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變化大相關作文20篇

改革開放變化大 篇1

國三作文 ,872字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隨著激動人心的義勇軍進行曲,不由得讓我們聯想到了三十年前改革開放的那一天,雖然我沒有生在那個年代,但是當時人們的心情我可以想象出來:人們在天安門前盡情的歡呼,歡呼著新中國的誕生,歡呼著人們將要得到的美好生活……看著五星紅旗在空中隨風飄蕩,暢想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回想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馬路上車來車往水洩不通,到處都是鳴笛聲,馬路上有:自行車、小汽車、貨車、大卡車等各式各樣的車輛,擠滿了整條公路,再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街道旁的房子吧!五、六層高的大廈隨處可見,一座座高聳入雲的樓房拔地而起,一眼望去,只看見那高高的樓房矗立在馬路兩旁,放耳聽聞,只能聽見那刺耳、而又各不相同的鳴笛聲。

展望過去,在以前的街道上,看見的最多的也應該就是自行車了,偶爾有幾輛軍車駛,而馬路上最多也就是行人了,在道路的兩旁,看不見那高樓大廈,只看得見那一座座平房,放耳去聽,只聽見那路邊小販的叫賣、吆喝聲,小鳥在大樹上歡快的歌唱聲,偶爾才能聽到那少有的汽車鳴笛聲。

改革開放前,我的長輩們吃的是糠和著少許米煮成的粥,過年時才能吃到一兩塊豬肉,聽的音樂是從那龐大的留聲機中發出來的,而我們現在呢?吃的是白花花的米飯沒有任何雜質,平時有魚有肉,每逢過年、過節不但能吃到豐富美味的飯菜,甚至在過年的時候還能得到紅包,聽音樂時,我們可以直接聽MP3上的音樂,既小巧,有方便攜帶。

在我的太婆、太公的那一代,一到天黑他們只能睡覺,不能到街上玩樂,沒有任何娛樂的遊戲,而我們現在每到夜幕悄悄的降臨,我們卻都沒有入睡,我們還在街道上閒逛,去看那五顏六色的霓虹燈,餘興過後,我們還可以睡在家中那溫暖舒適的床上看那包羅永珍,而又小巧的電視機,在電視機前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各地。

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的變化是多麼得大啊!祖國的變化又是多麼的大!在過去我們還曾夢想飛上那廣闊的藍天,而如今,神舟載人飛船都已飛上天空,在宇宙中,在月球上,都留下中國人民的腳印,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家鄉的變化會越來越大,祖國也會便得越來越強大,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最高峰!

改革開放變化多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9字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世事變遷。麵粉之鄉——河南永城,就像一面鏡子,映照了時代的風貌。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時俱進的發展,讓永城的人們振奮不已。

已到不惑之年的這一代人,真真切切地經歷和感受著改革開放讓河南永城的人經濟富裕、生活幸福。從沒有電視機到黑白電視機再到智慧手機。在媽媽孩提時,唯一看過的電影也是隨著外公去別的村莊看的,那可是天大的娛樂享受。

那時,電視機還沒有普及,一般家庭都沒有電視機。媽媽只好早早地吃好晚飯,找鄰居家的孩子們到草垛旁捉迷藏。雖然每個孩子都搞得滿頭是草,但也玩得樂此不疲。

過了幾年,家庭條件改善,一般家庭都擁有了電視機,雖然是黑白的,但已經讓我們興奮不已。現在,每家每戶都擁有著大尺寸的高清液晶電視,讓我們彷彿進了高清影院。

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電視機早已風光不在。如今的親人、朋友、同學都建立了微信群,在虛擬的空間裡,暢所欲言、談笑人生。事實證明,我們雖然年近中年,但我們還是與時俱進的,緊跟著時代的步伐,盡享人生的快樂,我們從“憂”、有、“優”,實現了三級的跳躍。

多少年,多少人,為了“居”這個夢想而努力,從最初的茅草房、磚塊房、再到現在的樓房、別墅,層層上升。居住環境的變化,使人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人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目睹著時代前進的步伐,我們為之自豪。

改革開放大變化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0字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日。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迅速發展起來,也開始了社會主義過度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歷史時刻神聖有偉大,促使我國人民團結起來,從落後,貧窮的封建國家,到現在繁榮,富強的大國。

在對外開放的政策下,他輔助了我國的綜合實力,使它大大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眾多外國友人都來中國大力發展,地鐵上隨時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在科技領域方面,我國屢屢見新的成就,無限領域的科研成績,值得國人賀喜。

在這四十年裡,整個人類歷史正在悄然轉變中,也有了十分顯著的變化,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面臨新時代的挑戰、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書寫了新的篇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述,“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發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從那時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地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在這四十年裡我國人均GDP增長可觀,黨和國家將提升人命的整體生活水平與扶貧工作的有效結合。且目前我國貧困人口數正在慢慢減少,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黨和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能脫貧。

現在,國家面臨著重要發展機遇的時刻,我們應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發展添磚加瓦,做一個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少年。相信在黨的領導、人民的努力下,中國將會有越來越好的發展,中國也將越來越繁榮昌盛。

改革開放40年來的變化作文 篇4

高三作文 ,936字

轉眼間,改革開放已經40週年了,你是否還記得在40年前的那一場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開放開闢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嶄新的中國。

將改革開放拆開來看就變成了兩個詞語,“改革”和“開放”。“改革”指的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產量大幅增加。“開放”則是中國終於將要邁出重要的一步,開啟與世界交流的“視窗”,先後設立經濟特區等。因此,現在再來回望,深圳與上海早已是人人嚮往的繁華大都市,“開放”功不可沒。

跨過了多年的發展,距離提出“改革開放”至今已經有了40年的歷史。近日在兩會中,“改革開放”依舊為熱點詞彙,我想,全國人民應該很關心“改革開放”這項決策的繼續實施吧。縱觀40年,中國的變化可不是一星半點,日新月異的中國每天都有一些變化與成就值得我們國人感到驕傲與自豪。

還記得2008年的那個夏天嗎?那場盛大的夏季奧運會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隆重舉辦。那次奧運會中國創下了歷史記錄,在金牌榜名列第一,作為東道主,這可謂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訊息。奧運會在中國的舉辦,“改革開放”功不可沒,因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得到提升,經濟發展水平也如火箭般突飛猛進,中國的外交也更加地成熟。

中國的變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改革開放”的影子,高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曾經鄧小平同志在訪問日本時乘坐了新幹線列車,那速度遠遠快於當時中國的綠皮車。回國後的鄧小平就決心要造出屬於中國自己的高速鐵路。於是中國開始探索高鐵之路,日日夜夜,月月年年,科研人員的辛苦與付出終於結出了果實,高鐵建成了。有了高鐵,人們的出行就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去一個地方,高鐵那速度能將你安全快速地送達。不僅僅是在高鐵方面,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更加豐富。從一年難得看上幾回的露天電影,到個性化的家庭影院;從追求“吃飽飯”的單純想法,到追求生活質量的健身運動。無不彰顯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四十年的努力拼搏,四十年的滄桑鉅變,使中國經濟更上一層樓,使中國人民過上了小康生活,使人民安居樂業。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於“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性決策。改革開放還在繼續前行,我們相信,中國的未來是一片光明,未來的中國將是一個更加富強的國家。

改革開放的變化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6字

說到改革開放,同學們一定不陌生吧,那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項偉大壯舉啊!

奶奶說:“在改革開放之前,浦莊街在一條河的旁邊。它十分狹窄,只有四五米寬,而且人也沒有多少。有一排簡易房排列在河岸邊。”“那簡易房是幹什麼的呢?”我問。“簡易房是給以前沒有錢造房子的人住的。”奶奶回答道。

奶奶繼續說:“在浦莊街的另一邊是一些小店鋪,以前的店鋪都是屬於集體財產的,所以國家才讓得開,而我們卻不能開店。”說到這裡,我意識到了改革開放的意義和原因。

現在,我們終於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了,我們的經濟更發達了,而浦莊街也整改了。整個浦莊街,由原來五米左右寬的街道,變成了如今的十幾米寬,長也從原來的五百米的街道變為現在的幾公里的長度,從天上俯視,如同一條巨龍盤旋在浦莊。之前的泥地,今天也變為水泥地。以前的簡易房也變成了堅硬牢固的鋼筋混凝土的房子,比起以往,安全了許多。

改革開放不僅整改了房屋,同樣給店鋪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店鋪從前只有幾十家,現在整條浦莊街的店鋪已經有幾百家了,而且也開發了許多小吃店、服裝店……有很多店鋪改造成了大超市,人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隨著浦莊街的發展,它的人氣也增加了很多,一些外地人也來到了浦莊街來發展,做生意。

作為小學生,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努力學習,爭取將來能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改革開放40年之變化 篇6

國二作文 ,1071字

四十年前,也就是改革開放之初,我的家鄉是一個又小又破的一個小村子,聽奶奶說那時水南水北都是黑灰灰的平房,三五棟四五層的樓房,兀立在平方中,十分奪目吸睛,只有兩條窄小的主街道,到了夜晚,燈稀稀拉拉的,孤零又冷落,村子顯得特別寒磣。如果深夜獨自上街,四周黑漆漆的,心中難免有幾分恐懼。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村子裡的生活逐漸得到了改善,村子逐漸擴大,拆除路兩邊的房子,蓋成七八層的高樓,高樓陡然蔚起,路面加寬,晚上的夜景顯得格外的誘人,晚上村子裡坐了許多人,他們互相津津樂道地交談著,與以前的村子大有不同,這就是改革開放40週年的偉大成就。

此外,各大國際國內強勁企業先後進駐家鄉,從飲食巨頭百勝集團到賣場冠軍沃爾瑪超市,從電子海洋蘇寧企業到甜品之家哈根達斯……這不僅是對家鄉發展的肯定,也是改革開放,招商引資,市場融合的豐碩成果。政府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也為百姓提供了完善的休閒娛樂設施。村裡小廣場的音樂噴泉,在炎熱的夏天,送來絲絲清涼,遊人漫步其中好不愜意。

紅谷灘的摩天輪,是科技與浪漫的完美結合,在高空俯覽夜幕下的城市,更是別有一番情趣。各大公園都實行免費制,晨曦中鍛鍊的老人滿足而安詳,暮靄裡嬉戲的孩童快樂而舒暢,夕陽下散步的情侶甜蜜而幸福。每一個社群內都有配套的健身器材和相應的環保設施,它的發展走的是新時代下,又好又快的建設之路,而不是改革開放以前的一味強求,急功近利。所以,在繁華的背後,家鄉還是美得那樣清新,淳樸,怡人。

改革開放,帶給祖國各地的除了物質上的飛躍,還有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繩金塔的復興,滕王閣的翻修,積澱了各地悠久的文化底蘊;景德鎮的陶瓷工藝,贈予了美學與史學的雙重享受;八大山人紀念館的修建,使無數文人墨客欣然前往;藝術劇院的精彩演出,豐富了人們的閒暇時光;科技館裡奇妙的驚喜……生活在這樣一座城池,怎麼會不幸福?

走在路上,很少見到步履匆匆,神色凝重的行人。他們或淺淺微笑,悠然自得,或面色平和,步伐堅定。改革開放,為乾涸的大地,送來了春雨。衣食住行都不用擔心了,醫療養老也有保障了,生活節奏也舒適安心了,工作壓力也不那麼了大了。幸福,寫在每一個人臉上,更寫在每一個人心裡。

如果,沒有40年來的改革開放,家鄉也許還是那個經濟落後,資訊閉塞的小村莊。而今,摩天大樓,數字化生活都不再新奇。我們的上一代吃著野菜和苦糠從這裡開始長征,探索了這些年,終於塑造出了一個現代,時尚卻又安靜,溫暖的城市。

改革開放,只有四個字,它的意義卻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一代人因它改變命運,一個城市因它煥然一新,一個國家因它而文明富強!

改革開放的變化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9字

時光飛逝,4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科技和人民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40年後的今天,7億多人脫離貧困,13億多人過上小康生活,逐漸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40年前,很多窮人一日三餐都吃不飽,有了上頓就沒了下頓,能吃上一碗熱乎乎的白米飯,就算很奢侈了。我的爺爺、奶奶和爸爸擠著一間30平米的宿舍,睡著一張1。2米的床,穿一件衣服,可謂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而現在,人們吃得飽,穿得好,餐餐都是大魚大肉,天天都有新衣穿,我和爸爸媽媽住的是159平方米的套房,各式各樣的家電應有盡有:液晶電視機,飲水機,空調,烤箱,微波爐……坐在電視機前,輕輕按動手中的遙控器,選擇自己喜歡的頻道,眼前就能呈現出高清晰度,流暢的電視節目。

中國的科技也正迅猛的發展著。以前,要和遠方的親友聯絡,得以書信、電報的方式,後來有了固定電話,傳呼機和大哥大,現在有了智慧手機。智慧手機不僅功能用途多,而且方便快捷,只要有一部智慧手機就能行遍天下:QQ,微信隨時聊,不管相隔多遠,一個視訊聊天就能馬上通話見面;坐公交車,拿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騎共享單車,掃一掃二維碼;肚子餓了,去餐廳點單掃一掃二維碼;收快遞,掃一掃二維碼;逛商場不用出門,點開手機淘寶,選中自己喜歡的款,加入購物車,網上支付,過幾天快遞就能送貨到家,真是方便極了。智慧手機,讓如今的社會成為了掌上的迷你世界。

如今,我的家鄉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瞧!田間那條寬2米的泥濘小路,現已修成了寬20米的瀝青路,兩旁綠樹成蔭,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生態公園裡的新鮮空氣,足以讓人忘記疲憊,依山傍水的亭臺樓閣宛如仙境一般,美不勝收,讓人心曠神怡。

走進校園,原本是凹凸不平的水泥地操場變成了靚麗柔軟的塑膠操場,操場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運動器具,供同學們運動、鍛鍊身體。足球場、籃球場,到處洋溢著同學們歡樂的笑聲。教室裡,一張張破爛的桌椅變得嶄新,一塊塊觸控式螢幕的高科技白板教給同學們豐富的知識。

改革開放40週年的變化 篇8

記敘文 ,1313字

改革開放40週年的變化—走進老人內心的世界

改革開放是1978年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改革的政策。如今已實行改革40週年,我們身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衣食無憂,可在40年前,我們的父輩母輩,他們生活清貧,過著吃不飽喝不暖的生活,不敢對好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所期待,改革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的時代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堅持的一項國策。

老人說:四十年前的中國人們穿衣服崇尚“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理念,那時人們穿衣顏色單調,以灰黑色為主,人們根本不敢穿稍微亮麗點的衣服,因為她們怕引來指責,由於當時生活水平有限,穿衣的數量也比較少,用當時的話講,人們的穿戴以艱苦樸素為主,其實還是當時供應緊張,在當時人們穿衣款式基本一樣,毫無現在的“撞衫”之說,因為家中兄弟姐妹眾多,穿衣也基本撿著哥哥姐姐穿過的衣服,縫縫補補後繼續穿,有時候一件衣服上會有十幾個補洞。聽老人講述過去的事情,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老人家裡的姐姐出門打工後,在過年回來後,給自己買了一件大衣,在當時買這件大衣,可以說是一個貧困家庭不敢想象的事,也基本耗光了大半年的工資,那件大衣在家中輪流穿戴,親戚鄰居也都來藉著穿……

在老人五六歲時,每天和鄰居家的小孩一起去上學,走十幾裡的路,每天天還沒亮,就被母親叫醒,去上學,到了上初中時,每天帶著一個星期的玉米麵饃饃,學校內都是各個村莊的同齡人,因為家裡貧窮,很多人幹起了偷盜之事,如果自己帶的玉米麵饃饃被偷了,也就意味著將要餓一個星期了,在一個星期之後回到家裡,也不敢提及這些事情,因為這隻會讓家裡人感到辛酸,無助……記得自己因為沒錢,在開學講課半個學期,自己還沒有書看,教室裡的窗戶都是用紙糊的,一到冬天就寒風凜冽,就算穿再厚也無法抵禦寒冷……上學下學的路程很遠,在家裡只有一輛自行車,還是破爛不堪的,父親還要騎自行車去勞作,在每天凌晨時,便要起床背上自己的東西去上學,到高中時候,家裡負擔不起沉重的學費,就退學了,外出打工……跟現在的孩子上學相比,那時候真的很艱苦……

當老人回憶起自己的兒時夥伴時,還是有無限的感慨,那時雖然很窮,但相互扶持,一起玩耍,一起上學,一起打工……在當時,家鄉的交通並不發達,沒有現在的柏油路,有的只是泥濘的土路,每回到了下雨的時候,路上泥濘不堪,到了下大雨時,每家每戶就不再出門,也就理解了所謂的“要想富先修路”,等到再大些的時候,村裡的人組織及修路,每家有能力勞作的人都出來到街上搬磚頭,修一條磚頭路,有鄰居家的小孩就會叫著我,光著腳在還沒有修好的磚頭路上跑來跑去,等到修好後,村裡的人都十分歡喜,等到天氣好了,會在磚頭路上閒聊,到了七點多的時候,村裡人基本都會把大門深鎖,憑藉著煤油燈簡簡單單的做個飯,就上床歇息了,那時候家裡沒有電視,只有收音機,也是為數不多的人家才有,到後來的村裡看電影,成了我們最期待的事情,每天在電影放映很早之前就搬著家裡的小板凳去佔地,在那時看電影成了我們最期待的事情了,與現在相比,雖然裝置差了點,畫質也不清楚,但我們收穫的快樂卻遠遠高於現在的孩子們……

說著說著,老人又不禁陷入了回憶之中……

改革開放的變化 篇9

話題作文 ,492字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了,你可知道四十年前的昨天和四十年後的今天有什麼樣的不同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聽家裡的老人家說,四十年前還是計劃經濟,買布要布票和錢,買糧食要糧票和錢,買肉要肉票和錢,買什麼都要票和錢。因為以前的物資很稀少,只能生產那麼多,國家按照生產量的多少來進行分配,給大家發票,沒有票有錢也買不到東西。

而四十年後是市場經濟,物資非常豐富,只要你有足夠的錢,你想要什麼都可以直接去商場買得到,四十年後的今天,買東西再也不會像改革開放前那麼麻煩了。

四十年前的布料也很稀少,稀少到一件我們現在覺得很普通的毛線衣都是特別的機關幹部才能有,百姓想都沒辦法想,40年前,人們一條褲子或一件衣服可以穿九年到十年,所以還有一個“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說法,而且,那時布料必須要布票加上錢才能有的。

而四十年後,商場的服裝琳琅滿目,一個人可以擁有幾十件衣服,一天一件衣服一條褲子可以變著花樣穿,而且,上面圖案應有盡有,與四十年前的老土大不相同。

四十年前的昨天與四十年後的今天變化太大,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了,所以,我們更加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改革開放前後的變化 篇10

話題作文 ,789字

媽媽出生於湘潭市東北部的易家灣鎮,那裡有一條老街,老街長約一千餘米,寬約四五米,街的兩旁排列著一棟棟兩層高的青磚瓦房,一戶挨著一戶,密密麻麻的,那裡記載著媽媽童年的回憶。

老街上只有一家小商店,那時候叫“供銷社”,店裡只有常用的油鹽米醋、鍋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只有過年的時候,外婆才會買一些花生、瓜子和水果糖在家招待客人。每隔半個月,街上就會來一個賣糖的小商販,用五分錢或空的牙膏殼可以兌換一根鉛筆長的糖條。平時媽媽會把空的牙膏殼積攢起來,一聽到小販的吆喝聲,媽媽就飛奔出家門,拿著自己的“寶貝”,迫不及待地去兌換糖果。我無法體會媽媽當年喜悅和興奮的心情,因為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超市、便利店,隨時可以買到各種美味的糖果和零食。

老街距湘江只有幾百米遠,每到春夏下雨的季節,洪水爆發,江水漫過老街,居民們都要搬到二樓居住,街上全部被水淹沒了,最深的地方有三四米。如果雨連續下個不停,眼看水位即將升到二樓,老街上的居民便憂心忡忡卻又無計可施。每年這段時間,外公就用一個大木桶,撐著一根竹竿,載著媽媽去上學。過了十幾天,洪水退了,街上到處都是垃圾和動物的屍體,底下是一層黑褐色的泥漿,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因為這個原因,條件好的街坊就搬到別的地方居住,在媽媽上初中的時候,外婆一家也搬到了市裡。過了數十年,老街裡的居民慢慢地都搬走了,老街變得安靜起來。

前兩年,我和媽媽回湘潭特意繞道去看老街,尋著記憶找了很久,可是再也找不到它的蹤影了。那裡已經建成了開發區,老街也變成了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我問媽媽:“為什麼這些年的變化這麼大?”“因為改革開放使我們的經濟快速發展,我們的國家富強了,人們的生活才富裕呀!”媽媽深有感觸地說。

改革開放抹去了媽媽童年生活的痕跡,卻帶給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