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蘇東坡相關作文20篇

生命的姿態——永遠的蘇東坡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1087字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上,有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橫空出世,成為大宋文化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他,就是曠世奇才——蘇東坡。

他是一個曠達的人,在他遭遇坎坷的時候,總是能用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事情,哪怕只是一場綿綿的小雨,他也能品出和常人不同的韻味。記得那是元豐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幾個朋友陪同到黃同的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黃州城東三十里,時值春天,陰晴不定,出門時本晴空萬里,可是,在路途中突然遇雨,因並無雨具,同行皆狼狽,唯他在雨中從容不迫地行走。這風雨不僅是自然的風雨,也是人生的風雨,面對自然風雨從容的他,在人生風雨面前,他不僅人十分曠達,並且他還有十分曠達的作品。被貶密州,他卻說:“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幾卷平岡。”兒女情長,他感慨:“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遊山玩水,他感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這是一種何等曠達的胸襟與氣度!這就是被命運捉弄卻從未放棄抗爭的詞人——蘇東坡。

再品蘇軾,才知道胸懷曠達的蘇軾,也有痴情者的那一般柔情與悽婉,一首《江城子》讀哭了多少人。柔和的月光照在他身上,“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等待,讓他疲憊不堪,沉沉睡去了。夢中,他彷彿又回到了少年時代,身著錦衣,輕輕地走在她窗前,“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這是一種怎樣的思念。“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官場的失利,處世的淒涼,命運的坎坷……而他只用作品寫出所有的悲觀。我瞭解他“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多情。我感受他:“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淒涼。我聽見他:“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的豁達。

他,一改宋詞中的婉約風格,開創豪放宋詞;他,才華橫溢,卻一直懷才不遇;他,不為挫折,歷經坎坷,終於鑄成壯麗詩篇!“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屬於李清照的女子之情。“楊柳岸,曉風殘月,”只屬於柳三變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慮只為李後主吟唱。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風雨的一生,多情的一生,豁達的一生。這便是曠世奇才——蘇東坡。

永遠的蘇東坡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5字

人生如夢,再風流的豪傑都會隨著大江東去,但是卻有一個人,時間流逝,光芒更盛。有人說他三蘇之一,有人說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的人說他是千古書法家之一。他就是 被稱為開創了豪放詞派的蘇東坡。

這件事是他人生中的第三部分:烏臺詩案,大難臨頭,因為他給皇上寫信,在皇上那頭,烏臺的那些人,在皇上面前說蘇東坡的壞話。皇上聽見了這些話,把蘇軾打入大牢。但蘇軾在大牢外面有一個朋友。他和那個朋友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如果沒有事就送平時的飯菜,如果有事就送一條魚。但是有一天這個朋友有一些事情,把這件事交給了別的人。這個人想,蘇軾在牢中一定吃了不少苦,給他送一些好吃的吧!這一頓那個人送的是大魚大肉。蘇軾看有魚心想完了,皇上要給我決罰了。皇上那頭想,蘇軾是不是真心說皇上壞話的。就派一個人過去,到的時候蘇軾已經睡覺了。那個人也在這睡了一夜。但是那個人比蘇軾早醒了一會,一看蘇軾睡的很安逸。皇上聽了那個人的話想:有心說皇上壞話的不能睡的這樣安適。就把蘇軾放了。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當我們遇到挫折的逆境,要向蘇東坡一樣百折不撓不被困難嚇倒。在杭州為官時,雖得不到朝廷重用卻依然為當地百姓,修建“蘇堤”,廣泛種植荷花,楊柳,使西湖成為天下美景寫這樣幾句詩: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生命的姿態——永遠的蘇東坡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1字

在北宋文壇中有這樣一個人,他“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他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詩詞歌舞無所不精,他就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蘇軾。

他少年之時才華橫溢,機靈過人,三抄漢書,飲食搶菜。他壯年時期參加科舉,高榜得中,路途坎坷,被貶杭州。但還高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他中年之時捲入烏臺詩案,蹲監坐獄,被貶黃州,瀟灑創作,感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老年時期一路高升,東山再起,朝廷動盪,星落常州,猶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他是一個充滿豪情的東坡居士,他的詩詞更是如此,《定風波》中的“也無風雨也無情”,表現了蘇軾對眼前的貶謫生活所抱的達觀態度。換句名言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題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不然的不出正確的結論。《江城子·密州出獵》更是豪放異常,蘇軾在詞中表達的報國殺敵的心願如此強烈的令人覺得十分暢快。這是一種多麼曠達的胸懷呀!這就是豪放詞的領袖——蘇軾。

他就是一個美食家,創造出令後人讚不絕口的東坡肉;他就是一位詞人,開創的婉約派“分庭抗禮”的豪放詞;他還是一位畫家,在畫竹石木等物可稱一絕。他的名字就是一座豐碑,永遠聳立在我的心中。

永遠的蘇東坡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1字

在北宋文壇中有這樣一個人,他“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他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詩詞歌舞無所不精,他就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蘇軾。

他少年之時才華橫溢,機靈過人,三抄漢書,飲食搶菜。他壯年時期參加科舉,高榜得中,路途坎坷,被貶杭州。但還高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他中年之時捲入烏臺詩案,蹲監坐獄,被貶黃州,瀟灑創作,感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老年時期一路高升,東山再起,朝廷動盪,星落常州,猶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他是一個充滿豪情的東坡居士,他的詩詞更是如此,《定風波》中的“也無風雨也無情”,表現了蘇軾對眼前的貶謫生活所抱的達觀態度。換句名言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題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不然的不出正確的結論。《江城子·密州出獵》更是豪放異常,蘇軾在詞中表達的報國殺敵的心願如此強烈的令人覺得十分暢快。這是一種多麼曠達的胸懷呀!這就是豪放詞的領袖——蘇軾。

他就是一個美食家,創造出令後人讚不絕口的東坡肉;他就是一位詞人,開創的婉約派“分庭抗禮”的豪放詞;他還是一位畫家,在畫竹石木等物可稱一絕。他的名字就是一座豐碑,永遠聳立在我的心中。

生命的姿態——永遠的蘇東坡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8字

推開歷史的那扇古銅色的大門,首先看到的便是他那一身白衣,手持卷書,口中還吟唱著一首悠揚的詩詞,我走向他,歌聲越來越清亮,面貌越來越清晰,指尖剛觸碰到他衣角的剎那間,便猶如童話一般,上一秒他還是那麼朦朧而神祕,下一秒,我就來到了他的故鄉,遇見了年少的他。

那三遍漢書顯示出他的刻苦,那一副對聯表現出他的志向,那無數科考流露出他的毅力。

經過許多挫折,他終於走上了他的仕途之路,但由於他那耀眼的光芒刺痛了那些習慣於黑夜的眼和嗅到了他大叔的面孔,使他離開了……這一去,就是幾十年,當他再次回來的時候,他的靈魂在風霜中已若不禁不起任何磨難,而悄悄的離去了。

他雖離去了,但他的筆下卻留出一片江山。

那“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開創了詞壇的另一半“豪放派”,使得千萬詞人都自嘆不如而甘拜下風。

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安慰了多少思鄉人的心靈,使得千萬書生都崇拜不已而望洋興嘆。

站在那滔滔的江水中,望著那高聳入雲的赤壁,他想起了周郎,那人“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郎,這使他完成了那無數星光也無法與他的光彩相比的《念奴嬌》。

眉山的變化造就他不平凡的一生。遠大的志向造就他偉大的詩風;善良的性格造就他坎坷的旅途,我們崇拜他的才華,更敬仰他的品格。

幾千年黃河衝不掉他的聲譽,幾千年的風沙掩蓋不了他的作品,幾千年的塵埃沾染不了他的品格,他就是那個永遠的蘇東坡。

我心中的蘇東坡 篇6

國三作文 ,570字

雨,淅淅瀝瀝得下著,細細的雨絲打在樹葉上,發出“沙沙”的聲響。似乎,一切都顯得那麼蕭瑟。即使是這樣,你仍舊可以看見,一位老人,拄著竹杖,穿著草鞋,邁著輕盈的腳步,泰然自若地在雨中行進。他,就是蘇東坡。

官場失意,文場敗筆,愛妻病逝,彷彿一切都在與他作對,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一甩煙雨任平生”。他甚至自嘲,“深入死灰之木,心似不繫之舟”。彷彿上天就要將他的心摔個粉碎。

但是,他沒有墮落,沒有頹廢。他坦然面對現實,他以曠達樂觀的胸襟接受了這個現實。“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縱使雨一直下,他心中始終有著自己的太陽傘,縱使風一直刮,他腦中始終有著自己的避風處。愛妻病逝,十年後的他仍就記得起愛妻“小軒窗,正梳妝”的模樣。他是個有情有義的真男人。

即使自己鬢角微霜,面對外敵的入侵,仍舊“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雖然壯志未酬,但他自己被貶,卻還憂國憂民憂天下。似乎整個國家的重擔,全都落在他一個人身上,這種社會責任感,超越了權力,地位,金錢……即使他夙願難以實現,也無愧於國家,無愧於自己……

最終,他將種種不快,全都化成了江水,一句“大江東區浪淘盡”將自己的憤懣隨江水而流逝,只留下一種樂觀,一種精神,一種力量。

雨漸漸停了,山頭升起了明媚的太陽,霞光打散了一切陰霾。他,駐足,四周環視,微微一笑,繼續大步向前走去。

永遠的蘇武 篇7

國二作文 ,739字

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襲,也將其扔進雲霄深處;揮一支禿筆,矮紙斜行,也鐫刻出對大漢最深切的眷顧。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選擇了銘記忠心,給人生繫上了最濃重的一筆。

擎一支旌節,他懷抱漢匈和睦的夙望,奔走於茫茫大漠;扶一陣駝鈴,他闊別長安的歌舞生平,遊蕩於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樑,駕起橫亙天山,溝通中原的飛虹。

哀嘆,當漢使謀反事敗;正氣,當蘇武拒絕(折節叛亂;驚詫,當單于面對這個寧死不屈,不為富貴所動的鐵面男兒;執著,蘇武舉起羊鞭,選擇做高山雪蓮,那執著而聖潔的守望者。

朔風凜冽,他與冷月做伴;北顧中原,將“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臣”的高貴銘記在心靈深處。故茄幽怨,他與孤冢為伍,悵望大漠飛雪,將“榮華富貴,千金封侯”的許諾忘卻得一乾二淨。地窖冰冷,他將滿口氈毛與草皮一起嚥下,渾身的熱血卻沸騰著一個至死不渝的信念—銘記祖國,精忠報國。冰雪飄零,他用至情睥睨佳餚美酒,錚錚傲骨卻敲響千秋的絕唱—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猶能忘。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昇華為一段千古的傳奇,書寫了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勇氣忘卻了單于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歷史不能忘記,在浮華與堅守之間。北海的蘇武,那流放於荒山野原的鐵面男兒,用不屈與錚錚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銘記祖國,造就偉大。

壯哉,那永遠的蘇武!偉哉,那震憾人心的忘記!奇哉,那驚天動地的銘記!雄哉,那一段忘記與銘記的千載頌歌!

永遠的蘇武。

我眼中的蘇東坡 篇8

記敘文 ,855字

蘇東坡風雨的一生,我們或許永遠無法親身經歷,只得停留於書本,然而他的釋然心境和人生態度卻是我們需要拾起的……

就算道路曲折,他也能夠寫下“一蓑煙雨任平生”;就算風雨瀰漫,他也可以“吟嘯且徐行”,哪怕你將他一貶再貶,他甚至可以一笑置之地放下。“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那樣的豪邁霸氣,沒有一處不透露著剛正不阿、超凡脫俗的氣質,試問,如今,幾人能夠做到?

蘇軾,一襲布衣,坦率純真。在他的一生中,烏臺詩案使他的征途一下子到了最低點,那就好像萬丈深淵般。黃州,一個淒涼的城,囚住了蘇軾的形,卻囚不住他的神。他不附權貴的氣節讓他不肯擇木而棲,卻因那樣的一身正氣和不阿諛奉承使他一生的仕途變得坎坷。然而,即便如此,蘇軾卻能夠把酒臨風,任長廊上的清風貫穿春秋,卻不覺苦悶,因為有詞足矣。他給自己尋找精神寄託,苦中作樂,自己耕種、造房、寫作,與農夫相契合。在當時,縱有多少豪情壯志,又能與誰訴說呢?

當蘇軾駕一葉扁舟來到赤壁。“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面對這古戰場,面對這一片江水,他陷入沉思。他在祭奠英雄的同時也反省著,他清醒了,不再悲觀了,於是便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他泛遊赤壁之後留下的是兩篇名賦與一首懷古之詩詞。餘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寫道:“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

蘇軾,豪邁之下,點點柔情。“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這深情的悼亡詞,是東坡為亡妻所作,以及“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痛楚與哀愁。儘管隔著近千年的時光,我們仍能感受這般的痛苦之深、感情至深。

在宋朝乃至如今,蘇軾的無人可替何嘗不證明了他自己?他的心如“竹杖芒鞋輕勝馬”般輕盈,他的心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淡然,他的心更有無畏於世事變遷的坦坦蕩蕩。

即便離我們如此遙遠,但他用他的詩詞拉近了後人與他的距離,在這歷史的長河之中,不管時代如何在變化,蘇東坡依然是蘇東坡,豪邁卻帶著點點柔情。相信直到有一天,我們會發現就如《生命中的土地》所寫到的,東坡與蘇軾一起最終成為了我們精神的源泉與歸宿!

我眼中的蘇東坡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8字

我從小讀過蘇東坡的很多詩歌,本以為我已經很懂蘇軾了,但等到我上了初中,我才瞭解到蘇軾的一生經歷。

在上初中之前,我還沒有深入瞭解蘇軾這個人,只是會揹他的幾首詩詞罷了。

從前,我被一群女生孤立,她們認為我和她們成為不了好朋友,因為我很煩。當時的我遇到這種情況,我的心情很難過。本以為我們能一直保持好朋友的狀態,我可以融入這個集體的,但沒想到她們竟不想理我。在那一週,我的心情沒有開心過,沉默寡言,下課的時候就坐在教室裡。

到了剛升入初中,我認識的人也不多,沒人來找我。我那時就覺得別人是不是不喜歡我。

過了一段時間,語文老師跟我們講起蘇東坡。她說:“蘇東坡是一個豁達樂觀的人。他在新居度過了兩個月的愜意日子,朝廷又將他貶居海南島,還命他立即動身。這次的打擊很突然,卻是他描寫春風令人小憩的抒情詩惹的禍。但他以他自己樂觀的心態在那生活,還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個被貶海南島只是比滿門抄斬低一等,可蘇軾仍然保持他那樂觀向上的心態。”

聽了語文老師講的這個故事,我不禁思緒萬千:蘇軾在那時一個黑暗的社會中,都能以這樣一個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那些不順心的事情,為什麼我卻做不到呢?

我開始像蘇軾一樣,去學習如何樂觀面對不順心的事。我沒有像其他女生一樣,成雙成對地走在校內的路上。我習慣了一個人,我認為這樣挺好的,可以讓內心平靜一會兒。我覺得這就是我所謂的樂觀。

我眼中的蘇軾是一個豁達樂觀、積極向上的詩人,在遇到困難時,就要像他一樣,積極面對。

了不起的蘇東坡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6字

“我在錢塘拓湖淥,大堤士女爭昌豐。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山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讀著蘇東坡這首耳熟能詳的佳句,看著他的蒼勁有力的字跡,在蘇東坡紀念館體會不一樣的西湖。

講解員抑揚頓挫,旁徵博引,讓我們聽得著了迷。了不起的蘇東坡令我們肅然起敬。

蘇東坡兩次在杭州為政,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疏浚西湖,利用淤泥,築底堤修橋載柳,方便南北往來,又可休息欣賞西湖美景,兩全齊美。自創東坡肉,犒勞民工,更是留下了千古佳話。老市長,勤政愛民,造福了杭州人民。

蘇東坡詩詞書畫一絕,身為八大家之一,文化瑰寶不可估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千古名句,道出了西湖的嫵媚風情,獨特的韻味。蘇東坡的詩讓天下人結識了西湖,美麗的西湖更是把詩融進了每一個角落,相得益彰,讓人不由得拍案叫絕。

讀了蘇東坡的詩,還知道了蘇東坡很有情有義,對結髮妻子,矢志不渝,曾專為妻子寫下了傳世之作。熱情好客,朋友遍天下。

在這小南湖畔,聆聽西湖的聲音,這長長的蘇堤,讓人們自然而然想起了蘇東坡,感慨蘇東坡的真知灼見,高瞻遠矚,炎炎七月裡,輕撫著西湖的風,蘇公堤上品味西子韻味,真是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