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相關作文20篇

中華美食口水雞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5字

俗話說得好:“一千個吃貨心中,就有一千種中華美食”。在我心中,真正的美味則非麻辣鮮香的口水雞莫屬。

口水雞是我國四川的特色菜餚,屬於川菜中的冷盤,有“名馳巴蜀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美稱。這道菜不僅佐料豐富,製作過程也十分講究,不能有一點差錯,否則會損失其特有的香型和滋味。你肯定要問我這道菜為什麼叫“口水雞”吧!哈哈,你別看“口水雞”這名字乍一聽好像不太文雅,其實這是出自郭沫若的《碘波曲》中的一句話—“少年時代在故鄉四川吃的白斬雞,白生生的肉塊,紅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現在想來還口水長流……”民間的說法就是口水雞裡會放上許多花椒,吃了後嘴巴會麻得不住地流口水。啊!口水雞的滋味可真是妙不可言!

我喜歡口水雞是因為“廚神”老媽經常做這道菜。每次她把口水雞端上桌,我都會仔細地打量一番:最外邊紅彤彤的辣油好像一片火海,中間壘起來的雞肉似一座金色小島,擺成一圈的香菜仿若是一片茂密的樹林圍著它,點綴在其中的是一顆顆閃閃發光的花生碎。晶瑩剔透的雞皮是土地,那一粒粒如星星般灑落在雞肉上的芝麻便是一個個在島上安居樂業的人們……我看著看著都不忍動筷子了。啊!口水雞可真是色澤鮮亮!

說起口水雞的味道嘛,那就叫一個“絕”。夾起一塊香噴噴的雞肉放入嘴中細細地咀嚼,會感受到雞皮的肥而不膩,雞肉的滑嫩多汁。嚼了幾口,一股辣旋風會襲滿全身,愛辣之人定會覺得甚是享受,大呼過癮。啊!口水雞可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啊!中華美食之口水雞真是色、香、味俱全。聽完我的介紹,你心動了嗎?

中華美食作文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9字

粽子

我很喜歡吃粽子。媽媽說,這在幾十年前是隻有端午節才能吃到的美食。可今天只要你想吃,隨時隨地都可以吃到。上海有一個很有名的粽子品牌“五芳齋”,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種口味的粽子。

我最愛吃的還是外婆親手包的粽子。每年端午節前的幾天,外婆會買來一大捆青綠色的箬竹葉,新鮮的竹葉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細細長長又柔又韌,像一條翠綠的棉布。把它打溼后里面裹上雪白的大米和糯米,中間放上一塊肥瘦相間的紅燒肉,再加一個金黃滾圓的鹹蛋黃,然後把竹葉捲成一個三角錐形,用長長的白線繩紮緊。放在手掌裡,透著一股說不出的俏皮可愛。接下來就是把包好的粽子一起放到蒸鍋的屜奩上,用大火蒸煮很長的時間,雖然我幾次都等得不耐煩了,可外婆說,要蒸得時間夠長,才能讓粽子達到最佳的口感。當外婆終於掀開鍋蓋的時候,在煙霧繚繞的熱氣間,一股摻雜著竹葉味兒的清香撲鼻而來,我頓時覺得為了這一刻,再長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剝開燙手的粽葉,裡面的米粒已經從雪白變成了棕色,趁熱咬上一口,真是又黏又香!囫圇嚥下去,就迫不及待地再來一口,這次一塊大肉滑入我的口中,肥而不膩、入口即化,任誰吃了都會無比滿足,這滋味真是幸福地冒泡!

其實粽子還有很多口味,比如蜜棗粽、豆沙粽,都很美味!當然我還是最喜歡外婆包的鮮肉粽,那絕對是舌尖上的美好享受。

中華美食贊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6字

中國被稱作“吃貨的天堂”,由此可見,中華美食是多麼的令世人喜愛。油、鹽、醬、醋、茶,在中國人眼裡,這些是生活必備品。這裡面關於“吃”,就佔了四樣。中華人民真的是以“食”為天啊!

酸、甜、苦、辣、鹹,是中外美食的基本味道。在中國,僅是辣,就有麻辣、酸辣、甜辣、香辣等等。至於菜品,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比較廣為人知的,就有麻婆豆腐、麻辣小龍蝦、辣白菜、酸辣魚……就說麻婆豆腐,外酥裡嫩,又麻又辣又香,令許多外國人都嘖嘖稱讚。再想想其它味道的中華美食,不難看出中華美食把這五味發揮得真是極致。

再看看關於中華美食的民間俗語,不少都是利用食品暗喻某件事情或行為,比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生米做成熟米飯”、“晴帶傘,飽帶飯”……通過這些俗語,可以讓我們驚訝的發現,中華美食已經不拘泥於好吃了,而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這是外國人做不到的。可以說,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美食文化。

中華美食真正看重的並非是味道,而是人,也就是人際交往。這也就是我們中華美食最獨特的地方,也是我們中華美食強過外國美食的原因。

現在,外國人也學習、模仿了我們中華美食,但他們永遠也無法做出超越中華美食的食品。因為只有中國人才能理解中華美食的核心,才能發揮出中華美食真正的味道!

中華美食 篇4

高二作文 ,896字

食人間美味,品百味人生。美食,味味不同,從美食中不僅能品出人生百味,還能品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發展情況。而就是這樣一種能夠反映社會發展的中華美食遇上安全問題,無疑是社會風氣遭到了嚴重的抨擊。

食有五味,酸、甜、苦、辣、鹹。從酸之味中,品出了為大國崛起而堅持的辛酸與不易;從甜之味中,品出了國家每一步發展的輝煌與喜悅;苦之味,象徵著為國民自由的鬥爭與艱苦;辣之味,代表著中華人民的熱血與激情;鹹之味,警戒著國家要時時小心,虛心謹慎。中華美食,最講究耐心,一道菜,從火溫到擺盤,步步都是學問,環環都是傳統。只有掌勺的人把握準確的技巧,並且有足夠的耐心,才可能做出一盤好菜。復興中華,拼的就是忍耐與堅持。若不是14年的忍耐,我大中華恐早已灰飛煙滅;若不是千百年的堅持,中華文化之精粹、傳統文化之美德,怕早已不得傳承。中華美食就像是一面立體的鏡子,美食的本身和美食的傳承都是對當代社會的真實寫照。中華人民堅守傳統,千百年來永不變。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快,食品的加工也是越來越簡化,其中就有不少商家看中這一機會,各種速食品、快餐橫空出世,從而引發一大波食品安全問題。這當中一部分原因是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速度加快。而另一部分就純屬風氣問題,當各種食品中毒事件出現,群眾譁然,然而這些事情卻沒有停止發生過。食品安全問題正在間接嚴重影響著我國的社會風氣,中華傳統的傳承令人堪憂。

而就是如此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傳承到了現在這個社會,撞上了“臭名昭著”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同樣難逃一劫。中華美食的烹飪,步步相接,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最後菜品的色香味。而食品安全問題,在選材上就可以破壞了這一整道菜。拋開口感的問題不談,單是食品安全問題會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就足以讓人們對食物心存顧忌,中華美食難以得到傳承。也就是說,如果社會風氣出了問題,再怎麼發展也是於事無補。

中華美食豐富多彩,食品安全問題卻是層出不窮;

傳統精神堅守不變,文化道德傳承卻是令人擔憂;

中國社會發展迅速,不良的社會風氣卻會使我大中華的璀璨輝煌蕩然無存。

中華飲食文化之美 篇5

國一作文 ,1288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為我們所驕傲與稱讚。中華民族是一個對食物具有狂熱愛好的民族,中國的飲食文化蘊涵著中華文化之美。

中國人對於食物精益求精的追求從不曾因時光的變遷而動搖。古之祖先對於美食的熱愛,也體現著對生活的熱愛,對山川自然的熱愛。他們懷著這樣一份源自於對自然、生活的熱愛,甚至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美好,在數千年格物運化中,逐漸孕育出了屬於中國的雅俗共賞的中華飲食文化。

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一生清貧,然而他對美食之追求卻未曾厄於窮困之中。當然,中國的飲食文化,也離不開茶。《神農本草經》中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作為飲食文化中的“飲”最重要的一部分,茶中流露於“情”,品茶抒情,寄情於茶的詩句數不勝數,便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詠茶賦詩,也為中華文化詩詞注入了新的活力。從遠古時代傳說起,就融於華夏大地的水中,也流入了炎黃子孫的血液裡;自陸羽始,中國有了茶學,也有了茶文化,也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的一部分。陸羽尋出了茶的真諦,並在尋覓“至茶”的過程中形成了不羨榮華,專心研究於茶的品格。

“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這一句可謂中國飲食文化大雅之寫照。有大雅便有大俗。飲食離不開凡塵俗世,柴米油鹽,而在大俗之氣裡有大雅之氣度。

蘇軾乃一代美食家,他一生放蕩自由,享受生活,對美食的鑽研可謂精妙,所制的東坡肉流傳至今。而他的《豬肉頌》看似一篇娛樂之作,俚俗之作,但“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這一首小詩雖不求押韻,詩人可自搖自扇,火可自文自武,肉香由淡至濃,更讓人垂涎欲滴,難怪詩人又“每天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兩句,顯露出詩人的閒情與雅緻,這不僅是中華美食的一種性格,更是中華文化美食之旅。然而,這東坡肉不正是東坡身處逆境之間,樂安天命的精神境界的體現嗎?也正是因為東坡豪邁曠達,熱愛著繁華世俗的世界,才得以在坎坷、曲折、磨難中尋求自己所愛的食物。我們無從知道東坡等了多久,但在品嚐東坡肉入口即化,吃了還讓人流連忘返的美味之際,我們似乎能體會到他那超越美食之外的,對生活的愛與追求。這難道不是大俗之氣中亦有大雅嗎?

中國的飲食文化隨著時間的年輪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至今仍寄居在我們的味蕾之上。中華文化美食包羅永珍,但中國人的“好吃”更是舉世聞名。然而,不少西方人卻對此頗有微詞,把中國人對於美食的追求看作“貪吃”與“浪費”,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我國傳統的飲食文化而已吧!文化價值的不同,自然也產生了思想上的差異,但終究都會殊途同歸,都能折射出對美好生活的愛與追求。

美食不僅是中華文化不可分離的一部分,東坡肉也不僅是一道美味佳餚,它蘊藏大俗之中亦有大雅之氣度的中華文化,這何嘗不是一種耐人尋味的睿智的人生哲理的體現呢?

在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也許早已超出其本身,它與中華文化其他方面相互交融、相互促進,更體現了中華文化中的一種雅俗共賞,關於情懷的人文精神的意義!飲食文化也能折射出中華文化的氣質,傳承中華飲食文化也是傳承中華文化,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中華文化生生不息,代代流傳而努力奮鬥吧!

中華美德,尊老愛幼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988字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弘揚這種品德。如今,社會上已有許多熱心人士在幫助那些貧困的老人和兒童。有的幫助那些貧困的家庭渡過難關,有的幫助治不起病的家庭捐款治病,有的……,作為小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一定要繼承好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我上學的路上幾乎每天都會看見那位老奶奶,她一手提著一個袋子,一手拄著一根小棍,吃力地在垃圾堆旁撿拾可以燒火甚至可以回收的紙殼和瓶子。要不就拿著一個小板凳,呆坐在鄰居的牆角下,她滿頭銀髮總是胡亂的盤在頭上,黑黃的臉上,佈滿了皺紋,穿著一件破爛的灰色大褂,聽媽媽說:那是姥姥那個年代的老人穿的衣服。可見,老奶奶家裡該有多貧困。我每次看見她,心裡都有一陣心酸。有一次,我禁不住好奇走上前去,問那位老奶奶:“奶奶,您這麼大年紀,怎麼還自己出來撿柴燒?”奶奶擦了擦汗水,嘆了口氣:“唉,為了生活啊。”“那您的家人呢?”“啊,我的兒子十年前被勞改了,還有一個孫子,如今也該娶媳婦了,可是家裡太窮,沒有人喜歡嫁他,他經常不回家。唉!我都90多歲的人了誰都嫌棄。“唉!”奶奶又嘆了口氣,“他們都大了,都不願養我這把老骨頭了。”

我氣憤極了,說:“兒女不贍養老人是犯法的,您可以去告他們呀!”奶奶苦笑著搖了搖頭什麼也沒說。我便插嘴道:“奶奶,他們都不顧親情了,您還這麼為他們著想……”我忽然想到,如果奶奶去告他們,關係不就更加僵化,更加糟了嗎?老奶奶也是不得已呀,唉!還是算了吧,我帶著氣憤又有幾分惋惜走了。

回家後,我將這件事告訴了媽媽,並跟媽媽說我要將我的那200多塊零花錢送給那位老奶奶,媽媽也高興地答應了,還將我的零錢換上了整錢,共231。5元錢,我高興地攥著錢,拿著媽媽給老奶奶準備的奶粉、麵包一口氣跑到了老奶奶身邊,把我的零花錢全都給了她,老奶奶很激動,硬要把錢還給我。我把錢塞到奶奶的手裡,說:“奶奶,這是我微不足道的一點幫助,請您收下吧。”那一天,我的心也得到了昇華。

從老奶奶的身上我又一次深深體會到了:世界上那種最無私的愛,無疑是父母對兒女的愛,父母為了我們的幸福,他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作為中華兒女,尊老愛幼是我們的美德。孟子說的好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中華兒女就應該這樣,不管在哪裡,只要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都應該盡所能去幫助。

誦讀傳世經典,傳承中華美德 篇7

國三作文 ,1032字

經典,是一泓清泉,盪滌了我塵封的心靈;經典,是一條路,容我堅定的走下去;經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每當唱起她,心中就湧起說不完的溫暖。

—題記

經典篇目,曠古詩詞,典雅美文是怎麼來的呢?

她是精神的昇華,意志的濃縮,是一種百折不屈、艱苦奮鬥的美德。她從口口相傳中獲得生命,從高尚的中華品行中得到靈魂,最終落在紙上,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思、啟迪。在歷史裡,在書籍裡。

她是《論語》中掉落的珍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是孔夫子的諄諄教誨,是眾弟子知行合一的凝聚,更是華夏五千年一脈相承的知識信仰。多少學子因有她而奮起,多少學子憑藉著她的激勵走過了寒窗苦讀的歲月……如今,《論語》學習納入了中小學生課程,每當我聽到那熟悉的讀書聲從視窗傳出,我就知道,這種文明,又得以傳承了。

她是從《史記》的竹簡間落下的繁花—在濃墨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偉大王朝的背影。現在的我們,面對如此曠世之作,又會有誰理解司馬遷在牢獄中創作的辛酸!那是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堅韌與鬥志,在血與淚的沖刷下驚世而出。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作,只有時間會懂,歷史會懂,意願傳承經典的人,才會懂……

她是經歷史長河中的浪潮淘洗過的金沙—是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偉志;是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儉樸;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錚錚骨氣;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決心;是陸游“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愛國之志;也是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巾幗之志,更是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報國之心。

茫茫歷史長河,賜予了我們無盡的美德與精神,為子子孫孫留下寶貴的文學財富!且欲仰天高嘆—噫,吾之大國經典,萬古長生!

在經濟大潮波浪翻滾的今天,她融入童聲中的《三字經》《弟子規》。言語精短卻意味無窮—教我們文化,教我們生活起居,教我們做人……總之,作為啟蒙經典,她有獨樹一幟的魅力,為純潔的心靈上種下了可貴的美德。

這是一份信仰、一種精神、一種毅力。

我們更應該繼承,並將其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的美德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走下去。

經典,是一泓清泉,盪滌了我塵封的心靈;經典,是一條路,引領我堅定的走下去;經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願身體力行,將那經典美德發揚、光大!

尋找記憶中的美食 篇8

敘事作文 ,680字

每個小孩子都特別饞嘴,以前媽媽不允許我吃零食,所以零花錢並不豐裕的我捨棄了零食,眼巴巴地想著其他方法滿足口腹之慾。

我特別期待每年紅棗成熟的季節,因為那可棗樹是我的口糧之一。我會數著日子期待棗樹成熟的那天。總是等不到媽媽的回答就急切地爬上樹,去找那些葉子裡和我躲迷藏的棗子們。每每這時,媽媽就會在下面提醒我:“小心一點,別踩斷了樹枝,不然明年就沒有棗子吃了。喂,你別光顧著吃,拿下來嘻嘻再吃吧。”而我就用咀嚼棗子的聲音回答媽媽。

夏天的桑葚也是我的最愛,田埂上生長著矮小的桑樹,一顆顆紫色、紅色的桑葚就掛在上面。因為桑樹的枝幹不大,我們只需要墊一下腳就能夠到最頂上的果子。在放學的路上,我們邊走邊摘邊吃,玩玩樂樂一路,直到太陽下山才著急忙慌地抹抹嘴,加緊回家的步伐。可是互相看看同伴的嘴脣,又忍不住笑得前俯後仰,有的人嘴成染得紫紅色,有的嘴脣上長出了一瞥紅鬍子,有的人甚至連衣服上都變得紅一快,紫一塊的。我們身上都染上了桑葚的香氣,臉上還帶著沒下去的笑意。一顆顆童心哦,都變得美滋滋的,滿足極了。

說完桑葚,不得不提到另外一樣東西—玉米。這裡的玉米和家裡吃的玉米不一樣,我們會偷偷約上幾個人,帶上火彩,鑽進苞谷地裡,掰下還帶著穗的嫩玉米,包在衣服裡面,抱在懷裡,小心翼翼地躲開旁邊地裡勞作的人,找到一處沒人的山溝,有人負責撿柴,有人負責清理玉米,有人負責生火,分工明確。等到火大了,我們就圍在火堆旁,用木棍把玉米穿起來,一邊烤一邊吃,等到吃完的時候,總會把臉弄得髒髒的,像是花臉的小貓,不過這揹著大人烤的玉米真的是很香,我也忍不住偶爾做一回壞事了。

記憶中的美食之腐竹 篇9

國二作文 ,605字

新村這地方,美食無處不在,不僅有清甜可口的義大利糖水,更有原滋原味的特色腐竹啊什麼的。雖然這一直都沒有美食節,可這裡的美食卻又層出不窮。

我最熟悉的就是腐竹了,因為以前,朋友家對面就是一家做腐竹的老傳統,每天都會在那旁邊的空地上,每天都看那老爺爺做,那的腐竹是很不錯的,就連香港TVB都到那拍過節目呢!

說到製作過程,那是純手工的。因為就是手工生產,所以不會像工廠知道那樣有大量的防腐劑啊什麼化學品,讓人吃得放心,味道也自然許多。

在那有四個鍋,鍋下面是燒柴火的,可見是真的老傳統了,鍋裡是豆漿,鍋旁都配備有風扇。

那裡的豆漿也是原生態手工的。黃豆泡水、去皮、磨製,然後加水成漿。熱豆漿在風扇的作用下,豆漿的表面就會有一層顯而易見的黃黃的東西,無論是看起來還是摸起來,都像一張軟紙一樣,那就是腐竹的前身。腐竹有很多種做法,但一般情況都是製作者會用刻刀先從那軟皮中間把它割開,在圓鍋裡,割開之後就是半圓的了。

然後製作者就會熟練地從最恰當的地方將她挑起,掛在過上方早已準備好的竹子上。因為是有幾個鍋,這個鍋挑完了,又可以去挑另一鍋,挑完四鍋後,第一鍋又浮著腐竹了。當竹子掛滿後,就會拿出去晒晒,過幾天,就會成為真正的好腐竹了。

新村腐竹,稱得上是腐竹中的極品了,遠近聞名,所以早上都會有很多人都特地前來購買腐竹,遠的近的都有。

生產腐竹,不僅可以賣腐竹,也還能賣豆漿呢!真是一舉兩得!

新村的腐竹,真是值得品味!

中華美德頌 篇10

高二作文 ,1397字

中國乃禮儀之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文化博大精深,經久不衰,世代相傳,至今仍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而其他三大文明古國呢?轉眼就乾涸在了歷史的河床上。唯有中國,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散發著迷人的獨特魅力。那究竟是什麼讓中國這條歷史長河源源不斷、奔流不息呢?我想,應該找尋到她的源頭美德!

美德,在我國古代就開始萌芽了。從商代的知、任、聖、義、忠和“六德”到春秋時期,再到宋元時期,經過長期的磨合和完善,現代人把“仁、義、禮、智、信”作為中華民族美德的核心所值理念和基本要素。這五大要素,這五大理念帶動了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美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生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中的我,給我感受最深的,還數美德中的善良、團結和孝順了。

我要讚美中華美德中的善良。今年是“向雷鋒同志學習”的50週年紀念日,我們依舊能感受到雷鋒同志留給我們的正能量。郭明義就深受其影響,他被稱為當代的“活雷鋒”。15年裡,他每天提前兩小時上班,工作過程中認真負責;16年間,為失學兒童、受災群眾捐款12萬,自己家中卻一貧如洗;20年來,他捐血達6萬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六倍,挽救了數十人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雷鋒精神”,用自己的善心,書寫著“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大字。滿腔熱血鑄就了人間大愛,繼承併發揚了中華美德,讓每個中華兒女,都感受到了這份正能量的存在。只要心中有美德—善良,中華民族就是高尚的!

我要讚頌中華美德中的團結。“人心齊,泰山移”。滔滔洪水淹沒了我們的家園,卻把我們的心衝到了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團結的心,終於將“淚水”止住了;山崩地裂,牆倒屋塌,數萬條生命被吞噬,但吞噬不了團結的中華兒女。抗震救災,眾志成城。再大的“躁動”,也被撫平了;雄鷹展翅般的遼闊領土,怎能肆意的任他人分割?是我們的土地,我們要堅定不移的捍衛,不是我們的,我們絕不會懷揣小人之心,去奪取不屬於自己的領土。團結的力量是日本人難以撼動的。可見,中華兒女是團結的,我們有“98抗洪精神”、“5。12抗震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以後不管面對什麼,只要心中有美德—團結,中華民族就是偉大的!

我要讚譽中華美德中的孝順。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小小年紀的她孟佩傑,就將“孝”融入到自己堅韌的骨子裡,刻印在自己幼小的心靈上。為了照顧癱瘓的養母,八歲的她一聲不吭挑起了家中的重擔。個子還沒有灶臺高,每天就踩在小凳子上生火做飯,還要照顧養母的生活起居,12年來從沒間斷過。就像她養母說的:“我照顧了她三年,她卻要照顧我一輩子。我下輩子還給當她母親,我一定報答她”。是啊,孝心感天動地,鐵石心腸的人,也會感動的默默流淚。平凡而又弱小的女孩子,卻做出了不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讓中華兒女都為之驕傲,為之感動,為之致敬,向她學習是我們人生課本必修的內容。是她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氣節,彰顯著中華兒女的品質。只要心中有美德—孝順,中華民族就是崇高的!

歷史的河水,還在不斷的流淌;中華的美德,還在不斷的影響我們。善良、團結和孝順只是美德中的一部分。我想,中國之所以能夠不斷的發展前進,應該說中華傳統美德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所以,新一代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讓我們偉大的中國,成為令全世界都引以為傲的國家!

中華美德頌 篇11

高一作文 ,582字

如果我問你們,中華的傳統美德是什麼?大多數人都回答得出來,那麼我又想問,既然知道了中華美德是什麼,你們做到了嗎?許多人大概都不知如何回答吧!是不敢回答吧!但,既然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就應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在現如今,這個物質橫流的社會,許多人都將中華美德遺忘了吧!大家所追求的是金錢,權利,地位,難道在追求金錢,權利,地位的同時,不需要有傳統美德嗎?

假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沒有愛心,沒有道德,沒有責任心,這樣的一個人如何能獲得權利與地位,這樣的一個人是不會被社會所欣賞的人,也註定不能被重用,而相反的,一個有中華傳統美德的人,才能被重用,才能得到金錢、地位、權利,所以在追求一些東西的同時,也需要具有中華美德。

做為一個公民,我們應該有中華美德,那麼做為一名子女呢?

中國有一句俗語說:“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做為一個公民,我們要尊老愛幼,但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如何能尊重老人呢?但現在這個人情冷漠的社會,子女視年邁的父母為負擔,不願照顧;子女爭奪父母財產,使父母黯然泣下;子女因與父母不和歐打父母,這類事件層出不窮。

在這個社會,人們的美德已經在慢慢消失,而我們做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沒有美德的人,是一個不高尚的人,不要讓這個社會沾染了青春!讓我們發揚傳統美德,讓校園綻放美麗,我們的社會發出文明的火花。

美德孝為先——中華美德頌 篇12

國三作文 ,1236字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在泱泱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了許多優秀的美德。一直傳承到現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應該是—孝”。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的一句古話。意思是孝敬父母應居一切美德之首。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他就會樂於助人。相反,如果他不知道該如何孝敬父母,那又如何去尊重他人,熱愛祖國呢?

“孝“是一種美德,是人真善美的結晶。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用例項來告訴我們應當如何行孝。

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子路吧,。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十分孝順。但子路小時候家裡十分貧窮,常年吃粗糧,甚至有時靠挖野菜度日。有一次,他年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顆米也沒有,怎麼辦呢?於是,年幼的子路走到幾十裡外的親戚家借回了一小袋米。此後,子路便四處幫工賺錢,之後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裡買米回家孝敬父母,直到父母相繼離世。

“香九齡,能溫席。”三字經裡的這句婦孺皆知的話講的就是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一天,天氣特別冷,黃香就想:這麼冷,父親一定睡不好。於是,他便悄悄的溜進父親的房間,給他鋪好被子。然後鑽進父親的被子裡,用自己的體溫把冰冷的被子捂暖和以後,再招呼父親睡下。

王祥,生母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繼母也是一個心腸歹毒的人。繼母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是他失去了父愛,但他絲毫不計較,依然恭恭敬敬的侍奉雙親。一個冬天,繼母想吃鯉魚,恰值天寒地凍,河面都結了厚厚的冰。於是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用體溫捂化冰塊,帶冰塊融化以後,便抓起兩條大魚,回家後燉好送到繼母手中。

子路、黃香、王祥,他們都是大孝子,這些行為都是可貴的,是無人能比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的行為深深感動了我,但一想到如今的我們,我卻只感到了深深的慚愧。

如今的青少年彷彿已經遺忘了“孝”這個字,凡事只為自己著想,從來不為他人考慮,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放在心上,這樣子的我們怎麼弘揚中華名族傳統美德?因此,作為青少年成員之一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夠用實際行動來繼承孝、實踐孝、發揚孝。不求有多驚天動地,只求能溫暖父母心。我想父母最希望看到我們的便是我們學習優異,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學習方面來向父母行行孝。實際上有很多方面是我們能做到的。第一是我們可以抓緊時間努力學習,不讓父母失望;第二是在家多幫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說洗碗、洗衣、來客人了泡杯茶、為勞累一天的父母親揉揉肩、捶捶腿等等;至於這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當今青少年的一個通病,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跟父母大吵大鬧,朝他們瞎嚷嚷。更加不要看到別人家裡多有錢,而嫌棄自己的父母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百善孝為先,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孝的基礎上。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因此我們要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不要等父母都離我們而去了,再去慚愧忻悔,我們要像古人一樣把孝演繹得至情至深。體現我們中華名族獨有的風采,將孝這種美德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讓孝裝進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去吧,因為我們孝了,父母便笑了。

讀《中華美德頌》有感 篇13

讀後感 ,800字

是夜,北風呼嘯,時間的推移將萬家燈火變成了那零星的幾扇窗,幾盞燈,幾個人。我手捧書卷,沉寂在自己的世界,無法自拔,那書的封面,印著一行豎排楷體“中華美德頌”。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中華美德更是一直伴隨中華的發展,從堯的“儉樸”,舜的“寬厚”到孔子的“禮”“仁”再到現在的“尊”“讓”都是中華美德的彰顯和發揚。

書中的感人故事讓人落淚,偉大人物使人敬佩。無數故事路然紙上,然而,最令我久久不能忘懷是他—“最美司機”吳斌。

當我讀到這裡時,我的靈魂彷彿飛到了公交車上,我彷彿親眼見證整個過程。11時39分,公交車安然行駛,40分左右“飛來橫禍”的鐵片擊中吳斌。然而後來發生的一幕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在接下來的24秋內,吳斌進行了一系列的動作,車並沒有失控,而是安穩地停了下來,而當時,吳斌已是重傷。

時間彷彿定格,我的思維都在飛速旋轉。吳斌用自己的生命給中國人上了一堂課,詮釋了“責任”二字的含義。吳斌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顧全大局,他用自己一人的生命換來了全車人的安全。我想,即使車子失控也無人能責任他吧。那時他身受重傷,但正因為他心中有那份責任,那份擔當,便使他在第一時間把車停下,這,便是中華美德,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中華魂。

所謂責任,便是摸著自己的良心,認認真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公交車司機吳斌這樣做了,但盡責之人並不只有他,還有千千萬萬的人民,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卻有著相同的一點。他們的盡職盡責為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但,我們有盡責了嗎?我們有盡最大的能力去住址學習嗎?其實責任不只體現在大人身上,也體現在全中國人身上。

忽然想著前幾時打掃樓梯時我還怨聲連連,抱怨為什麼要來掃地,我們明明是來學習的啊。現在想起不禁失笑,或許,再敢不會有這樣的話從我口中傳出了吧。

思緒漸漸回到現實,卻有著周莊夢蝶般的真實,遠處幾家燈火也已熄,空曠的黑夜只剩下我那扇窗,那盞燈,那個人。

讀《中華美德頌》有感 篇14

讀後感 ,732字

我們中國是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我們國家從古時候就開倡“仁、義、禮、智、信”等良好品質,以及現在所說的“八榮八恥”為核心的思想觀念。但又有多少中小學生做到以上這些良好品質呢?可能現在有很多成年人連最基本的禮貌待人、明禮守法都遵守不到吧!

我看了《中華美德頌》後,讓我想到了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遇到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和家人從南埡奶奶家乘車回來,路途中人並不多,但所有的座位都坐滿了,因為有的人自己做一個位子,大包小包的東西佔一個位子,讓人看著特別不舒服。到大中壩的時候,上來了一位大約七十多歲的老爺爺,他看見有一個年輕人旁邊有一個位子,但上面放了幾小袋東西,他走到年青人身邊,說:“你把東西拿了讓我坐吧。”而那個年青人卻不削一顧地說:“要坐自己拿!我沒工夫拿這些東西!”還說了一些難聽的話。之後那位老人也挺不容易的走到我旁邊來,靠在我坐的椅背上。我和家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因為竟沒有一個人給他讓座!畢竟那位老人也是這輛車中年紀最大的,所以我起身讓那位老人坐下了。那位老人很謝謝我,還說我很懂事,我的家人也誇了我,而那位年青人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我真想不通,我們祖國遠古流傳的“仁”“義”“禮”“智”“信”都哪兒去了?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人連最基本的尊老愛幼都不懂?現在外出旅遊喜歡亂刻亂畫的大都是我們中國人、聚餐最吵的大都還是我們中國人、綜合素質差的大部分人仍是中國的。曾古時候我國有多少有良好品質的人啊!而現在,為何他們的素質這麼差!

從現在做起,從我們中學生做起,我們要做個熱愛祖國、勤儉節約、尊老愛幼、明禮守法、禮貌待人、誠實守信、不抽菸不喝酒等良好品質的人。我們不能只是把這些好品質掛在嘴邊,而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我們是一個文明優秀的中學生。

中華美德永伴我行 篇15

國二作文 ,1045字

中國是個傳承幾千年的文明古國,美德是中華人民的精神財富。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許多人都忘乎所以,把中華美德拋到腦後。譬如:公共場亂扔垃圾紙屑現象;鄰里之間、同學之間脣槍舌戰;公交車上不給老人、孕婦讓座的事時有發生;還有各大、小飯店的餐桌上剩菜剩飯現象屢有發生。

履行勤儉節約也正是響應中央“八項規定”的號召。首先我們應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浪費一粒米、一滴水、一張紙、一支筆等等。

我們周圍總有些人把吃不完的剩菜剩飯倒掉,難他們不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面對這一浪費問題,有人會辯解道:“吃不完的剩菜剩飯對身體不好,你說該怎麼辦?”現在不是已推出了光碟行動嗎!我們可以把飯菜的份量做少點,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除了在飲食上有浪費的現象,在穿著上也有一些浪費,如:有的人覺得衣服舊了或款式有點過時,就把它扔掉或放在家裡壓根不穿,我們可以把這些舊衣物寄到貧困地區救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樣我們既節約又獻了愛心。

在勤儉節約方面,我身邊就有一個很好的榜樣,由於爸爸、媽媽工作忙,我從小就是由奶奶照看的,自打記事起我就知道奶奶是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她一件衣服能穿好多年,就連一雙襪子破了也捨不得扔掉,而是補了又補再穿;平日裡總是把洗衣服、淘菜的水用大盆裝起了沖廁所或拖地板;傍晚的時候千家萬戶燈火輝煌,而奶奶家總是隻開一臺電視機,她說電視機開著就有光再開燈的話太浪費了。奶奶勤儉節約的美德時時影響著我,我知道爸媽起早貪黑辛辛苦苦上班掙錢很不容易,我也從不亂花一分錢。

眾所周知,周總理既是我國一位了不起的外交大使,又是節儉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並不華麗、富貴,而和正常老百姓那樣生活簡樸。總理用餐時偶爾掉到桌上一顆飯粒,他會馬上撿起來吃掉;總理工作起來廢寢忘食,祕書看到他那瘦弱的身體感到非常心酸,便派炊事員給總理送來飯菜,卻被他拒絕:“怎麼能給我開小灶呢!我和大家一起吃粗糧就行,吃著它就不會忘記過去、忘記人民啦!”所以他深受人民的愛戴和擁護。

勤儉節約不是省錢,而是智慧,是美德。現在社會快速發展,人們不能把勤儉節約給忘掉。如果每人一天少開一小時燈,少浪費一點水,少倒走一些飯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難道節約下來的財富、物質不會讓人驚歎嗎?我相信會的。只要人人從身邊開始做起,少用點紙張,樹木就可成森林,大地會變得更綠,天空會變得更藍。人人多付出一點,水滴也可成大海。

中華美德永伴我行,勤儉節約現在做起,讓我們奔著節約的藍圖出發,讓我們向著民族的美德奮鬥!

與中華美德執手相約 篇16

高二作文 ,1049字

歷史的長河永遠不停歇的向東奔赴,無情吞噬著這個世界的點滴,讓往事變成故事。然而在這世界上卻有著一種文明:五千年的沉澱昇華與永存,給予了黃色人種專屬華夏的氣質與氣魄。

華夏文明,一個並非過於華麗的辭藻,卻能讓人產生別樣的情愫,或敬仰,或激昂,就如一股綺麗的煙火,點綴著世界民族之林的浩瀚夜空。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五千年中連綿不斷的文明發展過程中創造了中華兒女崇高的民族氣節。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三年獄牢,未曾投降;革命家陳天華,聞國於危,連寫血書,忠告國民;戰國時期的屈原,不忍國衰,為守忠貞,投江示忠;數學家華羅庚,為抉真理,不惜財物,為國貢獻。

五千年的中國,並非一路繁花似錦,而是如血色般的殘陽,似火般灼燒著一代又一代懷揣著愛國情懷的忠誠將士那永不熄滅的心。“苟利國家生與死,豈因禍福避趨之。”,雙木成林,齊心為眾,眾人為國,則國必興。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人若明志,曉事理,知大體,有遠志,即使不能有超世之才,也可以立大事,成大業。范仲淹,家境貧困,苦讀詩書,最終讀書有成,成為北宋名臣;越王勾踐,為吳所執,欲報吳仇,置膽於坐,飲食嘗之,最終越國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五千年的中國,並非一路平坦風光好,而是由歷代先人的巨集偉志向與刻苦積累下的一擔擔黃金,雨水愈猛的沖刷,散發的光芒越奪目。亦餘心之所向,雖九死其猶未悔。”腳踏實地,明志尋夢,夢懷“天下,則國必盛。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社會正常運轉的根基,人若無誠信,無法立足於社會。曾子為給後代做好講誠信的榜樣,親手將自家豬殺死,以允諾言;周幽王卻只為妲己一笑,三點烽火,失誠於兵,最後國破人亡。

五千年的中國,並非一路封建昏庸碌碌無為,在五千年文化底蘊的沉澱中,華夏兒女已早樹立起良好的民族習慣,將中華民族的“魂”與“形”標誌在每個人的心中。“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以誠待人,因信而立,立世人之楷模,則國必昌。

正因為中華民族擁有她獨特的文化與精神標識,在大浪淘沙的千年歷史中,中華文化才得以在歷史長河中立足,而她將是不朽的傳說。

如烙印,傳統文化早已融入到中華兒女的血液之中;如繁星,民族氣節永遠在中華兒女的胸腔中照明;如漣漪,民族情感將震撼更多華夏兒女心中那永不衰滅的信念與信仰。

踐行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個更美的中華,讓華夏兒女擁有更新的姿態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 篇17

國二作文 ,759字

家訓,家教,這是每個人家裡的傳統家風。家訓,就像是給人做人的訓言;家教,就像是給人約束的教育;家風。就像是給人做人的風氣。我認為,家風每一個都對我們的身心有著極大的好處。是我們認知事物的基礎,待人的禮儀。

小時候,我老是抱怨怎麼家裡面規矩這麼多,很煩,常常觸犯了家規就要挨罰,在我的記憶中,這樣的一條家風使我永不遺忘。

這是一個傍晚,媽媽早已做好了飯菜,可奶奶遲遲沒有回來,餓了一天的我看著桌子上豐富的飯菜,嚥了咽口水,也不顧爸爸以前說過的話,超起筷子就吃,正當我吃的帶勁時,一雙大手阻擋了我,我抬頭一看,是爸爸,連忙放下筷子,站了起來,臉紅的像個太陽。“你奶奶還沒回來,吃什麼!”爸爸斥聲說道。我結結巴巴的說:“我餓了”,這時,門口傳來奶奶的聲音,“開門”,我看了眼爸爸,跑去開門。當我開啟門的一瞬間,我看見她皺皺的眉頭上留著晶瑩的汗珠,

一種暖暖的親情湧上心頭,我想,我是不對,不該在奶奶沒回來就吃飯,她這麼辛苦。我拉著奶奶上了飯桌,這是大家都已經團坐了,我低著頭,問著:“奶奶,今天怎麼這麼晚回來?”奶奶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對我說:“今天啊,奶奶事情沒幹完,被組長檢查發現東西沒放完,所以啊,回來晚了。”我疑問著:“明天可以幹啊?”“不行,今天的事情一定要做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每天都有新的任務,今天不做完不罷休。這是你姥姥教給我的,我把它視作家風啊。”我沉思著:“學習也一樣麼?”這時,我想到爸爸佈置的作業還沒寫完,趕忙下了飯桌,寫了起來,爸爸見了,連忙問:“怎麼不吃飯了。”我回答爸爸:“我想起今天您佈置給我的作業還沒完成,我寫完了就吃。今天的事要今天做完”一家人開心的笑了,我知道,最開心的一定是奶奶!

幾年過去了,這一條簡單卻刻骨銘心的家風使我的學習有了更大的進步,相信,在將來,我一定會受益終身。

中華美德教育了我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1字

在生活中,有些偶然遇到的事便會讓人難以忘記,並時時縈繞於心。從小時候,奶奶就經常教育我:“你從小就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即使你以後沒有多大的才華,但只要你有一顆善良的心。像雷鋒叔叔那樣做好事,奶奶就會為你驕傲。”奶奶每天睡覺前都要為我講故事,而這些大部分都是關於禮貌、美德方面的,我表面上聽得津津有味,但其實並不明白。到了現在我才明白奶奶的苦心,我也儘量按奶奶說的做。

那是一個星期三的下午,我放學回家,走在一條路上,看到不遠處有一位坐輪椅的老奶奶。此時天空烏雲密佈,颳起了涼風,我心想:快要下雨了,我得趕快走呀。於是,我加快了腳步。老奶奶見要下雨,萬分焦慮。我此時想到看奶奶對我的教導:“做善事。”我跑到了輪椅前,推動了輪椅。老奶奶見輪椅加速,往後一看先是一驚又說:“小姑娘,謝謝你,你是個好心的孩子。”我說:“不客氣!您家在什麼地方?”老奶奶指著前面一間老屋說:“就在那裡。”

我把老奶奶推回了家,我看下雨了,就和老奶奶坐了會兒。我和老奶奶說了一會話,從談話中我知道:老奶奶家中原有一個女兒,以前一直和女兒一起生活。可是她的女兒去年出車禍去世了。說到這裡,老奶奶流下了眼淚。“老奶奶你別哭,以後我會經常來陪您的。”“真的!”老奶奶像得到了一點安慰。“哎,對啦!小姑娘你叫什麼名字?”我說:“我叫劉盼盼。”我知道老奶奶生活十分孤獨,多希望有人陪她說話。“我回家了,不然奶奶會擔心的。”“快回家吧,別讓家人擔心。噢!對了,下雨了雨傘給你。”“不用了!”我說罷,便衝向風雨之中。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經常會來,而老奶奶總在家裡等著我。有一次,老奶奶說:“你這樣三天兩頭來看我,你媽媽知道嗎?”我說:“媽媽非常支援我。”

中華美德教導了我。中華美德其實很多,我所做的跟它相比簡直微不足道,但現在我要從小事做起,將來才能做大事,中華美德使我一生受益不盡。

中華美德在我心 篇19

國一作文 ,1143字

“媽媽,中華美德是什麼啊!”小時候趴在媽媽腿上,想到的問題總有那麼多。

“中華美德?應該是,和磐安精神‘山容萬物,堅如磐石’差不多吧!”

我看看媽媽,懵懂的點點頭……

山容萬物,堅如磐石—比喻寬廣的胸懷像大山一樣包容萬物,堅強的意志像巨石一樣堅定不移。我想,這應該是一種海納百川,萬物爭榮的美吧!

“美”顧名思義就是美麗、善良的意思。華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間,“仁、義、禮、智、信”一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美,是唐太宗愛民如子,是荊柯刺秦王,是孔融讓梨,是空城計,也是尾聲沉水。有人說,美與生活很遠很遠,但其實“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記得—孔子有個學生叫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兒子哭鬧著也要跟著去,妻子就哄他說:“你在家等我,回來給你殺豬燉肉吃。”妻子回來,見曾子正磨刀霍霍準備殺豬,趕忙阻攔說:“你真的要殺豬給他吃?我原來是哄他的。”曾子認真地說:“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說話不算數,孩子以後也就不懂誠信了。”緊接著,他果真把豬殺了……我認為這就是誠信美—言必行,行必果。美更是無處不在,在小時候,姐姐只有兩元的零花錢每個星期仍然給我帶回來一兩塊巧克力;下雪天,姐姐把自己的圍巾解下來圍在我的脖子上……

“德”,顧名思義也就是道德、品德、美德的意思。拾金不昧是一種道德,寬容待人是一種品德,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德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孝”,也有一種密不可分的關係。古時候,沉香劈山赦母、董永賣身葬父、漢武帝劉恆親嘗湯藥,這些都是孝的表現。在現代社會中有人認為孝是滿足父母經濟上的需求,也有人認為孝是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關懷。這些看法都沒有錯誤,只是現在的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已不再是那些“金錢的富裕”,而是親人子女們的陪伴。孝是德的核心,只有領悟“孝”的真諦,才能感悟何謂“德”,才能進一步落實“道德、品德與美德”。

記得—西漢時期的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從小就奉行孝道。劉恆被封為代王時,生母薄太后跟隨他住在一起。劉恆與母親感情深厚,傾心的侍奉母親,盡力讓她感到快樂和滿足。然而薄太后身體虛弱,常患病,連續三年都臥病在床。三年裡,劉恆既親自為母親煎藥湯,又勤理朝政,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之後,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要先嚐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孝是德的第一步,媽媽身體不舒服,端來洗腳水為她洗洗腳;爸爸下班回家,為他按摩放鬆身心;身邊的親人生日了,送上一句生日祝福……這些其實很簡單!

美與德息息相關,就像魚兒離不開水,幼嬰離不開父母一樣,美與德也是密不可為的,美是德的前提和基礎。

弘揚中華美德引領幸福成長 篇20

國三作文 ,788字

中華名族歷史悠久,而中華的傳統文化更是經久不衰。中華兒女的中華美德更是從前輩那裡流傳而下的珍貴精神財產。我們的任務即使繼承,也是傳承這越發閃耀的黃金。

中國古代儒家提出並歸納的五個最重要的道德要求“仁、義、禮、智、信”。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而中華名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美德的內容更可謂深不可測,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修身”、“齊家”、“治國”三個方面。

修身指的是自身的道德修養,自身的道德修養可以塑造自身的美德。正所謂: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一個人有了道德修養就會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是否為他人造成了困擾。因此,只要人人都能具備修身的品質,社會將邊的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生活也會變的更加幸福

齊家是指家庭應具備的美德。家和萬事興,社會是有無數個家庭組成的。一個沒有美德的家庭只會給社會增加負擔。每個家庭都奉獻一點社會就會更和諧一點。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

“治國”,是指處事應具備的美德,就是為人處世之道。包括職業美德、公共美德等:精忠報國,勤政愛民,秉公執法,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講求公正,禮貌謙讓,公平交易,尊師重教,勤勞敬業,救死扶傷都是治國的美德。

子路,在孔子的弟子。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卻忘記了疲勞。子路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真實寫照。

穿著傳統美德的鞋子,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在人生路上。苦難並不可怕,困難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骯髒,太容易玷汙了純潔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