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與文明相關作文20篇

共享與文明 篇1

國二作文 ,1142字

21世紀,時代迅速發展,租過愈發繁榮富強,人們的生活理念也在漸漸發生變化。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共享”這個詞開始映入我們的眼簾,逐漸變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

ofo小黃車,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還有滿大街的自行車停放站點,也都是運用了“共享資源”的概念。現在,幾乎人人手機裡都有小黃車等共享單車的APP,共享資源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何共享單車如此受到人們的青睞?首當其衝的緣由便是價格非常親民,還十分方便。就拿小黃車來說,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小黃車後的二維碼,便可騎車,不太遙遠的路程,只收費一、二元,比自己買一輛自行車的價格低多了。而且街上隨處可見,可謂十分方便。

共享單車就時間上來講,已經火了一段時間了。要我來說,圖書館,才是我最早就接觸到的共享資源。

對我來說,“讀書破萬卷”是一件非常幸福又滿足的事,但要是集齊著“萬卷書”,可謂是十分耗財耗力。於是從小,我都會去圖書館借書。借書讀是一項適合所有人群的活動,而且這不僅讓我讀到了書中的內容,還不用花大量金錢時間買書,可謂一舉兩得。

最近,上海市區又出現了“共享床鋪”,讓白領在中午的時間得到高品質的休息與放鬆。而且共享床鋪有自己獨門的清潔祕方,根本不用擔心衛生問題,因此非常受到白領的追捧。

說了這麼多,好似共享資源的優點數不勝數,然而,幾乎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

事實上,在許多新聞報道中,“共享”的負面新聞也是層出不窮。“共享單車被人隨意破壞,政府花大量資金修繕。”“小黃車後二維碼竟被人重新貼,拿手機掃中了病毒。”除此之外,就我來說,我認為幾乎沒有人從圖書館借來的所有書,每本都是平平整整,乾乾淨淨,絲毫沒有汙漬以及被筆畫過的痕跡。

總的來說,還是個別民眾的文明與素質問題。所謂“共享”,指的是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擁有,因此,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去故意損壞,反而應該像愛惜自己的東西一樣愛惜。那些隨意,甚至是故意損壞共享資源的人,一部分也許只是把這當作是惡作劇,但這卻給其他的使用者帶來麻煩與不便。且因為是共享的東西,查詢不出到底是誰損壞的,那些“犯罪者”仍逍遙法外。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做到文明共享呢?首先,我認為每個使用者都應抱著珍惜以及愛護的態度對待共享資源,這與其說是舉手之勞,不如說是每個使用者都必須做的,不僅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其次,政府或公司應該多標示些廣告或標語,教育大家不要損壞共享資源。學校課堂也可以利用班會課時間,開展此方面的教育。事實上,最重要的還是使用者的主管思想。若是每個使用者都仔細使用並愛護,不僅共享資源得到了好的保護,國民素質也會不斷提高。

如今這個“共享時代”,其實做到文明共享並不難,只有每個人都做到文明共享,社會才能更加欣欣向榮,祖國才會蒸蒸日上。

讓共享與文明共存 篇2

記敘文 ,950字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從狼煙到電報,從電報到電話;或者說從巨大的計算機到小巧的膝上型電腦,甚至是從人力車伕到靠汽油的汽車,科技無時無刻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改變身邊的事物。時代的發展如展翅翱翔的巨鷹般愈來愈快,各種奇葩的新創意新發明都在我們身邊浮現。而最近最新奇的,莫過於那些在馬路邊隨處可見,五花八門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顧名思義,就是指能夠公共分享,今天你用明天就他用的自行車。當你嫌徒步回家太累而且效率低時,共享單車往往會是最令人稱心如意的優選。掏出手機,調出掃描二唯碼的裝置,將手機放到自行車尾部,對準二唯碼—只聽“嘀”的一聲,微信或支付寶付款,你就能暫時將這輛單車“據為已有”。

整個過程都分外便捷,沒有多麼複雜的操作。為此,具備方便與貼心二大優點的共享單車一時頗為討人喜愛。漸漸地,五顏六色的單車都冒出來了—什麼摩拜呀,小黃車呀……一群各色各樣的奇葩。

雖說共享單車真的是現在很通用的交通工具,可是種類太多太雜,反倒成了一種過猶不及的壞事。馬路邊,人行道旁,小區裡,到哪都能看見那些有著顯眼亮色的單車。說它成了壞事,那麼問題出在哪兒?我曾見過這樣的一幕,一大堆五花八門的共享單車側倒在路邊,歪歪扭扭雜亂無章,令任何人看了都不禁覺得心中癢癢的,不大自在。這不就是共享單車的一大問題嗎?那些沒有公德心,還一心只想要自己方便的人,用完了單車就隨手往道路旁一丟,便“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似乎還理所當然地認為總會有人幫他們收拾這爛攤子—當然,自然會有人替他們收拾,可在被整理之前,他們可否想到過,這關係到了一個大城市的整體面貌!

自打共享單車現世,不文明的事物還不止這些呢,譬如說,有人拿鏈子將單車鎖上,對“共享”二字視若無睹,好像這是他的私家車,他擁有這個權利似的;再好比,一部共享單車被破壞了,原應有自行車車座的地方,只剩一根光禿禿的杆,這難道不屬於破壞公共財產嗎?最令人髮指的,正是這些不公德的行為,他們使原本許多人都格外支援的共享單車,成為了飽受爭議的大問題。

現代科技的確帶來了更便捷的生活,共享的事物愈來愈多—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而共享是建立在文明的基礎上的,只有讓共享與文明共存,“共享”一詞才能真正發揮它的最好水平為我們服務,不是嗎?

共享是文明的代表 篇3

國一作文 ,939字

“叮,叮,叮,叮咚!”,解鎖共享單車的聲音迴盪在街頭。共享單車近年來從杭州“騎”到上海、“騎”向全國各地。共享單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方便,越來越多的人騎上了它,無論是揹著書包的學生,還是匆匆忙忙的上班族,還是退了休的老年人,他們的出行都因共享單車的出現而變得高效便捷。我發現,共享單車將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打上烙印,是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素質高低的客觀尺度。

有網友發現不止一輛的共享單車“住”在了小區樓道里,每天早晨被騎走,傍晚又私藏回來。我看到這條訊息時被震驚了,這惡劣的行為等同於“竊”!出於方便自己的目的要是人人都“私藏”一輛共享單車,這還能叫共享嗎?為了對付這種損公肥私的狹隘行為,共享單車加大投放量,讓人們出門走幾步路,就能享用到共享單車的資源,但是投放量過於密集,有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共享單車因停放無序佔道,阻礙了人們的交通,矯枉過正就是這樣出現的:先是有人損公肥私霸佔公共資源,然後導致投放管理無序,反過來影響出行。還有一條新聞,釋出了好幾輛被損壞的共享單車堆放在一起,而且看得出是惡意的損壞。我非常疑惑,為什麼要做蓄意損壞公物,卻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呢?我細想了一下,這種人要麼是心理上患有某種疾病,要麼就是其他品牌共享單車廠商的人。若是前者,治病救人,若是後者,懲前毖後,我再也不會騎那家的共享單車了。採取這樣卑劣競爭手段的沒有格局的人,早晚罪有應得。

每當我路過那些共享單車停放處,總不由得嘆息所看到的畫面,有的車倒了,橫在人行道上,路人總是繞道而行,不欲理睬;有的車的車前筐裡滿是垃圾……那些共享單車真是多災多難,經歷了無數折磨的車輪上、座位上又劃痕寫滿了他們的悲劇。聽,“叮,叮,叮,叮咚!”又一輛共享單車開始哭訴她“銜玉而生”卻命運多舛的遭遇……

騎共享單車的人們,你們可否花上你們寶貴的半分鐘,用好這些資源,善待過這些共享單車,像對待自己的車一樣,這是文明的體現;你們可否遵守“共享”規則,不再損公肥私,這是素質的代表,你們可否為他人著想,讓後人方便騎行,這是品德的象徵……

隨著時代的發展,“共享”將會被應用到各個領域,將會越來越凸顯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我希望人們可以意識到這一點,讓“共享”在高度文明的中國作為一種理念不斷髮展壯大,造福中國人!

向陋習宣戰與文明同行 篇4

國二作文 ,1290字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可見講文明是多麼重要!

日常生活中你也許會看到一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他媽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況。每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多麼不相稱!我們還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些鏡頭:一位高大威嚴的執法人員走在乾淨整潔的馬路上,“呸”的一聲把一口痰吐在了乾淨的地面上;一個母親給孩子買了一個冷飲,把撕下的紙順手就扔在了一邊。這個孩子看到後,撿了起來,準備扔進不遠的垃圾桶,可就在這時,那位母親趕緊走了上來,拍掉了孩子手上的紙,說:“快扔掉,髒!”;剛清掃乾淨的校園,就有我們同學隨手丟棄的紙屑、塑料袋,扔下的食品包裝袋,飲料瓶;……就這些看似小事,就把我們的周圍破壞的“不堪入目”。其實人們往往亂扔東西時,垃圾箱就在不足十步的地方,他們就不願多走幾步,把不要的東西扔進垃圾桶裡。如果每個人都扔一個垃圾,那我們的家園不就成了垃圾的海洋?其實我們只需一彎腰,就能把一張廢紙撿起來,這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影響,但卻能給別人帶來很大的影響。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撿起腳邊的垃圾,扔進不遠的垃圾桶,那我們的煙臺城該是多麼的漂亮,乾淨啊!

但是,當前社會上仍然有些人對於這些不文明禮貌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並且為之辯護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展下去,那麼文明何在?禮貌又何在呢?”我們偉大的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毛澤東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從小養成了對長輩有禮貌的美德,後來當了國家主席,仍然能以禮待人。由此可見,生活中的文明禮貌是多麼重要,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

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講文明的好習慣。為做一個講文明的社會小標兵,我們要養成哪些習慣呢?比如說,你在公共汽車上,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請先說聲“對不起”;別人幫你做了事,要對別人道一聲“謝謝”;在校內外,見到老師要熱情打招呼問好;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團結同學,互幫互助;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等等,這些都是講文明禮貌的起碼要求。

莎士比亞曾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社會文明因為知識而進步,如果沒有書,人類將永遠矇昧無知。“真正檢驗我們是否文明不是言辭,而是行動。”如今,在這滿目蔥蘢的季節,在我們實驗學校上下掀起了“多讀書,讀好書”的喜人熱潮,它象一陣旋風,將縷縷書香傳播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雖然我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不足到的小事。但是我堅信,只要我們人人都講文明,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向陋習宣戰,與文明同行!心中牢記文明禮貌,爭做文明人,爭做社會小標兵!爭做魅力煙臺人!

向陋習宣戰,與文明同行 篇5

國二作文 ,518字

文明是新時代的主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要遵守中小學生禮儀規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上的慰藉。文明的社會,需要文明的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美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匯成美得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我們的祖先也以文明著稱於世,在世界文明的長河裡,我們是現代文明的使者,是現代文明的代言人!

文明在生活的細節瑣事中處處體現著:文明是尊老愛幼,文明是靜靜聆聽,文明是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生活中一些平平常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有哪個人能做到這些方面,那麼他就可以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

而在現實生活中,不文明的現象處處都是。眾目睽睽下摘花,十字路口上急闖紅燈,公共場所隨地吐痰,扔垃圾;垃圾,塑料袋子隨處堆放;破壞公物的現象更是屢禁不止。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折射出的卻是一個人的自身修養。告別陋習是自尊、自愛的表現,是美好人生的起點,更是對他人集體的尊重愛護。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愛護我們的家園,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小而為之,共同攜手做好環境保護工作,讓我們的家園更加清新整潔。讓我們向陋習宣戰,與文明同行!

與文明同行與誠信同在 篇6

國二作文 ,888字

文明是什麼?從剛剛進入學校,老師和家長就教育我們;說話要講文明,不需要多麼華麗的詞彙、不需要話語多麼生動具體只需要話語樸實、文明。

記得有一次,在校門口我有些飢餓就買了一些小零食吃,邊走邊吃一路到了車站,車來了,我便隨手把垃圾袋扔到了地上,任由他們隨處飄揚,剛要上車的一步被一個滿頭白髮的老爺爺拉住“孩子,你怎麼能把垃圾扔到地上呢!於是,他又彎下那古老的身軀,撿起來。”他指了指對面,只見一個年齡已滿四五十歲的清潔工正在滿路邊緣清理著零食袋子,心裡忽然感覺有點心酸,感覺我做的很過分。你知道這些辛勤的清潔工起得那麼早,要把垃圾從這個世界消失,還給我們的是一個乾淨、豐富多彩的世界。聽了這些話,我發現在我看來是那麼一點小事(亂扔垃圾),卻被這麼滿頭白髮的老爺爺如此重視,說明了我做的不對,要改正,如果每個人都像我一樣亂扔垃圾的話,世界將會讓人無法想象,如果每個人都不隨手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的話,世界是多麼的整潔,漂亮。

文明還是在早上起床的時候給爸媽說的一聲早安,因為這一句話讓我們的一天都豐富多彩;還是在上學出家門的時候給爸媽說的一聲再見,好讓他們放心,不再為我們有太多牽掛;還是在上學路上給同學們說的一句早上好,好讓我們在這一天中有個好心情……

誠信又是什麼呢?誠信就是給別人的承諾要說到做到,不推遲,不反悔,誠信對於每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珍貴物質。

上次,我答應同學在家裡給他拿一本故事書給她,可是我卻遲遲沒有實現當初給他的承諾,因為那是我新買的一本書,我還沒有看過,只是翻閱了一下,沒有仔細看,我不想給她是因為我怕她把我的書弄折了,後來,我給媽媽說了這件事,媽媽卻給我講述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概括出來就是兩個字,“誠信”誠信的意思是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要說到做到,否則就會失去誠信,媽媽講完了這個很短的話語,但在媽媽的口吻中,我明白了,文明誠信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是每人都必須具有的。

文明其實很小很小,只要每個人都能做到,社會就邁出了一大步。

文明是一滴水,很多文明就成了一片海;文明好像是一盞燈,很多文明就成了燎原之勢。文明誠信像是一片天,讓人們都可以看到海闊天空。

誠信與文明 篇7

國二作文 ,520字

在我們國家裡,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治國”的主體。而要充分發揮人民“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主體性,必須堅持不懈地提高其“誠實守信、崇尚文明”的思想道德水平。

古今中外,無數事實證明,誠信是社會的基石,也是個人價值實現的基礎。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組成並生存、發展下去,誠實守信就是其中的重要“粘合劑”。人們之間要交往,就要發生社會關係,誠實守信、崇尚文明是最起碼的基礎。

誠信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原本像純金一樣鋥亮,倍受敬重;欺詐,有史以來就遭人鄙夷,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也要看到,當前,在我國改革不斷深化,開放日益擴大,人民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同時,道德領域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道德,曾經被稱為“法律管不到的地方”,而轉型期社會的治理不夠健全,以及對違法亂紀者的懲治力度略輕,讓不法之徒鑽了空子,使誠信等做人之本受到褻瀆,給中國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揚帶來衝擊。

誠實守信是亙古不變的自律準則,從真實的自我面對生活,既是一種釋然,也是對自己、對別人、對社會負責。在今天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競爭年代,國家以誠信為本,才能興國;個人以誠實守信,才能在社會上掙得立足之地。我們每一個人一定要注重誠信、崇尚文明,好好把握自己,為人生髮展打好堅固的基礎!

與文明同行 篇8

國一作文 ,667字
`”,爾後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我披上外套背起書包奪門而出,下了樓。他們熱情地同我打招呼:“小妹妹,上學啊。”

空氣中,我彷彿嗅到了文明漸近的芳香。

汽車站內秩序井然,沒有了往日的擁擠喧譁;斑馬線旁靜靜地立著紅得耀眼的遮陽傘;指示音適時地響起,為行人提供微薄之便。“媽媽,那邊的小企鵝怎麼了?它好像摔倒了。”稚嫩的童聲在耳邊響起,我好奇地偏過頭去,只見一個二三歲的小女孩正扯著一位年輕女人的裙子,右手指著不遠處,臉漲得通紅,嘴蹶得老高。“好孩子,那是垃圾桶,我們過去扶起它,好不好?”說著就拉起女兒的手向對面走去。我的心顫動了一下,不由自主地舉起手機,拍下了這動人的一幕。

車站內,我觸控到了文明之樹抽出的新芽。

邁進校園,頓覺耳目一新。教學樓被一叢叢豔麗的杜鵑花簇擁著,周圍的枯枝敗葉、果皮、紙屑早已被盡職的值日生清掃一空;花壇裡,悄悄地立起了一塊寫著“愛護花草”等字樣的牌子;見面時的擦肩而過被友好的問候所替代。鈴聲響起,我飛快地衝上課室,卻在樓梯口與滿懷教案的老師迎面相撞。慘了,該遲到了,不管了。我正要繞道離開,可竟鬼使神差地回到原地,彎腰替老師拾起散落一地的書本。“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緊張地搓著手,頭快貼到了胸口,不敢與老師對視,生怕她怪罪。“沒事,以後要小心點。”傳來好熟悉的聲音,我抬起頭默默瞥了一眼,想不到居然是班主任。我們相視一笑,尷尬的氣氛蕩然無存,兩個同行的身影淹沒在快樂的春風中。

校園裡,我領略到了文明之花綻放的美麗。

文明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行動!

我與文明同成長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944字

我們偉大的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注重文明禮貌教育。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仁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孔融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一代偉人毛澤東就十分注意講文明禮貌,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注重和身邊的服務人員禮貌相處的。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故事。

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小華叫我出去玩,我答應了。我們倆手牽手走在大街上,走在我們前面的是一個和我們差不多歲數的高個子男生,他正在吃香蕉,大街兩旁都有幾個很顯眼的垃圾桶。可是,那個高個子男生卻當那些垃圾桶是透明的似的。不把香蕉皮扔到垃圾桶裡,偏偏把香蕉皮扔在大街上,我沒注意,踩到香蕉皮,眼看就要摔到了,這時小華連忙拉了我一把,還好,我沒摔到。小華把我扶起來後,跑到那個高個子男生面前,語重心長地說:“講文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這麼不講文明,你看,害得我朋友差點摔到,你轉過頭看看,那兒不是有垃圾桶的嗎?你多走兩步路,把香蕉皮扔進去,不就沒事了嗎?而且香蕉皮還嚴重地汙染著環境。”那個高個子慚愧地說:“對不起,我以後一定會改的,你的朋友沒摔著吧?”一邊說一邊把香蕉皮撿起來扔到垃圾筒裡。我連忙說:“沒事!”又轉過頭對小華說:“對!沒錯!我們小學生應該講文明,講禮貌。”

還有一次,我們正若無其實的和妹妹逛街,這時,紅綠燈前有個老奶奶,大概是年邁,正步履闌珊地過馬路呢。我們幾個大的對於這個情景滿不在意,眼睛滴溜溜地轉移了目光,可是這時。6歲的妹妹顛顛地跑了過去,他小心翼翼地挽著那位慈祥的老奶奶的手,用細小的聲音說“老奶奶,我幫你過馬路吧!”老奶奶會心的點點頭。望著這一老一小,互相攙扶著,很難想到這是一對素不相識的祖孫,我們到慚愧的低下了頭,紅著臉一同過去幫助妹妹。那天,妹妹回家後格外開心,還口口聲聲言道:“我以後要樂於助人,作個熱心人。”

文明就是一種關愛,一種體諒,一種溫暖。我們會在生活中不經意的流露著,做一點小事,社會的世風就會變得更加美好,文明就是一種力量,就好像奧運火炬傳遞一樣,在每個人手中,在每個城市中傳遞。讓我們更多的來發現,來釋放自己文明的熱情。

同學們,讓我們用行動來譜寫文明之歌,讓文明之花開滿大地,於文明同行,爭做文明小學生。

我與文明同行 篇10

國三作文 ,776字

千百年來,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孔子以“不學禮,無以立”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在現代社會更應該大力弘揚。因為它對於“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以及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建立省級文明縣城是推動邵東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有效措施,是提升縣城軟實力的必然需求。通過建立,有利於加快奮發趕超、富民強縣的步伐,有利於提升邵東形象,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生活質量。

我們大家應當積極參與其中,做到文明在口中--不隨意吐痰,不在公共場所吸菸,不說髒話,粗話。做到文明在手中--不亂扔垃圾,不亂塗亂畫,做到文明在腳下--文明出行,不闖紅燈文明行路;做到文明在心中--熱情友善待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而一些人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係,只要學習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殊不知現代社會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2013年5月,在埃及有位叫丁錦昊的小朋友在一張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用中文刻上了“丁錦昊到此一遊”網友空遊所依在其微博上首先發布了這個事件,結果在微博發出24小時的時間裡,評論達11000多條,轉發達到83000多條。而網上的相關評論則達數十萬條。國內外媒體都有報道,之後丁錦昊的父母出來道歉後就不了了之了。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快樂。

行動起來吧!同學們!前方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讓我們像大鵬鳥一樣展翅翱翔,飛向文明的天空、美德的宇宙。我們要讓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優良傳統繼續流傳,讓文明的長河

永不幹涸,讓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愈發光大,讓文明、美德與我們同行,伴我們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