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所帶來的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所帶來的 篇1

碎片化所帶來的作文1 ,1424字

在如此快節奏工作與生活的今天,各類“碎片化”時間逐漸填滿了我們的的生活。在上下班的各類交通工具上,我們可以看見許多年輕人,甚至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都低頭看著手機,或是聽音樂,或是看電子書,或是看電影,或是打遊戲,不一而足。我們這代人,已經學會了從海綿裡擠出時間來看手機—當然這只是一種開玩笑的說法,但是這些零零散散的時間,我們究竟應該看待呢?

首先我們不得不談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碎片化的時間。上班壓力大、工作多、學習任務重、持續時間長—這怕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大量的繁忙時間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生活,留給自己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於是,大家便開始絞盡腦汁如何多“擠”出一點時間來放鬆自己,或是消遣,或是學習,或是培養情操。由此,“碎片化”的產物也應運而生,電子書成了許多人的寵兒,一章字數不多,隨時隨地都能看,手機隨身帶著多方便,而且內容也比那些老派傳統文學類出版書籍有趣得多,基本上迎合了大眾的胃口;碎片化購物,讓大家只要想到就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列長長的購物清單,雙休日領著大包小包回家;時下比較熱門的也有碎片化健身,在朋友圈裡偶爾貼幾張自己去健身房的照片,還會換來親朋好友的羨慕與讚許。

碎片化是必然的,每個人利用碎片化時間做的事情也不盡相同,那麼碎片化究竟是哪些群體受益,受了什麼益,又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呢?

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應該是碎片化閱讀。和多人也認為碎片化閱讀無法引起深層的思考,這是肯定的,思考需要時間,碎片化閱讀不允許有那麼多時間。一旦沒有足夠的時間深層思考,那麼作者所要傳達的許多東西讀者就接收不到,內含的巧妙邏輯讀者也無法領悟。如果被書中問題所困,有時候還可能影響正常工作和學習呢!或許這時有些人慶幸電子書的發明,這些網路小說似乎不用怎麼動腦就能看懂大概思路—當然我不是黑網路小說,網路小說的崛起也為很多平時不怎麼有閒暇時間又抱有文學夢想或是有關愛好的學生及工作人士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我,鍛鍊功底。你寫我看,這不是很美妙的一件事嗎?

笑得最開心的還有網購平臺,碎片化的購物,讓許多人一拍腦袋就買東西,少了以前貨比三家的精明,少了以前再三比較的糾結,少了對實用性的考慮。賺錢的是誰?各大品臺啊。確實,這樣的購物模式提供了不少方便,但是我們捫心自問,有些東西,真的是因為我們有需要才買的嗎?同樣還有碎片化社交,每個人的碎片時間段都不一樣,這樣又怎麼能做到有效交流,這就失去了社交的本質—有情感的交流。同樣碎片化的新聞,讓我們對事實少了深入探究與思考,以為自己能見微知著,殊不知在大量資訊流的衝擊下,我們又能看清本質的多少?碎片化健身倒是有點明顯的自欺欺人的意味,運動本來就是應該長期堅持下去的東西,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又能改變什麼呢?

我們現在所討論的“碎片化”,不在於怎麼延長,也不在於怎麼高效利用。延長碎片化時間意味著我們應該更高效完成我們的本職任務,但工作是做不完的,延長這些時間恐怕有些困難。高效利用碎片化時間對於小部分人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對於大部分人,可能更多的是用來自我消遣。毋庸置疑,這是時代發展的必須產物,現在網路上也有針對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來真正的汲取知識或是豐富閱歷,我想,我們所應該做的,是順應這個時代,多留一些腦神經為自己打算,只有我們真正去想了,朝著我們所認為的做了,才能真正學到我們所希望學到的,這才是碎片化真正要帶給我們的。

碎片化所帶來的變化 篇2

碎片化所帶來的變化作 ,840字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幾乎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過30年前,工廠裡工人們每天都繁忙地進行一項又一項操作;人們每天早上都會開啟自己那家小屋的門,撿起地上的報紙仔細地一頁頁翻閱;圖書館裡,學生們站在有著一排排裝著厚重書本的書架旁,尋找著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小孩子們每天都會在沒什麼車子的路旁嬉笑打鬧著,時不時被一隻蝴蝶或是一朵美麗的花朵吸引去了目光……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大量的體力活或是簡單的操作被機器所替代;人們只要輕輕地摁一下電腦的開機鍵就可以瞭解自己所想知道的幾乎任何事;街上各種模樣的車子多了起來,而小孩子們則是更多地呆在家裡,吹著空呼叫著自己的手機……

科技的發展,尤其是那些智慧工具,讓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而生活節奏的變快會導致一個必然的結果—那就是人們常說的“碎片化”。

“碎片化”讓我們的生活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其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碎片化閱讀”了。

在過去,人們常常會捧著一本或厚或薄的書看上半天,而現在,人們依然會“捧”著什麼看上半天,只不過手上“捧”著的不再是書,而是變成了手機。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在手機上的網站上、或是公眾平臺閱讀文章。這就是“碎片化閱讀”。

如今,碎片化閱讀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一種趨勢。

人們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可以更好地利用時間來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這麼方便的讀書方法,何樂而不為?於是,這麼讀書的人漸漸地多了起來。

可是碎片化閱讀真的全是好處嗎?當然不是的。

各種公眾平臺上的資訊很雜亂,甚至可以說是氾濫,讓人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分辨。

人們開始依賴於手機上的種種,從而漸漸忘記如何去體會、去感受那些存在於生活之中的不起眼的美好之情。

碎片化閱讀,我們可以在手機上更快更方便地收集到我們所需要的資訊,可是卻沒法好好地欣賞文字中蘊含的那些優美。

無論是在碎片化閱讀上,還是在我們如今“碎片化”的生活上,我都認為,我們在感受它們的方便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生活中所蘊藏著的那些美好。

碎片化的生活所帶來的利弊 篇3

碎片化的生活所帶來的 ,799字

隨著時代的變遷,“碎片化的時間”這組詞從網路上出現了。它的意思就是多件事中間所空出來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由於資訊科技的發展,社交也變得方便多了,很多事情可以足不出戶就完成,於是人們過起了“碎片化的生活”。有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不少人把這些時間用在了打遊戲、發微信閒聊上面,而越來越懶於做家務、投入工作。久而久之,玩物喪志,形成惡性迴圈。

除了使人變得懶散,碎片化的生活還有一個弊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娛樂,人們往往把自已需要的飲食、購置的物品交給電腦。可他們是否知道,外賣的塑料盒完全溶解需要470年?他們是否知道一個塑料盒溶解之後會汙染10平方米的土壤?他們是否知道可怕的“白色汙染”就是他們手上拿著的塑料盒塑料袋呢?另外,現在流行的“淘寶”將包了硬紙板的物品交到你手上時,也許,你手上舉著的是一個光禿禿的樹樁。所以,碎片化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保護環境的壓力。

“碎片化”帶來的壞處遠不止這些。它在不知不覺中使生活變得乏味,“低頭族們”沉浸在網路世界裡,習慣於自我娛樂打發大量的時間,多了不理不睬與冷漠,少了與周圍人的溝通。我認為他們其實少了生活中最要的一樣東西—情感體驗。生活在於經歷、在於體會、在於感知。科技的發展的確可以讓我們快速做成想做的很多事情,甚至不用出門也可以做到,但同時也減少了過程中的快樂。舉幾個例子,比如現在很流行亞馬遜讀書器,只要下載書本,就可以帶著,隨時拿出來翻閱幾頁,但這樣就少了自已去圖書館或書店,挑一本喜愛的書,聞著書香輕輕翻動書頁的喜悅。再比如說,現在只要一點選,電子郵件會秒傳到你想要傳遞到的人電腦裡,可是這樣,用筆書寫每個字的感覺,及寄出後等待回信的激動與忐忑,都不存在了。

有人說:“科技像一把雙刃劍”,凡事有利有弊!碎片化的生活,肯定有很多有利之處,它能使時間變得更有效率,我們可以充份利用這些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讓自已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與美好!

共享時代來臨所帶來的好處與壞處 篇4

記敘文 ,878字

現在我們早已步入了共享時代。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就是幾個例子。但有些人卻破壞了這些共享的東西。

雖說這些共享的東西可以讓我們既省錢又省力,但還是有些人會把這些共享的東西佔為己有。如:把共享單車用自家的鎖鏈鎖上,不讓別人騎。想必人人都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吧!

也許你會說這很正常,人人都會貪點小便宜,但是你想過那些騎車上班的大人嗎?想過那些騎車上學的學生嗎?如果我們人人都這樣的話,那些人就會沒有車可騎,然後遲到。他們並沒有什麼錯,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對他們呢?如果換作是你呢?你在急用共享單車時找不到一輛可以用的:第二天去共享書店看昨天沒看完的書時,發現它竟然“不翼而飛”了,想必你也一定會很著急的吧!就好比我的那次經歷。

那是一個多月前發生的事了。剛升入初中的我去老師那兒報到拿書。六年級的書可真多啊!地理書、勞技書、科學書……把書包塞得鼓鼓的。拿好後,我獨自揹著個大書包回家。要不要用手機打個電話讓爸爸來接我呢?唉,算了,還是自己騎輛共享單車回去吧!他在上班呢,不麻煩她了。我一邊揹著個沉甸甸的大書包,一邊尋找著共享單車。天空也似乎在跟我作對,下起了小雨。我加快了尋找共享單車的腳步,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找到了一輛共享單車,但偶然發現單車的輪子上綁著一根鎖鏈。我失落地繼續往前跑。

雨越下越大,轉眼間,幾朵烏雲就悄悄地溜到了我的頭上。我連忙往附近的屋簷下跑去,想躲躲雨。可是我等了好久,這雨還是沒有要停的意思。我為了防止等會兒雨更大,更難回去,就衝進雨裡繼續尋找共享單車。我再次找到了一輛共享單車,但是這輛不知被哪個自私的人把二維碼給撕了下來,我還是沒法兒騎。

我繼續往前走,連續找到了好幾輛共享單車,但都是沒法兒騎。我無奈地在傾盆大雨中跑回家,到家後,全身都已經溼透了,像一隻落湯雞。

這件事恰恰反應出了那些把共享的東西佔為己有的人的自私心。共享資源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而不是讓那些自私的人佔為己有。

共享時代是考驗一個人的品德,如果你好好使用共享的東西會讓生活更方便,反之,會讓生活更麻煩。

讓我們人人從自己做起,讓自己方便的同時,也不讓別人有麻煩。

碎片化生活真的好嗎? 篇5

碎片化生活真的好嗎? ,1013字

如今科技發達,網路熱詞也是一天一換,最近碎片化生活常常成為人們熱聊的話題。碎片化的成因是什麼呢?是網路。如今科技日益發展,碎片化生活也成為了主流。大約二三十年前,人們的日常生活就是白天聊天看報紙,晚上就看電視。而如今的人們早上起來刷刷朋友圈,等車的時候看看推文,在車上看看短篇報道,睡前再刷刷qq空間。這就是碎片化生活了,然而碎片化生活是利還是弊呢?

首先我們來談談最有名的“碎片化閱讀”吧。碎片化閱讀指的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通過微博、微信等網路平臺攝入碎片化的資訊,這種通過手機等智慧終端進行的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模式。碎片化最近頗受爭議。覺得碎片化有害的人認為碎片化閱讀會使人失去耐心,養成淺層閱讀的習慣,消弱了閱讀的自主性,史學博士穆峰曾說:“人或成為碎片化資訊的奴隸。”而支持者認為碎片化閱讀可以使人在極少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資訊,這對學生和上班族很有幫助。而且可以更加的跟進時代的潮流,是人們有共同語言。聶震宇曾講:“善待碎片化閱讀,善待隨處可見的‘低頭族’們,利用閱讀終端閱讀也不錯。”作為一個學生,我覺得適當的碎片化閱讀還是很好的,就像是我可以在等車的過程中和乘車的過程中背英語或者語文。可以在睡覺之前複習,預習。也可以在休息的時候看兩篇感興趣的圈子裡推送的話題。這個不僅可以使我更好的勞逸結合,也可以大大節省我的時間,可以讓我有更多的時間放鬆。但是,我還是喜歡在週末捧著一本長篇名著細細評讀。所以碎片化閱讀不可一致否決。

再來講講“碎片化閱讀”的孿生兄弟“碎片化學習”吧。碎片化學習是我們現有的一種學習方式,但也不是現在就有的。古時候的《論語》《墨子》等名著便使用了一篇一記的方式。這就是“碎片化學習”的來源。如今,人們也在使用著這種方式學習,都因為這古來有之的方法靈活多變,掌握靈活,還可以因材施教,專題訓練,大大增加了學習的效率。作為一個學生是可以感受到的。例如我上一章節學得好,這一章節卻沒有懂,那我就可以專項訓練這一章節,也可以將兩個章節混合訓練,有助於學習也有助於吸收知識。既然這種方法古來有之,並且在這個科技發展迅速和節奏快速的世界中不被代謝掉,說明這種方法有用有效,那就是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是值得推廣的。

由此看來,“碎片化”生活不全是有害的,它也是有好的地方的。記得曾有人說:“事情是有正反面的。”我認為碎片化生活是可以暫且使用下去並且調整的,在這個迅猛的世界裡,或許是最適合的方式了。

碎片化與完整的自我 篇6

碎片化與完整的自我作 ,1215字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填充了一些人們先前無法做到的空缺,似乎使我們更加完整。而事實上,這一完整卻在另一種程度上使我們變得破碎。

碎片化就是網際網路技術帶來得影響之一。碎片化將一件完整的事物打破,把它分散給個人去完成,也為不同個體所取用。有效實現了當代快節奏社會的極致追求—效率最大化,所謂使原本限制的時間,有限的資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但於我而言,對於一些事件,碎片化在剛開始時或許能帶來顯著的成效,但是到了一定階段之後,它就失去了更高效的可能。為什麼呢?因為,碎片化是我們將一件既定的事情分散開來去完成,將最後得到的結果再拼起來成為一個看似完整的結果。就好比機器完成了一個專案的執行就立即轉入下一條指令,沒有過多的思考,但是人不一樣,人類的行為包含著思想。當我們連貫地做一件事情時,我們往往可以在過程中查漏補缺,並且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嘗試獲得使它更加完善的方法,這就是使整體功能大於各部分之和,成就了更高的效率,而不僅僅侷限於完成單一的任務上了。

再者,我還認為,碎片化或許能使人知道更多,但卻難以使人理解更多。眾所周知,人類區別於動物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人具有各自的思想,我們對於一件事物的處理不像大多動物一樣是出自本能的反應,而是對其進行深入思考,從而分析它,理解它。這裡就不得不說到“資訊”—網際網路時代帶來的最豐富的東西。獲取資訊的本意是為了獲得對一件事物的瞭解,但當一件完整的事件資訊被切開來傳播,這就使人們對於一件事物的理解更加趨於不完整,從而使其獲得的理解與認識也不完整。因為破碎的資訊缺少原本整體的邏輯性,進而使人的思維產生偏差以及難以獲得對事物的本質認識。長期如此,人們就逐漸易於被碎片化的資訊影響,如此一來,就與開始時我們想要的更完整的思考與理解的本意相背了。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不應讓碎片化的生活過多地佔用我們的思維,而是儘可能地去完整地看待、完成一件事情—即在思維上保持必要的完整性。這樣我們原本的思考就相對不易於被影響,保持思維的邏輯性與敏銳度,並且深入探尋本質。從而讓我們的獨立的思考與精神更加完善,成為更“完整”的人。當然,除了在理性思考一些事情之外,在對於情感的體驗這一類偏於感性的事物中,“完整”也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比如,欣賞一場完整的不被打擾了藝術作品展、珍惜一段完整的感情。這裡的完整不止使我們自己與思維更加完善,更體現了對另一方,諸如藝術家、親人的尊重,同時,對於他人思想的尊重與認真。而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保持這一態度也是使我們自己在生活中獲得獨立與尊重。

處於網際網路技術發達下的資訊時代洪流中的現代人,他們被證明更易感到迷惘與困惑,如果面對充斥的碎片化事物的當下,我們如果不保有自身思維的完整性,我們將和所適從呢?所以,“碎片化”能夠大幅提升做事效率的同時,“完整性”卻使我們保持相對完整的自我,從而不易於再感到孤立無援,使我們生活得更為堅定且從容不迫。

碎片化生活中的我們 篇7

碎片化生活中的我們作 ,915字

提起“碎片化生活”這個詞,相信你一定不陌生,因為它在我們每個人的學習生活中都有體現。就拿我這樣一個初中生來說,生活也是越來越碎片化了呢,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娛樂,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的心態與認知。

所謂碎片化,是指完整的東西被割成諸多零散的碎塊。比如說,如今最為普及的微信公眾號平臺,幾乎每天都會推送數千字的文章,我們可以隨時開啟手機點開閱讀個幾百字,如果沒讀完,可以在下一次想起的時候再次點開閱讀。像這樣通過手機、電子書等電子終端接收器進行的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都是碎片化的閱讀,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接受、適應,並且依賴上了碎片化的閱讀。

還有我們最熟悉的電視節目,很多年以前,我們喜歡的電視節目是要在固定的時間準時收看的,而且必須完整地看完,就算是其中插播的令人生厭的廣告也得忍受,因為一旦錯過就不能重來了。今天,我們可以在電腦、IPAD、手機等各種電子終端上點播,可以在公交車上、地鐵上、飛機上各種場合收看,完全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碎片化生活當然有它的好處,可以讓我們方便快捷的接收更多資訊,可以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但相較於深度閱讀,碎片化閱讀的缺點則在於它無法令人獲取更多的知識或營養,碎片化學習則是不能深入去學習。而且不知不覺中,隨處皆可見低著頭的手機一族,碎片化的遊戲雖能讓你得到短暫的娛樂與放鬆,卻可能會帶來頸椎、視力等身體上的損害。

總而言之,碎片化的生活,有利有弊,難以捉摸。要說這一切的源頭是什麼,還不是我們自己。每天只有24個小時,而我們卻都很貪心,想要接收更多的資訊。因為不高興好好讀書、看報紙,所以才有了碎片化的閱讀;因為沒有時間好好去商場逛街,所以才有了碎片化的購物;因為懶得與人面對面聊天,於是有了微信、qq,有了碎片化的社交;因為不想在去往培訓班的路上奔波,所以才會有了英語教學軟體,有了碎片化的學習。

在我看來,時代潮流本就是這樣。當它使什麼東西變得更為先進便捷時,總會一不小心漏掉什麼。比如說人文,風情。而當所有人都適應了這種環境後,大家漸漸都很難改變它了。而你所能做的,就是做你自己。

“碎片化閱讀”真的好嗎? 篇8

“碎片化閱讀”真的好 ,867字

碎片化閱讀真的好嗎?這是近來許多人在思考的。所謂“碎片化”,原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而在當今社會,人們的閱讀似乎也開始走向碎片化。有人認為,將閱讀碎片化能讓人們瞭解更多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如今,隨著碎片化的閱讀普及率越來越高,人們的閱讀模式也逐漸傾向於“淺閱讀”,即跳躍式的、囫圇吞棗的閱讀方法。這種閱讀的方式固然能節省時間,但是,這種模式下,人們會漸漸失去自己思考的能力和專注於一件事的耐心。“我發現我已經不能像小時候一樣精心看完一本像《水滸傳》那樣厚的書了。”一位網友這樣說到。是啊!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閱讀載體變成了手機、電腦和電子書。在等車的時間、休息的時間、睡前的時間,拿出電子裝置,刷刷微博,看看小說貌似成為了人們每天的“任務”—人們確實從每天的生活中擠出時間來閱讀,可是我認為,這種閱讀對人們來說沒什麼意義。第一,碎片化的閱讀雖然讓人們知道今天發生了什麼,但人們往往只關注新聞的標題,過了幾天可能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第二,碎片化的閱讀一般都很簡潔,只有梗概,因此長此以往的閱讀會讓人們的心靈變得浮躁,無法沉靜下來。

碎片化閱讀似乎是社會的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身處資訊時代,人們為跟上時代的腳步不得不篩選所閱讀的內容以至於不被資訊的海洋吞沒。但有時候,人們不妨放慢自己的腳步,靜下心來,坐在自己的書桌前,面前放上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一頁頁仔細翻看。身心放鬆的同時,也能讓人們獨立認真的思考。不要認為這是一種時間的浪費,深度的閱讀對現代社會的人們是很有必要的。

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不僅是閱讀,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要以沒時間為理由而草草帶過。當前社會碎片化閱讀的趨勢確實引人深思,但我們要積極面對才能解決。認真地閱讀,專注地思考,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它給你帶來的好處是碎片化閱讀不能替代的。淡泊才能明志,寧靜才能致遠,深度閱讀恰恰能幫助你做到這些。所以,擠出時間吧!放慢腳步,閱讀一本好書,這能讓人們開啟思緒,與書的作者進行直接的交流,從而思考、感悟、昇華。

碎片化時代真的是人類“末日”嗎? 篇9

碎片化時代真的是人類 ,1166字

“碎片化”一詞在最近的幾年裡可謂是名聲大噪,凡事只要和“碎片化”扯上了關係,就會有一群人們眼中的“專家”開始評頭論足,甚至疾呼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水平會大退步,這不由得使一些分不清狀況的人望而生怯。那麼,碎片化究竟是什麼,遇上碎片化生活是否真的意味著人類的“末日”?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碎片化的定義。“碎片化”(Fragmentation)一詞,在上世紀80年代常見於“後現代主義”的有關研究文獻中,原意是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注意,從上述官方解釋中,我們應當留意“諸多”、“零塊”兩方面。通俗地講,碎片化意味著數量劇增(類似於大資訊時代)與內容趨向於分散。

這麼解釋可能還不夠詳細,不妨舉一個例子。如果把碎片化之前的社會比作一塊曲奇餅乾,那麼碎片化發展的過程就類似將其分成很多小塊—這麼說可能不嚴謹,因為所有餅乾碎塊加在一起的數量已遠遠超過了原來的一整塊餅乾。你可能還不清楚這有什麼可以做文章的地方—硬要找自然是有的。一些“批評家”立即跳出來,說當代人所擁有的那些數量龐大的餅乾塊已稱不上是餅乾了。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那些批評學家真這樣說怎麼會有人信呢,真可笑!然而當你在報紙或電視上看到以下字樣“碎片化閱讀不等於閱讀”、“碎片化學習利大於弊”時,難免不被牽動神經,一探究竟。

說到底,生活的碎片化,恰是反映了現代科學技術正逐步趨向成熟。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網路技術、傳輸技術的大量應用,大大強化了受眾作為傳播個體處理資訊的能力,碎片化現象不但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也引發著人們個性化的資訊探索。正如美國西北大學媒體管理中心負責人約翰拉文所說,“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體平臺最重要的趨勢。碎片化之所以能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正是因為人們追求自我、追求個性的需求愈發強烈。換而言之,碎片化生活的到來是“科技”與“需求”二者可謂天時地利的必然結果。因此那些堅稱碎片化時代是人類“末日”的說法顯然是無稽之談。

既然這樣碎片化是否沒有一點危害?難道批評家都在無病呻吟嗎?歷史告訴我們分析事物一定要客觀,否則就會有偏頗。而在碎片化利弊一事中,矛頭又回到了“工具的利弊”上。有人用菜刀搶劫,是菜刀的錯還是人的錯?有人持槍搶劫,是槍的錯還是人的錯?如果你在兩個問題中得到了相反的答案,那麼你確實應該反思一下。之所以人們認為菜刀沒有錯,是因為正常生活烹飪離不開它,而槍卻給人一種罪惡、危險的感覺。當然,兩個例子中錯的都是人,而對持槍的抨擊則側面反映了人們對自身控制力的懷疑及對先進技術的排斥。回到碎片化問題上來,人們正是因為害怕無法抵抗巨大資料的誘惑、對自制力的擔憂才會一味迴避甚至反對大資料碎片化時代。

因此,牢記一句話:做工具的主人,而不是工具的僕人。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當今的碎片化生活。

當碎片化生活來臨時 篇10

當碎片化生活來臨時作 ,1171字

碎片化這個詞本身來到的時間就不長,並不十分常見,但到了如今,這個資訊化的時代裡,碎片化才開始了真正的“興起”。

可能作為一名學生,受碎片化的影響還並未十分嚴重,因為我們仍在學校中有條不紊的學習著,其實不然。你可以自己回想一下,在暑寒假亦或僅僅在雙休日,你空閒時會做什麼呢?現在,絕大部分同齡人都有個QQ或者微信在手中,並不是說這不好,這種交流軟體用處還是很大的:讓彼此的距離拉得更近;讓困難更快解決……但真正這樣使用的人多嗎?當你手機螢幕“倏地”變亮時,你就會知道你的朋友、你的班群又開始熱鬧了,如果沒有家長的管束,你能不看手機嗎?想必你是做不到的。

現在我們的生活還未被徹底碎片化僅僅因為我們還需完成學校的任務,不是嗎?如果不是老師要求,你會去選擇那一本本泛黃發舊的書嗎?我們的生活正一點一點被分割,很難再去有始有終的做一件事情了。

“碎片化”就如同真正的碎片一樣,一旦破碎就很難再完璧歸趙。我本以為這離我還十分遙遠,事實上,它卻就在我的身邊,因為它的來到是悄無聲息的。舉個例子吧,在年夜飯上,本應該是其樂融融的一番景象,卻變成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著兒女們玩手機的“盛會”。我一直覺得這只是存在於少數家庭,但留心觀察後,我才發現我們家也已存在。除夕晚上,吃個年夜飯,看一會兒春晚,放個煙花……都只是形式,其餘時間,我們一家,甚至我爺爺奶奶都握著手機……

換個角度講吧,我們已無法抵抗碎片化的來到,因為這個時代推動著我們往這個方向行走。以前報紙是資訊快速獲取的來源,接著是電視。到了現在,手機甚至可以實時來傳輸資訊,的確快捷無數,現在,購物一樣也開始在網路氾濫,實體店都開始漸漸倒閉、消逝,緊接著的是淘寶、京東、1號店……此類的網站就成了購物的代名詞。因此,不要去抱怨時光,它的缺失正是被這些碎片給消磨的。回到前一個例子,春晚上都有了“搶紅包”這個版塊,這叫人怎能離開手機?假設讓你過一個星期沒有電子儀器,遠離碎片化,讓生活變得完整,你能行嗎?就算是能做到,那一個月,一年呢?你會覺得自己就跟不上時代腳步,又像是一個七八歲的懵懂小孩了。

如果真的要去改變的話,我們縱然不可改變他人與這個時代,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迴歸淳樸,就如同從前人們想歸隱山林的脫俗之心一般,遠離這一切並不會使我們受到巨大傷害。孔夫子曾在《論語》中誇讚其學生顏回,也就是七十二賢之首:“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不是告訴了我們應該也像這樣去發現那些微小的、隱蔽的快樂來豐富自己嗎?

當這碎片化生活來臨時,瞭解資訊固然重要,但應該也要去嘗試著把更多的時間從手機螢幕上離去,看看窗外的一草一木、一朵野花、一隻瓢蟲,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去享受獨處亦或是與親人交談的和諧與美好。莫等到一切均化成了碎片時再去懷念原本完整的美好。

別碎片化了我們的初心 篇11

別碎片化了我們的初心 ,977字

週日的早晨,我揉了揉朦朧的睡眼,惺忪地從床上爬了起來,正打算拿起床邊的書好好品味一番閱讀的滋味,耳邊立即傳來媽媽的催促聲“快刷牙洗臉吃飯,今天還要上課呢!”,無奈之下我只好把書先放入書包,匆匆忙忙地吃過早飯便隨媽媽奔波於補課班之間。

在奧數課上,我面對著滿滿一張紙的題,不禁眼花繚亂,頭腦暈乎乎的。奧數課才剛一結束,媽媽又火急火燎地拉著我趕往英文輔導班,連路上也不讓我歇著,要我聽所謂的“一天只要10分鐘,100天擺脫字幕看美劇”的英文廣播。英文課上,望著滿嘴英文的老師,彷彿遙不可及,簡直不知所云。接著還有素描課、電腦程式設計課等等,我的一天就這樣被分割成了各式各樣的課程,不知怎麼,黯淡了不少。

終於,好不容易熬完了所有課,吃完晚飯後,我抓緊休息的時間拿出了躺在書包裡多時的課外書,如飢似渴地看著,死氣沉沉的內心總算因書中起伏跌宕的情節而漾起了浪花,不料這時我手中的書一把被媽媽抽走了:“快收拾收拾,今天晚上有空我們去試上一節鋼琴課。”我苦悶地抗議道:“為什麼?”“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學鋼琴,你難道想輸在起跑線上嗎?”媽媽質問著。一時間面對著終日不變的回答,我竟然啞口無語,只好無奈地嘆了口氣。

月色下匆匆奔波於車水馬龍之中的我,早已疲憊不堪,回想起這碎片化的一天,我到底做了什麼呢?

或許大家的週日都與我的十分相似:在家長的要求下,去學這個去學那個,可這都不是出自我們個人意願的。正所謂“多才多藝藝不精,專精一藝可成名”,把時間分割出來用於明明不感興趣的方面,而把本熱衷於的愛好耽擱在一邊,這不是在捨本逐末嗎?

碎片化的生活只是客觀的,真正的重要的是我們的主觀意志。適當的碎片化是可取的,因為這樣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開拓視野,可若過頭了,那麼就會在其中迷失自我。所以我們應該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不隨風逐流,盲目跟風,否則終將在時代的潮流中,不知不覺地碎片化我們的初心,最後將一事無成。

就拿我來說,有時只需與一本好書作伴便能獲得無與倫比的快樂,即使是一分鐘也好,碎片化的生活永遠無法阻擋我內心中的追求。那麼,就從明天開始,去做那個真正的自己,那個無比完整的自己吧!

洗盡鉛華,返璞歸真,戒驕戒躁。先看庭前花開花落,坐觀天邊雲捲雲舒,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執著一顆最初之心,義無反顧地追尋心中的遠方,專心、堅決地向夢想的彼岸前行,這樣,夢想之花才會開放。

碎片化生活,真的快樂嗎 篇12

碎片化生活,真的快樂 ,654字

這是週六的一天。

清晨,起訂,按掉還在響的鬧鐘。刷好牙洗好臉,享用早餐,接著拎起昨晚就理好的書包出門。在地鐵上拿出手機,邊上“花生地鐵WIFI”,看看微信有沒有新訊息,看看淘寶買的東西發貨了沒有,刷刷微博。

到站了,我步行到上課地點,開始學習。課間拿出小說看幾頁,上課了再收起來。

下午,終於上完了一天的課,乘地鐵回家,在地鐵上玩兩局鬥地主。晚上在家,寫會兒作業,看會兒電視,洗澡準備睡覺。

如此,便是碎片化的一天。

當今社會,因為各種高科技的產品的出現,出現了與之前“白天看報,晚上看電視”的生活截然不同的方式,就是把一天分成很多小的時間段,進行不同的活動。

這樣的生活方式固然有它的好處,它可以讓我們在同一天做更多的事,生活的內容更加豐富,不再像從前的生活一樣單調乏味,有了更多可變性。

所以它必然會有缺點。有些老年人會認為這樣的生活不夠規律,區別於他們已過了大半輩子的生活,他們當然會覺得不習慣。同時,這種碎片化的生活必然會帶來快節奏,一旦速度快了,就肯定會降低原來的生活質量。

記得有一個故事。

上帝讓我帶一隻蝸牛散步。我跟在它身後,看著它身子一伸一縮的悠閒樣兒,心裡替它著急,卻也無可奈何,只好欣賞起沿途曾經被我忽略的風景來……

試問,若不是那隻蝸牛,那用來欣賞風景的時間會用來做什麼呢?聽音樂?玩手機?還是……

那個故事的最後,寫道:“我發現了奔跑時從未發現過的美麗”。

可見,停一停腳步是多麼重要,並不是在所有時候,碎片化生活都是那麼快樂。應該也像老一輩的人一樣,在躺椅上,悠閒地,只做一件事。

碎片化生活真的不好嗎? 篇13

碎片化生活真的不好嗎 ,778字

隨著本世紀初網際網路的發明以及近幾年來我國多媒體技術的蓬勃發展,我們來到了一個資訊爆炸的。大量的碎片化資訊從各種渠道湧來,我們的生活也如同一張紙被撕成了條條碎片。由此,人們形象地把這種生活方式稱為碎片化生活。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每天的生活按部就班,接受資訊大多都是來自報紙,廣播,或者是鄰里間的口口相傳,資訊幾乎都是完整的,連續的,這也似乎是現在人們認為較為有益的生活方式。

反觀如今,我們得到的資訊大多來自網路,自媒體,社交網站上的動態資訊,瀏覽這些資訊所需要的時間微乎其微,隨之而來的是時間被碎片化了,這是似乎就是我們很多人所詬病的碎片化生活。

碎片化生活真的對我們百害而無一益嗎?這種觀點可以說是片面的。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往往是沒有適應新興的生活方式。批判者可能會認為碎片化生活會使我們注意力分散,事實上,這種顧慮並不必要。碎片化的資訊中包含著你想要的瞭解的和你不關心的問題,對於你不關心的問題,注意力集中是不必要的,這些資訊不需要被記住,時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終有一天會猶如緊繃的橡皮筋一般斷裂。對於你想要了解的內容,你的注意力自然會集中起來,看得津津有味。

除此之外,碎片化的時間甚至還增加了我們的時間,提高了我們的效率。看一篇微信公眾號上的短文可能僅需要10分鐘,完全可以在等公交車時完成,這10分鐘的時間在以前很有可能就被我們浪費了,這不正是變相延長了我們可利用的有效時間,提升了效率嗎?

當新興的生活方式出現時,我們不應該盲目的加以批判,而是應該儘可能地去適應。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好每天的碎片時間,乘地鐵的半小時,我們可以看小說,背單詞。這樣積年累月下來便會多出幾小時,甚至幾天,幾周時間。1的365次方等於1,但1、01的365次訪便大於37、儘管這0、01的碎片不足以與1相提並論,但它卻能改變許多,這也是碎片化生活所教會我們的!

別讓碎片化侵蝕你的生活 篇14

別讓碎片化侵蝕你的生 ,1286字

仔細回憶一下,你已經有多少時間沒有很專注的做一件事了?又有多少精力花在了手機與電腦上?

在這個混亂繁瑣的年代裡,已經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專注的做一件事。人們把更加多的精力,花在了QQ,微博,微信上。

有人做過一個測算,中國人每九十秒就會翻看一次手機,我們在無意識當中,已經成為了手機的奴隸,成為了創造碎片化生活的元凶。

那麼碎片化生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每個人看手機的時間很短,因此手機報、微博,篇幅都很短。這使得人們的注意力變得越來越短,我們也很難有耐心投入的做一件事,更多的耐心可能就花在用短短三十秒的時間去看一段段子。

所有的時間都變得零零碎碎,東拼西湊,這就是碎片化生活的形成。

其中,我也曾是元凶中的一員。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同學偶然問起我:“微信能加個好友嗎。”我愣了一愣,沒想到現在有人四年級就有了手機與微信賬號,在我眼裡這是一件十分稀奇的事,我湊到她耳旁小聲問她:“你們……現在都有微信賬號的嗎?”她似乎有些詫異:“現在不管男女老少都應該有微信啊,QQ啊什麼的。要是沒有,彷彿就和整個世界脫節了一樣,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瞭解,那可不行。”

這一句話讓我一直耿耿於懷,於是我讓爸爸幫我買了一部手機,註冊了微信,QQ,微博賬號。

自從和網際網路有了接觸,我的世界開始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大到了解國家大事,小到看看娛樂段子。我深深沉浸在被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快樂之中。但生活也漸漸變得繁瑣起來。

沒有多久的時間,我已經完全離不開了手機,每週週末早上天色剛剛亮起來,我就拿起一旁在充電的手機刷起微博來,吃飯的時候刷一刷,睡覺前刷一刷……

周而復始,無休無盡,生活完全被機械化了,這種狀態讓我變得十分麻木,明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自己這樣做不對,但卻還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手去點開那一篇篇文章。

沒有了目標,沒有了理想,突然整個世界就像是一幅兒童隨手亂圖的塗鴉,雖然任然有著色彩,卻雜亂無章,沒有了理性的思緒。

知道所有的色彩攪拌在一起是什麼顏色嗎?沒錯,黑色。

我開始陷入極度的絕望與恐懼中,我現在就和一臺智慧機器沒什麼差別:用機械眼讀取資訊,用機械臂在短短几分鐘內作出三種決定,轉發,評論或跳過。看無聊了就把手機放下,完全把讀取資訊當做一種消遣。

我拿起一本書,卻發現我已經完全失去了閱讀的能力。我一頁一頁的翻著,卻無法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書上,看完一頁忘一頁,腦袋裡空空蕩蕩。腦內的細胞彷彿都在和手機做抵抗,我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痛苦,是因為腦內糾結帶來的痛苦,更是因為失去了耐心閱讀的能力感到懊惱。沒有想到。沒錯,一開始確實是網際網路給我帶來了快樂,現在卻讓我如此痛苦的竟然也是它。

是網際網路帶來了碎片化的生活嗎?當然不是。網際網路本是一個讓人們瞭解更多資訊的地方,但我們卻把時間耗在這裡面,甚至迷失了自我。我們才是真正的創造碎片化生活的元凶。

手機電腦類的現代工具可以利用,但決不能對其產生依賴,甚至被其控制。

是時候把這些碎片拼接起來了,來吧,關上手機,或是靜靜地看一本書,或是彈一會兒鋼琴,又或是畫一會兒畫。讓我們的心靈時刻保持清靜,讓碎片化的生活得到改變。

碎片化時代下的我們 篇15

碎片化時代下的我們作 ,1369字

開啟手機想要看一下時間,卻被實時推送的新聞吸引了注意。瀏覽了一遍之後卻發現只是一個有著“噱頭”標題、內容平常的新聞。退出網頁,看到知乎的推送,正是自己感興趣的,於是點進去一探究竟。刷了一會兒知乎,想起自己一直追的小說今天更新,再開啟看看。哎,這情節真是意料之外啊!然後一邊感慨作者的思路清奇,一邊摁了鎖屏鍵,把手機揣回兜裡。咦?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的興盛,智慧手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班途中看一看,午間休息看一看,吃飯期間看一看。手機360度全方位地滲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網際網路科技發展的初心是為了方便生活,主要體現在節省時間和金錢方面。可是事實上它真的節約時間和金錢了嗎?原來想看下時間,1秒鐘就能完成,但是現在絕大部分人花費的時間是原來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只因為碎片化的資訊和觸手可得的來源,反而使時間被浪費了。

除了時間,金錢也因“碎片化”而被浪費。以前購物還是要去商場,每次購物因為一定的出行成本而變得慎。但是因為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買東西變得異常容易。只要你有一個智慧手機並且下載了一個購物APP,不用出家門就能下好訂單,坐等快遞送上門。可能只是下班等車的途中無聊刷一下手機,打開了購物APP。然後發現了某些新奇有趣的東西就立即下單了。沒有了時間緩衝,這樣的購物形式使衝動購物在整個購物的佔比中提高了許多。也許還沒有到家,就已經開始對於剛才的衝動購物而後悔不已。“當初使用淘寶是為了省錢。”這句話現在已成為了一個笑料。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的。我看了看我們家最近的訂單,數額加起來比我原想的多太多,還有著一些其實並不需要但是為了湊單而買的東西。因衝動和湊單而買的東西而浪費的錢以遠遠超過因網購而節省的錢了。

閱讀,這一急需要專注力的行為也因碎片化而變了味兒。走上地鐵,隨處可見可以看到正在看手機的人,卻極難看到在讀書的人。紙質書不易攜帶,但手機隨時隨地都在身邊,用手機看書越來越普遍。閱讀正從紙質慢慢走向電子化。隨時隨地都能讀。這似乎聽上去很棒。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我也嘗試過用碎片的時間用手機看書,但發現時間的零碎使自己難以靜下心來看文章,閱讀失去了它原有的“儀式感”。可能書時讀完了,但也僅是讀完了。書背後的思想是什麼?不清楚。碎片化閱讀帶來的思考和整塊的閱讀時間的效果是無法比擬的。

網際網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副作用。而“碎片化”正是網際網路經濟發展帶來的副產物。如何對待它、改善它,是需要我們去思考的。

對於碎片資訊,我們要集合整理,同時我們還要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由於聯想功能的強大,手機上的資訊是永無止境的。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規定一個時間,到點關手機。雖然這對於自控力提出了很高的一個要求,但有意識地去控制至少比任由其氾濫好得多。對於碎片化購物,要三思而後行。不把逛淘寶作為一種消磨時間的工具就能減少很多的開銷。買東西前做一個購物清單也是一個有效減少衝動購物的方式。對於碎片閱讀,至少對於我而言,我已經放棄用碎片的時間看書了。新聞可以隨時看,但是閱讀這件事我覺得還是需要有整塊的時間。沒有意義的時間利用還不如打個盹休息一下來的有益。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身處這樣一個被大資料包圍的碎片化時代到底該如何生存?恐怕誰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碎片化模式下的生活 篇16

碎片化模式下的生活作 ,778字

如今,隨著網路的迅猛發展,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早已不再是資訊傳播的僅有途徑。只需輕輕動下手指,便能接收到世界另一角落傳來的資訊。原本難以想象的網路支付已成為現實—網際網路正悄然改變著一切。然而身處其間的我們自然也正受到其影響,無形中我們的生活已變得碎片化。

在公交車站,在地鐵車廂內,處處可見手持著各種電子裝置瀏覽的人們,這種閱讀往往是碎片化的。奇聞異事觸手可得,一篇篇閱讀過後只是略有了解。況且這些資訊的範圍甚是寬廣,從經濟,歷史再到政治,幾乎可以涉及到任何一個領域。零碎而寬泛的內容,幾分鐘便在腦中匆匆而過,這樣的學習和閱讀方式顯然沒有多大益處。

可是,生活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現大量的碎片化時間,而我們又該如何利用這些珍貴的時間呢?首先,電子裝置自然不可取,持續不斷的資訊推送和訊息提醒往往會影響閱讀質量。即使沒有這些干擾,用不了多久,注意力也極易轉移到其他應用上,從而使原本碎片化的時間,再次被“碎片化”。在安靜的環境下,不妨帶上一本紙質書,集中精力閱讀,沉浸於書香中,吸納並思考,這樣獲取的知識往往會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除此之外,還可利用這些碎片化時間完成和鞏固一些記憶的內容。在腦中默背一遍記誦的內容,往往會更有益處。如果以上兩種方式都無法實現,那麼便可以靜下心來思考一番,考慮近期遇到的困難,或是幾個還未解決的問題,甚至是腦海中突然迸發出的靈感。

碎片化的時間雖然不少,但我們不能完全沉浸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制定一個計劃,合理分配好一些較為完整的時間,每天安排一段或幾段較為完整的時間來閱讀和思考。切記不可在做事時三心二意,從而降低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碎片化生活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在這樣一種環境中,更需要時間管理以及資訊篩選的能力。碎片化模式下的生活不應將周圍的一切碎片化,而是要將需要的資訊整合,形成有益的知識。

遇見在碎片化生活中的自己 篇17

遇見在碎片化生活中的 ,926字

慵懶的中考後的暑假的朦朧的清晨,久違的沒有補課,沒有鬧鐘,不那麼習慣的自然醒,家裡沒有往日的英語課文的磁帶的摩擦聲,安靜的只有音響中流出的《flowerpower》,迷糊的睜開自己心靈的窗戶,戴上眼鏡,世界開始清晰。起床第一件事開啟手機,商標剛剛褪去,輸入密碼,識別指紋,熟悉的提示音無縫銜接的響了起來,一行一行的99+,空間的評論又積了十幾條,一目十行的瀏覽著,時而抿嘴微笑時而驚訝,又亦或是開懷大笑,點贊收藏轉發,一刻不停歇的滑動著螢幕,偶爾停下來放鬆一下手指的關節,又繼續重複。歌曲換了一首又一首,時鐘滴答滴答的走,恬靜的上午就這樣過去了。看完了訊息,又把上午的新聞都過了一遍,終於放下手機,抬起手腕點亮手錶,已經下午兩三點,又重新拿起手機,開啟app,訂好外賣,支付,合上螢幕開始寫幾頁作業,突然不常來訪的水滴聲突兀的響起,滿懷欣喜的又拿起手機,結果發現只是她轉了條說說,點贊又轉發,一氣呵成,鈴聲響起,禮貌的開門,向快遞員先生道一句謝謝,在酷暑準時送來佳餚,開啟電視,開始,享用一個人的午餐。洗碗,抹桌,將近五點了,夕陽重新染紅天空,是比昨天更美還是更紅了?

歲月靜好,一天的時光卻突然轉瞬即逝,從容的從我們手中流逝,碎片化的生活習慣改變了我們許多。

本應是配角的手機在生活中漸漸成為主角,一點一點佔領我們的生活。手機究竟是打開了我們與世界溝通的大門,還是把我們關在了世界的玻璃窗外?

或許兩者都是。如果沒有智慧手機,我們最近的發展不會如此迅速,這拉近了全世界的距離,每個人的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可以隨時分享。

但是在現在這個智慧時代我們的生活被手機帶來的碎片化革命敲個粉碎。時間被拆成了無數個三五分鐘的小塊,人們在這個世界中迷失了自我,隨意的揮霍著點點時間,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是今天的了,我們在光陰的碎片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卻忘記了欣賞每天的風景。或許碎片化的大量閱讀能快速拓寬我們的視野,但它同樣阻止了我們深入瞭解這個世界就如同被關在玻璃窗背後的人,能看到這個世界的全貌,卻無法近距離觀察或是深入瞭解這個大千世界。

碎片化世界中的自己,是破碎的自己我們每天的資訊量變大了,卻失去了事事專一的資本,失去了認真踐行自己初心的時間。

論碎片化對生活的影響 篇18

論碎片化對生活的影響 ,869字

這兩天我因為剛開學,沒什麼事就想著抽空去看一下外公外婆。

我一到外婆家,外婆就跟我抱怨說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啊她的兩個老朋友跟她聊天都不耐煩了。我想這和網際網路的發展有什麼關係,這不應該是件好事嗎?那些依託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網路平臺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了,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外婆又接著說,來她以前和她那些朋友打電話總是要聊上4,50分鐘,現在只要說個十來分鐘她朋友就不耐煩了,說什麼時間到了要和朋友一起上網鬥地主了。外婆說到這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深思。

記得在暑假時我和朋友一起討論過這個問題。因為網際網路發展而變得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好是壞。那時候我們兩個因為各執一詞一直爭論不休他說這是一個大好事讓人們的生活更方便了,而我則在思考這樣會不會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先說說購物吧。現在購物可謂是非常方便,不論你要買的是大是小,使國產的還是進口的在網上都能找到只要動幾下手指就能在家裡等著東西上面,而且隨時隨地都能買只要有網不論車上還是家裡。從這幾點來看現在的網購完全適應了碎片化。而且網購對於時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要求如果你有空可以用上10幾分鐘沒空也可以只用幾分鐘就能完成一次購物可以說碎片化的購物讓生活更方便了。但換一個角度去看,原來的沒有碎片化的一個完整的購物所需要的時間則要長一點略顯劣勢了。但如果從東西的質量上來說網購因為看不到實物所以可能會有些外形上的出入如果是生鮮的話可能以為運輸的關係略微有一點不新鮮。但綜上所訴碎片化的購物還是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弊端的。

再說說閱讀吧。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閱讀也變得碎片化了各種電子閱讀軟體也層出不窮。可以說碎片化的閱讀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製藥你有臺手機。但這樣也是有弊端的,如果說看的是一些打發時間的小說那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如果是一些連貫性較強的專科類書籍那?那斷斷續續的閱讀不僅起不到節約時間見縫插針的幫助反而會讓你為了回憶之前的內容從頭再看一遍而浪費你的時間。所以碎片化的閱讀還是有較大的弊端的。

從整篇文章看來碎片化的生活對人們產生的影響有好有壞,關鍵還是要看你會不會使用了。

我在碎片化生活中的學習 篇19

我在碎片化生活中的學 ,1009字

科技發展,時代進步的今天,我看到了忙碌的世界。忙忙碌碌的爸爸媽媽,忙忙碌碌的老師們,忙忙碌碌的同學們,加上全宇宙最忙碌的我,在這些忙碌的身影下,我也發現了有趣的現象,在旅行中我發現了學習語言的魅力,在與夥伴玩耍時我發現的數學的魅力,在春節和父母回鄉時,我發現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活動中,我都找到了學習的影子,收穫很多。

記得小時候與父母去馬來西亞遊覽,那時候的我只知道幾個簡單的英文單詞,看到爸爸與當地人用流利的英語交流,辦理入住,打車,點菜,我真是羨慕又嫉妒啊!我回頭用我僅會的單詞和媽媽說:“Father呢?”媽媽驚訝的似乎沒聽懂,轉而大笑起來,說Father在那邊,後來我開始了我的英語口語學習。在我大一些時候,爸媽帶我去泰國過春節,爸爸媽媽難得放下忙碌的工作,全心全意地陪伴我,我非常開心,但更讓我開心地是這次的旅行,我是主角,在機場我可以幫助媽媽翻譯單詞,在辦理入住的時候爸爸和服務員交流困難的時候我也過去幫忙,為我買新衣服的時候,說到尺碼不合適,媽媽抓耳撓腮時,我上前解圍,這些時候,我很驕傲,內心向小兔子住進去一樣歡天喜地的,爸爸媽媽終於也有你們不會的了。後來的好幾次我嘗試著與外國人交流,即使遇到不會的詞語,爸爸媽媽也鼓勵我幫助我,教會我單詞與人交流。這些的旅行時光中,雖然只是我們生活的一個小插曲,讓我感受到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裡,我一樣可以學習和交流語言,我也真正的與英語語言的國家的人交流,我在旅行中學習了語言的魅力。

我與小夥伴相約,週末去一起學習和吃飯,這次我們相約的地點是正大廣場,當我們走進陸家嘴的天橋時,我們看到了周圍的高樓林立,在陽光的映照下五彩斑斕,我和小夥伴驚奇的發現建築師好偉大,有的大樓是個大大的長方體,有的大樓是個高高地圓柱體,後來我和好夥伴開始找到之前沒有說出的形狀,這使我們的步行變得有趣,不知不覺走了這麼遠也沒有覺得累,原來生活中,也有著這麼多數學形狀和圖形,我也更多的理解了數學老師教會我們的知識,在生活中建築群裡找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現代的生活,被各種各樣的事情將時間分割了,碎片化了,但是我發現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學習無處不在,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許多時間裡都是在學習和積累知識的。我們需要將知識一點點地累計起來,將時間一點點地累積起來,就像一棵樹累積的營養會由小樹苗慢慢長成參天大樹,碩果累累,我會好好累積碎片化的時間,積累學習知識。

碎片化時代來臨 篇20

碎片化時代來臨作文9 ,854字

寬泛點來說,我們通常把一件完整的事情分散成零零碎碎很多小事情定義為碎片化。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報紙,上面的內容什麼都有,而報紙自身的定位,就是根據時事來製作,可隨著碎片化生活的來臨,報紙上的內容逐漸變成了針對讀者更關心什麼,更喜歡什麼。

更加直白地來講,以前報紙的種類只有寥寥無幾,而如今,時尚,法制,生活,軍事等各個種類的報紙層出不窮,分別受眾於不同的讀者,從一份報紙囊括很多方面的東西到現在分成不同報紙不同板塊,在我看來這也是碎片化最直接的表現之一。

我以前從來不知道什麼叫碎片化生活,日復一日按照二十一世界的生活節奏過下去,七點起床,八點寫作業,九點休息……把自己的時間規劃好以後每天重複做著同樣的內容,直到爸爸問了我一個問題,“你知道你每天都在幹什麼嗎?”

這其實應該是個很簡單的問題,我每天都在學習吸收知識,休息娛樂,可是當我脫口而出想要回答的時候,突然愣住了。

我的確在生活學習休息,但是我到底每天學了什麼,娛樂了什麼,一時間什麼都想不起來。

我所記住的也不過是大資料的寬泛的,我一天干過什麼型別的事。

這樣就牽扯出了碎片化生活的一個問題,什麼事情都已經碎片化,但是我們抓不住那些“碎片”。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對於社會群體,也是碎片化的表現,從以前的資本主義和非資本主義,如今的劃分更加細緻,每一個人都屬於一個自動分好的小群體,有著各自的利益關係和社會地位。

這對於我們學生說遙遠也不算遠,在我們班級的群體中也分化成了許許多多小“階層”。

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區分出自己適合的想要的,從某些程度上來說也省去了很多麻煩,就像我們不再需要每天重新規劃生活,從前我們都知道一天分為上午和下午,現在我們都明白自己一天要做很多事情,大到時間安排小到作業分化。

可是這樣隨著時代演變出來的生活一定是好的嗎?正如之前談到的,我們抓不住細小的東西。

許多被瓦解分解的東西常常被我們遺忘。

兩面性往往在很多新名詞所存在的。

我們現在要做的,能做的也便是去自己逐步體會碎片化的好與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