤肉吃完。經瞭解,這個菜叫“太倉肉鬆骨頭”,有“鴻順骨頭鍋裡煮,武陵老街三裡香”的讚美。

吃完肉以後,大家幾乎都半飽了,但、還、有、菜、沒上呢!服務員送來一盤糕點,鬆鬆軟軟的,糕點上印了“必勝”兩字。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兩個字,服務員笑著解釋說:“這是南宋時韓家軍為了鼓勵士兵而做的‘必勝糕’,喻意逢戰必勝!”原來“必勝”糕點有這麼一段故事的,真有意思。

等等,來到蘇州,必須吃蘇式小籠包。一口一個,湯汁濃郁,鹹而鮮香,真的有蟹黃和蝦肉,嘻嘻,太好吃了。

接著又上了船點、老湯麵,三味糕……我們全都吃了,拍拍肚皮,太滿足了!

蘇州的美食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2679字

【蘇式生煎】

新五年級 吳悠

如果來蘇州的大街小巷遊玩,你會看到大多數的店鋪都是小吃店。要說蘇州的特色食品中我最愛哪樣,那一定就是蘇式生煎啦!

蘇式生煎有著小巧玲瓏的身體,白胖地端坐著,頂上幾粒青色的小蔥,看起來就讓人垂涎欲滴,吃起來更是讓人心滿意足。吃生煎一定要先咬一小口,一定要是一小口。如果是剛出爐的生煎一定會非常燙嘴,先咬一小口,向裡面吹吹氣,然後吸上一大口,把裡面美味的湯汁都吸光,接著你就可以開始大口吃裡面的肉餡和外面又香又脆的皮了。

我第一次吃生煎時,感覺我的靈魂都飛了,我的眉毛在不住往上挑。“吸溜吸溜”地喝著湯汁,裡面飽滿的肉加上外面的脆皮,簡直是人間美味!

希望大家多來嚐嚐我們蘇州的美食,享受人間的美味!

【軟糖】

新五年級 張家歆

小孩子最喜歡偷偷帶到學校裡和大家分享的大概就是軟糖了。

我特意買了emoji表情的模具和量杯。(如果你也有的話,可以跟著下面做哦~)

先在碗裡倒入櫻桃汁30g,加入藕粉20g ,還有白砂糖10g,均勻攪拌,直到呈淡淡麵糊狀就可以停止步驟一了。

做到這兒,就已經有香氣飄進鼻子裡了。

然後用滴管把剛才做的滴入模具,放入鍋裡蒸15分鐘, 最後放進冰箱凍1-2小時取出,一個個Q彈美味的軟糖就做好啦!淡粉色的emoji好可愛。

媽媽嚐了嚐,覺得太甜,不合她的胃口。哥哥咬下軟糖的一角,慢慢咀嚼著,稱讚櫻桃味又香又甜。我也迫不及待吃了一口,這味道真不比外面買的差,而且健康。吃完,渾身都滲進了甜味,軟糯的口感一直在口齒間迴盪著。

【響鱔湯麵】

新五年級 黃融

我住在蘇州,蘇州人都比較喜歡吃湯麵。

我最愛的面是響鱔湯麵。它分一碗菜和一碗湯麵,把萊澆在面上就可以吃了,蘇州人叫這菜為“澆頭”。作為一名資深美食家,我吃了這麼多次,當然研究過它的做法了。

首先把黃鱔去骨變成鱔貝,再切成鱔絲。把鱔絲爆炒,先把蔥、姜、蒜下鍋炒,再把鱔絲放進去,炒到八分熟,加入糖、醬油,再加少許的蠔油翻炒,大火收汁即可。用蘇州傳統做面方法,把面盛入碗中加湯即可。再把澆頭和麵端上桌,響鱔湯麵就做好了。

該來說一說它的味道了。鱔絲按照蘇州人的口味比較甜,但放到面上就不覺得了。夾一些鱔絲,再來幾口 面,這味道讓我覺得都要昇天為仙了!三餐吃它都不會膩啊!它的味道真美,聞起來芳香四溢。如果外地人吃了它,也一定會愛死它的!

哎呀!不說了,我要去讓媽媽給我做面吃了,我的肚子已經叫了好久了!

【糖粥】

新五年級 江夢熙

在我的家鄉蘇州,如果你在小巷裡散步,不時會聞到一股淡淡的桂花的清香和甜糯米混合的香味,這就是——糖粥。

小巷裡不時會傳來幾聲吳儂軟語的叫賣聲:“賣糖粥了,要不要買糖粥哦!”路人聽到了,都會上前去買幾碗,我也常忍不住走上前去,買上一碗。

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嚐了起來。糖粥剛入嘴的時候,會有一股濃濃的桂花香湧進嘴裡,雪白的小圓子入口即化,深紫色的赤豆又軟又酥,這真是人間的美味啊!

大家買到了之後,都眯著眼睛用心品嚐起來,對這碗糖粥讚不絕口,豎起大拇指連連說:“好吃!好吃!”許多人會不過癮,再買上一碗。

蘇州的小吃各種各樣,每一樣都能讓大家口水直流。

【豆腐羹】

新五年級 王燁

豆腐羹是我奶奶的拿手好菜。可以肯定,這是我奶奶自創的,可以說是獨門祕籍了。

做豆腐羹得選擇老豆腐,在鍋中煮不易爛。接著需要紫菜和澱粉這兩樣食材,另外還可以加上點蝦米提提鮮。具體的製作過程我不知道,但做出來的豆腐羹絕對令你難以忘卻。

豆腐羹表面為用澱粉調成的糊狀,聞起來有點紫菜的清香;豆腐用勺撈出來會有糊狀物,這樣一口咬下去,因為湯汁濃縮了,就掩蓋住了豆腐自身的腥味,十分好吃!豆腐羹最最主要的還是湯。湯中有紫菜的清香,還有蝦米的鮮味,不需放其他任何調料,只需放半勺鹽,就足夠讓人鮮掉眉毛了。

當時,奶奶鎮上的鄰居們每當聞到豆腐羹的味道,都會端一隻小碗,擠在奶奶家門口。奶奶便抱著鍋,舀給每人一勺。有的娃娃喝完一碗,還要一碗,可早已經沒有了,只能期待著下一次奶奶煮。直到現在,我次每回奶奶家,都要喝一大碗豆腐羹。

【松鼠鱖魚】

新五年級 樊安欣

松鼠鱖魚是蘇州有名的美食之一。

松鼠鱖魚色澤紅潤,好似晚霞的餘暉。魚頭高高仰起,切片的魚肉就像松鼠蓬鬆的尾巴。

夾下一片魚肉,魚肉因油炸而變得鬆脆,加上酸甜的蕃茄醬,和豌豆、玉米、蝦仁一起吃,美味無比、回味無窮。

來蘇州遊玩的人,即使胃口不好的人,一見這豔麗的顏色,都會胃口大開。

松鼠鱖魚的酸甜口味,至今令我難忘。

【燜肉面】

新五年級 程妤涵

從小我就愛吃麵,我吃麵又只吃面中極品——燜肉面。

薰一塊肉。用精白麵粉加雞蛋白加工混合成龍鬚麵。紅湯同樣講究,要用老鴨、嫩雞、鮮肉蹄膀等花上三四個小時慢慢熬成,再加上枸杞、菊花等清火。

材料準備好了,接下來要讓面焯水,30秒,緊下快撈,裝碗蓋澆頭,整個過程要一氣呵成,馬虎不得。

小小一碗麵,有多少的用心。我早已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面一上,我立刻“哧溜哧溜”起來。不到半分鐘,一碗見底了!

【舌尖上的美食】

新五年級 黃俊宇

一看到題目,顧名思義,是我們吃貨的愛好。接下來,上菜!

小籠包,是大家常見的美食。一上菜,還冒著氣,輕輕用筷子戳一下,它那小皮一破,鮮嫩的汁水流了出來。咬一口,那吸滿了湯汁的肉餡鮮美無比,吃上三兩個,三春不忘。

下一道菜,松鼠鱖魚。它是蘇州美味的特產。在新鮮的魚上,淋澆上番茄醬等,放在桌中,格外耀眼。吃一塊,魚皮的酥脆、魚肉的新鮮,加上酸甜的醬,格外可口,常讓我忘了餐桌禮儀,一連夾上十幾筷子。

大家如果還要點菜,記得給我寫下菜譜!

【羅宋湯】

新五年級 孫莘韻

在我們家冬天有一道湯,叫羅宋湯。我先給你們說說裡面有什麼吧!

羅宋湯裡有番茄、土豆、白菜、牛肉。如果酸甜味道不夠,還可以加些番茄醬增味。

首先,把水倒入鍋內,隨後依次加入牛肉、白菜、番茄、土豆。蔬菜要晚加,特別是土豆,一定要最後放,不然會酥掉,一鍋湯就成了糊糊。番茄醬只需一小勺,鹽、味精則到快煮好時加入。

煮完後,往鍋裡一瞧,幾乎全部都是紅色的,“咕嘟咕嘟”泛著泡,香氣撲鼻。嘗一口,酸酸甜甜,回味無窮。每次外婆燒羅宋湯時,我都用鼻子聞啊聞,看電視都心不在焉了呢。

到吃飯的時候,只要有羅宋湯在,我就一定會吃得很快,再喝上兩碗羅宋湯,那叫一個飽呀!

你饞不饞呀?

蘇州的美食 篇4

國二作文 ,1492字

【蘇式薯片】

古城區裡為數不多的青石板街道上,人來人往,時而還有拉三輪老漢的吆喝聲。街道兩邊的店鋪,有斬著熟食的,有做海棠糕的,有烙大餅的……滷香、甜香、焦香,爭相進入行人的鼻腔,一個個彷彿都長了手似的,看誰能留住那些饞嘴人兒的腳步。

我和外公兩人卻直奔一口大鐵鍋,鍋邊早已圍滿了人。只見鍋裡金黃的油吐著氣泡,咕嘟嘟地叫個不絕。片片金燦燦的薄片不停在鍋中上下翻滾著,濃郁的香味爆散開來,眾人皆不禁吞嚥著口水。

我和外公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這片金燦燦而來,我叫它“蘇式薯片——茨菰片”。很快,鍋中薄薄的茨菰片邊緣開始微微卷起,泛起棕褐色,中間的部分像極了飽餐了後的肚子,鼓鼓的。只見老闆嫻熟的拿起大漏勺,在油鍋裡輕輕一劃,片片金燦燦迎了上來。很快,滿滿一袋茨菇片遞到我手上。這些茨菰片真不老實,在陽光下閃著油光,發出陣陣香氣,觸手的熱度與接觸到袋子發出的“嚓嚓”聲,無一不在吸引著我。不自覺的就拈起放一片在嘴裡,“咔”地一聲,茨菰片鼓起的“肚子”就破了,裡面殘餘的油星子在舌尖縈繞。剎那間,我的口腔、鼻腔便只剩那股獨特的味道——鹹中帶甜,甜中還微微帶著茨菰獨有的清香。

不知不覺中,好幾片茨菇片塞進了嘴巴,外公笑著對我說:“咱蘇州人飲食上講究不時不食,冬至開始茨菰最肥大。知道你等這口已經很久了,可也不用吃得那麼急吧!慢慢吃,吃完了外公再來買。”我清了清嗓子:“外公,最近我有點咳嗽,多吃幾片正好潤潤肺。”外公笑而不語,無奈的看著我這個嘴角泛著油光的外孫女,兩人的背影消失在喧鬧的街頭。

【狀元府的紅燒肉】

外公家住得是市區的老宅,宅中曾出過多位狀元。外公雖沒有繼承狀元們的讀書天賦,但卻在廚藝上頗有造詣,他退休後把時間都花在了潛心研究美食上。

這不,我剛踏進家門——準確的說是被香氣指引回來。此刻外公正拿著木筷,身上的圍裙還沒來得及摘,夾著塊紅燒肉向我走來。瞧,那塊肉!嫋嫋熱氣緩緩盤旋在空氣中,只見這塊紅燒肉肥瘦相間,層次分明,又不見鋒稜,肉皮紅撲撲,肥肉晶瑩剔透,瘦肉紋理清晰,被筷子夾得還顫巍巍的,嬌羞極了!

我的饞蟲瞬間被叫醒,此刻我自己都感覺到眼睛在發光,直勾勾的盯著那塊紅燒肉,張大了嘴巴啊嗚一口就咬了上去。外公連忙道:“燙!”但為時已晚,我燙得眯起了眼睛,只得一邊吸著涼氣一邊咀嚼著,嘴巴又不敢張太大,恐怕紅燒肉“出逃”。“瘦而不柴、肥而不膩,醬汁的調配上上等,肉也完全吸飽了湯汁,不錯不錯!”直到意猶未盡地吃完,我才大著舌頭搖頭晃腦的點評了起來。外公滿臉期待看著我,聽了我的點評,眼睛立即笑眯成一道線,忍不住伸手颳了下我的鼻子,嗔怪道:“饞老胚。”一碗紅燒肉很快就在笑聲中被消滅乾淨。

自從搬到園區,見外公的次數也變少了,吃到美味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但只要外公來家裡總會帶上我愛吃的,茨菰片必然是常客,只要有了它,薯片的重味調料便在它的清香中黯然失色。但凡在別處吃到紅燒肉,總是會和外公做的紅燒肉來一次PK,當然結果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科技在進步,生活節奏在變快,但那濃濃的姑蘇味不會被時光沖淡、因為它回味在我的舌尖、烙印在我的心間。

學完《昆明的雨》,大家也紛紛寫起了故鄉風物,小姑娘的筆觸輕鬆細膩,食物中有味道,也有情感。

校園裡的美食佳餚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4字

本學期我們的食堂改善了許多,新增了魚丸、餃子、炸魚、燉大菜等。

雖然以前也有燉大白菜,但是沒有現在的豐富,以前只有大白菜,粉條和豆腐,現在的燉大白菜裡面還加了粉條、豬血、蝦米、黃豆芽和大骨頭湯等,每次我都能吃四五盤呢!

還有魚丸,是鮁魚餡的,白白的,沒有一點刺,還有配菜,綠綠的,很好吃,魚丸很圓,湯也很鮮。記得第一次吃魚丸的時候,夏子豪吃完一盤又一盤,眼看丸子都快被他吃完了,同學就向老師抗議,老師就讓我們每次只能盛四個,夏子豪很不爽。吃魚丸的時候,就每次吃最少的王童也都能吃三盤,我就更不用不說了。總之,我們學校的魚丸是肉好、湯好、配料好、大廚的手藝更好,真可稱之為校園美食。

還有餃子,那是我入學以來第一次吃餃子,純肉餡的。起先夏子豪不想吃,都給我和同學們,最後因為實在沒有人要,他才把剩下的最後一個給吃了。結果你猜怎樣?這個夏子豪就是這樣,不吃不知道,一吃停不了!吃的天昏地暗,肉油都吃在嘴邊,吃到最後了他還要吃。他是我們班最後一個走的,走的時候還不停地拍著肚子,我想可能是吃多了。

我一想到這些美食,就要流口水,我還想吃。一提到校園的美食,感覺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啊!

我喜歡我們的學校,我更喜歡校園的美食,希望校園的美食更加美味可口,能讓我們更加健康!加油!

難忘的美食節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1字

星期一早上第一節課,我們盼望已久的美食節終於到了,只見每一張課桌上擺放著各種美食:有雞翅、有壽司、有蛋糕……多得我也說不上來。有的同學迫不及待地互相傳授製作經驗,有的同學在擺弄食品,有的同學在偷偷品嚐……教室裡熱鬧非凡。

這時,老師笑盈盈地走進教室,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我們清清楚楚地聽著老師說:“美食節現在開始!”教室裡立刻熱鬧了起來:歡呼聲,說笑聲,喝彩聲響成了一片……

就在這時,老師說:“我們現在先要評出幾個“美食師”。然後請他們來介紹食品的製作方法。說完,老師在課室裡轉了一圈,把一些美食師請上了講臺。當老師走到我身邊時,我心裡可緊張了,真希望老師能選我做“美食師”啊!我心裡就像裝了一隻大白兔一樣“砰砰”地跳個不停。我情不自禁地想:我做的蛋撻會不會被選上呢?只見別的同學也很緊張,個個默不作聲,大家都特別期待自己能被評上“美食師”。最後,有六位同學當選。很遺憾,我沒有被評上,雖然如此,但是我也很開心,因為我可以吃到同學們好吃的食物。

很快就到了介紹製作美食的環節了,“美食師”紛紛向同學們介紹了美食的製作過程,其中,小容介紹了蛋撻的製作過程:首先把4個蛋黃倒入碗裡,然後加入白砂糖、低筋麵粉、淡奶油、牛奶,接著加入煉奶,輕輕地攪拌均勻,最後把這些混合液體勺進蛋撻皮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把未成形的蛋撻放進烤爐裡面烤20分鐘,美味的蛋撻就出爐啦!

美食品嚐大會開始了,課室裡頓時炸開了鍋,同學們有的拿著雞翅大口大口地吃著,有的拿著火腿壽司拼命地往嘴裡塞,有的雙手捧著水果蛋糕細細欣賞……我還沒來得及拿一個蛋撻送給老師,就被同學們一掃而光了!

多麼難忘的“美食節”啊!它既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讓我們的課餘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真是一舉兩得!

快樂的美食節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36字

“叮鈴鈴……”當第二節課的上課鈴響起時,大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之情,夢寐以求的美食節終於到來啦!

整個教室炸開了鍋,馮老師拿著麥克風,使出幾聲“獅子吼”才鎮住這群“小野獸”。在馮老師的指揮下,我們分好了各個小組。大家迫不及待地拿出親手製作的美食,哇!壽司、曲奇、牛軋糖、蘋果派……各種各樣的食品琳琅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更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啊!教室裡頓時溢滿了各種食品的香味,我猶如一匹飢餓的小狼,恨不得馬上把全部食品啃個乾淨!

在馮老師的要求下,我們集合了我們小組的食品,擺了一個咧開嘴笑的小人,名字就叫“笑口常開”。怎麼樣?有意思吧?頓時,各小組的美名也誕生了。“接下來,各個小組的組員到別人組品嚐美食!”馮老師大聲宣佈。這個訊息更讓我們欣喜若狂,急忙離開座位,對虎視眈眈已久的美食大舉進犯!

我不顧形象地用手抓過菲菲製作的蘋果派,就隨意地放入口中,嗯!酸酸甜甜的,選對開胃菜了!紫菜壽司也很不錯,小晴棒棒噠!但是芥末的味道太濃啦,“銀豆子”都被擠出來了。水果沙拉的味道也不錯,蘋果酸酸的,雪梨甜甜的,火龍果入口即化,再用沙拉醬攪拌在一起,噢,這味道簡直比神仙吃的仙桃好上幾百倍!我吃得津津有味,久久不能自拔。

小彤也一甩平常的淑女風格,對美食一點也不手下留情,見什麼就吃什麼。你瞧,她把小倩組的薯條抓了一大把,隨意把番茄醬一抹,然後就往嘴裡塞,也不管嘴裡嚼完沒有,就又拿起蛋糕,吃得不亦樂乎。哈哈,我偏不告訴你,你的臉蛋上沾滿了番茄醬!

小軒同學吃曲奇的法子也是絕了。只見他掰了一小塊曲奇,帥氣地往空中一拋,只見曲奇像一個小精靈,又似跳水運動員,在空中翻了好幾個跟斗,便像兔子般乖巧地落入小軒的“血盆大口”中。真厲害,小女子佩服得五體投地!

教室裡的活躍氣氛根本停不下來:歡笑聲,讚歎聲,咀嚼聲不斷在教室裡盪漾著,使我們更加興奮了!

“叮鈴鈴……”下課鈴響起,我們也正好收拾完桌子,這次快樂的美食節也圓滿結束了。這次美食節讓我懂得了分享就會獲得快樂的道理。

快樂的美食節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822字

“叮鈴鈴……”當第二節課的上課鈴響起時,大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之情,夢寐以求的美食節終於到來啦!

整個教室炸開了鍋,馮老師拿著麥克風,使出幾聲“獅子吼”才鎮住這群“小野獸”。在馮老師的指揮下,我們分好了各個小組。大家迫不及待地拿出親手製作的美食,哇!壽司、曲奇、牛軋糖、蘋果派……各種各樣的食品琳琅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更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啊!教室裡頓時溢滿了各種食品的香味,我猶如一匹飢餓的小狼,恨不得馬上把全部食品啃個乾淨!

在馮老師的要求下,我們集合了我們小組的食品,擺了一個咧開嘴笑的小人,名字就叫“笑口常開”。怎麼樣?有意思吧?“接下來,各個小組的組員到別人組品嚐美食!”馮老師大聲宣佈。這個訊息更讓我們欣喜若狂,急忙離開座位,對虎視眈眈已久的美食大舉進犯!

我不顧形象地用手抓過菲菲製作的蘋果派,就隨意地放入口中,嗯!酸酸甜甜的,選對開胃菜了!紫菜壽司也很不錯,小晴棒棒噠!但是芥末的味道太濃啦,“銀豆子”都被擠出來了。水果沙拉的味道也不錯,蘋果酸酸的,雪梨甜甜的,火龍果入口即化,再用沙拉醬攪拌在一起,噢,這味道簡直比神仙吃的仙桃好上幾百倍!我吃得津津有味,久久不能自拔。

小彤也一甩平常的淑女風格,對美食一點也不手下留情,見什麼就吃什麼。你瞧,她把小倩組的薯條抓了一大把,隨意把番茄醬一抹,然後就往嘴裡塞,也不管嘴裡嚼完沒有,就又拿起蛋糕,吃得不亦樂乎。哈哈,我偏不告訴你,你的臉蛋上沾滿了番茄醬!

小軒同學吃曲奇的法子也是絕了。只見他掰了一小塊曲奇,帥氣地往空中一拋,只見曲奇像一個小精靈,又似跳水運動員,在空中翻了好幾個跟斗,便像兔子般乖巧地落入小軒的“血盆大口”中。真厲害,小女子佩服得五體投地!

教室裡的活躍氣氛根本停不下來:歡笑聲,讚歎聲,咀嚼聲不斷在教室裡盪漾著,使我們更加興奮了!

“叮鈴鈴……”下課鈴響起,我們也正好收拾完桌子,這次快樂的美食節也圓滿結束了。這次美食節讓我懂得了分享就會獲得快樂的道理。

難忘的美食節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884字

“叮呤呤……”隨著一聲輕快的上課鈴聲,五(4)班第一屆美食節也即將拉開帷幕了。

我一走進教室,就看到大螢幕寫著“繽紛美食節”這幾個醒目的大字。當同學們都坐好後,老師一聲令下:“美食節就要開始,請大家把自己親手做的美食。”老師的話音一落,每個小組的課桌上面擺滿了琳琅滿目的食品:什麼薯片、海苔、好多魚,雞屎藤、番薯餅、哈密瓜……啊呀,好多,這些食物五花八門,有的我還叫不出名字。

美食節的第一個環節是讓每個小組選派一個做得最有特色的食物的主人來介紹他的美食。有的介紹蛋糕,有的介紹沙拉,有的介紹壽司,有的介紹雞翅……主人們惟妙惟肖的介紹和食物散發出的陣陣香味,令坐在下面的我們都直咽口水,恨不得介紹的人個個都三言兩語。我覺得小謝做得很有特色!她做的壽司共有三層,最外一層綠綠的,設計結合了環保的理念;中間一層是白花花的,很鮮嫩;最裡面一層則是紅紅的,很搶眼,很吸引。整個設計讓人一看,就會垂涎三尺!

看著,聽著,嚥著;讚歎聲,歡叫聲,鼓掌聲!整個教室是一片歡樂的海洋。當最後一個人介紹完了他的美食之後,老師也迫不及待地宣佈:“大家分享美食啦!”話音一下,大夥紛紛衝到自己最喜歡的美食前,有的拿叉吃,有的拿牙籤吃,有的拿一次性筷子吃,有的乾脆用手抓來吃。瞧,同學們帶來的美食真是各式各樣:有金燦燦的薯條,香氣撲鼻的雞翅,色彩鮮豔的蛋糕,美味可口的水果沙拉……每一樣美食前都圍著有不少同學。吃完每一樣美食都聽到同學們的讚歎聲。看來,最受同學們歡迎的要算小華同學做的雞翅了,當他一揭開保溫瓶蓋,大家都一擁而上。我也不例外,一抓,“呀,好大的雞翅呀!”我尖叫道。咬一口,汁水立刻滲入喉舌,口中香嫩的雞肉,感覺比任何大廚做得都美味。看,同學們吃了一個又一個,嘴邊沾滿了汁水,舌頭還在不停地轉動。這可累壞大家了,嘴巴忙的都沒停過,肚子也脹的圓鼓鼓的,可還是吃不完啊!

時間飛快過去了,隨著下課鈴聲響起,美食節—這個充滿歡聲笑語的“節日”也在鈴聲伴隨下結束了。

我們舉辦的這個美食節活動,既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將在我腦海中永遠印著,久久不會忘記。

介紹家鄉的美食作文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2175字

【篇一:家鄉的黃花魚】

我的家就在威海,這裡三面環海,漁業發達,有很多種的海魚,而我最喜便是黃花魚。

小的時候,一到雙休日之時,我和爸爸便到海邊去釣魚尋樂子,往往一釣就是一桶活蹦亂跳的魚,而其中多數為黃花魚。黃花魚最容易上鉤,如果鉤子多的話,一杆下去可以上來好幾條。它吃完食後跑得最快,所以每次有魚上鉤,感覺明顯的一定是黃花魚。

小時候好奇心強烈,每次大人沒耐心放杆走人之時,我便溜過去,學著大人的摸樣甩兩杆子,不過每次都是甩到了岸邊較近的石頭中,好幾次魚鉤和魚線都卡在了石頭中,最後無奈,只能將魚線剪掉,丟了魚鉤和魚線。

不過有意思的是一次我仍然學著大人的樣子甩杆,剛下杆不到一分鐘,魚線便鬼使神差的自己向深海中跑去,我馬上收線,先使勁拽兩下,這樣可以讓魚鉤把魚掛牢,感覺還有點沉,一起杆,好傢伙,兩條水光光的黃花魚在太陽下泛著鱗光。“上鉤了,上鉤了”我大喊道,很多人都圍過來看這兩條黃花魚,我十分有成就感,非常自豪的說:“我釣的”!現在想一想那是我釣的第一條魚。

正巧那天我們帶著爐子來烤肉。於是媽媽馬上把黃花魚收拾收拾,放在鐵架子上烤了起來。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它,十分好奇,像是從沒吃過黃花魚一樣。

魚還沒有烤熟,但是味道似乎已經很濃了,香氣頓時瀰漫在整個海灘上,黃花魚的濃香合著大海特有的味道,直直的插入我的鼻孔中。拎起烤熟的黃花魚,皮的顏色很分明,紋理很清楚,凸起的部分還有一層淡淡的黑焦,細密的油汁順著魚的紋路輕輕的淌著,滴到了沙灘上,趁著剛烤好的熱氣,一口咬下去,輕薄輕脆的魚皮,在嘴中酥酥作響,如同蟲翼一般,調味料含在嘴中慢慢的化,這時你會迫不及待的扒開魚皮吸入魚肉中的油汁,淡淡的鹹,卻香味撲鼻。魚肉也同樣非常的細膩,像用一絲一紋的肉絲擰出來的一樣,這魚肉趁新鮮吃時還有一種烤海帶的味道,這時我也忘記了累,痛快的大吃了一頓。吃完後好像在月亮的陪伴下賴在沙灘上睡著了,在夢中還在回憶黃花魚的味道,淡淡的鹹、正當的辣、大海特有的味道、有點腥……

直到現在,雖然吃了很多黃花魚,但那天的兩條黃花魚卻再也未吃到過、見到過了。可是又要讓我到什麼地方去追尋這種味道呢?

【篇二:家鄉的美食】

我的家鄉是威海,那兒依山傍水,環境適宜。其美食他鄉亦有,可唯獨她做得最好。

她年過半百,滿頭銀絲。長滿皺紋的臉上,有著一雙大而有神的眼睛,和一張頗似瑪麗。蓮夢露的大嘴。她的手佈滿老繭,又粗又黑。那面板似乎與肌肉分離,垂了下來,像是雞的肉冠。可就是這雙手做出來的美食讓我留戀往返,愛不釋手。

她在麵食方面獨有研究。知道我總吃饅頭沒有熱情,就變著花樣地加入作料,包而食之。她烤的花生火燒外酥裡滑,香濃的花生碎和甜膩的紅糖稀結合在一起,簡直是天衣無縫,天生一對啊!不但有甜的,吃膩了,還有鹹的。他創新的把臘腸和肉纏在一起,即將細條的面如絲瓜蔓一般繞在臘腸上,咋一看就像只體態臃腫的毛毛蟲。一口咬下,鹹香的臘腸和香軟的饅頭融在一起,伴著臘腸咬破後油充斥口腔的滋滋生,要多美有多美。最妙的是她做的蒸糕,把Q彈細膩的糯米糕和麵片一層層疊在一起,蒸出來甜香撲鼻。糕晶瑩剔透,面白嫩鬆軟,看得我心花怒放,不禁凶相畢露,吃得不亦樂乎。

從小到大,我最愛吃的就是她做的那碗手擀麵。歲月的飛逝絲毫不影響她高超的切面技術一根根麵條細長均勻。我曾試過擀那面片,可加過鹼的面就是軟硬不吃,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受益甚小,待我吁吁氣喘時,卻又彈了回去。那面煮好後,再叫上祕製的湯滷子,紅的蝦仁,綠的小蔥,黃的雞蛋,好似一輪火紅的太陽自草原升起,讓我感到暖意濃濃。吃上一口,豈是“美味”二字了得?

她在做這些時,吃力地一下一下彷彿是把一個長輩對晚輩全部的愛和期望擀了進去。美食雖輕,情重如山!家鄉的美是忘不了,家鄉的她亦忘不了!

【篇三:家鄉的美食作文】

家鄉是一個近海的海濱城市。其海則屬黃海邊緣,廣袤無垠。其海鮮自然也就又多又鮮,聞名遐邇。

北方人本就多愛吃餃子,再加上家鄉海鮮的美味,於是,就多出了一道外地人從未吃過卻渴慕已久的美食—鮁魚餃子。

家鄉的鮁魚餃子一上就能知道其味道是好是壞。一看那面白得反光且又能見陷的一定好吃,而反之,那種面都稀溜溜的一定是廚師手藝的問題了。那種面又白又硬的則為上品。咬一口“吱”,就會流出一股汁來。嚼一嚼,那面會和鮁魚陷融為一體,讓你感受到家鄉特有的鮮、嫩、軟、多汁、潤口的鮁魚餃子。

家鄉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一般都會烙一種叫“花生仁”的餅。其外形為正圓,一般直徑在10到15釐米左右,顏色則黃裡透紅,紅裡透白,白裡又透紅,讓人捉摸不透。每當有大人烙好了“花生仁”,小孩子都會迫不及待地搶上前去,似乎怕有人和他們搶一樣。掰開餅的時候下面早已有一個“接應”的盤子。這個盤子可不是一般的擺設,因為家鄉“花生仁”的汁濃又多,掰時湧出來的尤為好吃。盤子就是為了防止浪費這美味。

家鄉的家下來這道菜並不算特色,但頗得青少年的認可。他就是鍋包肉。家鄉鍋包肉做的時候會用面繞一圈再炸。所以出鍋的時候樣子顯得厚實,脆,金燦燦的。咬在嘴裡更是香脆可口暖人心肺。嚥下去後也依然脣留齒香。

家鄉的美食味道好,成本高,可家鄉人卻從不吝嗇。每當自己家做了什麼好吃的都會趁熱送給鄰居。這一來二往,一盤盤美食似乎更加深了鄰里的聯絡,使人與人之間更和諧,更無間隙地相處。

尋找記憶中的美食 篇11

敘事作文 ,680字

每個小孩子都特別饞嘴,以前媽媽不允許我吃零食,所以零花錢並不豐裕的我捨棄了零食,眼巴巴地想著其他方法滿足口腹之慾。

我特別期待每年紅棗成熟的季節,因為那可棗樹是我的口糧之一。我會數著日子期待棗樹成熟的那天。總是等不到媽媽的回答就急切地爬上樹,去找那些葉子裡和我躲迷藏的棗子們。每每這時,媽媽就會在下面提醒我:“小心一點,別踩斷了樹枝,不然明年就沒有棗子吃了。喂,你別光顧著吃,拿下來嘻嘻再吃吧。”而我就用咀嚼棗子的聲音回答媽媽。

夏天的桑葚也是我的最愛,田埂上生長著矮小的桑樹,一顆顆紫色、紅色的桑葚就掛在上面。因為桑樹的枝幹不大,我們只需要墊一下腳就能夠到最頂上的果子。在放學的路上,我們邊走邊摘邊吃,玩玩樂樂一路,直到太陽下山才著急忙慌地抹抹嘴,加緊回家的步伐。可是互相看看同伴的嘴脣,又忍不住笑得前俯後仰,有的人嘴成染得紫紅色,有的嘴脣上長出了一瞥紅鬍子,有的人甚至連衣服上都變得紅一快,紫一塊的。我們身上都染上了桑葚的香氣,臉上還帶著沒下去的笑意。一顆顆童心哦,都變得美滋滋的,滿足極了。

說完桑葚,不得不提到另外一樣東西—玉米。這裡的玉米和家裡吃的玉米不一樣,我們會偷偷約上幾個人,帶上火彩,鑽進苞谷地裡,掰下還帶著穗的嫩玉米,包在衣服裡面,抱在懷裡,小心翼翼地躲開旁邊地裡勞作的人,找到一處沒人的山溝,有人負責撿柴,有人負責清理玉米,有人負責生火,分工明確。等到火大了,我們就圍在火堆旁,用木棍把玉米穿起來,一邊烤一邊吃,等到吃完的時候,總會把臉弄得髒髒的,像是花臉的小貓,不過這揹著大人烤的玉米真的是很香,我也忍不住偶爾做一回壞事了。

忘不了家鄉的美食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6字

去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舌尖上的中國”,那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讓我大開眼界,同時,也勾起了我對家鄉美食的記憶。

我的家鄉在江西宜春,是一個山青水秀,四季如春的地方,那裡有許多美食:如松花皮蛋,凍米糖、紅油豆腐乳、糯米餈粑等等,還有很多很多隻聽媽媽說起過,我見都沒有見過的。而我印象最深的是艾耙和涼粉。

那一年在老家過的清明時節,我和媽媽、新紀哥哥、還有他的媽媽一起到郊區採摘一種艾草,它是一簇簇的,矮矮的,媽媽和阿姨教我和哥哥摘取它的頂部嫩葉。我們老是認不清,把別的小草摘錯了。因為要彎下腰,或者蹲著摘很長的時間才能摘到一把,所以很辛苦的。摘著摘著,我和哥哥就跑開玩了。等我們瘋玩回來,媽媽和阿姨摘了兩大袋艾草。回到家裡,媽媽和阿姨做艾耙,具體的做法不記得了,只記得蒸出來的時候是很深的綠色,散發著一股濃濃的艾香。家鄉的艾耙沒有餡的,不像廣東的艾粑放很多花生、芝麻什麼的。媽媽用筷子戳一個,沾點白糖,遞給我,我可喜歡吃了,吃了一個又一個。媽媽說,這是純綠色食品,而且可以預防感冒。前年,姑姑過來廣東,帶了一袋艾耙給我吃,我開心極了。什麼時候,能回老家再親手摘艾葉,做艾耙呢?

還有一種家鄉美食我一定要告訴大家,那就是涼粉。可能你們要說,這有什麼稀奇的啊,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你吃過姜醋涼粉嗎?家鄉的涼粉不是放蜂蜜,不是放奶,而是放的薑末、白醋、白糖,這三樣東西和白涼粉混合在一起,酸酸甜甜、最消暑解渴了。我和媽媽夏天回老家,最喜歡吃了!每次買的時候,媽媽都用家鄉話要小販多放點薑末、多放點醋、多放點白糖,小販看到我們的讒樣,笑了笑,真的又多放了一勺。啊!那滋味比可樂、雪碧美味多了。

艾耙、姜醋涼粉,它們和故鄉一起,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永遠都不會忘記。

家鄉的美食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847字

今天,我們梅縣來了一批遊客,我是導遊。

我要帶遊客們瞭解我們梅州的特色美食—鹽?h雞。我帶著他們來到了圍龍屋。走進加工場,正好有幾個廚師在做鹽?h雞。我走上前,禮貌地問:“叔叔,我們可以在旁邊觀看你們做鹽?h雞嗎?”“可以呀。”他們很樂意地答應了。我看了一下做鹽?h雞的材料,可不少。一隻只肥肥胖胖已經收拾乾淨的雞,有很多包粗鹽,有準備好的一薄一厚的黃色的草紙,還有一個大爐子,爐子上是一口大鐵鍋。

廚師們開始做了,只見他們快速地把鹽倒進大鐵鍋裡,然後把爐子裡的火燒得更旺了,一個叔叔拿了個大鍋鏟翻炒起來。旁邊一個遊客問:“炒鹽有什麼作用?”那位叔叔邊炒邊回答:“把鹽炒熱了能除掉一些水分,也能讓雞肉變得更香。”哦,原來如此。另外兩個叔叔則先用薄一點的草紙把雞一個個包了起來,然後外面又包了一重比較厚的紙。

這時,大半鍋鹽已經被叔叔炒得變成了白色鹽粒,只見他們把包好了的雞依次放進鹽裡,然後用鹽把雞完完全全蓋住。我疑惑不解:“叔叔,你們為什麼不直接把雞放進鹽裡而要包上紙,這樣?h出來的雞會有味道嗎?”他們一聽,哈哈大笑:“放心,雞已經先處理過了。把雞包住才不會把雞?h爛,把雞用鹽蓋住,是因為這樣會更香。”咳,我明白了。看看遊客們期待的眼神,我問叔叔要多久才能?h好,廚師們告訴我們起碼得等上一個多小時。

在等待的時間裡,廚師叔叔們還熱情地向我們講述了一些鹽?h雞的故事,遊客們不由得稱讚我們客家人的聰明。漫長的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雞終於?h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叫廚師們把雞拿出來,遊客們更是不停地咽口水。廚師們把雞拿出來之後,幫雞“脫”下了衣服。雞肉的香味鑽進了我們的鼻子裡,真讓人垂涎欲滴,我問:“叔叔,刀呢?快拿刀來!”廚師們說:“不要用刀切,如果用刀切會有刀腥味,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手撕吧。”聽了這句話,我們開動了,不過眨眼的功夫,兩個鹽?h雞就變成骨頭架了。遊客們還不過癮,紛紛購買,都說要帶回給家人嚐嚐。

鹽?h雞不愧為我們客家人的地道美食,我們一定要把這道菜流傳下去。

記憶中的美食之腐竹 篇14

國二作文 ,605字

新村這地方,美食無處不在,不僅有清甜可口的義大利糖水,更有原滋原味的特色腐竹啊什麼的。雖然這一直都沒有美食節,可這裡的美食卻又層出不窮。

我最熟悉的就是腐竹了,因為以前,朋友家對面就是一家做腐竹的老傳統,每天都會在那旁邊的空地上,每天都看那老爺爺做,那的腐竹是很不錯的,就連香港TVB都到那拍過節目呢!

說到製作過程,那是純手工的。因為就是手工生產,所以不會像工廠知道那樣有大量的防腐劑啊什麼化學品,讓人吃得放心,味道也自然許多。

在那有四個鍋,鍋下面是燒柴火的,可見是真的老傳統了,鍋裡是豆漿,鍋旁都配備有風扇。

那裡的豆漿也是原生態手工的。黃豆泡水、去皮、磨製,然後加水成漿。熱豆漿在風扇的作用下,豆漿的表面就會有一層顯而易見的黃黃的東西,無論是看起來還是摸起來,都像一張軟紙一樣,那就是腐竹的前身。腐竹有很多種做法,但一般情況都是製作者會用刻刀先從那軟皮中間把它割開,在圓鍋裡,割開之後就是半圓的了。

然後製作者就會熟練地從最恰當的地方將她挑起,掛在過上方早已準備好的竹子上。因為是有幾個鍋,這個鍋挑完了,又可以去挑另一鍋,挑完四鍋後,第一鍋又浮著腐竹了。當竹子掛滿後,就會拿出去晒晒,過幾天,就會成為真正的好腐竹了。

新村腐竹,稱得上是腐竹中的極品了,遠近聞名,所以早上都會有很多人都特地前來購買腐竹,遠的近的都有。

生產腐竹,不僅可以賣腐竹,也還能賣豆漿呢!真是一舉兩得!

新村的腐竹,真是值得品味!

家鄉的美食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994字

你要問我最愛吃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宜城大蝦;你要問我最愛幹什麼,我也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吃宜城大蝦;你要問我為什麼對大蝦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這還要從大蝦的起源說起。

原來,幾個下崗工人為了謀生,從外地引進幾批大蝦。可不料,那年卻發了洪水,蝦子反而成了害物,田裡到處都是蝦子,可真是氾濫成災啊!就在人們為這件事而苦惱的時候,開小吃店的王二想到了個辦法,“我們不如學美國人吃蝗蟲的辦法,反害為利,把大蝦吃掉。於是,大批大批的蝦子就運進了小吃店,所以才有了宜城大蝦這道菜。

想要製作大蝦這道菜,必須準備上等的大龍蝦,和花椒、大蒜等佐料。準備好材料之後,先用刷子把大蝦裡裡外外地刷洗乾淨,再把大蝦和佐料一起放入鍋裡,蒸上個二十來分鐘,一道美味可口,香辣洋溢的菜就做好了。

大蝦不僅做起來簡單,而且也非常漂亮!

煮熟後的大蝦呈鮮紅色,讓你一看就忍不住想吃,誘人極了!它的香味,啊!那真是妙不可言啊!煮熟後的大蝦融入了花椒大蒜的香味,那真是要有多香就有多香啊!保證饞的你口水直流!它的味道,那就更不用說了!鮮嫩的大蝦肉裡融入了多種佐料的味道,那鮮嫩的肉裡融入了辣,辣裡透著麻,麻裡又融入了香,啊!那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啊!大蝦的樣子,啊!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酷”!—你看它那長長的鉗子,再加上它的身體,不就是一個威武的將軍嗎?也正是它的樣子,才勾起人們的食慾的!

因為大蝦非常好吃,所以人們吃大蝦的情景非常有趣!

快看這位叔叔,他手拿一隻大蝦,眼睛緊緊地閉著,歪著嘴,死死地咬住大蝦的殼。脖子上的筋都暴出來了。看他那樣子,好像幾天沒吃飯了,又似乎誰要和他搶著吃似的。只一會兒工夫,四五隻大蝦已經進了他的肚子。再看這位阿姨,她吃起來文雅多了,一小點兒一小點兒地吃,當油或肉末沾到嘴上時,她立刻用紙巾把油或肉末擦掉,總的來說,她吃飯時不說一句話,就像公主那樣斯文。再看看這幾位小朋友,他們邊看漫畫邊吃大蝦,有時咬到了殼都沒發現,當吞到肚子裡才恍然大悟。再看看這位老爺爺,從他那架勢來看就知道是吃大蝦的“老手”,他熟練地把蝦頭掰開,把蝦黃一吸,再熟練地把蝦頭一掰,哇塞!都沒看見他怎麼用力,一會功夫,殼全部掉了……人們吃大蝦的姿態真是千姿百態啊!

我想,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把宜城大蝦推廣向全世界!

我愛宜城大蝦,更愛我的家鄉—宜城!

家鄉的美食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437字

又是快到新年的時候了,突然間覺得美味也增多了不少。我們班上的同學閒著無事,不知不覺地談論起家鄉的美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平時我們雖說也嚐遍了各種各樣的美味,但總覺得不怎麼過癮。

於是,來自不同地方的左鄰右舍都講起各自地方的特色,當然我也不例外。由於媽媽很早都是出了名的做菜的好手,我也嘗試跟著她學了一些,雖說廚藝不是很精,不過是自己辛苦學來的,還算過得去。要說起家鄉的美食來,我可以說很多呢!

就拿爆炒雞丁來說吧。因為其口味獨特,鮮香滑膩,總會贏得大家的讚譽。做起來也很方便。將新購的全雞切成細小塊,放在煮鍋裡清煮上大約10分鐘,出鍋,湯水另放一處。

待鍋燒乾後,加入油料、蔥花、剁椒,炸熟後,將雞肉放入鍋中翻炒,翻炒一會兒就加入鹽巴、料酒、味精等調料。也可適當加入醬油,味道更佳。等著鮮香飄鼻時,大概就好了。

拿起筷子,夾一塊來嚐嚐,頓時覺得滑嫩雙口,食慾大增。嚼在嘴裡,啜一口飯,美美地吃起來,讓你欲罷不能。

如果你有空來我家坐坐,我一定親自下廚做,讓你嚐個夠!

我最愛的美食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1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比如,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等。最讓我回味無窮的是夫子廟的赤豆元宵。

赤豆元宵的做法也很簡單。把紅豆洗淨浸泡一晚,放入適當的水,放進電飯鍋裡。在鍋裡煮半個小時後,把小元宵和冰糖一起倒入鍋裡,煮十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剛出鍋的赤豆元宵,顏色誘人紫紅色的稠湯裡隱隱約約能看見幾個晶瑩剔透、石子大小的小元宵和大紅色、橢圓形的紅紅豆散落其中。紅白相間,顏色搭配起來十分養眼!看了一眼,我的食慾就被勾了出來。赤豆元宵一端上來我就能聞到它那紅豆、酒釀的香味,讓我垂涎欲滴。我如餓狼似的,撲了上去,可是剛燒好的元宵是燙的,燙得我的舌頭都在“發抖”呢!我一邊輕輕的吹著一邊拿著勺子攪,一會問就涼了。我拿這勺子挖了一勺稠湯裡夾雜著幾個小元宵和紅豆。,小元宵糯糯的、軟軟的,酒釀不甜不鹹味道剛剛好,紅豆一咬就有一絲甜味溢滿口中,在我心中這三樣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

每一次吃赤豆元宵,都會吃得滿嘴都是湯,絲絲滑滑的甜感滑進了我的胃。

赤豆元宵的甜味深深的你的印在我的腦海中,記憶深刻。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美食—赤豆元宵

我愛家鄉的美食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3字

我的家鄉在沙洋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那裡風景如畫,四季如歌,美麗極了。有風景優美的平湖秋月,有熱鬧非凡的步行街,有琳琅滿目的小商品市場,但我最愛的還是家鄉獨具特色的美食。

作為一個典型的吃貨,我對家鄉的美食可是如數家珍。

米茶是沙洋人最愛的夏季主食之一。它不僅經濟實惠,消暑解渴,還能填飽肚子。於是,一到夏天,米茶就成了每家每戶必備的特色風味小吃。米茶好吃,製作方法也不復雜。先將大米放在鍋中炒至金黃色,然後用水把米淘洗乾淨,再放入適量的水,用猛火煮之即可。剛煮好的米茶呈淡黃色,湯汁中開著粒粒米花,似茶非茶,似粥非粥,遠遠的就能聞到一股清鬱的米香,吃在嘴裡清爽可口。

長湖魚糕也是家鄉著名的美食之一,民間流傳著“無糕不成席”的說法。相傳此菜還有一個優美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好魚,但長食生膩,令御廚改變烹飪方法,提出“食魚不見魚”的要求。御廚回家後一時想不出辦法,急得坐立不安。御廚夫人問清情況後便道:“這有何難,你把魚刺和魚骨剔除後,將魚肉切碎攪拌後以生粉等其他佐料,或蒸或煮,不就吃魚不見魚了嗎?”御廚一聽豁然開朗,在家反覆試驗,終於成功。楚莊王吃後大喜,當即獎賞黃金一千兩。因以魚肉為主,形似米糕,而稱為“魚糕”。

我最喜愛的還是家鄉的矮子餡餅。沙洋曾集鎮的李氏兄弟祖傳三代都是做餡餅生意的,兄弟倆改良了祖傳的餡餅技術,做的餡餅香糯可口,入口即化,回味無窮。由於李家兄弟個頭不高,所做的餡餅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矮子餡餅”。矮子餡餅有豆沙、黑芝麻、桂花、椰奶等多種口味,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

家鄉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它們簡單樸素,沒有精美的配料,也沒有繁雜的工藝,就像家鄉辛勤耕耘的人們,雖默默無聞,平凡簡單,卻勤勤懇懇地播種著幸福和希望。我愛家鄉的美食,更愛樸實無華的家鄉人。

我的美食情緣 篇19

國一作文 ,907字

淡雅的綠色縈繞著這個下午,周圍的一切都編織著夢幻。我手捧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貪婪地嗅著那濃郁的香味。提拉米蘇靜靜地待在繡有墨綠波紋的碟子裡,別有一番小清新。我緩緩地翻著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聆聽它柔軟憧憬的輕微聲響。半晌,微微地珉一口咖啡,直爽的苦澀在口中迴旋,猝不及防;含在口中,卻細膩地感到苦中透散著幾分香甜,沁人心脾。

作為一個資深級“吃貨”,我矢志不渝地斷定我與美食一定有著深深的情緣。我如此熱衷於它,它也造福與我。

在別人都深陷韓劇的“魔口”之中,為了“叫獸”“歐巴”瘋狂至極,甚至有富婆砸千萬只為見其一面時,我卻拜服在美食節目的魅力之下。一搞定作業,就快速移到電視機前,熟練地按到美食頻道。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廚師手中飛動的鍋鏟,在它靈巧的舞動下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新鮮出爐。看著電視機前的評委享受似的咀嚼,咀嚼後無限的回味,我也情不自禁地留下口水,滿足我“望梅止渴”的胃。看完之後,便恨不得到廚房裡施展身手,做出美味佳餚,山珍海味,以博得別人的讚不絕口。於是,我也裝模作樣地揮動兩下鏟子,依照程式洗菜、切菜……雖然不是這道菜焦了,就是那道菜淡了,但是家人還是對此大大讚賞。這如此美的情感,讓即使味道極差的飯菜也有了味的享受。

除了熱衷於美食頻道,我也經常光顧於各種甜點屋、西餐廳。嬌小精緻的甜品陳列在玻璃櫃裡,提拉米蘇、黑森林蛋糕、抹茶慕斯、布朗尼、輕乳酪……應有盡有,讓我應接不暇。我常常趴在玻璃櫃上,痴痴地望著那誘人的外形:輕巧的蛋糕上灌溉著一層晶瑩的巧克力醬,在上層點綴著甜膩絲滑的奶油,蛋糕師或許在奶油上輕輕地擲下一顆鮮紅的櫻桃,就像婀娜少女豔麗的紅脣,使蛋糕愈加嬌嫩;或許在奶油上四面八方地插著杏仁,看似雜亂,卻給蛋糕在恬靜的外表上添了一絲狂野,使消費者多了一些慾望。我常常陶醉在它們的夢幻與甜美之中,一舔,便想啃一大口;一啃,便忍不住把整塊吞下去;把整塊吞下去了以後,還想吃。怎奈兜裡空空,一分錢都不留。但往往是一杯紅茶,一塊提拉米蘇,一本詩集,填充並裝飾了我整個下午。

美食,是我樸素的衣服上一條華麗的紐帶,既裝扮修飾了我的人生,又與我緊緊相連,毫不斷送。我的美食情緣,有著緣分,包含情義。

令人難忘的美食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4字

每當到端午節,爸爸媽媽都會做美味的粽子。

今年端午節,爸爸媽媽又要包粽子了。其實,爸媽剛開始並不會包粽子,還是小姑姑教給他們的。小姑姑來到我家,帶來了一些黃豆和糯米。爸爸和我卻總學不好,而媽媽卻學會了。粽子包好了,媽媽和小姑姑把粽子放到水池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再放到鍋中煮。

粽子煮好了,我拿了其中一個,只見粽子有四個角,中間的“腰”被粽繩捆得瘦瘦的、緊緊的。剝開粽葉,便看見那粽肉晶瑩剔透的,像鑽石一樣閃閃發亮。聞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清香。我輕輕地咬了一口,啊!外面的糯米鬆軟可口,裡邊一絲瘦肉被毫不令人注意地帶入口中,肉味和糯米的香味混合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為楚王不聽從自己的勸告,反而懲罰自己流放,最終造成了楚國遭受滅亡,而感到悲痛萬分,於是就投江自盡了。人們打撈屈原的屍體,卻沒有撈到。於是,人們把米放在竹筒裡然後把竹筒投入江中,希望江中的魚兒吃竹筒裡的米,不要咬屈原的身體。到後來,就漸漸改成了粽子。所以,我們現在每年到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都要吃粽子。

粽子那種軟嫩的口感令我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