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諸葛亮相關作文20篇

我心中的諸葛亮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3字

我很喜歡讀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部書的作者是羅貫中。我喜歡書中的諸葛亮,因為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事"。他聰明過人,忠心耿耿,沒有什麼理由不喜歡他了。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他出山前隱居在臥龍崗。因為劉備"三顧茅廬"感動了諸葛亮,他便出山輔佐劉備,後為劉氏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對劉氏江山忠心耿耿。白帝城一章中,劉備去世之前還說:"如果自己的兒子劉禪不爭氣的話,你可以取而代之。"劉備死後,雖然劉禪不爭氣,但諸葛亮都在盡力輔佐,絲毫沒有想過取而代之。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的一生都在踐行著自己的這句話,

對劉氏江山忠心耿耿。

諸葛亮機智過人。諸葛亮在江東時,舌戰群儒,並且大獲全勝。還有一次,赤壁之戰前,周瑜想要為難諸葛亮,讓他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並立下軍令狀。前兩天諸葛亮按兵不動。第三天,諸葛亮向魯肅借了二十條戰船和幾十名兵士,又準備了一大堆稻草人,浩浩蕩蕩向曹軍水寨逼近。靠近曹軍水寨時,諸葛亮下令士兵擂鼓吶喊。因為江上霧大,再加上曹操疑心重,所以曹操只令士兵向江中射箭。不一會兒。所有的稻草人身上,就扎滿了箭。周瑜見到箭後,問明原委,也不得不說一句:"諸葛軍師,真乃神人也。"就這樣,諸葛亮又一次取得了勝利。

這就是我心中的諸葛亮--忠心耿耿,機智過人。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心中不敗的神話。汝以為何?

我心中的諸葛亮 篇2

寫人作文 ,585字

“一對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縱八陣圖”是他一生的概括。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和高風亮節的品質至今仍被人歌頌。他,就是諸葛亮。

他本躬耕於南陽,淡泊名利,吟著《梁父吟》,念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只因劉備的知遇之恩,一生為了漢室王朝鞠躬盡瘁。

他是智慧的化身,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在空城計中,他毫不畏懼司馬懿的逼迫,從容佈置,從而使對方退兵,西城得以轉危為安;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扎草人佯攻曹營,從而借來十萬之箭,為赤壁之戰準備了足夠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為了求得南方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與孟獲的戰爭中七擒七縱,最終使得孟獲心悅誠服歸順劉備,成為蜀漢南方的屏障……

他,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諸葛亮本可以取而代之,可是他沒有,盡心盡力輔佐劉禪,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出師表》。他把報答劉備,忠於劉禪當作了自己職責本分。直到死前,依舊不忘蜀漢的社稷。

時至今日,諸葛亮儼然已成為智慧的化身,一把羽毛扇,彷彿蒙山了一層神祕的面紗。除此之外,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那“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忠貞不渝。

淡泊名利,充滿智慧,知恩圖報,忠貞不渝,這就是我心中的諸葛亮。他的靈魂與肉體雖已化作清風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質卻在歷史的天幕上鑲嵌出耀眼的星河,為世人永遠展現他那聖潔的光輝!

我心中的諸葛亮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0字

我欽佩救死扶傷的醫生,欽佩為教育事業默默奉獻的老師,欽佩為了革命而犧牲性命的烈士等,但我最欽佩的一個人,那莫過於歷史上這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千古的智者——諸葛亮。

他足智多謀。“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這些神話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歷史長河裡閃著耀眼的光芒,讓人看了佩服得五體投地。他不但料事如神,且把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在戰場上用的如火純青,如大擺空城計,他的計謀讓敵人摸不著頭腦,只能退兵。這就是諸葛亮的智慧,令我歎服叫絕。

他赤膽忠心。如果當年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他按照遺昭,自立成王的話,那又會是一個怎樣的後果呢?可他卻沒有選擇這條路,他仍像當年幫助劉備一樣幫助阿斗,並幫助阿斗得天下,可那阿斗爛泥扶不上牆,到了最後仍是把蜀國帶向了滅亡之路。他當年必然知道,他幫助阿斗,到了最後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可他還是竭盡全力地幫助阿斗,這難道還不能體現他的忠心嗎?

這就是我眼中的諸葛亮,一個我最欽佩的人,不僅是因為他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更是因為他那忠心耿耿、信守諾言的精神,那用一生換來的承諾……

我心中的諸葛亮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443字

要問《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誰?我一定會說:“諸葛亮!”因為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在歷史的描述裡,他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我心中的諸葛亮,更加完美。

我心中的諸葛亮,是一個十全十美、無可挑剔的人。他動手能力強,每看到一個物體都能想著把它做成武器。同時,他每和一個人相處一段時間後可以把對方的性格、為人以及他的特點、用兵方法烙在心裡。並且取之長處避之短處。把不同性格的人安排在不同的崗位。

就是對待敵人也一樣,他總會捕捉人的心理,觀察他們的戰術,研究出更好的戰術,以至於敵人總是戰敗。

我心中的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可以預知天氣,並將全國各地的地形都記在心裡,熟讀兵法。在哪種地形上用哪種兵法,他全知道。並且可以鼓舞士兵的士氣,讓他們明白,用他的計謀行事不會吃虧。

而且,我心中的諸葛亮還經常慰問軍隊,探查百姓。百姓提出合理要求會請示上級。如果上級做錯了事,會讓上級改正。

這就是我心中的諸葛亮,一個在我筆下塑造的幾乎完美的人。我會以他為目標,不斷修正自己!

我心中的諸葛亮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1字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題記

三國亂世紛爭,人才輩出。在眾多英雄豪傑中我認為諸葛亮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貞的代表。

他本是一個布衣,身居南陽,過著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生活,只因劉皇叔三顧茅廬之恩,離開深山,為劉備出謀劃策。一生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竭盡全力,至死不渝。

他運籌帷幄,智勇雙全。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大敗夏侯???徽匠擅?=幼牛?鶘招亂埃?盞貌懿倮潛凡豢埃?諶?鴉鶚腔鶘粘啾冢?芫??莧縞降梗?於ㄈ??α⒅??。?餼褪怯忻??ldquo;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三把火燒出了氣勢,也成就了諸葛亮的一世英名。

“空城計”“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等等都記錄了諸葛亮非凡的功績及過人的智慧。可在我看來,諸葛亮之所以能名流千古,更多的是因為他的忠貞。諸葛亮為報劉備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明知那劉阿斗就是一根廢材,可他仍盡心盡力地輔佐他,別無二心。他為了完成先帝之遺願,平定中原,儘自己平生之所學,六次北伐。但諸葛亮最終沒能完成,帶著先帝的遺願,病逝於五丈原。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雖然他不在了,可他的精神依然還在,被世人所歌頌,被文豪所讚美,留給我們很多很多。

淡泊名利,充滿智慧而忠貞不二,這就是我心中的諸葛亮。

我心中的諸葛亮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7字

此人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搖鵝扇,於常人無異。此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通曉古今,暢談天下形勢。此人借東風,空城計,草船借箭,七星祈禳,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諸葛亮。

你廣通天下,燦若星辰,熠熠生輝。卻隱居臥龍崗,你是堂堂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你有如此才華,卻每天遊山玩水。風燭殘年,也不表現自己,但為何要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卻又不要成就一番事業呢?當時輔佐劉備,為蜀漢鼎立三分,你是早已算好誰能最好鼎立三分,還是隻是被忠實的待人所打動。馬上三國就要統一,就因老天的一陣雨,你就認為這是天意,放下政權,不與天作對,一死了之了嗎?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你為蜀漢建立與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不說你卓越功勳,就說你個人。草船借箭,本知是計,卻將計就計,不與周瑜計較。又何說你是好。你知人善用,請魯肅忠厚老實來幫忙,卻在船中抿嘴一笑。受劍時,你又早已算準時機,對曹操謹慎多疑,用這種方法取箭,在船兩邊受滿箭,既能受得多,又保持住了平衡,且留下退路,又恭恭敬敬送箭給周瑜。說你神機妙算,又不免有些自信,說你有勇有謀,卻又穩穩重重,輕輕鬆鬆。只能說你性格複雜吧。

這一連計謀,似乎以為三氣周瑜,打下基礎。你好像早已算好之後的事,對任何事情都瞭如指掌。

諸葛亮啊,你到底還在隱藏什麼呢?你留下事蹟,讓後人自己體會,誰又能理解你呢?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7

國三作文 ,789字

諸葛亮可謂是神機妙算,智謀通天。但他畢竟也只是一個人,但大家似乎將他神化到了一個不可到達的高度。我們真的應該真真切切的認識他。

諸葛亮憑藉他的智謀和膽識幫助劉備完成了三國鼎立,功不可沒,為蜀國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創造了無盡的傳奇,充分地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他還發明瞭許多機械,可謂是鬼斧神工。如諸葛連弩和木牛流馬等充分體現了他的才智是極高的。他七擒孟獲又充分體現了他的仁愛。他善於用兵,任用賢能,重視人才又體現了他的心慮深遠,不得不說他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人之一。

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他被神化了,但卻始終實實在在是一個人,我第一次對他產生質疑是在他揮淚斬馬謖時,既然他已經知道街亭是一個如此重要的地方而且馬謖又不能守,為什麼又同意讓馬謖去呢?最後竟還流著淚殺了他。既然諸葛亮真的如此愛惜這個人才,他就應該堅持不讓馬謖去。對於街亭失守後亡羊補牢地殺死了馬謖我也是不看好的,雖然不知他到底是什麼動機,但這個事卻動搖了我心中諸葛亮神一般的地位。

其次就是對蜀國影響最大的一次—火燒連營。一把大火燒盡了一切也燒去了一條仁君的生命。既然諸葛亮神機妙算那麼也必定應該與劉備同行,這樣也許歷史將會被改寫,而他只是留守了國內。而他佈下的八陣圖則是這次失敗的最讓我疑惑的地方,據說諸葛亮做了最壞的打算,我卻認為比起亡羊補牢,讓失敗不發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一筆劃斷了蜀國的未來。

最後,先帝去世後諸葛亮打著討賊的旗號六出岐山,勞民傷財又無結果,最終命喪五丈原,為他閃著金光透著灰芒的一生劃上了句號。以他的才智和自己國家的優勢完全可以採用勞兵之計拖垮魏國,自己養精蓄銳最後一舉出擊。但他沒有,這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失敗!

我想世上沒有所謂的神人,人就是人,我們要以客觀的角度去審度人生,在不同角度對不同人物進行不同模式的分析,找到自己在人生中的立場!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8

國三作文 ,470字

徐庶一句:“諸葛孔明者臥龍也。”開始了劉備的三顧茅廬。“臥龍出山天下驚”,三國的局勢因這一人再次變幻莫測。

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諸葛亮本可在山林裡隱伏終生,心盤天下大事,身若山中臥龍,做個悠閒自在的隱士。然而或許就是內心對對手的追尋,對證明自己的渴望,還有對自己心中完美大計的實踐,讓臥龍騰天,南北震顫。

既在其位,便謀其政。諸葛亮日夜操勞,調率三軍,坐觀天象,指點江山。他從容鎮定,獨守孤城淡然撫琴瑟;他賞罰分明,嚴整軍紀揮淚斬馬謖;他“智情”雙全,七擒七縱孟獲攏人心;他鞠躬盡瘁,討賊興復苦撐孤蜀。

諸葛亮已經傾其所有,終其一生,無奈獨木難支迴天無力。曾經“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藍圖,竟還是隨著劉、關、張的死化作南柯一夢。諸葛亮無愧“智聖”之尊名,算盡天下,卻算不過命運;看破人世,卻看不破自己。三氣周瑜卻勝不過司馬懿,一代臥龍最終還是鱗甲落盡,遁入大地。飲淚作別,唯負孔明這一生大志(智)。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諸葛亮離的是蜀地,別的卻是這臥龍一世的英明。對於一個已經為事業燃其一生的人,我們能表達的只有尊敬。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9

國三作文 ,386字

頭戴綸巾,手執羽扇,泰然自若地坐在城樓上焚香調琴,不動一兵一卒,使司馬大軍退兵,一場空城計,使諸葛孔明的形象在我心中幾乎被神化。

幼時從父親的口中,我知道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可不戰而屈人之兵。草廬中可三分天下,三天內即可草船借箭,談笑風生間亦能嚇退敵軍。從小耳濡目染他的各種英雄事蹟,使我認為,諸葛亮,是最為足智多謀的。

可後來我知道,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劉阿斗樂不思蜀,蜀國逐漸覆滅了。但他的智慧,永遠最令我欽佩。

諸葛亮並非只是軍事家,《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諸葛亮在文學方面也名垂千古。木流牛馬,孔明燈,他更是一個發明家。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有人認為他並非一個好伯樂,剛愎自用,團隊意識差,這是蜀國失敗的原因之一,可是,人無完人,諸葛亮並非聖人,有缺點也是情理之中,即使他非一個好伯樂,但他的確為一匹千里馬。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0

寫人作文 ,573字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諸葛亮,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三國時期政治,軍事家,往往被人們視為神人,上曉天機,下通地理,但在我眼中,也不過是個凡人,帶有悲劇色彩的平凡者。

為什麼他號臥龍?從《隆中對》便可看出大半,他為人低調,潛伏于山野之中,但心懷大志,通曉天下事,具有深不可測的才智。可他也會為自己“做廣告”,進行自我推銷,自比於管仲,樂毅,使徐庶崔鈞等人為他宣傳,以至名聲可以遠揚。至於近處,隆中的農夫都吟唱他所寫的詩、歌詞等,也創造了一個接地氣的形象,比起龐統的四處奔波求職,他的外表低調,內則使明君欲得其才的方式更為精明。只有這樣,才會篩選出真正需要他、又求賢若渴、有道德,還能完全發揮他才幹的君主,還不至於到了東吳或魏國,像他哥哥一樣受排擠。

然而真正的悲劇在於,雖然他與劉備“互相選擇”,劉備“自稱”漢室之後,敬佩他,又能任用他,但這仍不能阻擋大勢所趨。劉備,一個編草鞋出身的,說他是騙子也不為過,與高祖劉邦倒真有幾分相似。論才能、政治能力、統率力、陰謀詭計、名望人手,都無法與曹操抗衡,諸葛亮即使能縱觀天下全域性,有著完美的計劃,可這就像一局賠率失衡的賭局,輸贏早已預定……

諸葛亮身上,反映著人算終不勝天算的宿命。他一心要發揮才智,奈何像劉備這樣的君主,給他的擔子實在太重,已經違背了天下大勢,他不敗,誰敗?識時務者為俊傑,可惜了一代良才!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1

國二作文 ,1109字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陽都人,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大名可謂聞名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和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諸葛亮被歷代人所稱頌,原因有很多。他是一個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學識淵博的俊傑。他精通政治,綜觀天下,所以才會在隆中被劉備諮詢時作出“天下三分”的英明論斷;他足智多謀,瞭解別人的性格,所以才會有“草船借箭”、“空城計”的故事流芳百世;他心胸開闊,明知周瑜是嫉妒他的才能而專找他的麻煩,但為了東吳和西蜀兩國的友好,他從不計較;他公私分明,內外同法,陟罰臧否,不曾異同,贏得了將士們的愛戴和尊重;他從不偏私,曾揮淚斬馬謖;他自出山輔佐劉備興復漢室以來,就一直對劉備對蜀國忠心耿耿,鞠躬盡瘁;他為劉備外平戰亂,內修政理,從未有過一絲鬆懈。在他40歲之際,還親自帶兵伐魏、伐魏前還滿懷深情地向蜀後主上書,提醒劉禪要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治理好國家。諸葛亮可謂一片丹心昭日月,一生無私獻蜀國啊!

我們每個人都應學習諸葛亮這種為國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不論年齡、種族、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文化的多少,都應時時刻刻想著為國家服務,為民族服務。

諸葛亮確實不愧為一代忠臣,一世良相。但是,我個人認為諸葛亮也有不可取之處。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只想“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平平凡凡、安安靜靜地度過自己的一生。沒想過要平定亂世,沒想過要解救百姓於戰亂的水火,這就不免太狹隘,太自私了。不但如此,他還非要劉備委自枉屈,三顧草廬,才肯與之見面,看來,諸葛亮是太耍大牌了。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面對社會嚴峻的竟爭,決不能隱居“山中”;不能懷抱利器而不去施展,不能消極等待別人來拜訪自己,發現自己,而要學會主動出擊,自己推薦自己,自己發展自己。我們現在要努力學好本領,將來只要祖國一聲召喚,我們就應該隨時隨地站出來為國家作貢獻。我們的能力知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國家給的,人民給的。為國家效力,為人民辦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或許有些人有這樣的想法,管他什麼國家,我只要自己過得寧靜,過得舒適就對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沒有國家的繁榮富強,哪來個人的寧靜幸福?我們生是國家的人,死是國家的鬼,我們就是為了能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添上自己的色彩而出生,而來這世上走一回的。

俗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點瑕疵的玉才是好玉,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任何一個人都有優劣兩面性。就像事情一樣,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有美的一面,也有醜的一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所以,我們對於人或事,應從多方面去認識、評價。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偉哉,諸葛亮!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2

國二作文 ,683字

七星臺下,冷風蕭蕭,你手持七星劍,執劍而舞,七星燈火,微微搖曳,眼看功成,怎奈下屬報軍情,帶風而來,七星燈滅,你喟然長嘆,憶起年少意氣風發,回首老境頹唐,遂暈迷倒地,不省人事。

少年時,心懷大志,身處臥龍坡之間,卻知天下之大勢,指點江山,春風得意,為劉備所用。率兵出征,連戰連捷,活用兵法,機智如你,又怎會敗。

火燒新野之時,你活用地勢,火擊水阻,讓敵方丟盔棄甲,狼狽而逃,乘勝追擊,首戰大捷,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身處高山之巔,把酒臨風與他人對飲而坐,笑談兵法,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男兒豪情在你身上展現。

赤壁之戰前夕,曹軍大軍壓境,採用連環船之術,銳不可當,士氣高漲,而你方士氣低落,人心惶惶,而你卻巧借東風,火炸連環船為赤壁之戰的勝利打下了基礎,面對這一切,你從不驕傲自滿,只是說巧借天時而已,而你在營前,七星臺上執劍而舞,你的瀟灑,你的身姿,你的謙虛早已印入了將士的心。

機關西城城頭,你正襟危坐,雙手撫琴,琴聲如泉,身後便是幾百殘兵,面對十萬大軍,你面不改色,縱使對面氣勢恢巨集,你面不改色,琴聲一變,轉瞬便金戈鐵馬,兵刃相向,金鐵交擊之聲不絕,一人一琴,嚇退十萬雄獅,大擺空城,保全百名殘兵。

兩國邊境,你率上萬兵馬,與王莽脣槍舌劍,言語交鋒,佔據上風,幾言幾語,便活活氣死王司徒。奈何此後,連戰連敗,少年了了,老年頹唐,難敵五大原秋風寒,身死七星臺下。機智如你,運籌帷幄,最終也未見劉備一統天下,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以臥龍坡中的心懷大志起興,以少年之時的風發意氣為過渡,以老年之時蕭瑟蒼涼為結尾。組成了臥龍先生傳奇而跌宕起伏的人生。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3

國二作文 ,710字

諸葛亮的名字婦孺皆知,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因為他的忠心。

諸葛亮的半輩子可以說都在報恩。到底是多大的恩情才能讓這樣能人異士如此?其實也不大,就只是被三顧茅廬與臨終託孤之恩而已。諸葛亮為報劉備的恩情,忠心的輔助爛泥似的阿斗,只盼完成劉備的巨集圖大志。只可惜諸葛亮心願未了便去了。

諸葛亮的忠心日月可鑑,世人皆為之感動。但也有人不贊同他的做法,他們認為這是愚忠,這樣不值得。

三顧茅廬是不算什麼恩情,是劉備有需求諸葛有才華。

既然諸葛亮隱於山林之中,說明他不認可官員的臭架子。他富有極高的才華,但是隱居,說明他明瞭定會有人登門拜訪。而劉備本就有求於人,這樣做是應該的。

但是,劉備是“漢室正宗血脈”,他認為他本就是要當皇帝的。可見劉備也有一些自傲,當有人一而在再而三的存心試探他時,他可以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接受試探。他可以放下身段,色愈恭,禮愈至的聽取諸葛亮的意見。這些就打動了諸葛亮單純的心。

臨終託孤是為了栓住諸葛亮的心。

劉備在臨死前告訴諸葛亮,若劉禪不能做皇帝他就取而代之,他知道諸葛亮沒有這個心思,聽了他的話後反而會更加忠心的輔佐劉禪,這果然不出他所料。諸葛亮這不就是被他“套路”了嗎?

但是若沒有平時的真心相對,諸葛亮會留下來嗎?諸葛亮也是聰明人,他怎麼可能會不知道。

可見他並非真愚,僅僅是體現了他的忠心罷了。

也有人說他可以輔佐自己的兒子或者投靠曹操,至少不會戰死沙場。

可是在諸葛亮心中,曹操就是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小人,怎可助紂為虐?若他真的“識時務”了,或者當太上皇了,豈不是成了曹操一樣的小人?況且天下人又會怎樣看他呢?

原來諸葛亮的忠非愚忠,只是輔佐了一灘爛泥而毀了一世英名而已。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9字

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而在這部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

他,是智慧的化身。手持一把鵝毛扇,號稱“臥龍先生”。“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這些神話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諸葛亮的聰明蓋世體現在許多方面,草船借箭就是最為精彩的一件。當時周瑜想殺了諸葛亮,但又怕曹操取笑,於是心生一計,對諸葛亮說:“先生,軍中正缺少箭用,敢煩先生您在三天內造十萬支箭。”可見周瑜的陰險狡詐,心胸狹隘。但令周瑜意想不到的是,諸葛亮居然答應周瑜在三天內造出十萬支箭。這裡體現了諸葛亮的自信及非凡的能力。原來,諸葛亮預知這兩天會有大霧天氣,便用二十多條扎滿稻草人的船支引誘曹軍,使曹軍誤以為敵軍入侵故而放箭,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就集齊了十萬多支箭。

諸葛亮還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人,劉備在白帝城逝世,臨終前囑咐諸葛亮可心輔佐劉禪,也可以自立為王,諸葛亮明知劉禪扶不起來,但還是盡心輔佐為其辦事,始終不肯自立為王,最終在五丈園病逝。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值得後人學習。

這就是我眼中的諸葛亮,一位有勇有謀、智慧超群、忠心耿耿的大英雄。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5

國一作文 ,739字

諸葛亮,何許人也?有著“智絕千古”之稱的他,在我眼中卻是一個逐夢者,他像一束光芒,於暗夜之中創造無邊希望。

那年,草廬清幽,春意蔥蘢。特別的是,一個年輕人鏗鏘有力的聲音在草廬中迴響:“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樣的話語,何等意氣風發,這樣的憧憬,又是何等美好!正是先主南陽三顧,孔明草廬一對,傳為千古佳話。從此,“良臣擇主而事”,諸葛亮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明主,開始了“上下求索”的漫漫長路。

暮春,白帝落花,殘蕊滿地。突如其來的夷陵一敗,讓十幾年來建立的基業風雨飄搖。在劉先主的病榻前,諸葛亮泣不成聲,肩負舉國之重,衰亡抑或奮起?那句“竭股肱之力,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是他含淚的誓言,他終將以足夠堅定的信念,去繼續追尋那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八月,渭水之濱,秋風蕭瑟。經歷過六年北伐路上的起起落落,諸葛亮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當然,他終究放不下他的夢想,恨不能將他身後之事件件安排穩妥,於是,遺表,家書,一篇篇流傳至今。終於,他走了,帶著未完成的夢,帶著深深的遺憾。留下的,是歷史的長河中,一個逐夢之人不朽的身影。

在史書冰冷的字裡行間,我讀不懂諸葛亮的心路歷程。但我想,在逐夢的路上,他走的問心無愧:做股肱之臣,他盡心竭力,不辭辛勞;出將入相,他一面連年出兵,一面治國安民。為了一個理想,他傾盡半生,付出全部,即使最終未能實現,可他作為一個逐夢者的堅毅,卻激勵了後世無數逐夢者,無數志士仁人。

他把夢想當做理想,把理想當做信仰,為之燃盡了生之熱忱!

諸葛亮,一個逐夢的人,他正是照亮我內心的那束光芒。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9字

說到三國演義,你們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劉備、曹操……因為這是你們喜歡的,而我,喜歡的當然是大名鼎鼎的臥龍先生——諸葛亮。

《孔明草船借箭》的故事,講的是周瑜看不起諸葛亮,讓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三日內交箭。大家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諸葛亮看了看外面的天氣,還是一口答應了。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只戰船,每隻船上30名戰士,而且不讓他告訴周瑜。第一二天孔明都不提造箭的事,直到第三天四更天的時候,孔明請魯肅到船上來喝酒。孔明讓士兵在船的兩邊插上稻草人,每隻船都用草繩連起來。

船接近曹兵的水寨時,諸葛亮讓士兵敲鑼打鼓,在睡夢中的曹軍都被驚醒,以為是東吳攻打過來了,曹操下令渡河,手下勸阻到:“現在有大霧,渡河的話恐怕會有埋伏。”曹操趕快讓弓箭手往河面上射箭,頓時萬箭齊發,這些箭全部插在了稻草人上,當稻草人一面插滿了箭,孔明讓船的另一面繼續受箭,等稻草人上密密麻麻插滿了箭,諸葛亮才下令退兵。

諸葛亮讓士兵把箭紮成捆搬下來,周瑜數了數,有十多萬支箭呢!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們應該像諸葛亮一樣,心胸寬闊,寬巨集大量,遇到問題或難題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7

國一作文 ,760字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描寫成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並且又是難得的奇才,簡直成了智慧的化身。但對於這位被稱為“一代忠臣,一世良將”的人,我覺得還是應該對他進行一分為二的審視。

雄才大略

諸葛亮少年時隱居隆中,他精通天文、地理、軍事、政治。自劉備請他出山後,他就展示出“未出草廬已知天下三分”的卓越才能。他對蜀國盡忠職守輔佐了兩代君主,屢建奇功,使蜀國很快就與吳、魏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直乃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

然而,諸葛亮就沒有不足的地方嗎?

用兵之要,先於擇臣

“用兵之要,先於擇臣”。就是說,一個人會不會用兵就要看這個人會不會用將。而諸葛亮身為蜀國軍師,卻在關鍵的時刻用錯人,這是不能容忍的。在赤壁之戰中,蜀國坐收漁翁之利,曹操兵敗華容道。此前,在布兵時,諸葛亮若將關羽、張飛或關羽、趙雲的位置調換一下,那麼,既讓關羽還清了曹操當年過五關斬六將時的不殺之恩,而且還讓張、趙二人中的一位能順利捉住曹操。然而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卻並未這樣做,從而鑄成大錯,為蜀國最終被滅埋下了禍根。

資質、勇氣和聰明

在蜀魏相爭中,蜀國和魏國的實力相差懸殊,況且劉備死後,蜀國元氣大傷,可諸葛亮卻六出祁山,攻打魏國。當時,吳國陸遜還在,倘若蜀、魏聯手,來個東西夾擊,那麼,魏國唯一有才能的人司馬懿,也會在東西兩線長途奔波中失利。然而諸葛亮卻一意孤行,只願這樣做,也沒有這樣做,結果屢戰屢敗。由此可見,諸葛亮此時已只有愚勇而無自知之明瞭。

後來劉備昏庸無能,劉備在臨終前曾有遺命:“如若小而無能,軍師可取而代之。”諸葛亮不但沒有取而代之,反而硬要扶助他,從而造成“扶不起的阿斗”的遺憾,雖成就了個人名節卻誤了國家大事。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8

國一作文 ,743字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是大詩人杜甫對諸葛亮的經典評價,這兩句中略有些消極和無奈,而在我——一個現代中學生的眼中,諸葛亮絕對是一個大丈夫,一個英雄。一個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和探究的智者。

先說他的隆中隱居,他讀遍詩書,躬耕隴畝之間,布衣素食,只為等賢君明主。這幾十年的苦苦等待成就了劉備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也驗證了孟子那“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而要經歷的一系列的考驗的大道理,從而說明他是一個有鴻鵠之志的偉丈夫。

再說他的草船借箭,在那霧濛濛的夜晚,他哼唱著小曲,啜飲著美酒,只用一船的草人就借來敵軍的十萬只利箭。這種智慧和膽識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就有哪一人能敵?

還有那著名的戰役赤壁之戰,更是顯示出了他智慧和膽識。他孤身前往東吳,“舌戰群儒”,說服吳國上下同意吳蜀聯盟,更出妙計使黃蓋詐降,使曹操的戰船相連,而“借東風”更能體現這位智者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博學和睿智,這一系列的故事的結尾,就是“羽扇綸巾,檣櫓間灰飛煙滅”的勝利之戰,這些作為又怎麼不讓人欽佩之至?

而這位集智慧和膽識於一身的大英雄同時又是一位重情重義,寬容為懷的君子。這在那“七擒七縱蠻王孟獲”的故事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他放的是孟獲,得到的卻是民心,這種“宰相肚裡能撐船”的雅量又有幾人能勝?

作為我們,生活在二十世紀的現代中學生,如果能透過千年的蒼茫歲月,將諸葛亮身上的智慧,膽識,胸懷化作我們現代人應具有的美德,用這些來武裝我們的身心,相信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將生生不息,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永不言敗!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8字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名人和英雄,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鼎鼎有名的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人稱臥龍先生。他原本是一個隱士,十分自在。自從劉備三顧茅廬把他請出山後,輔佐劉備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諸葛亮之所以在我的心中有這麼重要的位置,是因為他足智多謀,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計”,把狡猾的曹操打得是落花流水,給多疑的司馬懿弄得是不敢開火放炮。劉備對諸葛亮是心服口服,這些大計策,展現了諸葛亮傑出的大智慧。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諸葛亮忠心耿耿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無論劉備遇到什麼難題,諸葛亮都會為他解憂。

諸葛亮不但是一名軍事家,還是一名發明家。他發明的“木牛流馬”使農民幹活更省力。他還是一名文學家,他雖然有許多作品,可儲存下來的卻很少,真可惜呀!他的才華在歷史上成為輝煌的一頁,讓我們敬仰與尊重。

有些人認為諸葛亮和龐統分差無幾,但我卻認為,諸葛亮比龐統要高出一節。如果沒有他的神機妙算,曹操與司馬懿就不會敗得如此徹底。

曹操雖凶惡,但也有一顆愛國之心,如他寫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是一個亂世英傑。

諸葛亮一生憂國憂民,所以因病故去,年僅54歲。

諸葛孔明,你為蜀國著想,你為百姓著想,你為天下蒼生著想。你聰明蓋世,是我敬佩得五體投地的大英雄。

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在我眼中就是一個完人,並且活靈活現。我愛諸葛亮,也愛《三國演義》。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0字

《三國演義》與《⻄遊記》、《紅樓夢》、《⽔滸傳》相媲美,成為中國四⼤名著,成為歷史上四顆閃耀的明珠。讀了《三國演義》,我也曉得了許多栩栩如⽣的⼈物:⾜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張飛。⼀身是膽的趙⼦龍,忠厚⽼實的魯肅。其中我最敬佩的是諸葛亮,不僅是因為他的⾜智多謀,上知天⽂下知地理,⽽且他的寬容他的惜才也是深深地印在我的⼼中。

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代代相傳。⼀名偉⼈是要學會寬容的,就像諸葛亮⼀樣。諸葛亮的寬容故事很多,我最喜歡的是《七擒孟獲》這個故事,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鞏固後方,率領軍隊南征。正當大功告成準備撤兵的時候,南方彝族的首領孟獲,糾集了被打敗的散兵來襲擊蜀軍。諸葛亮得知,孟獲不但作戰勇敢,意志堅強,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極得人心,就是漢族中也有不少人欽佩他,因此決定把他爭取過來。孟獲雖然勇敢,但不善於用兵,結果闖進埋伏圈被擒。孟獲認定自己要被諸葛亮處死,因此對自己說,死也要死得像個好漢,不能丟人。不料諸葛亮親自給他鬆綁,好言勸他歸順,孟獲不服這次失敗,傲慢地加以拒絕。諸葛亮也不勉強他,而是陪他觀看已經佈置過的軍營,之後特意問他:“你看這軍營佈置得怎麼樣?”孟獲觀看得很仔細,他發現軍營裡都是些老弱殘兵,便直率他說:“以前我不知道你們虛實,給你贏了一次,現在看了你們的軍營,如果就是這樣子,要贏你並不難!”諸葛亮也不作解釋,笑了笑就放孟獲回去。最後一連七次生擒孟獲,七擒七縱後在這種情況下,孟獲終於從心裡佩服諸葛亮。為了讓各部族都歸順蜀國,他把各部族首領請來,帶著他們一起上陣。結果又被蜀兵引進埋伏圈,一網打盡。蜀營裡傳出話來,讓孟獲等回去,不少部首領請孟獲作主,究竟怎麼辦。孟獲流著眼淚說:“作戰中七縱七擒,自古以來從沒有聽說過。丞相對我們仁至義盡,我沒有臉再回去了。”

諸葛亮的聰明讓我敬佩,告訴我們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我眼中的諸葛亮多麼偉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