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詞相關作文20篇

我心中的古詩詞 篇1

國一作文 ,579字

中國古典詩歌,按時間順序,粗略的可分為古代、先秦兩漢、唐宋、元明清這幾個時期。古代為詩經時代,先秦兩漢是古典詩歌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兩漢詩歌,繼兩漢之後的唐宋詩歌,是我國古典詩歌的巔峰時代。

如今,幼兒園的小朋友也開始接觸古詩了,回顧我從小學到中學的課本、業餘所學的古詩沒有二百首也有一百多首了。

然而,我最喜歡的是唐詩中的《靜夜思》。《靜夜思》的大意是,作者李白在當官時,望著圓月,想起了親人與故鄉,方寫下的這首膾炙人口、鄉愁濃濃的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依戀與思念之情。

宋詞中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朝女詩人李清照的詩作。作者早晨睡醒卻感到酒意仍在,試問侍女天氣如何,侍女說像往常一樣,只是昨夜的一場雨讓綠葉更茂,花兒凋謝。作者由景及情,想到了丈夫,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中國古詩詞,其內涵博大精深,從古至今,古人留下許多不朽的詩篇。

到了近代,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創作的詩詞,更是以恢弘大氣,領先於時代巔峰。他的《清平樂?六盤山》寫了冬季紅軍不畏艱難困苦,登上了六盤山,突出了紅軍戰士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決心;表達了詩人的博大胸懷和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邁氣概。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漫長的歲月中,一代代聖賢用經典且不朽的佳作,描繪山川河流,名勝古蹟。我們新一代青少年理應沿著先輩的步伐,傳承民族精神,弘揚大國文化。

傳承——觀《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有感 篇2

觀後感 ,547字

古詩,古詩,顧名思義,古代詩歌。

古詩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所以也叫唐詩。古詩的每一句都是詩人們經過反覆琢磨出的,講究“對應”,字字對照,朗朗上口,極具韻味。

雖說古詩具有獨特的韻味,但在大多數人看來,並非如此,看前人的詩,反倒有些枯燥了,但這次的《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卻是令人們對古詩的映像有所改觀。

往年的古詩都是要求“記”,而這次則要求人們會“用”。雖說是比賽,卻也增加了一絲娛樂性,讓古詩不再枯燥,讓人們願意親近詩文。古詩是華夏民族百年的文化,是一種值得傳承的文化,這次大賽倒是讓人們對古詩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傳承,這是對華夏文化的弘揚,也是對它的記憶,以致使它不會在時光的消逝下丟失。創新而不能忘本是本次大賽的中心。

古詩美,“美”在何處,是它獨有的韻味。“詩歌”是什麼,它不是說“詩”和“歌”,而是“詩歌”這是一個整體。在早期,人們創作的詩歌是可以唱出來的,有名的有“漢樂府”,所以早期是也叫“詩歌”,是非常具有音樂美的。詩不像詞,詩的字字照應,而詞卻是段段照應,詩也不似曲,詩雖可唱,卻簡短且有韻味,但曲卻是可唱的詞,自然不同。可以說,詩歌是獨有自己的韻味的,且它的流傳廣、簡單卻又有強烈的感情的獨特性讓它一躍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表達方式。

喜愛詩,是對詩的傳承,更是對華夏文化的傳承。

中國古典詩詞之美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384字

9月1日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電視前收看《開學第一課》。這堂課的主題是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看完之後,我對“文以載道”中的古典詩詞之美感悟深刻。

許淵衝老先生把中國古典詩詞之美歸納為“三美”,即“意美、形美、音美”。是啊,中國的古典詩詞不僅是情感的表達,更是美的享受,它凝練精闢,生動形象,往往一字千鈞,震人心靈。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古詩詞之美。比如,當我們吃飯時,看著香噴噴的飯菜,總能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我們走在夜色中的長安街,看著五光十色的燈火,你能否想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當我們坐著高鐵去旅遊,千里之遙卻轉瞬即至,又是否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感觸呢?

只要有心,你會發現,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古詩詞之美隨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中國古典詩詞,一起來品味中國古典詩詞之美吧!

在古詩詞中成長 篇4

國三作文 ,808字

一杯香茗,一本古詩詞,這便是我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天空不斷飄過白雲,初夏的風輕撫我的臉龐,輕輕翻開封面,不由得翹起了嘴角。

茶香嫋嫋,一卷在手。思緒翩遷到了幾千年前戰火紛飛的前線。她,一個柔弱的女子。厚重的鐵甲包裹著瘦弱的身軀,手裡緊握著金槍,長呵一聲,騎著馬衝到了隊伍的最前面。一雙纖纖玉手被磨出厚厚的老繭,梨花般的面板凝重於雨露。

時代的重任不該由她弱小的肩旁扛起,但她終於挺過來了,帶著些許自豪與不屑的笑容。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得勝歸來,脫去戰袍,恢復女兒本色,自然嫵媚,又是一番風韻。木蘭,我想對你說;“你的勇氣、你的堅強令所有男子驚歎並敬佩。”

一陣茶氣氤氳,我似乎看到了一幅鄉村晨景圖,一簇簇幽幽香菊在庭院中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然起舞,一位老人正醉臥在花叢中。衣冠散亂,手中還握著酒杯,臉上的表情卻是始終悠然自得。幽幽香菊與他做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揹負了太多歲月的陰影的他,毅然選擇了辭官回鄉。他坦然面對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厭惡官場的明爭暗鬥,反感世間的瑣碎雜多,他只愛那清淨如菊花的世界,熱衷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陶潛,我想對你說:“你是淡泊的,在這繁瑣的世間,你如菊花般淡雅。”

流水把我帶到一所小院前,我看到一位女子正倚在庭中,她痴痴的看著院中凋零的花朵,微風掠過她未梳紅妝的臉龐,那是怎樣的淒涼與無助。“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她—李清照,不再有當年“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邁。歲月的流水洗去了她的銳氣,生活的磨難不得不使她放下那份傲氣。“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那是何等的一份寂寞與悲涼。易安,我想對你說:“你不會孤獨,我相信,在新的時代,任然還會有你精神感召下蕙質蘭心的女子。”

餘香嫋嫋,茶冷香未消。古韻悠悠,詩詞美如斯。他們猶如琴絃上跳動的音符,唱響了人世間最動聽的樂章,滋潤著我、感動著我、影響著我。

讀中國古代詩歌有感 篇5

高三作文 ,963字

撐一支長篙,向歷史漫溯,便是千種風情。—題記

在詩的國度裡,仰望,便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俯首,立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遊山,便生“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樂趣;玩水,則觸“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的夢幻……

你看那詩仙,“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多麼的怡然自得,轉眼觀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放。但是誰人又知他“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心思,他定是在等待,等待“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那一天。因為,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用“仙”字來稱謂他真是在合適不過了。但“仙”也同樣適用於那位“菊花隱者”。他放聲高歌“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兒邪”,那掛冠而去的背影,多麼的偉岸,且看他歸去之後,真是“不亦樂乎”。時常“登東皋而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多麼愜意。你再看他“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或許你會問,這樣真的快樂嗎?他來告訴你“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是啊,做人是痛苦的,但是最痛苦的莫過於“心為行役”。

路過陶淵明後便看見了一座亭子,你看“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再者“臨溪而魚”“釀泉為酒”……“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原來,“是太守與客飲於此”啊。然而快樂總是如煙火般稍縱即逝的。轉眼間“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如此閒適快活,安詳和平的景象,真令人心曠神怡。

見識了“醉翁亭里歐陽修與民同樂”,我們再欣賞“岳陽樓上范仲淹憂國憂民”。

岳陽樓不愧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置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此景果真如夢如幻。可縱然有此美景,也掩蓋不住他內心的憂愁,“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著實令人敬佩不已。

當你身處詩歌的歷史長河之中,你會發現更多的樂趣,以及對古人的敬佩。就如那“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還有那“落花人獨立落雨燕雙歸”的愛,等等……

讓我們一起置身歷史之中,共享這難得的千種風情!

在古詩詞的世界中漫步 篇6

國二作文 ,839字

每每沉浸在空靈的詩行裡,就開始了尋山問水的旅行。在泛舟賞月的剎那,細聽最古樸最真切的聲音。

清澈的夜色裡,風中低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些或深或淺的心跡交織成曉風殘月,勾勒出地老天荒;有聲音沾著霧氣,吟著“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清絕蕩盡時光塵埃。輕輕柔柔的聲音念著這些文字,或歡愉或哀傷或懷念或悲苦,不忍唐突了它的風雅美麗。

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便道盡時代的幾多盛奢,一個自由在詩中的風流才子,在歷史中走過。李白,你對月獨酌,卻“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光如華,清亮不似人間物,悠悠流轉人世俗塵,獨獨應了你的景;夜半飲酒愁更愁,卻又吟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塵世煙雲,你瀟灑走過。

你說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你吟“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你的幾許閒愁,江水難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你留下愁思縷縷,情傷切切,暮雨入畫,將離愁繪入這紙深秋。“無言獨上高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女兒家心事也曾讓兩眉羞,女兒家的嬌羞與靈動也曾淋漓盡致的展現“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世事坎坷,物是人非後,“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易安,你也曾道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壯語,怎一女子,享盡這穿越百年的孤獨?

在柳堤河畔,或佇倚危樓,且吟一首小詩,且聽一曲清詞,“人間有味是清歡”,低吟淺唱,沉醉在唐風宋雨中……

古詩詞中的道理 篇7

國二作文 ,840字

古代詩詞是我從兒時起就學習的內容,它不僅言簡意賅,朗朗上口,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給予我們有益的啟迪。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宋代文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的一首富含哲理的山水詩。蘇軾不僅寫出了山水的美輪美奐,還寫出了更深一層意思: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記得小學一年級時我不小心弄壞了朋友昊昊的飛機模型,當時因為接受不了昊昊的責怪,我和他吵了一架,不歡而散。回家後媽媽給我講道理時就提到了這首詩,讓我冷靜下來,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去想,如果自己心愛的玩具被弄壞了,可能也會十分生氣而大發脾氣。於是我主動找他和解,後來不但很好的解決了問題,而且我們還成為了更加要好的朋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這首詩讓我明白父母對孩子無私而偉大的愛和孩子要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讓我聯想到我的媽媽在勞累了一天之後還要急急地趕回家給我做可口的飯菜,為了讓我營養均衡,媽媽想盡辦法給我製作色香味美健康營養的各種美食,每天晚上媽媽還要耐心地輔導我學習。在母親節到來的時候,我會用自己的零用錢給媽媽買一些小禮物報答媽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憫農》。這首詩描寫了農民種田的辛苦和詩人對農民深深的同情。我小的時候,吃飯常把米粒剩在碗裡,爸爸叫我吃乾淨不要浪費,我卻不以為然。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講到了這首詩,講了農民伯伯從播種到收穫要經過多少道工序,他們是如何在烈日酷暑下勞作的,從那以後我才知道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是那麼來之不易,而我居然還浪費糧食,太不應該了。從那以後我吃飯時會把每一粒米都吃乾淨,爸爸媽媽為我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古詩詞中蘊含著做事的智慧,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古詩詞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那些古詩詞中的雨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1186字

一簾雨幕瀉下,朦朧、輕靈,天地間唯餘雨霧,如泣如訴,輕輕地打著,柔柔地灑著……

偏愛雨,偏愛那雨中的故事,寫雨的詩詞。

春雨總是討人喜的吧!幾滴雨落下,一切一切便都是嶄新的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於春日夜中忽聽雨聲,欣喜地跑出房外,或許連外套都沒披吧!只思急著看雨,站著屋簷下,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欣喜浮上心頭,便開始憧憬著豎日清晨“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寥寥數字,欣喜之情卻道滿。春雨,討得他欣喜、愛憐。“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筆下的春雨“潤如酥”,春雨喚醒了小草,冒出的應該只是頭吧,它們探出腦袋迴應春雨的溫情。遠遠看著翠綠,走進了卻又看不真切。“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急急的春雨,攜著風到來,卻在不經意間動了人的心絃。

最清新的雨該是王維筆下那首?山居秋暝?吧!畫中有情,詩中有畫當如此!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秋雨涼涼的,靜靜的,潤溼了人的心。一場新雨過後,作者漫步山間,一輪明月自鬆間照下,該是照亮了未乾的雨滴。葉子是明晃晃的,那一汪清泉便在林中蜿蜒地流著,自石上流過,叮咚作響,潺潺水聲,便是寂靜山林中那一點靈動。

而陸游晚年聽雨,卻是徒有豪情壯志。“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彼時的陸游已是暮年,卻仍忘不了要保家衛國、建功立業的決心。“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窗外風雨交加,瀟瀟雨聲,入了陸游的夢,便是鐵馬,是冰河,是馳騁沙場的豪邁。而雨停夢醒,不過是一場夢。而十一月四日這場風雨卻被後人銘記。那是風雨的狂,陸游的夢,壯志未酬的不甘。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那個夜裡,雨水漲滿了秋池,帶給李商隱的,只有無盡的思念與離愁。想到昔日與妻子共剪燭花,而今卻只能分隔兩地,一人訴說著內心的思念。巴山那場秋雨,漲滿了秋池,亦漲滿了李商隱的心。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柔美;“渭城朝雨?徘岢荊?蛻崆嗲嗔??隆?rdquo;的清新;“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豪邁等等,都讓人如聞雨聲,如見其人……

窗外又落雨,或許每一場雨背後都站著一位多情的詩人吧!他們立於雨幕中,吟哦唱和,聽民間疾苦,抒豪情壯志,展滿腔抱負。雨裝飾了他們的夢,他們的詩又觸動了多少人的情!

而今日,打在我窗前的雨,又是昔日裡誰筆下的那抹情絲呢!

驚豔了,祖國的古詩詞 篇9

國三作文 ,993字

只是短短几十分鐘,我第一次感受到你的美。

之前,我從未真正的去感受到詩詞中所蘊含著無形的美。它是有感情的,有時如溫柔的女子,有時又似那雄壯的雄獅,有時又像那悲情的曲調……

電視螢幕上《中國詩詞大會》這幾個字眼,耳熟能詳。但我沒有想到這次,竟是改變我的、有著非凡意義的節目。

看著那螢幕上的題目,我一概不知,想回答,但大腦卻是一片空白。我懊悔不已,為何我當初沒有認真的去學習詩詞呢?為何我沒有早點發現中國詩詞的獨特魅力呢?

我敬佩每一位選手,將那富有獨特風格的詩詞牢記在心間,脫口而出,而詩詞嘉賓們的解析更是讓我被詩詞所吸引。

祖國的大好河山,各地美景都包含在詩的字裡行間之中,楊萬里筆下的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蘇軾站在廬山中的感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雖說詩句不長,但卻有著無限的情感而韻味,單單是一個字也能有著許多體會,如《次北固山下》那一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一”流露出作者那悲傷,孤獨的情感。

王維的一首《清溪》雖說沒有那高山,河水,但卻足以,以景抒發自己的情感。“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詩的前半段都在描寫那美景,而後面便插入自己所想表達的情感。你說,詩詞妙在哪?就在此處。

詩人在詩中發出喟嘆:人生如此無奈,坎坷如此重重,還不如就此歸隱算了。傳說,姜尚曾釣渭濱,後漢有嚴光垂釣而隱出仕,向來以“垂釣”一詞指代隱者。“將已矣”三字,令人回味悠長,然而作者並未隱居,只是是人萬般無奈的美好理想罷了!你看,靜下心體會詩詞,便會與詩詞心連在一起,詩詞是多麼有魅力啊!

外國同中國一樣也有美景,但他們沒有中國的詩詞,他們沒有那複雜的文字,他們只有簡短英文,祖國,是獨一無二的!祖國是無法被替代的!

中國的詩人無數,每一位詩人在寫下一首詩的情感是需要靜靜體會的。

《琵琶行》寫出琵琶女的憂愁,流露作者的同情。《塞上曲》那無形中諷諫唐玄宗勿窮兵黷武,敘述軍旅之事,還有王昌齡鮮明的愛憎都隱隱透露。

我驚豔,那祖國古老的詩詞!我愛你那無形的美!那祖國曆史中的故事,都在詩詞中被一代代人傳誦……

美在古詩詞中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6字

美,它無處不在。在生活中、在景色中、在人群中,只要我們睜大眼睛,就會發現美。

“古詩詞”這只不過是三個普普通通的字而已,但它卻包含了千百年來人們的文化底蘊。

有一次,我正在看杜甫的《春夜喜雨》,覺得有些無聊,便開始看起下面的註釋。看著看著,我便覺得自己彷彿身置於一個下雨的夜晚當中,春雨並不吵,反而細膩又無聲。過了一會兒,雨漸漸停了,到了白天時,再向花叢中眺望,卻發現花朵已經變沉,垂下了頭。我正陶醉於這美麗的景色之中,突然媽媽喊著:“吃飯了!”我才猛然醒過來,環顧著四周,哪兒有什麼花叢,自己還坐在書桌前呢。我還有一些意猶未盡,不禁嘖嘖稱讚道:“太美了!”

更有一次,我在看李白的《月下獨酌》,便開始仔細品味“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千古名句。這時,我彷彿站在黑夜之中,一抬頭便望見二十米遠的李白,他正孤獨地舉起酒杯,喝了起來。一會兒,他便舉起酒杯,對著那輪明月又對著自己的影子,然後喝了下去。那時,我不禁感嘆:“大詩人李白竟也有這樣孤獨的一面。”這時,只有一輪明月和自己的影子可以陪伴他。於是,我便一直站在那裡,望著李白……

美,在古詩詞中,在課堂上,在生活中,它使我無限神往,更使我陶醉其中。

古詩詞中的花 篇11

國一作文 ,719字

世間萬物皆有情。而這萬物之中,獨花生而美麗,散發或濃或淡的芳香,因而千百年來,古詩詞之中的花,便總是寄著情的。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輕採一朵菊花,慢慢貼近,聞見一絲幽幽的苦甜香。悠然地抬起頭,與薄霧環繞之中的南山靜靜地對望,一縷淡泊從心底油然而生。此時的陶淵明已褪去了一身的紅塵,耳邊也沒有了車馬的喧囂,來到了山林之中,僅聞鳥兒鳴聲嚶嚶。獨酌一壺酒,凝視著手中的菊花,心中留著的是對追名逐利的漠視與避世退隱迴歸自然的淡然。這詩中的一枝菊花,便寄託了他的淡泊。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在一片刀光劍影之中,混亂的戰場旁顫顫地盛開了一朵小白花。想到往日繁榮昌盛的長安城竟成了如今這般凋零落敗,傷痛之淚不由得順著臉頰滑下。國家面臨著被滅亡的危險,尚不知家人身在何方,國家破滅,妻離子散,我又該何去何從?在如此情形下,想必無情的花也會落淚,無情的鳥也會驚心罷!這詩中的小白花,寄的卻是杜甫對家國的熱愛,與對親人的念想。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獨自徘徊於小園香徑中,靜望一朵朵花落去,看見天上的燕子,不禁想:這還是去年的那隻燕子嗎?晏殊持一杯酒,吟一句詩,一種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轉入了他的心中。看啊,還是去年的天氣與老舊的亭臺,但那已墜山的夕陽何時才能回來?花瓣從指縫間滑落,就像時光從我指間溜走,但我又能奈何?或許不只有“無可奈何”,更有一絲飲酒作詞、踱步於香徑、無所事事的閒愁吧!這詞中的落花,寄託的是晏殊的無奈與一廂閒愁。

細聞花香,慢品其間的韻味,我彷彿能看見詩人踱步於花叢中,當他的指尖觸到了那柔軟的花瓣的時候,一縷情絲也融入了花朵裡。古詩詞中的花不光美麗,它身上載著的更多是作者的萬千情愫。

古詩詞中的酒 篇12

國一作文 ,497字

詩人與酒彷彿是古代的一種情懷,詩人常以酒相伴,時而知足常樂,時而悲天憫人,好不詩情畫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在飲酒後,寧靜幽遠,在採菊時,見到南山,引得後人口口相傳。“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陶淵明的另一詩,把與友人相伴,與美酒相伴,與歡樂相伴,與田園相伴的溫暖躍然紙上。這是陶淵明的酒,酒中有生命的情懷。

李白夜間喝醉,寫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沒人做伴,連月色也有幾分憂愁,孤獨從中淡出!李白便想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影子在詩中活過來,與李白品酒。這份灑脫中帶幾分悲涼。這——是李白的酒,酒裡有李白的孤獨與狂傲。

李清照在北宋全盛時飲酒,無比歡樂地寫道“誤入藕花深處”。乘船醉酒,與夫君相視一笑。幸福在詩人心中綻放,這是李清照的酒,酒裡有濃稠和幸福。

古詩中的酒,或甜,或苦,或喜,或悲。詩詞歌賦,是中國文化的根基,而酒,更是使詩人們蕩氣迴腸,有了生活的希望。詩、酒、人,在歷史長卷中,是最美麗的那一幅畫卷。

古詩詞中的酒 篇13

國一作文 ,1105字

酒從第一次被釀造出來便成為人類文明的一個獨特載體。古人寫詩賦詞,酒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大篇章。他們或淺酌或豪飲,或閒坐山中,獨品一酒,閒情雅緻,便是人生好景。或爛醉如泥,顛倒痴狂,對酒當歌,嘆人生幾何。

酒·樂

“在世無所須,唯酒與常年。”對酒如此摯愛的陶淵明,田園之中,與酒為伴,在自然的美中徜徉。品一口酒,嚐盡人生百歡,感嘆“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嗜酒如命的他,一生與酒不分。“故人賞我趣,執壺相與至。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真味。”與朋友飲酒之酣暢場面,讓人如身臨其境。飲酒至此還有什麼不能化解呢?這不就是樂嗎?從酒中找尋的樂,從詩中提煉出來的樂。

酒·愁

放眼望去,只剩下獨自一人站在寒風中。看不清前方,望不見未來,這是愁啊,是無法消除的愁啊!

“萬事一杯酒,長嘆復長歌。”有心報國,無力迴天的辛棄疾雖心繫沙場,卻命運多舛的他只能獨坐房中借酒消愁。“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夢入少年叢。”這其中的痛徹心扉,壯志難酬又豈是你我常人能理解分毫的。他將國家興亡,民族憂慮寄託於酒。千古興亡多少事?卻只能望長江滾滾流。他的無奈,憤慨,又對誰說?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只有借酒縱歌,讓眼淚肆意流淌。辛棄疾,這個失意的人,只有在酒中,才能看到當年那個在沙場點兵,弓如霹靂弦驚的自己。有酒如此,千古江山,在你面前又何值一提呢?

酒·狂

仰天長嘯,空曠的山谷中只剩下迴響。屹立在狂風之中,高傲的眼光中充斥著對未來的期望,對人生的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站在山巔,俯視世間萬物。對酒當歌,是一代詩仙的狂放。一生從盛唐到殘唐,波折起落,在彈指一揮間。轉瞬間,歡樂惆悵皆成泡影,唯剩孤高自傲,桀驁不馴,這就是李白。這個品嚐過人生六苦卻不以為意的狂人“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酒視為知己的人,會有誰呢?“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憂愁轉化為狂野的人,還會有誰呢?他的狂放,他的驕傲,千古長存。“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的李白,人生得意已在酒中,金樽又怎會空對明月呢?

詩中有酒,酒中作詩,或悲或喜,都已瞭然。將酒溶於詩,將情溶於酒,古詩詞中的酒,豈不美哉?有酒至此,世間萬物,何足道哉?

古詩詞中的瀟灑 篇14

國一作文 ,624字

說到古詩詞,你的腦子裡肯定先蹦出來的是山啊,水啊,月啊,故鄉啊,太普遍。如不是登峰造級之作,實在難以引起人的興趣去讀、去品了。

而那些隱藏在詩中的瀟灑,卻總被人淡忘。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多麼高的意境,多麼超凡脫俗的瀟灑?在我的印象裡劍客是很酷的,但作為一個殺手的劍客,在懲奸除惡之後還拂一拂衣袖,瀟灑離場,這是多麼有仙氣的生活。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俠客生活?作者勾畫的俠客快意江湖,拔刀相助,實在讓人讚歎:好一個瀟灑義士。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又是一個自由之人,不被條條框框所約束,只為追求自己的理想,如此一個有抱負,有作為,有氣節之人,怎能不稱他為大丈夫。怎能不說這是一個超越了世俗,灑脫而瀟灑的大男子。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一個士兵,也許默默無聞,但他有為國捐軀的勇氣,他看透了生死——生又何妨,死有何妨?此刻唯一不變的唯有心中的信仰——為國家而戰,這樣的愛國之人,戰死時也添了幾分瀟灑,只不過,這樣的瀟灑令人尊敬。

人麼,總是喜歡瀟灑的,不管是俠客的瀟灑、自由的瀟灑還是為國捐軀的瀟灑。我也不例外,但你若問什麼是瀟灑。若你能看破紅塵,超越生死。並且有自己的追求時,我想你的人生,也能“瀟灑走一回”了吧。

看《最美古詩詞》後有感 篇15

讀後感 ,533字

今天看了最美古詩詞的比賽,我有許多的感受,我體會到古詩詞的美,也對文學多了一份崇敬。

節日是以比賽的方式進行的,每個學校的同學一登場,首先都會以說、唱、舞的方式展現一段古詩詞,每當看到小演員穿著古代服裝,站在臺上說唱時,我都不禁連聲叫好。看,那位說《江南荷採蓮》的小選手,他生動的表情加上甜美的聲音真的是讓裁判都歎為觀止。聽,有人在唱蘇軾的《水調歌頭》,這首詞在經過現人的改變後,唱出來可真是無比的動聽,一旁伴舞的小學生個個動作也十分有趣,突然,“主角”有力的聲音一輛,我們不禁逗眼前一怔,當“主角”說到高潮部分時,我們所有觀眾都不禁為之感動,真是說得太好了。

節目的第二個部分是考驗選手的知識掌握程度,由裁判提問,選手來回答,有很多問題我都沒有聽說過,看來,我還需要繼續拓寬我的知識才行。每當一個個正確的牌子從裁判手裡舉出來時,我們這些觀眾真為某些學校的小選手捏一把汗。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一個提示性的問答題,簡單說就是給你三個提示,讓你來答一個問題,有的選手回答問題的過程可謂是跌宕起伏,本來答對的改成錯的,而有的將錯的改成對的,有時真的是讓我們這些觀眾都大吃一驚,心情跌宕起伏。

其實,最後的第一、第二的名次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從這次活動中收穫到了什麼。

年華有限,詩意無窮——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 篇16

讀後感 ,583字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華。莊周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情不自禁地,這些詩句邊輕輕的從脣齒間流出。心中的親切感被一點一點的喚起,撫上質感的書頁,一縷縷詩意不禁從心底油然而生。

隨著作者的目光,透過每一首詩的背後,看看那一個字,一行詩,一首詞中,蘊藏了作者心中多少的深情。不禁佩服起作者的詩意來,一花一鳥,一葉一雲,一個個意象在她筆下盛開成美麗的花。這樣的詩意,讓她擁有了欣賞美的契機,擁有了與古人談天說地的機會。

這樣的詩意,在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但卻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擁有。一個不懂詩的人也可以擁有詩意。詩意不單單隻針對於詩,在生活中,它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心情。一個有詩意的人,他會被世界美好的事物而打動,他會用心去發現去感受一切美的享受;一個有詩意的人,往往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即使很忙,也會忙裡偷閒,給自己一個享受美,放鬆自己的時間。

何謂詩意?我想,通俗的來說就是一種會享受美的心情,一種能發現美好的生活態度。詩歌本身也是一種美,懂得品味詩歌的人有詩意,那麼同樣,音樂又何嘗不是一種美?懂得享受音樂的人又何嘗沒有詩意?

詩意存在於生活的角角落落,存在與時間長河中的點點滴滴。在有限的生命中,與其忙忙碌碌而身心俱疲地度過每一天,還不如為自己留一些詩意,讓我們的生命也因為詩意的存在而倍加美好起來。

畢竟,年華有限,而詩意無窮。不是嗎?

古詩詞給我的啟迪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8字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它積澱了中國數千年的文化遺產。

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古詩中的境界包羅永珍,不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生際遇,古詩詞都不復鉅細,一一呈現。我們讀古詩時便可培養自己的欣賞境界,即使不能親歷其境,但也可以移情神遊。

如古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幾句詩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彷彿不經意的一瞬間,我們可以盡情地欣賞那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

如古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簡簡單單的五言律詩,恬淡雋永,充滿禪意。那一幅人生畫像活映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去欣賞。

又如當我在日常生活中吃飯時不小心把幾粒飯粒撒落到地上時,腦海浮現出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聯想到農民們在田中辛勤勞動的情景,使我自覺地把飯粒一粒粒地撿了起來。最近我聽老師說某些地方把原有課本中的一些古詩刪除了,我和同學都覺得很難理解,詩歌是韻文,朗朗上口,易讀易記,也更讓人終身受益。為什麼非得刪除?

怪不得國家主席習近平說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文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

古詩詞言簡意賅,意味深長,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我們的祖輩在誦讀古詩詞中增強和建立了我們獨特的文學體系,並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我們年青一代應該好好學習,努力吸收,並把古詩詞中的精華身體力行傳承下去。

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795字

詩意如畫映於心

心中彷彿一縷陽光透入,溫暖,宜人,又帶有一絲感動。我想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有此感觸吧!書中用如夢幻般唯美的語言帶領我們進入了一個詩意的世界。詩意故而在記憶深處低迴,熟悉而又陌生,卻牽動著我的心。

年華有限,詩意無窮。我喜歡這種淡淡的詩意,就像書中作者所言,“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箇中國人生命的深處都蟄伏著詩意。”事實亦如是,詩意的世界充滿了浪漫,如畫而映於心。

在詩意的世界中,在這幅畫卷裡,儘管紙張有些破舊,有點模糊,可每一筆勾勒,每一抹痕跡,似乎都記載著跨越千載的情思。何人獨倚明月樓?何人琵琶語凝愁,思如淚,沾衣袖,世人只知琵琶舊,誰嘆那年愁滿頭?詩意的世界,情感總是細膩,朦朧而美好。

夕陽西下,一天流光走到了邊界,馬上就要墜入茫茫黑夜,這一瞬間,人心百轉千回。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可總有那麼一些人日落不得歸。正如《詩經王風》中所說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短短八個字,道出了多少人思歸不得歸的苦,又讓人懂得了多少悲傷與苦痛。每當斜陽晚照你又是否對著夕陽嘆息哀愁?可惜現在每天都忙碌著生活,哪還會有許多人對著夕陽訴說情思?其實,詩意就在你的心中,如畫般映在心頭,只要你去發現,詩意的世界會被你營造。

水闊山長,辛棄疾曾在登樓時寫下“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他將自己所有的情思寄於樓上。那種愁苦,如今在我眺望遠方時也能體會的到。“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也依舊用充滿詩意的句子道出一片愁。他們都是如此的令我敬佩。在他們眼裡,風花雪月都是詩,春夏秋冬皆為意。

詩意如畫映於心,在你聽到李清照這個名字,你會想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會不禁嘆息到:“風華是一指流沙,蒼老是一段年華。”

在詩意的世界中,你會不動聲色飲茶,踏碎一世繁華的瀟灑,會有執著如淚,滴入破碎的心的唯美,也會有月滿西樓人獨守的靜謐。詩意就這樣如畫映於心。

美妙的古詩詞 篇19

國二作文 ,664字

我國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國度,我最喜愛詩歌、古詩詞。

天真的兒歌,樸素的民歌,膾炙人口的古詩詞常常在我們耳邊迴盪,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古至今湧現出許許多多大詩人,有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現代的郭沫若徐志摩等偉大的詩人,他們的優秀詩篇為各國人民所傳誦。

遨遊在歷史的海洋中,去感受詩歌的氣息吧!

在如歌如畫的唐詩宋詞中,領略楓橋的鐘聲,大漠的孤煙,感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離別之情,體會“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雄心壯志,理解“小荷才樓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生機盎然。

細細品味,彷彿身臨其境,暢遊神州大地,令人心闊神怡。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寫出了童真童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出了泰山那雄偉的氣概,“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在眾多的詩詞中,我最喜愛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這首詩寫的是雨,詩人敏銳地抓住這場雨的特徵,從各個方面進行描摹,前兩句寫了下雨的季節,直接讚美了這場及時雨,雨彷彿知曉人們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時候悄然而至,後面六句集中寫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點漁火若隱若現,詩人於是興奮地猜測,等到天明,錦官城裡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多麼美妙的詩詞啊,寥寥數語,詩中沒有一個喜字,但處處都體現著詩人的喜悅之情。

古詩詞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是人類文化的瑰寶,美妙的古詩詞讓人愛不釋手,親愛的同學,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喜歡?

中華好詩詞——我遺失了什麼 篇20

抒情作文 ,936字

昨天晚上下了一場雨,早上起來天已經放晴,清新的空氣,帶著泥土的芬芳,就是那種甜甜的味道,混合著青草的清淡。突然記起了高三的日子,但是那種感覺已不是太讓人激動,倒讓人有點莫名的失落,在這春天的早上。

站在路燈下,有點發呆。衣袋裡震動著,是一起的朋友打來的。她說,《農大青年》近期在舉辦“中華好詩詞”,提醒我報個名,一起去參加。我們都是熱愛語文的人嘛。她說。

舉著已經結束通話的手機,我渾身一個顫慄。我們都是熱愛語文的人。

我,是嗎?如果是在去年,我可以自豪的兼毫不猶豫地告訴任何人,是!我熱愛語文,我擅長語文!但是,在今天的此時此刻,我竟然猶豫了……

大一的時光還剩不到兩個月,而入學的情景彷彿還在昨天。回首望去,我究竟幹了些什麼,為什麼此時的心中是如此的空虛?

藉著對面食堂的玻璃門,我看著自己,從頭到腳,從腳到頭,我看到了一張迷茫的臉孔,我看到了一雙空洞的眼睛;我看到了一雙碌碌無為的雙手;我看到了一對整天只知踩在飄雲上的腳。我看到了一個失落的自己。

世界上最可憐的人便是明知道自己所做的是錯的,還要繼續去做的人。他們在痛苦中自責,在自責中又去沉淪。糾糾結結,迷迷茫茫,彷彿僅僅是一具屍體。我不正是衝著這個方向行進著麼,可惡。

曾經的自己,心懷著屬於自己的夢想,腳踏實地,默默地走著,奮鬥者,時常寫寫小詩,畫一下漂亮的古典女子,和朋友高興地談論著,開心著。那時候的天是藍色的,雲很輕很淡。一片葉子的飄落都會讓我熱淚盈眶;一方麥田的變色都會讓我激動地駐足。那時候的自己會靜靜的坐在傍晚的操場上,翻著一本書,心裡好平靜。那時候的自己,會因為一次的遲到五分鐘而懊惱,於是便要求自己在自習室裡多呆一個小時。那時候的自己每天晚上都會反省自己,寫一片小小的日記。那時候,我會和同學們爽朗的相處,那是一種青春的活力。那時候,詩情畫意是我的生活底色。

現在的自己,彷彿失去了動力,彷彿將遲到看的很是自然,彷彿將很是敏感,他人的一個眼神會讓我想很多很多;彷彿將語文當做了專業課以外的科目,僅僅把它看做了一個科目;彷彿不會再因為花開花落而心動;彷彿不再詩情畫意。

這一刻,我才意識到自己遺失了很多很多。

這一刻,我也知道了,遺失的僅僅是“彷彿”。

這一刻,我會再次詩情畫意,撿拾我的遺失……