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筆記相關作文20篇

家風筆記 篇1

國一作文 ,859字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好的家風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家庭教給人生第一課,不同的家風便會教出不同的人生,樹立好家風,代代受益。

我不知道我家的家風是不是好的,但至少我認為它是有益的。

家訓第一條:自己負責自己的事。光看這一條,相信很多人都認為應該的,我也這樣認為,當然,前提是我能做到。這使我養成了一個自豪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過,這也有弊端,家庭裡,與親戚的關係有些淡薄,習慣了靠自己,互相間的來往也就少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但並不代表凡事都必須靠自己,有些時候還是需要尋求別人的幫助的,一味地靠自己,會脫離群眾,但凡事都靠別人也會一事無成。

若說造成我淡薄性子的是第一條家規,那造成我妹的活潑性格就是第二條家規了:自由。這個“自由”不代表真的自由,而是每個人都有獨立的空間。比如中考時我選的臨猗中學校,這是我自己選擇的,父母提供的只是付學費。僅僅是獨立的空間還不是“自由”的全部含義,還包括每個人的話語權。我們家很少吵架,大多都是大家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據理力爭,就像開代表大會一樣。這點估計讓很多家庭羨慕。這樣的家規教會了我怎樣在做事時考慮別人的想法,怎樣做事。

第三條家規就讓人無奈了:每月,每人只有固定的零花錢,其他錢存入銀行。這條包括家裡所有人。因此,為了得到足夠的零花錢,我們開始相互賺錢。幫老媽打掃屋子一次,五元;幫老爸捶肩,一元……然後,養出了一幫財迷。這條家規我認同卻又不認同。這在鍛鍊能力的同時,也造成了利益化的性格,當今的社會,不就有很多人沉醉於財利之中嗎?

好的家風十分重要,因為家風會影響一個人的習慣甚至一生,我不敢評論別人的家風好不好,我也不說自己家的家風怎樣,我只覺得,習慣很難改,但並不是不能改,真正無法改變的是思想。家風帶來的是一個人的思想習慣,也就是一個人的內在品質。因此,好的家規家風十分必要,不只是小家庭,更是祖國這個大家庭。

家風印記 篇2

高一作文 ,768字

家風很短很短,一張紙上零星地點綴著幾個字,幾句話。家風很長很長,翻開那頁紙張,透過那幾句話,便是整個世界。

—題記

家風無言,滋潤了心田;家風無聲,響徹心扉;家風無形,刻在心頭。無言無聲無形,卻牢牢抓住時間的尾巴,奮力一甩,便甩開了人生的無數春秋冬夏。

午夜,大雨傾盆。明亮的月光在人間抹上了一股金黃的色彩。但大雨滴打著,無情地將月光打碎、打亂。當它鋪在地板上時,已是那麼的微弱,微弱的讓人辨別不出它的真身。

雨滴在肆虐著,滴滴答答打在玻璃上,像鐘聲,漸漸敲開了深藏的記憶。

那是去年的事情了。明媚的陽光,和煦的春風在外面挑逗著楊柳的枝頭。爸爸望著窗外,禁不住誘惑出去了。嘿,我等爸爸剛一出去,就把課本一摔,“走”,我也去瀟灑瀟灑!

開啟電視機,開一罐可樂,往沙發上一躺,便開始了娛樂時間。我不斷地轉換著電視訊道。看得正酣,門突然開了。接下來是一頓臭罵,接著便是一陣火辣辣的感覺在臉上瀰漫開來。爸爸生氣了,扔下手中的東西,摔門而去。

一個人呆呆地站在房間裡,心裡盡是委屈。“我看一會電視怎麼了?學習,就知道讓我學習。”說完就向爸爸扔在地上的東西踢了一腳。“咦,這怎麼是一張卡片?”我禁不住好奇,把它撿了起來。剛一開啟,手便猛地一顫,心裡更是沉了下來。怎麼會這樣?怎麼可能?!我不禁向後退了幾步。

這張卡片是一封信,不,是一封家書。裡面的內容大致是:兒子,一年之計在於春,又是一年春季到。每天看著你,再看看鏡中的我,不經意之間我已蒼老了許多,你也漸漸地長大了。“愛國、包容、厚德”、“熟讀詩書,勤儉持家”,這些話你應該常常聽我說吧?對,這就是我們的家風。現在正值春天,我希望你能牢記這幾句話……。

雨更大了,屋內好像也下了雨,溼了一桌子的紙。不,這是淚珠,滴滴答答,比雨更大更響。但是,更響的是那無言的家書,響徹了我整個心扉。

尋訪家風記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字
尋訪家風記作文800字https://wWw.ZuoWen8.com/a/448806.html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4

讀後感 ,907字

聽聽父輩的叮嚀,聽聽他們對我們生活、人生、品格的叮嚀。

隔千山、離萬水,一句叮嚀近人心。

“努力加餐”“我希望你身體健康!”“記得按時吃藥”這是傅雷在信中給兒子的叮嚀,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倍感溫馨。

這一刻傅雷不是那個家教嚴厲的父親,而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父親。

我彷彿能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眉頭緊鎖的老人,滿懷擔憂的寫下這幾句簡單卻滿懷深情的叮嚀來提醒遠方的兒子。這使得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每至我回家總要叮嚀我要洗手,出門在外,總要叮嚀我多穿衣……

聽聽父輩的叮嚀,聽聽他對我們生活的擔心。

人生長,道路遠,父輩叮嚀導前行。

“孩子,安心用功吧!”“學生要理智的認識錯誤”“不要一時成功就驕傲”傅雷在學習上對兒子的教導無疑是成功,即使傅聰再優秀、再聰明,傅雷也總要叮嚀幾句,生怕兒子出了錯。

傅雷教子嚴厲卻也教子有方。他有錯便說,有誤便講,通過一句句叮嚀,教匯出了一個優秀的音樂詩人。

當然,這也是傅聰聽勸,而在生活中有多少傅聰呢?我們大多是左耳進右耳出吧!所以讓我們認真聽聽父輩的叮嚀他們再嚴厲也是為了我們好!

聽聽父輩的叮嚀,聽聽父輩對我們人生的指導!

交朋友嗎,養習慣,句句叮嚀定品性。

“不要給別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出合行禮,不要太嚴肅”“要尊重別人的文化”傅聰謙虛有禮為人謹慎,無疑是傅雷一句句叮嚀取得的成果。傅雷在注重兒子的學業的同時,也注意對兒子品性的叮嚀。

這使我想到了楊絳與錢鍾書的女兒,即使兩位先生在文革時期無比煎熬,但也沒有放棄對女兒品格的叮嚀,因此教育出了一個優秀、正直、有才華更具責任感的女兒。

而現在當我們的父輩時時告誡我們有所為有所不為時,我們總是不以為意,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為所想為。

聽聽父輩的叮嚀,聽聽那對我們人格的教育。

聽聽父輩的叮嚀吧!不要再自以為聰明瞭,不要再左耳進右耳出了。認認真真的聽聽他們的叮嚀並努力改正吧!

家風記憶 篇5

國二作文 ,1107字

當我看到徵文題目的時候,我就在納悶,家風到底是什麼?我們家的家風又是什麼?是善良、誠實、寬容、擔當還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或是“百善孝為先”……家風的含義可謂萬千,無所不包,很難說具體是什麼,但它表現出來的又是具體的,看得見的。

站在歷史長河之上,回顧無數曾經輝煌一時的家庭,還有那傳承已久的國粹——國學,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許多可稱為經典的精華:齊家、治國、平天下;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樸,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崇尚“儉”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以“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縱觀無數名家的家風,作為平凡普通的我們的家風是什麼呢?沉思苦想,記憶裡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接人待物、為人處事等一些微小的事情的發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庭裡的每一個人。善良、誠實、孝順,看似簡單的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裡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在我腦海象電影片段漸漸清晰。

那是孩子讀小學五年級時的一個雙休,因為早上起晚了,沒時間做早飯,我和孩子一起去外面買早點吃,我們來到市場的小吃店買饅頭,孩子拿著我給的五元錢,因為是休息日小吃店的生意很好,店主忙個不停,孩子等了很長時間,才買到了想吃的肉包子。她一邊吃一邊看店主找給的零錢,“咦!多找了兩元錢,”孩子當時起了貪念,把零錢藏進了口袋,心想,多了兩元錢,等一下再買東西吃。回家的路上,孩子可能有點小得意,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我,滿以為我會誇她幾句,沒料到,我嚴肅地說:“做人要誠實可信,他們賺錢困難,你把多找的錢還給他們。”聽了我的話,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感到羞愧極了,立刻拿著錢來到小吃店,把錢還給了店主。通過這件事,我告訴孩子:“你看,就是這兩元錢,自己拿了,頂多再吃一個肉包子,可還回去,得到的卻是誠實。”

承家風記家訓遵家規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883字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每一個人的心靈”的確,家風如同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般的給人美好和希望。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家是他人生的第一個平臺,第一個課堂,直接受到家風潛移默化的影響!

“孝?仁?謙”這是我的家規。“孝”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良知。“仁”就是友愛,幫助,同情。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渺小,但許多人的力量可不容小視。“謙”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始終用謙虛的態度去對人對事,去學習知識,道路會越走越寬廣。

“節儉?勤學?誠實”這是我家的家訓。我的家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爺爺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所以,我在他的薰陶下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記得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家,對爺爺的收音機產生了好奇,就用工具把後蓋打開了並且“研究”了一番,可最後怎麼也不能還原了。幾天後,爺爺發現後追問是誰的“傑作”,我裝著若無其事的回答:不是我,但我那躲閃的眼神還是出賣了我。爺爺語重心長的說:“犯錯不可怕,怕的是有人犯了錯卻不敢承認,還撒謊!”我羞愧的地下了頭說:“對不起爺爺,我撒謊了,這件事是我做的,”爺爺和藹的對我說:“這就對了,我們要誠信待人,勇於承擔責任,這樣你身邊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這也是我們的家訓之一呀!你怎麼能忘呢?孩子記住,遵守家訓家規會讓你受益一生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的明白了:家是溫馨的港灣,我就是航船,家規,家訓,家風猶如航船的航線,有了它們航船才不會偏離正確的航道。我們只有在優良的家風薰陶下才能健康茁壯的成長。我一定會謹記,並且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家風記憶 篇7

國三作文 ,993字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驗與希望的沉澱,它樸實無華卻飽經風雨的洗禮與歲月的打磨,好似角落裡蒙塵的老酒,沉鬱芬芳。

曾祖父: 鄰居好,賽金寶

在那個遙遠而閉塞的年代,貧瘠的土地哺育了一代代地道的農民。曾祖父同他們一樣,面對黃土背朝天,只是那雙佈滿老繭卻能執筆綴墨的手一直是鄉人眼中的奇蹟。曾祖父讀過書,但毫無當時讀書人的高傲自清之氣,對家中老幼也不會刻意約束,只是一味強調與人為善。據祖父回憶,曾祖父閒來無事便會去為鄉鄰讀報和其他有字的東西或幫忙農活,平日裡只要有人相求便毫不推脫。一次鄰家三嬸請在水裡遊玩的祖父取掉在水裡的盤子,但貪玩的他拒絕了,事後被曾祖父知曉,不僅讓祖父取了盤子還打了幾掃帚。曾祖父懂的道理很多,只要有人家吵架評理,村人們總會想到曾祖父,小至婆媳吵架大到兄弟分家,他一直不厭其煩地在田埂間穿梭,直至青絲染成白髮。

祖父: 細節決定成敗

至今父親常和我提起他年幼時的那段經歷。年前大掃除時,辛勞的農人總會將大部分時間投入佳餚烹製以犒勞一年的艱辛,打掃並不吸引他們的注意,一般只寥寥帶過,能見親戚朋友就行。但祖父是個例外,他總是默默蹲在一邊,細細擦拭,直到每一個牆角乾淨為止。如果誰感草草了事,定會遭來一陣叱喝。父親很不解,但畏於祖父威嚴,也跟著處理每個細節。漸漸的,父親走進了學堂,才明白祖父的用意。一向輕視農活的他才知道祖父煮豬食的那份認真勁兒完全不亞於自己在課桌前解題的細緻。我的祖父他一生沒有巨大的成就,他只是用成大業的精神做著自己的小事,僅此而已。

父親: 知識改變命運

一場變故,搖醒了沉醉於家庭幸福中的父親。生命的逝去與家道的中落,讓少年時期的他痛苦萬分。村人的白眼與嘲笑對於一個破碎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曾今跳躍于田野河邊的笑聲現已靜默,只留下深夜裡一片被昏黃燈光拉的老長的孤影。經過幾年的苦讀,父親終於考上了大學,走出了偏僻的鄉村。現在的他比起昔日在河邊遊蕩的少年,也算成功了。面對因貪玩而考試失敗的我,父親沒有任何的責罵。他只是苦笑著告訴我他每個清晨從書桌上醒來時,鼻孔早已被煤油燈薰得漆黑。一句話醍醐灌頂,雖然我無法想象父親早年是如何在貧苦和悲傷中掙扎,但一切答案都藏在他微笑時露出的斑白兩鬢裡。

這個家庭,不懂書寫繁雜的家訓格言,也不忍將生命束縛於陳腐的文字間。它只會用一代代生命來補充來詮釋來傳承子孫所需品質與精神。作為一名後生,請讓我稱之為家風。

銘記家風快樂成長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3字

家風家訓是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對於每個家庭都很重要。好的家風家訓會讓你我養成好的習慣,會讓你我終身受益。我就是在這樣和諧、幸福、快樂的環境下成長的。

我的家庭非常普通,是一個四口之家,爸爸、媽媽、姐姐和我。爸爸媽媽在一家廠裡上班,睜著微薄的工資,供養我倆上學生活。我們一家人和和睦睦,相親相愛,非常幸福。父母從小教育我們要珍惜糧食,尊重長輩,愛護幼小,與朋友要真誠交往。

記得有一次,我和表姐因為看電視發生了爭執。媽媽說表姐是客人,我理應讓著表姐,我很生氣,吃飯時,我賭氣把飯倒在了垃圾桶裡。媽媽看見了,沒有打罵我,而是溫柔地說:“??,你能給媽媽背一背《鋤禾》這首古詩嗎?”我嘴一撅,說:“這太小兒科了吧!”於是,我大聲地背了起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背完我看著媽媽,媽媽卻靜靜地笑著看著我。那一刻,我恍然大悟,我不應該糟蹋糧食,糧食是農名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呀。我低下了頭,說:“媽媽,我懂了,我以後不會了。”媽媽笑了笑,摸了摸我的頭說:“我的??長大了。”

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非常孝順,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我從小就是鄰里鄉親眼中的乖寶寶,見到長輩們我都會問聲好,並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對鄰里小弟弟小妹妹細心呵護。對

我身邊的朋友真誠友愛,每當他們到我家來玩時,我都會用好吃的好玩的招待他們。他們要是遇上不開心的事,我也會安慰他們。與他們約定時間我從不遲到,所以他們對我也很好,媽媽說這就叫將心比心。

我愛我的爸爸媽媽,我愛我的家,我更愛我家善良的家風。我相信這善良的家風會一直伴我快樂的成長,會讓我今後的生活更多彩多姿。

好家風記心中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823字

從兒時起,家人們就一直教導我:“做人要設身處地,寬容別人,心存善念,與人和睦相處……”爸爸的話,我雖然當時未能明白,但它如搖曳的風鈴,時常在我耳畔叮噹作響,伴我成長。日子就這樣平淡地過著,直到這件事情發生了,我才真正理解了爸爸的話,堅信它將會給我的人生之路帶來更多的快樂。

那是幾年前的一天,我剛邁進校園,就跟好朋友聖傑同學玩起來了。誰料,一場“暴風雨”正劈頭蓋臉地朝我襲來,讓我措手不及!“大力士”聖傑把我攔腰抱起,我本能地掙脫著,可我越掙脫,他越是用力。結果,悲慘的事發生了:“咔嚓"一聲,素有”兔八哥”之稱的倆門牙猛地磕在地板上,瞬間“粉身碎骨”!接著,鮮血從嘴裡噴湧而出。霎時,萬箭穿心般的疼痛如潮水般湧來…聞訊趕來的爸爸,一到學校就關心我的同學有無受傷?得知他們安然無恙後,才心急火燎地帶我直奔醫院……看著鏡中"殘牙敗齒"的樣子,我號啕大哭,責怪爸爸關心同學勝過關心我,還嚷嚷著非要爸爸替我去揍聖傑不可。爸爸看著滿臉委屈的我,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我理解你失去牙齒的痛!但做人要學會寬容別人,心存善良。事情已經發生了,揍聖傑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傷了同學的感情。爺爺不是經常教育我們‘要與人為善,寬容別人,才能與人友好相處’的嗎?"是啊!受人尊敬的爺爺不但經常這樣說,還經常這樣做的呢!我怎麼能讓爺爺失望呢?我立刻忍住傾瀉而下的淚水,與爸爸相視一笑。“好樣的,兒子!你這笑是我見過的最可愛的笑容!”因為我從內心原諒了聖傑,直到現在,聖傑仍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會把好家風牢記在心,它將伴我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助我快樂成長!

家風記心中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947字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對於我來說,還有一句話一直伴隨著我不斷成長——尊老愛幼,和諧溫馨;道德立家,光我曹門。這是我們曹氏祖訓的最後一段話,也是我們曹家家風傳承的根本。

雖然我從小就知道這句話,也大致知道祖訓的意思。但是真正讓我對這句話有著深深的體會和刻骨銘心的記憶,是發生在我五歲左右的一件事。

這件事發生在一次去動物園的路上。那天,我和爸爸在公交車上有說有笑,商討著到動物園後先看什麼,再看什麼,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車輛行駛途中,有一位老奶奶顫顫巍巍地登上了這輛公交車。老奶奶看起來已年過花甲,白花花的頭髮紋絲不亂,久經風霜的皺紋已經深深地刻在臉上,眼睛像一潭泉水深陷大山之中,衣著乾淨而樸素。爸爸看見老奶奶站在過道中間,弓著腰緊緊地拉著扶手,馬上站起來走到老奶奶身邊。扶著老奶奶慢慢地走到我身旁的座位(也就是爸爸之前所坐的位置)。老奶奶說著謝謝,並表示“小夥子,我沒事,你坐吧”。爸爸在我一臉疑惑和不滿中堅持站在座位旁,直到老奶奶下車。

我們到站下車後,我氣嘟嘟地表達著我的不滿“老奶奶已經說不坐了,你為什麼還要把座位讓給她”?爸爸一臉嚴肅地說:“你還記得我們曹氏祖訓的最後一段話嗎?”“知道,應該是尊老愛幼,和諧溫馨;道德立家,光我曹門。可是,我還是小孩子,我想和你坐一起嘛”我開始撒嬌。“既然你知道祖訓,就應該知道,我們的祖訓不單是讓我們背誦的,更應該是讓我們踐行的,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來遵從祖訓!這既是祖訓也是一種孝道。”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嘟囔著問爸爸“難道在車上扶老人也是孝道嗎?”爸爸循序誘導,臉色緩和告訴我“是的,孝有很多種,孝敬父母和長輩是小孝;幫扶他人,熱愛社會是中孝;而孝愛天下眾生、不存偏見則是大孝”。

這件事讓我不但加深了祖訓的記憶,更理解了祖訓的含義——尊老愛幼不但是一個人應具有的品德,更是和諧溫馨的前提!只有時刻把“道德立家”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才能真正傳承我們的家風!

《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788字

一個人的存在,到底對誰很重要?這世上,總有一些人記得你,就像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凡來塵往,莫不如此。

—題記

人的一生中有無數的過客,你是否早已淡忘,你是否還能想起,尋找遙遠的安慰……

《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是一篇令我尤為感嘆的文章。文章由三個小片段構成,每一篇都令人流連忘返,感動萬分。

第一片段講述作者在陽臺下看到的兩雙拖鞋,一雙藍、一雙紅相依偎在磚堆。作者偶然未看見那兩雙拖鞋,心情也隨之變得異常冷清與寂寥,當重“見”他們時,心裡騰出歡喜來。第二片段講述的是在路邊賣桂花糕的老人,作者誇讚他的手藝精湛,提出跟他學習,便一口答應。老人漸漸的淡忘了她,但作者卻忘不了桂花糕的香,每每看到老人心裡便覺得安然。第三片段講述一個買雜糧餅的女人,作者常賣,他們便熟識了。作者出去開會,一走半個多月,回來遇見時,女人驚喜地說好久未見了,作者便愣住了。

兩個人未曾相識,但在偶然間記住了對方,愛,便是這部散文的主旋律。

在我們身邊,這種例子也是常有的,也同樣像作者一樣,對自己並不相識的人而感同身受,有一絲牽掛和留念。

從這篇文章中也同樣感受到了人們的真善美,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相通。那對夫婦只是作者生命與愛情的拖鞋,漸漸的,變成了對那對夫婦的關愛,儘管那對夫婦並不認識作者,但換來的只是作者內心的安慰。

童年時,奶奶常領著我去樓下買豆花,一聽見“打豆腐”就會飛奔下去,漸漸的,我們與打豆腐的阿姨熟識了,買豆花時,常常與我們說說笑笑。如今,那位賣豆花的阿姨頭上布了不少白色的髮絲,漸漸的老了,我也逐漸長大了,她叫賣的次數也減少了,我也很少去買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上了她,我們倆也只是擦肩而過,雖然她早已把我淡忘,但我還一直惦記著她,惦記著她那美味的豆腐花,屬於童年的味道……

生活與人生一樣,對我們來說都是模糊的,但我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珍惜!

—後記

《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788字

一個人的存在,到底對誰很重要?這世上,總有一些人記得你,就像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凡來塵往,莫不如此。

—題記

人的一生中有無數的過客,你是否早已淡忘,你是否還能想起,尋找遙遠的安慰……

《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是一篇令我尤為感嘆的文章。文章由三個小片段構成,每一篇都令人流連忘返,感動萬分。

第一片段講述作者在陽臺下看到的兩雙拖鞋,一雙藍、一雙紅相依偎在磚堆。作者偶然未看見那兩雙拖鞋,心情也隨之變得異常冷清與寂寥,當重“見”他們時,心裡騰出歡喜來。第二片段講述的是在路邊賣桂花糕的老人,作者誇讚他的手藝精湛,提出跟他學習,便一口答應。老人漸漸的淡忘了她,但作者卻忘不了桂花糕的香,每每看到老人心裡便覺得安然。第三片段講述一個買雜糧餅的女人,作者常賣,他們便熟識了。作者出去開會,一走半個多月,回來遇見時,女人驚喜地說好久未見了,作者便愣住了。

兩個人未曾相識,但在偶然間記住了對方,愛,便是這部散文的主旋律。

在我們身邊,這種例子也是常有的,也同樣像作者一樣,對自己並不相識的人而感同身受,有一絲牽掛和留念。

從這篇文章中也同樣感受到了人們的真善美,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相通。那對夫婦只是作者生命與愛情的拖鞋,漸漸的,變成了對那對夫婦的關愛,儘管那對夫婦並不認識作者,但換來的只是作者內心的安慰。

童年時,奶奶常領著我去樓下買豆花,一聽見“打豆腐”就會飛奔下去,漸漸的,我們與打豆腐的阿姨熟識了,買豆花時,常常與我們說說笑笑。如今,那位賣豆花的阿姨頭上布了不少白色的髮絲,漸漸的老了,我也逐漸長大了,她叫賣的次數也減少了,我也很少去買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上了她,我們倆也只是擦肩而過,雖然她早已把我淡忘,但我還一直惦記著她,惦記著她那美味的豆腐花,屬於童年的味道……

生活與人生一樣,對我們來說都是模糊的,但我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珍惜!

—後記

家風志 篇13

高一作文 ,24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