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為鏡相關作文20篇

以書為鏡 篇1

國三作文 ,784字

康德說過: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其中一件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針對中國人的道德準則日益模糊的現狀,思想家柏楊先生在寫了十年小說、坐了十年大牢出來之後,做了一場極具影響力的演講,題目就是《醜陋的中國人》。今天我要推薦的這本《醜陋的中國人》就是在這場演講的基礎上整理出版的。

用批評精神將國民性格的頑疾講出來需要勇氣,尤其是這麼一個自責和自警的標題—醜陋的中國人—多麼容易被誤會啊!但正所謂愛之深,恨之切,正因為柏楊先生對中華民族深沉的愛所以他才會沒有遮攔的實話實說、不加任何修飾的寫出中國人的醜陋。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孔乙己就是對中國國民的劣根性的揭示,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所激烈批評的也是這種劣根性。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我們要照照鏡子,整整衣冠。這本書就像一張亮光光的鏡子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把自己看的清清楚楚,哪兒髒哪兒醜,再對著鏡子整改。

書中也寫到了我們身邊的諸多“醜陋”現象:在菜市場買菜,誰的聲音大,誰就能把價錢砍下來;在大排檔吃飯,誰的嗓門粗,大服務員才為他服務。這不就剛好體現了書中寫到的國人說話誰嗓門大誰就有理嗎?

今天廣為流傳的一個經典的言論就是從這本書中出來的: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就是一條蟲。一個日本人怎麼看都是一條蟲,而三個日本人就是一條龍了。就像我們現在,我今天來到這裡並不僅僅是為了推薦這本書,也是來讀一讀同學們推薦的書,就算有沒有得獎,我也是一個收穫者。但是就像柏楊先生的書中講的,可能有一些參賽者卻是巴不得上面的同學出錯、忘詞,那樣自己便好得名次,不然沒臉回去見同學、老師。這不就是中國人的窩裡鬥這一個醜陋特點嗎?

這本書就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出我們的素質與面孔。所以我推薦大家來看這本書,從這面鏡子中找到自己的陋習並加以改正,讓人人都遠離醜陋,成為美麗的中國人!

以書為鏡讓我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篇2

國三作文 ,801字

古有“唐玄宗”以人為鏡,今有吾以書為鏡,以書為鏡,書中包含著作者對各種事物,各種人物,各種挫折的感悟和體會。父母說:書是載著你到大海上飄蕩感受人生波瀾的小船。

老師說:書是人陶冶情操,開拓視野充實內心的小冊子哲學家說:書是一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類最偉大的精神財富。

以《林肯傳》為鏡,林肯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曾經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在他八歲時與父母被趕出原來的房子。林肯一生中遭遇了數也數不清的眾多的挫折與失敗,但他以驚人的成就告訴了人們沒有什麼能打敗你,你拜你的只有你自己。

以《童年》為鏡,我發現,自己的童年與高爾基悲慘的童年來比真是相形見絀。我的家境不富裕,但我又疼愛我的家人,我的家不大,但滿滿的都是親情:我的家不是富麗堂皇,但足以為我遮風擋雨:所以我不再是那人性的孩子,不在亂髮大小姐脾氣。不再為了一點小事與家人鬧不快。見識過我脾氣的人還誇我一下子長大了。

以《混血豹王》為鏡,文中的白眉兒是一直獵犬與紅豹的混血兒,身為混血兒的白眉兒在獵戶與豹群之間搖擺不定。其主人從最初的愛護到最後的猜疑並把白眉兒殘殺,表現了人性的複雜多變,白眉兒是一隻走投無路的混血,擁有獵犬的健碩與高大,與紅豹的嬌小成對比,順理成章成了豹群的統治者,但它懷有對主人的相戀並多次放跑主人,被主人報復,被圍困,為了小紅豹與妻兒的生存,最後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被趕出豹群,但是受了傷並失去了一條尾巴的白眉兒怎麼可能在凶殘的大自然面前活下來,最終被主人抓住,主人對他露出往日的溫情,正在白眉兒搖擺不定時,主人的一句話暴露了他本來的面貌,在白眉兒不願意告訴主人紅豹群在哪,主人下令:殺!白眉兒在倒下的一瞬間發出了嘹亮清晰的豹鳴。

每一次以書為鏡,都能發現一個不同的自己。一次次以書為鏡,都成獲得一個個感悟,一個個感悟改變了不完美的我,改變的我享受到了快樂

知否,知否,一切書中通透。

以書為友 篇3

國二作文 ,817字

夜幕降臨,月光輕寒如水,明淨如紗。青燈下,手捧書卷,品著香茗好不愜意……

—題記

時常撫摸一本書的扉頁,怡似一位多年不見的摯友,只需碰著他,見著他,便已知足。手指於書頁裡穿梭,流連,回味著一個又一個與書相知相惜的故事。

還記得林海音的《竊讀記》嗎?書中的小主人翁是多麼渴望讀啊!“我跨進書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使矮小的身體蹭過別的顧客和書櫃的夾縫,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我的眼睛過於急忙的尋找,反而看不到哪本書的所在,從頭來,再數一遍啊!它在這裡,原來不是昨天那位置了。”

可以相像小主人翁眼眸中那抹奪目的光彩,給讀者展現了一個如飢似渴,希望得到書籍的安撫與澆灌的孩子。“啊!它在這裡……”正如在茫茫的沙漠之中,一行乾渴又焦躁的旅行者,忽地眼前出現的感嘆,是多麼的激動而熱烈啊!

“下課後急忙趕到這條文化街,這裡書店林立,使我有更多的機會,一頁,兩頁,我如飢餓的瘦狼,貪婪的吞讀下去,我很快樂,也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古人曾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能令小主人翁如此貪戀又不捨得,除了她自己對書的熱愛,更多的其實是書籍本身吧。

書香醉人心脾,詩行滲入血液。青年少時所讀之書,暮年時必會回想,彷彿一切就在身邊,從不曾離開。

想起了安徒生,想起那單純,美麗,毫無雜質的孩童時代,曾多少次為什麼那幻化成泡沫,消失於大海的人魚公主感傷落淚,多少次為那在火柴微弱的光中遇見了希望卻最終邁向無國的姑娘黯然神傷;多少次為那光裸著身子卻自鳴得意的國王捧腹大笑。想起安徒生,想起了那一個個溢滿了玫瑰色,奇幻的夢。

讀一本書,就是去感悟縷縷墨香的深沉,體會絲絲動人的情感。

以書為友,這是多少前人的畢生追求。所有朋友中,書本最為耐心而又令人愉悅,我們身處逆境灰心淚喪時,書本並不拋棄我們,始終如一,友愛接納,給予我們以慰藉和鼓勵。

願做一本書的友人,與書頁間流淌著的靈魂相通,在作者所描繪的人生舞臺上,與他們同臺出演。

以古為鏡,知行合一 篇4

國三作文 ,1034字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在徹頭徹尾的觀看了比賽後,我發現,只有把古人的一言一行當作自身的鏡子,才能在社會上颳起一股謙謙君子之風。

比賽當中每一位選手的表現都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對詩詞有著強大的儲備量,對風俗古蹟的瞭解也頗為深刻,但最吸引我的是節目組最後設定的對選手知行合一的考察。通過飯桌上的禮讓,就餐的行為習慣,充分體現了選手的個人素養。有的選手禮讓長輩,為大家端茶倒水,有的選手卻坐姿不端,舉止不雅。面對六人五個雞蛋,他們互相謙讓,儘管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但都有美德與素養的體現。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什麼?是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孟子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李白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老子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更是教師張麗莉的捨己為人,的哥的拾金不昧,黃麗芬的助人為樂。前有智者先賢的字字珠璣,後有博愛之人的身體力行,以古為鏡,知行合一的好人為整個社會做出了良好的表率。

而山東省實行的光碟行動,雖然在全省獲得了積極的響應,但仔細觀察之下又不免會發現仍然有些人意識薄弱,看著糧食被浪費不為所動。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也許你浪費的只是半條魚,一隻蝦,但積少成多,後果又會如何呢?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就是小公主、小王子,面對無法平均分配的時候,又是否會把自己的那一份禮讓給他人呢?在團聚就餐時,是否會讓長輩先入座,等長輩吃過再動筷呢?這是值得每位青少年深刻思考與反省的啊。

賽場上的選手不論輸贏都始終保持快樂的笑容。對於他們來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失敗並不可惜,成長與收穫最重要。正如諺語所說:“失敗得教訓,成功獲經驗。”失敗為我們積累下了一份又一份的經驗,鋪墊了通向成功的捷徑,是必須珍惜的良師益友。

而生活中的我們,無一例外的得失心重。我們看重成敗,往往因為輸掉一點點傷心一整天而忽略了自己所收穫所學到的,經常為自己諸多的小差錯找藉口,卻忘了孔子所說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山東這孔孟之鄉,自幼學習先賢經典的我們更應該知曉這其中的道理,“不怨天,不尤人。”要想獲得成功,首先應從修身養性開始,只有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更大的成功啊。

我們要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不做“啃老族”,“手機控”而是努力成為“光碟族”,“學文控”,以古為鏡,行知合一,用經典充實我們的心靈。

以書為伴 篇5

高一作文 ,1286字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我在不同的時候去了解你,你總會使我圓滿。

在我的童年記憶中沒有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外為著一家生計而勞累。童真未泯的我手攥《童話大全》,聽著爺爺沙啞聲音,雙眼睜得大大的,散發著靈異的光芒。“……後來,那位勇敢的騎士,打敗了惡毒的黑龍,救出了美麗的公主。最後。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在我的夢中,便幻想著獨屬於自己的騎士。這樣,一個個美夢的童話伴我度過了一個個思父戀母的日子。

呀呀學語,正值冬去春來,萬物復甦。走在路上,看見路邊迎風搖擺的小草,便不由自主地說出白居易的《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看著隨風搖曳的柳樹,賀知章的《詠柳》“細葉不知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浮上了心頭。

那時還只是會背,而稍大些,情意便流露而出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無不表達了思鄉之情,孤寂之感。但想想幼時的我亦然,但我是幸運的,正如我的名字一樣:祉,幸也。只因,有你相伴,不離。

隨著年齡增大,要讀的書也就越來越多。首先,便是學習。那時我正值迷茫。一篇《楊桃》,教會了我。看待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你會有新的看法。於是,我便重新看待學習,認識到學習不是無用的,學習是為了以後。是你,領我上到了一個嶄新的舞臺。

在繁雜學習的午後,途經後園,不由得拿出一本《誡子書》,倚樹而坐,清風拂過髮梢,暖陽透過層層樹葉,如篩子般稀稀疏疏地灑下,有的灑在書上,明暗分明:有的灑在身上,有陽的地方格外溫暖:有的灑在一旁的草地上,隨著清風的吹拂在互相追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在三國亂世,在死前還能如此,實屬不易,當真令人佩服,又想想自己,在匆忙的日子中,能否保持一顆寧靜的心呢?是你,讓我在繁忙中得到難得的寧靜,寧靜致遠。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看著國慶大閱兵,國歌聲聲縈繞我耳,心中忽的想起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一種自豪感頓時充滿了整個胸腔。是啊,如今的祖國是先輩無數努力的結精。而祖國的未來,則靠我們,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是你,讓我懂得努力的意義。”

在我不懈努力之後,我取得了令自己滿意的成績,一度自滿起來,認為自己可以了,做得很好了,便鬆懈下來。而再一次的測試,令在高處的我跌入了低谷。為什麼呢?起初,我並不知道,可有一天我看到了朱熹寫的《活水源記》才醒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知識是要源源不斷補充的,一旦停下,鬆懈了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你及時讓我清醒,沒有一錯再錯下去,感謝有你。

你雖無言卻勝有靈,你無言的伴我度過一段段時光,你的靈魂如母親般哺育了我,伴我一步步成長。

我成長的每一步都有你的相伴,你見證了我的一切。如果再來一次,我仍會選擇你。

有你相伴是我的幸運,感謝有你—書,我親愛的伴侶。

以書為伴,伴我成長 篇6

國一作文 ,708字

“書猶藥也,善讀書可以醫愚”。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家庭”;莎士比亞把書比作陽光和營養品,而我要把書當做我的良師益友,把我帶入了寫作的殿堂,讓我領略到知識的無邊。

在我的書架上,擺滿了許許多多的書。從薄薄的、小小的連環畫到厚厚的、大大的百科全書,真是應有盡有。不知有多少次,我都是抱著書進入夢鄉的;也不知有多少次,我一個人在書的海洋裡遨遊。每當我讀到高興的地方,便情不自禁地和主人公一起享受快樂,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每當我讀到悲傷的地方,也彷彿身臨其境,和主人公一起傷心;每當我讀到優美的語句,總要抄在本子上,細細品味。

書好像一位知識淵博的長著,講述著人生的道理;又好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和我面對面的交談。我就像書中的一隻小蜜蜂,不斷的獲取裡面的精華。

課外讀物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讀書,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必修課。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我明白了自強不息、永不言敗,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精神;而《愛的教育》則教會到了我應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用自己的愛去溫暖他人;從《狼王夢》中我更是知道了親情、愛情、野心與母愛,以及紫嵐追夢的堅定和對子女的殷切希望。為了它們,寧願犧牲自己的紫嵐,確實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上了初中,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儘管有一些不能理解的地方,但基本上可以讀懂。我敬佩吳用的足智多謀;我敬佩魯智深的講義氣;我更敬佩林沖的智勇雙全。

書可以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它讓我在挫折中能夠站起;能讓我在驕傲時懂得謙虛。它一直陪伴我,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中學,書如一位導師,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書,一直陪伴著我,讓我在書的海洋中暢享。讀書,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放鬆,我願與書為伴。

以書為友 篇7

國三作文 ,1316字

若是要談起我和書的故事,那可真是說也說不完。從小到大,從拼音讀本到雜誌,再到正式的“書”,我這一路走來都有“書”的陪伴。

我從很小就接觸書了—因我性格內向,沒什麼朋友。在家裡看見幾本帶字的書,為了打發無聊總是會翻開來看的—不過那可談不上“讀書”,充其量只是在“看”故事罷了。而因為看得入神而站得腿腳發麻也是常有的事。每每見我這樣,大人們總是要來逗我幾句:“小傢伙,長大了幹什麼啊?”而我總是要驕傲地昂首挺胸大聲回答“上大學!”在我看來,大學生才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而且他們一定讀了很多很多的書—這也的確不假,只是那時我還不明白“讀書”其實比“看書”要辛苦得多罷了。

家裡的書翻來覆去也只有那幾本,可是隨著年歲漸長,我已經不再滿足於這小小的世界了。於是我開始試著找一切有字的東西來讀:報紙、雜誌、乃至是大街小巷裡隨處可見、五顏六色、字型各異的大小招牌,我常常為了這件事樂此不疲。

我在七歲的時候才得到一本真正屬於自己的書。那天爸爸給我帶了一本期刊回來,名字叫《兒童文學》,裡面全是新奇好玩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我。讓我第一次接觸到外面的新鮮事物,也使得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在一遍又一遍津津有味地反覆翻閱它。這使我的印象猶為深刻。這本書我一直保留著,作為我擁有的第一份財產安靜地躺在我的書櫥裡。直到現在,每次只要我一開啟這本書,都還能體會到當時得到它的那種激動喜悅、難以言喻的心情。同時它也使我意識到:一本好書,不僅是文字的沉澱,也還是情感的載體。

稍大一點,我迷上了兒童小說,像楊紅櫻、秦文君寫的,都很不錯。這些富有童趣的故事和充滿生活氣息的片段,總能時不時地勾起人的回憶。有時讀著讀著就好象借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去逛了一圈,心裡總有些隱隱的感動。

還記得去年年初,爸爸帶我去市裡最大的圖書市場—新華書店“看”書。我記得很清楚,雨後初霽,天空中的陰霾還未散去,那家書店就座落在陰影之下。進去之後滿眼的書帶給我排山倒海般的衝擊,真實得令人無法相信。偌大的書店裡,隨處可見正在讀書的人。他們或站或坐,十分隨意。爸爸悄悄告訴我,在這裡看書,只要你不弄壞書,就算是看上一天也沒人管你。而我意外之餘更多的是興奮,我在書架間穿梭,像個守財奴一樣東摸摸西看看,細數著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書名,在一個個瑰麗奇幻的夢境裡來去自如。那種感覺有如久違重逢的老朋友再度相逢那樣地令人歡喜,卻又莫名的悲傷。

詩人臧克家說,那些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名字腐朽得比屍身還快,而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卻被萬千人民刻在了心裡。刻在心裡,又是怎樣的一種境界?讀書又何嘗不是把一種知識、一種情結刻在了人們心裡嗎?任時光荏苒、年華老去,有些東西在記憶裡卻永遠不會褪色。這大概也是我迷戀書的真正原因。唯有知識是別人搶不走的。唯有書籍是永遠不會背叛你的。讀書是一種愛好、一種信仰、一種習慣。我愛書,我的書時時為我敞開著大門:它在我鬱悶時陪伴我;在我惱怒時安撫我;在我憂傷時慰藉我;在我痛苦時開導我。沒有誰能比它更博學、更博愛、更寬廣。我已認定它將是我的畢生好友。而書,又是讀不完的。朋友,如果人生在世不曾有書相伴,那又會多麼寂寞呀。

以書為伴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5字

讀書真好!

書籍原來是這麼奇妙,讓我一個小女孩似乎變得很高大,彷彿抬頭仰望,我就能輕易地看見北極的冰川,埃及的金字塔;側耳傾聽,也能感受醜小鴨的孤獨,小木偶的無奈和委屈……每每放下手中愛不釋手的書本,腦海中還不斷浮現出各種美好的畫面,我便有一種甜蜜的感覺。

我自小內向,當別的小朋友在一起嬉戲玩鬧時,我只是一個人乖乖地坐在一邊,從懷裡掏出一本書,靜靜的在一旁看。雖然上面的文字我幾乎都不認得,但僅那流光溢彩的圖畫已經足夠讓我入迷。

進入小學後,繽紛的《安徒生童話》將我帶進了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奇異世界,看到《海的女兒》中那條迷人的美人魚望著心愛的人化為泡沫時,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窮人》中的那對夫婦讓我沐浴在最溫情的愛心中不忍離開。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如同小孩子脫離稚氣變為陽光少年,在知識的引導下,我手中的注拼音的彩頁娃娃書慢慢變成了莊重的百科全書。

如今升了四年級,我開始迷上了楊紅櫻阿姨的校園小說系列,如《笑貓日記》,《淘氣包馬小跳》,楊阿姨描繪的馬小跳活靈活現,在讀的過程中,我的眼前常常浮現出他調皮的影子,似乎他就是我同學中的某一人……

讀書真好!今生我願以書為伴,讓書籍照亮我前進的道路。

以書為友 篇9

國二作文 ,881字

書,如石,敲出星星之火;書,如火,點燃希望之燈;書,如燈,照亮前行的路;書,如路,引領精彩人生。

我喜歡讀書,願與她一生相隨。

小時候,書就是一本天真幼稚的連環畫。那裡面有聰明可愛的青蛙王子,有善良美麗的白雪公主,有充滿神奇力量的火柴匣子,還有附著奇幻魔法的長長帚,能來去自如的魔毯……這些無不在我幼小而好奇的心靈裡刻下深深的印跡,令我深深著迷。以致那時頗愛幻想的我,常痴痴地等在蛙鳴遍佈的池塘邊,妄想青蛙能夠變成王子跟我回家;我常揣著一盒火柴,到處尋找鑰匙孔,企圖開啟便能收繳寶藏;經常在掃地的時侯,騎坐在掃帚上,幻想著它能載我飛翔,為此不知弄斷了多少把掃帚,捱了媽媽多少個含著“朽木不可雕,女兒教不好”的無奈的響亮巴掌,但我卻依然樂此不疲。也有傷心抹眼淚的時候,那時候看到可愛的美人魚在海里變成了泡沫,那時候不明白她的犧牲是為了愛。

長大後,書就是一塊精神麵包。那甜美的香味,令我不忍放棄一丁點兒的麵包碎屑。起初,我閱讀了《西遊記》,也許,只有真正去評讀,才能瞭解它水波不興下的暗流湧動。唐僧師徒,不畏艱險,克服萬難,終於取得真經。取經途中,有努力過,有誤解過,有笑,亦有淚,但他們最終完成了取經大任,造福了蒼生。從此,我懂得了只要意志堅定,堅持不懈,團結一心,就能排除萬難,走向成功;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看到了保爾從落魄的窮小子到革命戰士的奮鬥,我明白了人的一生應將如何度過;我更從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看到了即使在最陰暗的角落,也會散發出人性的光芒,即使再挫敗的人生,也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而重振雄風。

而現在,書更成了我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在我氣餒的時候,它會給予我莫大的鼓勵,令我重新振作;在我心浮氣躁的時候,它會給予我深刻的警告,令我心平氣靜下來;在我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它會引領我穿過人生的十字路口,終而找到拼搏的方向。它讓我領略自然的美好,感悟人性的善惡,從而陶冶淨化了心靈。

小時候,讀書讓我的童年不再孤單;

長大後,讀書讓我的精神得以昇華;

而現在,讀書讓我的人生不再迷亂。

我想說:讀書真好!

以史為鏡 篇10

國二作文 ,637字

她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養育了五十六個名族十三億華夏兒女,她那傳承了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在世界歷史的星河中煜煜生輝。她是邁著方寸蓮步從遠處款款走來的淑女,卻也是乾淨利落大邁步行走的現代女性。她掩著面紗卻又從昂揚的姿態行在時代的前列。她就是我們的祖國一中國。

我們擁有綿延不絕的歷史,曾一度從最強大的國家傲然立於東方,這輝煌的歷史鐫刻在我們的靈魂中,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的輝煌不在,漸漸被壓迫的恥辱所取代。割地賠款,建廠剝削。我們在列強的侵蝕下,我們的國家已經千瘡百孔。

1931年9月8日,深夜瀋陽城的一生炮響翻開一篇腥風血雨,充滿著侵略和反抗,被千萬人英勇的鮮血染紅的悲鳴詩。在那個年代的中國落後日本一大截,在他的侵略下,毫無反抗之力,只有開啟國門被侵略。可是,我們偉大祖國怎能任人宰割,就算屍鴻遍野,也要擋住外敵,就算中國人全部戰死,也不讓出一寸土地。英勇的中國人民,偉大的中國母親,經過八年抗戰,終於迎來了新時期。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滿大地,今天的中國又重新以一個新形象立於東方。幾十年前的事情再次發生,日本在美國的幫襯下,單方面宣佈釣魚島國有化,不顧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勸誡一意孤行,讓中日關係處於崩潰的邊緣。但今日的中國,不再是那個軟弱的中國了,在面對這一威脅時,我們強烈的反抗,中國的領土寸土寸金,一分都不能退讓。危險的萌芽重新出現,我們雖要追求和平解決,但也不能放鬆警惕。

以史為鏡,而知得失。我們雖已處於和平年代,但鑑於以往的教訓,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